徒奕瑞歪着头又问:“可是,有句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种得那么急,它却越是不长可怎么办?再者,这农作物都择地得很,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就变成枳了!”
林煜继续解说道:“红薯不会。这玩意儿贱得很,随便是沙地也好肥沃的土地也好,都快长得很,哪怕是贫瘠的山岗上都能成活,而且产量很高,种一窝下去,能产几十个大红薯,够一大家人吃一顿的了。”
徒奕瑞听了很高兴,说:“那太好了,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
林煜说:“好吃啊,甜的。可以煮着吃,也能烤着吃。还能晒干了磨成粉,做粉皮烧肉吃,鲜得能叫人把舌头都咬着。”
徒奕瑞高兴地说:“那还等什么呢?咱们赶紧去父皇那边,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林煜说:“等一下,我还要等那波斯商人多拿些种子来,还要些长成了的果实,一起拿去给陛下看,才好说服陛下。”
林煜没对九皇子说实话,他之所以拖延,其实不是为了等谁,波斯商人那里拿到的种子总共也就是一千颗,要在干旱的西北推广种植的话种子的数量远远不够,所以,林煜在设法自己培植种子,只是再快也赶不上,必须要等两天。
三日后,林煜配置好的种子还有几个成熟的红薯展示给皇帝看,并采用几种方法烹调给皇帝品尝,博得了皇帝的大加赞许,随后,种子被运往西北等旱情严重的地区栽培。
果然如林煜所言,三个月后的秋季红薯的摘种就迎来了丰收,彻底解除了西北的灾情。
西北的老百姓听闻此事,都感激林煜至深,并给红薯起了个别名,叫“林家薯”。
连内阁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大臣都对林煜赞不绝口,说:“这才是才学与实干并长的栋梁之才!这法子倒是比弄一车车的粮食,特令大军押送去西北又省银子和省时省力,而且,这红薯耐寒耐旱耐贫瘠,产量又大,几个月功夫就免去了饥馑之祸,省了饥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啊……”
继推广红薯成功之后,林煜还建议皇帝引进马铃薯等作物,在这个民以食为天的世界里简直是造福一方百姓。
到了秋后,林如海终于携着一家女眷返京任职,和儿子团圆。
第34章
虽然林府那一家人都是自己的便宜家人,相处久了,林煜却也生出真实的感情来,这一次能和家人团聚,林煜心里还是有几分喜悦的,据说林如海等人乘坐的大船次日便能靠岸,林煜便和徒奕瑞商量着说明天是不是请他帮忙告一天假,好去接父母亲和妹妹。
徒奕瑞当然说好,又含笑说:“我干脆也去上书房告个假,和你一起去接林大人林夫人吧?”
林煜忙说“使不得”,此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的通报声:“刘公公来了。”
刘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一位管事太监,这会儿跑来,想来是有圣上的口谕了,林煜忙站了起来,却见那刘公公手持一柄拂尘,笑吟吟地进来,说:“林侍读,皇上知道林大人明日到京,特意开恩,说是你们父子天伦,一别多月,就给你放三天假,出宫陪你父母家人。另外,还有许多赏赐,一会儿我叫你给你搬去。”
林煜连声感谢,塞了一大锭银子给这刘公公。
徒奕瑞幽幽地说:“这三天你都不会在吗?”
林煜说:“应该是吧,难得有次金口玉牙给我准的假。”陪陪父母,也顺便去找贾环,又有新的主意了,一块儿捣鼓捣鼓,把生意做大做强。林煜心里如是想。
徒奕瑞似乎也接受到一点他的想法,眼神越发幽怨了起来:“我觉得,这几天,我可能会吃不下饭,还可能会睡不好。”
林煜想了想,觉得九殿下也许有些神经衰弱,便热心地建议说:“胃口不好,可以叫御膳房去太医院讨点开胃健脾的药材合在膳食中调理调理,睡眠的话,一个是在睡前喝杯牛乳,二个嘛,我记得上次万岁爷上次的安神香还不错,点一支,一会儿就睡着了。”
徒奕瑞秀美的眉毛依旧没有舒展开,有些无力地摆摆手,说:“那不济事的。算了,你别管了。只是,有一点……”徒奕瑞的白玉一般的脸上忽然飘起一对红云,低低地说:“只是,你……尽量早点回来吧。没有你在,我……”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出来的,林煜都没听清楚,追着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徒奕瑞站了起来,拧身就往殿内走,边走边说:“没听见算了。好话不说第二遍。”
林煜跺了跺脚,说:“傲娇什么呢!话也不说清楚!”
翌日,贾府。
贾母正不停地埋怨着两个儿子:“你们怎么就这么回来了?怎么也得把姑爷和敏儿接回府里才行啊?哎哟,我的敏儿呀,这些年可想死我了。”
贾赦擦着脑门上的汗水,说:“母亲,不是儿子不尽力,实在是姑爷如今圣眷正浓,奉承他的人又多,家里人暂且得靠边,您老人家是没看见码头上当时人山人海的场面,我和二弟几乎都没能挤进去。还有啊,万岁爷还特为派了人去接的,先宣了姑爷去宫里听旨,咱家大姑娘是煜哥儿一路护送回府的。大姑娘说了,玉姐儿坐了一个月的船,实在乏腻了,想要先安歇会子,再者,府里也须得先收拾收拾安顿下来才行。且等晚些时候,大姑娘会协同着姑爷,再带上煜哥儿和玉姐儿一起过来的,叫您老人家且安安生生歇会子,说不准到晚间就过来了,大伙儿一起吃晚饭呢。”
贾母也就罢了,只是临到睡前还不见林如海贾敏等人过来,一直念叨着,被贴身大丫鬟劝慰着说:“姑爷是皇上跟前的红人,才一到京,就被圣旨宣了去,此外,少不得还有一起当官的同僚要应付,一时半会都挪不开脚步,大姑娘也是,要是能来,早就带着哥儿姐儿飞过来了。”贾母这才心下稍安,又喜气洋洋地说:“姑爷这次奉旨进京,说是当上礼部尚书了?那可是正二品的大官啊,以后可以提携提携我们府里这一帮子没出息的子孙了。”鸳鸯笑道:“可不是吗?这下子可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了。”
林府这边,林煜之前得了父亲返京为官的信儿,早就命人将林府的老宅子打扫粉刷一新,还添置了许多崭新的家什,十分妥当,几乎不需要准备什么就能住下。然后,几个管家都是跟着贾敏,听惯了她的调遣的,贾敏一声令下,他们就马上散开,安置丫鬟婆子,把行李打开,然后将从扬州带来的物品一一摆放整齐。
贾敏只是拉着大半年未见的儿子问长问短,怜爱之态溢于言表,一会儿说他瘦了,一会儿说他高了,一会儿又哭又笑地说:“我的儿,娘可想死你了!”
饱受母爱的林煜受不了了,不自在地扭头,惹得一旁的黛玉拿着帕子掩口而笑:“哥哥害羞了!娘,您别一个劲儿地扭着人家说啊!”
可不是吗?幸亏林煜皮肤微黑,脸红了还不太看得出来,若是黛玉这样的玉白小脸儿,这会儿该是红得像苹果了吧。
林煜细看妹妹,不过是大半年不见,俨然是个大姑娘的打扮了,记得在家的时候她还老是梳着一对包包儿头,也不怎么戴首饰,一派天真烂漫的模样。这一会儿来,黛玉已经梳起了发髻,一头乌云般的秀发被玲珑小巧的赤金挂珠丹凤钗琯着,鬓角贴着粉蓝色的绒花,耳朵上挂着一对儿小小的点翠垂珠蓝玉耳坠,身上穿着一件月桂粉色银纹绣百蝶度花长褙子,露出一点葱白底绣红梅花的八幅湘裙的边儿来,肩膀上还搭着一条天水碧的批帛,整个人就如那池边香莲,冉冉而开。
第二天,林如海带着贾敏和一双儿女,来到贾府拜见久别的岳母和大舅子、二舅子一家人。
这其中的嘘寒问暖,互述别后情形的场面就不能一一赘述了,最后,贾赦贾政,和宁国府的贾珍等人领着贾琏、贾环、贾蓉等人陪同着林如海林煜在外厅里叙话,贾母则领着一众女眷在内堂。
贾母看着八九岁的黛玉出落得好个美人般的模样,而且气质高华,竟是个闺阁中万里挑一的,拉着手儿看了又看,喜欢得不得了,心里蓦然起了一个念头。
贾敏和家里人都见了礼,十多年未能归家,家里连人都换了一茬,叫人不能不起物是人非之感概。大嫂去了,大哥又续娶了,这新娶入的刑氏说话行事既不周到,又欠着大方,到底是续弦,小家子姑娘出身,上不得大台面,也难怪如今家里的大权都落在二嫂的手里了,连大房的长媳丫头凤都是二嫂的娘家侄女。
贾敏正一边和众人说话,一边脑子里暗自琢磨着,却听见贾母拍着扶手说:“珍珠,你去把宝玉设法喊进来,叫他来拜见他姑妈。”
贾敏忙说:“宝玉在外厅和爷儿们一起说话呢,这会儿叫他进来做什么?咱们娘儿们说些家里短长,婆婆妈妈的,倒是叫他听着没意思。”
贾母笑道:“宝玉倒不是那样,他耐烦心好,倒是喜欢听些琐碎的事。再者,他性格敦厚,和姐妹们处得极好,今儿听说玉姐儿来了,早就和我嘀咕着宁可陪着玉姐儿说话谈笑呢,就怕你二哥不依,少不得在前面敷衍着,就等我这里发话叫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