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至爱是买来的 完结+番外 (又见桃花鱼)
- 类型:现代耽美
- 作者:又见桃花鱼
- 入库:04.10
这天黄昏,张家二哥刚接了张父回来,张父坐在屋里,两个小孩子在张父面前背书。张母前些日子小病了一场,刚好一点。张家二哥抱了柴火,嫂子和妹妹往锅里倒了水,洗了点青菜,准备着煮粥了。
门口突然听到动静,在门口小巷子里跑着玩的邻家小儿使劲的敲着院门,叫着“张缊张结,你们爹回来啦!快开门!你们爹回来了”。
张二哥一下子听到了,连忙跑着开院门,一面回头大声叫着“爹,娘,大哥回来了!大嫂,大哥回来了。”
打开院门跑出来,张大哥的车将将到门口。
二哥一看,嗬,两辆车!张家大哥从车上下来,旁边还跟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张家大哥干干净净的一身新棉袍,神采奕奕。
一看到张家二哥说笑了“二弟,我回来了。”
张二哥看到大哥,眼圈就是一红,“大哥,你可回来了。”说完往大哥身后看,没见着张祁君,心里又失望又害怕,不敢问,眼泪就流下来。
张家大哥吓一跳“家里还好吧?”
“都好,都好。”
“来我介绍下,这是王奕,是王镖头的儿子,这一路,都是他照顾着我。王奕,这是我家二弟。”
王奕连忙行礼“张二公子,学生有礼。”
张二哥连忙还礼“王公子辛苦了,多谢一路的照顾。”
“您可千万别客气,这一路,都是张先生对我的教导,我才知道了那么多。真应了那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能陪在张先生身边,是学生的福气。”
“都别客套了,这一路都累了。二弟,赶紧把这些东西卸下来,让王奕赶紧回去休息。”
“哪能让张二公子忙啊,我这伙计都带着呢,您就说放哪里吧?”
“那可多谢了,先放院子里吧。”
张二哥也跟着搬“这些都是吗?”
张大哥说“这些都是,回头再细说。”
张父也出来了,站在院门口看着大儿子,一脸的紧张,心脏狂跳。.
张母带着女儿和儿媳,在屋子里透过窗户瞧。
张家大哥看着父亲一笑“爹爹,一切都好,进屋我再跟您说。”
张父点点头,回去了。路上悄悄的擦了下眼睛。
两个小孩子跑过来“爹爹,爹爹”。
张大哥看到儿子,也高兴“来,帮着拿拿东西。”
没多一会儿,东西都放在院子里。
张大哥说“这样就行了,回头我们自己整理吧,王奕,谢谢你。”
“瞧您说的,这是我的荣幸。将来,还要仰仗您呢。”
“嗯,这些都好说,别断了通信。这个地方只是我暂时落脚的地方,你有事情可以直接找刘先生,他会转告我的。多用功,所有的辛苦,都不会白废的。”
“是,学生记住了。那学生先回去了,您也好好休息。”
王奕带人走了。
巷子里不少人出来看热闹,这一带住的人都不富裕。张大哥拿出两小包糖,给一个小孩子,让他跟小伙伴们分分。然后跟大家笑着抱拳行礼,关上院门,都回到屋里。
张大哥给父亲母亲施礼,看着爹娘又高兴又害怕的样子,说道“爹娘,我回来了,我找到弟弟了,他还好。”
张母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流着眼泪笑“真的?你别骗娘!”
“儿子哪能骗您呢,真找到了,在京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么没跟你回来?”
张父也长出口气,“赶紧说说。”
一家子人,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张大哥简单把事情说了一遍。大家都感觉像是书里的情节,不可思议。
最后张祁君和刘寄风的话没说,想等和爹娘私下说。
“院子里的东西,都是弟弟给您带过来的,路太远,还有好多我没带。”说完,从一个箱子里拿出糖果点心,给两个儿子,“去里屋吃吧,少吃点,一会儿要吃晚饭了。”
两个孩子高兴的答应了,捧着吃的进到里屋。
然后张家大哥打开一个竹筐,把上面两本书拿出来,露出下面的包,打开,拿出银子和金元宝,还有他包袱里的银票。一家子眼都直了。
张家大哥说“爹,娘,这是君儿让我带回来的。我想着,我们最担心的事情没发生,那这些黄白之物倒不必看的那么重,不必矫情,将来咱们总有回报的一天。咱们这几年,的确受了不少苦,尤其是您二老,总不能这样又病又累的拖下去,将来君儿看到,不心疼死啊。所以,就做主带回来了。”
张父点点头“老大,你做的没错。日子长着呢,不必在意一时。”
张二哥赶紧小声说“哟,这得找个妥当的地方收起来,让人知道了可不得了。”
张父说“老二说的是,放点零散的在外面,其它的先收起来”。
最后张家二哥在找了个妥当的地方,收好了,上面又堆了杂物盖着。
大家把带的东西都拿进屋子。张家大姐儿看到,“君儿真是细心,连香脂香粉都有。”
张母说“你跟你嫂嫂,把手要好好养一养,都粗糙了。”
“哎,娘,我们都天生丽质,不干活了,就好了,您不用担心。”
二哥过来说“爹,有银子了,咱们今天晚上就别喝粥了,去买点好吃的吧?”
他爹爹说“行,你拿点散银子去买吧。拿点东西遮着点。别让人瞧见。”
“哎,我知道。爹,娘,您都想吃点什么啊?”
“你看着吧,粥还是煮上点,你大哥一路劳累,喝点热乎的。”
大嫂和姐姐去烧水,煮粥。
张父和张母留了大哥,张父说“看你的样子,还有话没说完,说吧,我和你娘,能扛住。”
张家大哥说“这个刘寄风,孤身一人,虽然有些产业,但人过的很有些闷。家里没老人管着,还能正经读书做事过日子,也算是难得。他买了君了,君儿开始是感激,后来是心疼他,瞧着,也很信服他。跟儿子说话,三句话不离刘寄风。所以,君儿说,只要刘寄风不赶他走,他不会离开他的。”
“这,这话从何说起?”
“他们二人,很有些相依为命的样子。咱们这里即使是安定了,君儿可能也,不回来。”
“啊!”张母即意外“你是说,你是说刘寄风他。。。。。”这一刻她简直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张家大哥摇摇头“他们亲人般的相待,目前没什么。只是,儿子看着,他们俩不想分开。”
张母对小儿子无原则的认同,比预料中平静的多,应对也快得多“老爷,君儿没死,没让人卖到那种地方祸害了,就是苍天给咱们张家的恩泽。其他的,只要是君儿愿意,无论如何,我都能接受。你们也要接受,你们所有人,都必须接受。要觉得丢脸看不上,我就寻了他去,我们娘俩儿过,你们就当我们俩死了吧。”
张父叹一声“夫人,你何必说这个话呢?是我这个当爹的对不住他,害了他,哪有我嫌他的道理?莫不是你还在怪我?就如你所说,他没落到最悲惨的一步,就是上天给我的恩赐,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哪能如你所的那般看不上?他呀,也算是遇到贵人了,所以,不单是他,就是那个刘寄风,我也会待他如恩人般敬重。你就不要说这气话了,给孩子们听到,多不好。”
张母神色缓和了“老爷,是我说话不妥当。你是知道我的,我哪有怪你?好了,不说这个了。咱们两个,要好好保养身体,等着和他见面的一天。”
“嗯,这就对了。老大,你和你媳妇儿也说说吧。你弟弟妹妹,不必刻意说,回头见面之前再说”。
“是,爹,娘,我最疼这个弟弟了。您二老是没看到,他现在可懂事了,也不像过去那样娇气。书读得不错,字也极为规整,还跟着刘寄风打拳呢,结实了不少。听说,这几年,刘家庄子上的年底核算,家里的过年过节的事物,都是他在管呢,平常的事物,也是两个人商量着办。他,一下子就成大人了。我看着,很是欣慰。而且,刘寄风,非常尊重他。我会跟媳妇说的,她那里没问题,你们二老放心。对君儿,全家只有疼爱,不会有别的。”
“这个孩子真是,如今,倒要他来照顾我们。。。。”张母看着一屋子的东西,眼泪止不住的流。
“爹,娘。。。。”张家大哥欲言又止。
“怎么了老大?”
“君儿,君儿现在,也实实的没办法回来,您们没看到,他长得更好看了。”大哥说罢苦笑着摇头。
父母对视一眼,各自心里叹一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说了会话,大哥去洗漱一番,又回房跟媳妇聊了聊,媳妇从小看着张祁君的长大,心疼又可惜,跟夫君保证,会对君儿一如既往。
张二哥功夫不大也回来了。买了烧鸡,酱肘子。还在一个饭馆用荷叶打包了菜,拎着个葫芦,里面打了酒。菜都热气腾腾,进屋一打开,满屋子香。
“爹,路上没人瞧见。您放心吧!”
菜摆好了一桌子,两个小孩子两眼放光的看着,眼巴巴的等着大人说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