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被抱错的豪门少爷重生了 完结+番外 (江色暮)


  或许是谢玲特地培养、从小灌输,或许是真的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专业。唐怀瑜的人生规划,已经走向毕业以后,找家学校,当个老师。悠闲自在,有很多时间,研究自己喜欢的事物。也可以始终和一波波踏入象牙塔的学子相伴,看他们从青涩到成熟,最后步入社会,再不回头。
  她和父母恳切地谈过,说自己假期实习,非常不适应职场气氛。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一辈子都待在校园里。
  放在寻常人家,这样的话,或许会被说一句天真、幼稚。可在唐家,谢玲自诩开明,唐德又乐于家里两个孩子各有目标、不会出现旁人家里那样为了继承权而撕破脸的状况,于是两人都大力支持唐怀瑜的理想。
  回到现在。唐家人原本的想法是,唐怀瑾会在国外投行做上一两年。等积累完经验,就会回到唐德身边,以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东西,在行舟培训进行一番改革。当然,作为培训机构,行舟和国外投行的工作内容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对此,唐德很乐观:作为管理者,看两个行业,总能看出相通之处。实在不行,这年头,都流行产业升级。大不了,以行舟做底子,支持怀瑾接下来的想法、创业。
  可眼下,他毕业半年,就与父母提出:“我想重新申请一下研究生。”
  唐德、谢玲俱是惊讶,问:“为什么?”
  依然心平气和。
  唐怀瑾习惯了这样的家庭气氛,很从容,一一列出,说:“我之前觉得,去那家公司,是一种积累。但现在看,还是消耗更多。无论是整体氛围、还是工作时的压力,都让我疲于奔命。再有,有了这份经历,我才觉得,自己有很多欠缺,需要深造。”
  一言蔽之,就是:工作太累,受不了,不如上学。
  唐德与谢玲面面相觑。还能怎么办,孩子是要读书,又不缺那个钱,总不至于拦着。
  唯有一点。谢玲先前多多少少了解过国外院校的申请状况,道:“怀瑾,你现在申请,最快入学,也得到明年九月了吧?”
  心里则在盘算,自家有没有什么能用得到的关系,让唐怀瑾能够今年入学。
  这样考虑一番,很遗憾地发觉,没有。
  唐德便提出:“一年多空闲时间,总不能真闲在那里、什么事都不做。这样,这一年,你就在国内。除了写申请材料外,跟着我,先看,然后跟着做。”
  唐怀瑾:“……”怎么还是要工作。
  唐德与谢玲对视一眼,提出:“我和你妈之前在说,有个年轻人,我们很看好。但平时啊,也没太多时间接触。怀瑾,你和他一样大,你好好看看。咱家有块场地,是租给他。到时候续约,好歹吃个饭,坐下谈谈。”
  唐怀瑾敏锐地:“看好?”
  唐德要说话,谢玲捏了下丈夫的胳膊,笑道:“对啊。嗯,你看看。”
  她说的含含糊糊,但唐怀瑾还是听出来了。
  “哦,你们想给怀瑜看对象了?到底是谁?”
  唐德摸摸鼻子。谢玲笑道:“我们怀瑾就是聪明,这就明白了。你见过的,叫钟奕。”过年的时候,在池家见到。谢玲不知当时具体情况,也不晓得,唐怀瑾与钟奕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彼此,因为各自的原因,都对那一眼留有些许印象。但此外再无其他。
  此时此刻,唐怀瑾一顿,喃喃自语:“钟奕啊。”
  唐德:“我觉得吧,钟奕到现在都没谈过一个女朋友,是他想好好做事业,先立业再成家。可你妈呢,死活不信。”这样念叨几句,“这样,怀瑾,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比我这个老头子懂这些。”
  唐怀瑾一时无言。
  他沉默地、安静地,在脑海里勾勒出钟奕的面孔。
  怀瑜知道他的心病,所以在大年初一那天,打了个岔子,绕过话题。
  有这样“体贴”的妹妹,有时候,唐怀瑾不知说什么才好。
  他其实想再细看钟奕一些。看他究竟只是单纯地与唐怀瑜面容相似,还是更进一步,眉眼会与唐德、谢玲略有相仿。
  唐怀瑾知道,自己这样子,很杞人忧天。
  海诚太大,几百万人,哪有这样的巧合。
  《明日偶像》的话题量爆发式增长后,已经有人挖出钟奕的身世。还有商务资讯报纸采访他,那时候,钟奕的面孔出现在杂志封面上。
  而池珺聊表支持,买了两箱,放进盛源、芭蕉的各个休息室里。
  钟奕忍俊不禁,说:“你怎么和那群追明星的小姑娘学啊。”
  池珺耸耸肩,“我这是促进芭蕉员工对老板的了解,谢谢。如果是我手下的人,没准还要抽背。”
  这就是玩笑了。
  再说回说唐怀瑾。机缘之下,他也看到了那份采访。上面的内容其实很模糊,没有什么实际细节。只说钟奕母亲离家、父亲在他大二时去世。更多的,关于钟奕老师那些,一字未提。
  就连出生年月,也只含糊说了句,他与小池总一般年纪。
  采访时,媒体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这样坚持隐瞒,是为了什么。
  当然,还是要尊重受访人的意见。
  可唐怀瑾正想知道这些。包括钟奕的生日、出生地点。最好,可以精确到他当时的医院。在哪一家病床,临床上,有没有一家姓唐的夫妇。
  他停了停,答应父亲:“好。”
  唐怀瑾:“……我会认真地,帮怀瑜看。”也是认真地,帮自己看。


第109章 唐怀瑾
  十八岁生日那天,唐怀瑾做了一件自己想过许久、却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的事。
  他找到一家DNA鉴定机构。送进去的,是自己与谢玲的样本。
  从小到大,听过多次谢玲讲她怀孕辛苦。验出是双胞胎时,又有多少欣喜、多少忧虑。那时候,她与丈夫刚从乡下出来。虽然国家宣传多年计划生育、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但在他们的观念里,仍然是多子多福。现在,一胎就能得两个小孩,谢玲自然高兴。
  但也有衍生问题:两个孩子,自家养得起吗?
  谢玲对着儿女忆苦思甜,说:“当初,和我一个病房的,是个城里的孕妇。咱们家还住着租来的小破房,他们已经在市区买好房子。我看着那边的小孩儿,都是刚出生,像是小猴子似的。就觉得吧,可能过上两年,你们会成为不太一样的样子。”
  城里小孩儿白净,乡下孩子则脸上两块高原红、身上一堆污渍。平时没有玩具,只能在家门口抓沙子。
  谢玲:“我有个朋友,那时候,她小孩已经三岁了。我怀孕前去看她,她要干活儿,就由婆婆看孩子。小东西就在门口坐着,抓一把土,往头上扔,还乐呵呵。你们出生之后,我一直想到那个画面。”
  然后寝食难安。
  谢玲:“当初啊,没钱给你和怀瑜买新衣服。又发愁,之前借来的旧衣服可能不够用。邻床就不一样了,他们所有东西都是新的。我想着奶不够,就往里掺米糊。他们呢,孕妇奶不够,就干脆给小孩儿喂奶粉。哦,不止小孩儿,孕妇也有专门的奶粉。你们不知道啊,我当时,有多羡慕。”
  她说到这里时,唐怀瑜会握住她的手,说:“妈,都过去了。”
  唐怀瑾则会若有所思。他不记得自己是哪天第一次冒出那个念头:所有人都说我和这家子长得不像。如果我真的……不是这家的小孩儿呢?
  但随着唐家的家境一天天好转,唐怀瑾十几岁时可以踩着所有人都羡慕的AJ上学。这样的疑惑,慢慢被他埋在心里。
  原因是:一开始觉得“抱错”,是因为讲起曾经时,谢玲言语里的一丝艳羡太真切。唐怀瑾不由觉得,如果谢玲想让自己亲生小孩儿“享福”,没准会把两个孩子——在襁褓中的自己,与另一个命运调换的小孩儿——互换。
  但成长过程中,唐怀瑾必须承认,谢玲对自己与唐怀瑜一视同仁。某种程度上,她有点“重男轻女”,于是便对唐怀瑾更加体贴关怀。
  再说了。
  哪怕是谢玲话语中那个会给婴儿和孕妇一起买奶粉补充营养、婴儿所有衣服被褥都是新的的家庭,能有唐家现在的家境?
  唐怀瑾决定不再去想。
  他家里,父亲一心工作,但仍然关心家人;
  母亲难免唠叨,但真心替一双儿女考虑,送他们学各种东西,将他们当做精神上的安慰剂;
  妹妹……唐怀瑜从小,就是个不太爱说话,有点敏感,又很体贴的小孩儿。最初,唐怀瑾没觉得这样的妹妹有多珍惜。但见多了别家的混世魔王,就也感慨:还是我家妹妹好。
  嗯,他家的。
  他是唐怀瑾。
  谢玲和唐德的儿子。还有个双胞胎妹妹,小小年纪,就出落得亭亭玉立。唐怀瑾会与家人玩笑,说:“以后谁要娶怀瑜,必须过我这关。”
  唐怀瑜羞赧、轻轻锤他,说:“哥,你说这些做什么。”
  谢玲和唐德倒是很欣慰,觉得唐怀瑾这个哥哥,很会照顾、保护妹妹。
  ……
  ……
  如果日子真的一天天过下去,倒是不错。
  他们一路读着“贵族学校”,会有光明前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