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煲粥 (ziy紫茵)
- 类型:现代耽美
- 作者:ziy紫茵
- 入库:04.10
河坝村有一条河流,河滩边上是一个占地颇大的厂房。
因为有产业的发展,交通那是顺畅得很,路况也颇好,宽阔的水泥马路直通村里。
村子里,有几家盖起了小洋楼,特别大气,很有档次。
在小洋楼的旁边,也有大平房,也有断墙破壁,也有歪歪斜斜的木房子,也有用石棉瓦盖着屋顶的小房子。
土地征收的时候是有补贴的,是得了一笔钱,但是是什么情况导致这种差距呢?
大家都知道不能做吃山空,也想要钱生钱,蛋生蛋,有人便去做生意了,生意当然有做好了的,也有亏了的;
有些自知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干脆盖了房,租给外来在厂里做工的人住,也算是有一笔收入,家有有富余劳动力的去省外找事做,也能增一份收入;
也有一些人家,土地本来就不多贫困户,所以补贴没有他们的份,他们继续贫困;或是有补贴,但经历了变故,他们现在很贫困。
在村里,有很大一部分村民,他们没有文化,老话“扁担大个一字都不识”,说的就是这一批人。
他们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需要照拂,既不能外出打工,也不能进附近的厂工作,没有一技之长,更不懂做什么生意。
除了家庭开销和应急之外,补贴的钱被他们留来给孩子作为学习费用,他们的希望放在子女身上。
希望孩子们能用知识改变命运,不用像他们自己一样口朝黄土背朝天,只为一口吃的。
不,现在他们现在连面朝黄土这个资格都没有了。因为没有什么土地可以耕种了,他们得寻求其他的生存之法。
当然,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必然的。
所以他们自己,每天背着一个背篓,穿梭在街头巷尾,哪里需要苦力,哪里需要建设,哪里就有他们的影子。
晴天,在商场门口、天桥附近,找一棵可以遮阴的树,把背篓放在地上,坐在背篓上,等着生意上门。生意来了,便顶着烈日,按照雇主的要求,把事情办好。
雨天,就会在桥脚,大楼的屋檐下,商场地下通道入口处躲雨,天一放晴,就会到各个有可能需要搬运苦力的地方蹲守生意上门。
冬天也是如此,只会换一些背风的地方呆着罢了。
哪家小菜馆买了些菜,提不了,请背篓;
哪个逛超市买的东西太多,拿不下,找背篓;
哪家商店卸货需要人手,找背篓;
哪家搬家需要搬东西上楼,找背篓;
哪里装修需要沙子水泥材料上楼,找背篓……
他们就像一群无所不能的人,在方便别人之余,挣些血汗钱补贴家用。
当然,背背篓的人们,不一定都是河坝村的这种经历。
但是,他们混口饭吃、养家糊口的愿望是一致的。
谢秀平们去拜访的人家里,就有一户家里只有一个人的土地。
他家土地刚好不在被征用的区域,所以他们该是怎样的生活就是怎样的生活。
土地少,粮食不够吃,没有土地征用补贴,所以他们该去挣钱买粮食就去挣钱,他们还是住在他们那有些破旧的木房子里。
他们家里土地少,所以家里的青年早些年便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一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
去年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女的便不去省外而是去城里背背篓,一能照看家里,二能挣笔钱补贴。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小孩又还太小,但是为了一家口粮,一切都是万不得已。
一户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妈妈早些年突然患上精神疾病,家里为了她的病情控制,借了很多钱来买药,这就像是一个无底洞。
那时为了筹钱,他爸把自己住的木房子卖了,买个些便宜的材料盖了几间简易房。
而土地补贴的钱,还了之前借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男孩子每天起来帮妈妈一起做好饭,看着她吃了饭,吃了药,才去上学,放学回来又要做饭,等在城里背背篓的爸爸一起回来吃晚饭。
谢秀平们到他家的时候,男孩正在做饭,用的炉子是他爸爸从城里的垃圾堆里捡来的一个废旧的蜂窝煤炉,烧的柴也是他爸爸回来的路上不知道在哪里捡来的一些废弃木材。
他爸爸每次去城里背背篓,回来的时候,都带着些东西,要么是别人不要的沙发,凳子,要么是一些穿旧了衣服鞋袜。
他们的房屋外面堆得满满的了,他爸每次遇到,还是不舍得,总觉得丢了就太可惜了。
男孩拿凳子给谢秀平们坐的时候,还介绍说,这木凳是老爸自己用废弃木料钉的,那塑料凳子是老爸上个周六捡回来的,那皮凳子是上个月捡回来的。
简易房里,男孩的房间和火边墙壁上,都贴满了男孩的各种奖状,期末考试的,书法的,各种竞赛的。
男孩告诉大家,他们的生活看着很苦,但是他却觉得很幸福。
有爸妈的陪伴,有爸妈的需要,唯一担心的就是妈妈的病,随时会有复发的可能。
所以他想当一名医生,一名精神疾病方面的医生,他不仅要帮助自己的妈妈,也要帮助很多的精神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
走访完他们家就该回城了,男孩的爸爸和谢秀平等人一起进城的。
他爸爸说,别人家孩子不懂事的,都希望孩子早点懂事;但是他自己的孩子太懂事,他却很心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长辈的因素,是环境,是贫困,逼着孩子去承受了不该他这个年纪去承担的责任,所以他早熟,早懂事,早承担责任。
……
香瓜村为什么叫香瓜,至少不是因为这里的村民爱吃香瓜,或者这里种了很多香瓜。
还有一说法,七月半,人们用来插香的茄子、小瓜、橙子之类的,也叫香瓜。
香瓜村作为青舟的城中村,估计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大家一定会觉得这里就是香饽饽,因为地处城市中心啊,怎么的也会发展起来吧。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周边都发展起来了,就只有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子还守着这座山。
尽管这样,这边土地还是寸土寸金,大家都争相买来,自己建个房子,租给外地来的那些租不起小区房的人。
香瓜村就在青大和农大交汇处的后方,两个大学的毕业生刚毕业没有什么钱,便有很多在那附近租房子住,价格便宜,去城里上班也方便。
这边很多都是违章违规建筑,道路更是老火,没有什么排水系统,或者是说没有什么路,因为那房屋间的缝隙就是道路,也是排水系统。
一到多雨的季节,各处的水汇到路上,就像是一条条小水沟,哪还有什么路。
香瓜村的村民,有些是把土地卖了做生意去了;
有些卖了一部分地,用卖地的钱在自己家地上盖了房屋,当个包租婆;
一些既没有钱又没有地的就继续当个背篓,在大街小巷忙碌。
这边的背篓确实是多,有时候谢秀平和苏泽宇两人早起去青大跑步,便能遇上很多背篓就开始出门来了。
当然,这些背篓有香瓜村的村民,也有青舟市郊区来的,更有青舟下面的一些县城来的。
时间日积月累,周边越来越发展,香瓜村越来越杂乱,变成了城中村,变成了城市中心的贫民区。
无论是市郊和城中村,这几年,相关的部门加强了管理,各方面都提高了。
只是真正的改变现状,任重而道远,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谢秀平们只是去看看那些需要拉一把的人们,告诉他们,再坚持一下,明天会更好!
第80章 卖蛋傻子
09年在青舟过的年,10年就想着回青南过年。
寒假之后,谢秀平和苏泽宇在青舟呆了几天,便回青南了。
在老家,过年这天赶场,叫赶见场,也叫赶年场。
又说,三十晚有三十条路,意思就是过年这天要做的事很多。
屋前屋后大扫除,杀鸡宰鱼做吃的,理发洗澡打理自己,还要赶见场买年货,那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腊月二十九晚,谢秀平的叔叔便说了,让两人年三十这天一早提着箩兜里的鸭蛋去卖了,然后想吃什么就自己买回来。
“二烟,鸭蛋怎么卖啊?”苏泽宇听到他叔的话后就问。
“块把钱一个嘛!这鸭子都是喂粮食的,又不是那些洋鸡蛋洋鸭蛋,最起码也能卖个九毛啊!
当然,也要看行市,别人卖好多就跟倒起卖好多,你能卖倒多嘞,就算你嘞!”
他叔说着现在集市上的大概情况。
“好!那我们争取多卖点钱!青舟我们去超市买蛋称重量,我们要带称吗?”
苏泽宇回想着在青舟的超市里,去买蛋是怎么计量的。
“不用带!要么按个算,要么按包算!”他叔说道。
“包?和件等量吗?一般一件都是12吧?”苏泽宇看着谢秀平问道。
“一包10个。”
“哦!那我们明天买什么回来,叫安子一起去?”
相似小说推荐
-
黑猫启示路 (一坨大黑猫) 晋江2019.06.28完结没有大纲,裸奔中,我也很期待发展。1V1灵异神怪 都市情缘 情有独钟...
-
原来你爱我 (深更半夜) 晋江2019.06.24完结出道七年都没火起来的小透明偶像终于单飞,刚转型就被男神影帝拉进剧组,还和男神同吃同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