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再进了村口,钱明英和秀才才发现,这些房子的样式这么的独特。
“上次来的晚,回去的急,倒是真没有怎么看看咱们这村子。”秀才有些感慨的说着。
“罗叔,这房子没啥好看的,肯定没有你们那红砖瓦房好看,也就是我们这海草建房子有些另样,让你们看着纳罕吧?”熬春背着钱明英两人要带来的背筐,乐呵呵的说着。他们这个渔村,最常来的水产大队供销科的销售员就是北方人,想来他的想法应该和罗叔的想法差不离。
看着秀才和钱明英对房子感兴趣,熬春特意的介绍了一下。
“这边的这房子,我们这边都给叫蚝宅!罗叔,你看我们这边的院墙。”熬春特意跑到那边的院墙那里指着,秀才两人就看着那些黄土中间有些贝壳。
“呀,这是贝壳吧?”秀才惊讶的叫着。
钱明英也有些惊讶,她也是第一次看到。
“罗叔,眼睛好使,就是海蛎子壳,混着泥土建起来的院墙不比那石头黏土的差。”熬春特意的拍了两下,那邦邦的声音,让秀才和钱明英都有些惊讶。
“不但好用,抗台风也厉害。”熬春说着,就打开了自家的大门,“罗叔,进来吧,海货都在我家放着呢,你要的多,我们就都用盒子装好了。为这我爹还特意去了趟水产大队那边的供销科,弄了点纸壳子和泡沫。”
钱明英和秀才进来就看着了那在海蛎子壳围墙边靠着的一溜泡沫箱子和纸壳箱子。
秀才一看眼睛就瞪得大大的,这数量完全出乎秀才的意料之外啊,这完全就多出来不少啊。
“罗叔,你觉着怎么样?够不够?”熬春看着秀才的表情,有些微微的得意!要知道这附近的渔村,自家的声望可是在的,就是再要多点,也是够得,不过想起来运输麻烦,所以熬春也不敢准备太多。这院子里的这些都是附近的亲戚朋友的,即使有人注意到也不会有人告发自家。
秀才看看钱明英,钱明英则微微的皱皱眉头,有些小声的说着:“将将巴巴吧!”
那声音把熬春镇住了,本来他们想要给人家看看自己敖家的实力,没想到没镇住。
“小姑姑,你这是说笑的吧,这些够装一个车斗子了。”熬春有些不信的说着。
“农用机的车斗子?能装一火车皮么?”钱明英突然问着。
熬春一愣,他还没有去坐过火车呢,不过运煤用的那大节车厢,他还是知道多长的。
熬春咽了下口水,有些魂不守舍的回着:“那是不能。”
“哈哈,小妹和罗兄弟来了,快点进屋,春小子不懂啥,井底之蛙一个!不过罗兄弟要是真能弄到火车皮的批条,我们也能给你们弄着海货,只是这个不用走海路吧?”熬春他爹,人笑眯眯的,但是三两下就把钱明英给熬春的心里压力给卸了下来,不得不说,不愧是船老大和村长。
“说笑了,这小丫头就是瞎说,火车皮哪里是她想要就有的。”秀才作势的瞪了一眼。
钱明英假装的不太乐意的一扬脖子:“廖叔那边就有指标。”
秀才连忙咳嗽一声:“敖大哥,既然都差不多,就麻烦你们明天下午三点给把这些海货送广场那边,我们那边有汽车接着。不过要是海路通的话,你们要是能到津海门那边咱们就更省心了。”
秀才似乎就是那么漫不经心的一说,但是钱明英看着秀才说完,熬春他爹的眼神有些异动,说明什么?说明海路他们肯定有,只是顾忌着,一般不敢用。
熬春得到他老爹的眼神,有些急急的插嘴:“罗叔,我们族里二叔他们都在海船上呢!”
在敖家这边,秀才和钱明英都知道了,这边能叫海船的,那都是能跑远的,所以听了这话秀才和钱明英大约也清楚,两边这是初步撂底了,海路是有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到合适启用的时候,或者说敖家自己也是小打小闹着。
“要说我们这边,皮子米面药草都缺,加上空气潮湿,多的粮食也不敢多买,我们这空气潮湿,粮食多了不但容易生虫子还容易发霉。”熬春爹和秀才说着,以前秀才给这边也是逢年过节的寄送东西,那些皮子在敖家最受欢迎,尤其渔船上的时候,寄来的护膝和皮袄子可是给出海的人保暖挡风的好东西。那些除风湿的药草,更是让渔家们都羡慕,敖家有好的风湿药那是出了名的,要不然敖家也不会在附近的村子威望高,靠着北方来的草药救下的人情也是不少。
秀才边听边点头,南北通货的事情,在秀才看来很有作为,而在钱明英想来,这就是一条金光大道。她那空间扣不比火车皮差多少,就算只是想想,钱明英觉着寒暑假走上那么一趟,还真不错。
第二天下午三点多钟,刘山在上午去收了柴油机后,就开着车往码头广场去,在三点前就到了那边。
所有的海货除了包在了纸壳箱子泡沫箱子外,还给外面加了木条箱子,只是木条箱子有限,主要放在四周作为遮挡。
柴油机也就装了有半车厢,剩下的半车厢用来装这些海货正好,只是有点公器私用的意思。不过因为这事在跑长途的车并不少见,刘山甚至动了和秀才一起捯饬一次年货的想法,不过想想这么远的公差,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刘山心动一下,就马上歇了心思。
装上了海货,用苫布把所有的货物都放好,秀才和敖家人一一惜别后,四人就上车赶起来路。
“任务顺利完成!小秀才,那么多的海货,有没有哥哥的份?”李业田心情不错,发烧退了,就觉着身体哪哪都好,不由得和秀才开起来玩笑。
“有是有的,就是怕李哥看不上。”秀才看着躺在竹席上的李业田说着。那竹席是在码头广场上铺买的,比在老家要便宜上一块钱,因为合适,四个人每人都买了几张,毕竟竹席这个东西,家家都用的上,何况还便宜那么多。
“怎么可能看不上呢!小秀才,你给哥哥多少,哥哥给你多少这个,怎么样?”说着李业田开心的拿出个东西,秀才定睛一看,好家伙,居然是珍珠。
“李哥,你这是去珍珠铺子了?”秀才看着那白晶晶的珍珠就觉着喜欢,她倒不是想着送人,就想着自己能有些也不错,毕竟也是女人。
李业田得意的冲着刘山一笑:“看着吧,新婚的小子,就是这样,看着娘们用的东西,就激动的跟什么似的。”
刘山哈哈一笑:“是是,以前你不也是么,一次买了两件漂亮的毛衫,可惜弟妹有点胖,毛衫都给了你小姨子。”
李业田连忙喊着停:“刘哥,咱们不是更亲么,你咋还掉我的底。”
哈哈,看着李业田偷鸡不成蚀把米,秀才和钱明英都笑了起来。
“给吧,一串珍珠一箱子海货,成不?”李业田从自己的挎包里面拿出来两个首饰盒子,看样子应该是珍珠项链什么的。
秀才有点嘴角抽抽,这李业田还真是准备充分。
钱明英看着李业田有些疑惑:“李叔,说好的卧床休息呢?你是不是输液后就去买东西了?”
李业田翻了个白眼:“哪里有,我这不是等你们装车的时候,就那么一逛!你们猜,怎么着,真让我看着了好地方,有贝壳做的风铃啊,有珍珠串,就是那地不好,在旮旯上,辛亏我眼尖,要不还看不到呢!”
说着李业田就又从卧铺上拿过来一个小箱子,这一下打开,不只是秀才意动,连钱明英都有羡慕起来。他们不是没去过供销社什么的店铺,因为怕是靡靡之音什么的,这些风铃什么的,都没有被摆出来,现在这个应该就是有人在投机倒把的卖。
刘山边开车边感慨:“李小子,你的胆子还是这么大。”
“我媳妇不就是喜欢听个响么!”李业田假装着爱妻的说着。
谁家听个响,买风铃?钱明英第一个不信,没想到自己看错眼了,这李业田还是个喜欢淘换稀罕物的家伙,其他的估计忒俗,人家看不上,想想自己,钱明英想着空间扣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好像没有这李业田有讲究。
在李业田的显摆下,不等回到林场,他那箱子里的东西就被钱明英和秀才换了一大堆。
“钱丫头,你要这么多干啥?又不能吃的。”刘山听着钱明英拿着猪肉和李业田换,不由得插嘴说着。
“没事,这不是小苦姐在家也辛苦了么!我想着给她弄点好玩的,刘叔这个不好玩么?”钱明英歪头问着。
刘山一听田小苦辛苦,心里也是感激着,瞬间就哑了口!来时还有些弯弯绕绕的,走过一次,这车就开的顺了不少,小状况也出的很少,尤其有钱明英药粉的赞助,刘山和李业田觉着长途路也不是那么艰苦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苦!”刘婶子给他家的小三宝换了尿布,就叫着外面烧着水的田小苦。
田小苦听着了叫声,连忙从厨间进来:“哎,婶子,咋了,要换尿布了么?”
刘婶子摇摇头,笑着说:“不是,小宝的尿布换完了。”
“是么?那我拿去洗洗。”说着田小苦就要去拿着炕脚换下来的尿布,毕竟昨晚上还积累了几块,早点洗了,屋里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