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制霸影视圈 (言朝暮)


  编剧化石先生就是韩训,既然是韩训的电影,哪怕不够红不够专,也得看在他以前红专奋进,感动海陆空三军,敢动东风的份上给过了。
  说不定,这次连支教都能改改现状,唤醒一批真正能够为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的沉睡灵魂。
  期望给得太大,韩训都有些诧异。
  他和文航在中宣的亲切慰问下受宠若惊,极力拒绝了官媒宣传的殊荣,甚至反对《星星之火》像东风快递一样登上c站,提前预热。
  韩训只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安安静静低调上映,摒除所有的干扰,让观众找回思考和评判的能力。
  于是,在多方期待和合作下,《星星之火》的宣传如同普通的文艺电影,和风细雨般的出现在电影售票app的预售栏。
  可惜,预告片全然不是什么温柔善良的风格,夹带着刀枪棍棒,打散了单纯朴质的气氛。
  曾经所有因为“支教”升起的梦想气球,都在预告片里被尖锐的话语狠狠刺破。
  砰砰砰的声音,将支教暗藏的残忍摆在明面上。
  它的走向像极了文航拍摄的各种新锐电影,一点儿余地都不留下来。
  熟悉文航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位导演的风格,有时候他会强烈讽刺底层人民的无耻,有时候他会直白的抨击社会自以为是的平静安宁。
  看他的电影,必须仔细挑选,否则扑面而来的绝望和迷茫,能令人惶恐的感叹:我果然不懂这些电影为什么会获奖。
  他和韩训不一样。
  看韩训的电影,跟风就行了。
  不能跟风的观众,现在看了预告就头痛,转身打开微博,在徐思淼坚持不懈秀恩爱的照片下面,痛苦留言写道:“老板,咱们韩老师什么时候能回来,就那部科幻剧本写成什么样子了,我想加入联合国为地球而战!”
  相当无助。
  临近上映档期,《星星之火》的剧情也逐渐显山露水。
  这是一部从电影预告到故事简介,都充斥着利益冲突和贫富差距的现实电影。
  宣传照上青春靓丽的女主角魏可可,其实是一位娇蛮跋扈的大小姐。
  她能用尖锐的话语,直白的告诉衣着破旧的乡村教师,“你自己也读过大学,你不觉得这么欺骗他们很可笑吗?”
  预告片里满是争吵、冲突、尖叫,彷佛一出经典批判电影,即将带领观众去面对深藏在大山里,名为“支教”的丑恶真实。
  习惯了轻松愉快爆米花电影的观众,见到预告片就主动退散了。
  他们对《星星之火》期待值不高。
  在他们心里,这又是一次文航导演的剑走偏锋,追寻着文式拍摄角度,无情挑开中华大路上的疮痍。
  这在一片歌颂声音里,太出挑了,充满了逆潮流的锋芒,弄得围观群众不敢随便下手。
  文航自由洒脱的电影口碑,让《星星之火》的网络风评走向两个极端。
  推崇的人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电影,文航必然继承且发扬了文老悲天悯人的现实视角,看在他拿过那么多奖的份上,应该去看一看。
  观望的人认为,文航行事向来叛逆蹊跷,现在搞了两男两女的配置,说不定就要重现当年下乡知青的丑恶,还是等先驱者试过毒再买票比较保险。
  没有编剧韩训的名字,网络对电影的判断又回归了理智,让这一部没有造势、没有点映、没有大牌明星的电影,顶着文航的过往口碑,安安静静的上映。
  《星星之火》如同它的片名一样,夹杂在各种大片里迎来了少量的首映观众。
  而更多的人,沉浸在恋爱电影,搞笑电影之中,捧着爆米花,喝着快乐水,渡过了愉快的晚上。
  大部分的围观群众,回忆起文航的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微博上的争吵。
  《星星之火》的首映结束,就出现了知名影评人和网红大v隔空骂战,围绕着这部电影里的一切问题,激情开麦。
  网红大v是文航的忠实影迷,看完《星星之火》回来就开始抨击支教,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支教大学生这一边,极尽所能的旁征博引,夸赞文航敢于和主旋律撕破脸的勇气。
  可影评人不愿意了,直接站出来借用电影内容,点名批评了某些人“何不食肉糜”的思想,不要把一部电影拉入非黑即白的幼稚领域,睁开眼睛多看看这个世界。
  两方粉丝人数众多,直接你来我往的明示、暗示,互相攻击。
  跑得飞快的瓜民闻讯而来,捧着大瓜坐在论坛求一个课代表总结重点。
  理顺了前因后果,他们竟然捧着瓜就买了《星星之火》的电影票,要亲自看看这部惹得微博群体暴动、支教青年纷纷现身说法的电影是怎么回事!


第186章 番外老天爷说,去写个新剧本7
  等观众走进电影院,顿时就理解为什么影评人和大v为什么情绪如此激动了。
  因为,《星星之火》剧情太爆炸,根本不是普通的支教电影套路。
  一般的支教电影,必然是娇生惯养大学生被纯真朴实的村民感动,续写了感人师生情。
  可《星星之火》偏不,争议性的人物,争议性的情节,别说看完再讨论,观众在电影院现场都想跳起来给某位女主角一个耳光。
  电影里的支教小团队,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加学分。
  在教育资源贫瘠的地方,能有这些大学生屈尊纡贵,当地都已经激动不已。
  于是,村政府为了支持这项“活动”,特地将希望小学放了假的学生们又叫了回来,顺便还安排学校的齐老师作为接洽人,负责支教大学生的一切需求。
  希望小学硬件条件很好。
  然而村里人认为的条件好,跟城里人心目中的条件好,天差地别。
  哪怕这座小学窗明几净,对这几位名牌大学生来说,仍是第一次接触如此贫困的地方。
  娇气的学妹魏可可,口不择言,经常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戳中齐老师些微的自尊心。
  矛盾从那一刻开始,就暗示着这一次的支教活动,不可能风平浪静的结束。
  魏可可性格非常极端,几乎承包了整部电影所有的仇恨值。
  学姐苏巧背地里小声抱怨村里人的话,被她大声的在学长们面前宣扬。
  而学长白山准备给学生们讲一讲古代诗词意境,也被她否定道:“这些农村孩子根本听不懂。”
  她这样左手卖学姐,右手冲撞学长的行为,引发了观众心里最深处的厌恶。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么一个不懂察言观色家伙,根本不懂得体谅别人的感受,导致观众对乡村孩子充满了同情。
  不提支教小队其他人的目的,至少这位大小姐,来这地方不过是为了自己而已。
  观众们被剧情勾起怒火,心里指责魏可可的时候,剧情急转直下。
  学姐苏巧洗澡遇到了当地无赖爬墙偷窥,发出一声尖叫。
  遭人痛恨的魏可可,率先冲出去,追着无赖大喊大叫,根本没有小女生的后怕和恐惧,直接把整个村的人都叫了出来,要求把这么一个流氓关进派出所。
  短短的支教电影,撕碎了外界构建的一切美好假象,将城市和农村的素质差距,摆上案板似的,一刀一刀割伤人心。
  没文化的流氓只不过是挑起支教团队和村民冲突的第一件事。
  大学生们在这个小山村待得越久,才发现这里有多么的需要“教育”。
  带着亲生儿子两岁的未成年小姑娘,眼巴巴的站在窗外听大学生们讲课。
  孩子们聊起城市,居然说自己初中毕业就能去打工,像哥哥姐姐一样去大城市,甚至对此充满期待,引以为豪。
  在本科学历遍地都是的时代,小学孩子说的读书无用不如打工的话,在电影院立体环绕音效中显得格外刺耳。
  一部电影,将支教的双方都拉上了萤幕,突显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
  看完电影,观众觉得有些惆怅。
  习惯了外界对支教纯粹鼓励的论调,突然直白的面对这样的呵斥和恶意,确实让他们产生了想要倾诉的**。
  你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吧,难道要放弃教育,让刁民一代又一代的恶化下去?
  你说教育改变贫困现状吧,难道像这几个大学生一样边玩边教的方式,就能改变小孩子的未来?
  电影的争端远没能结束,随着观影人数越来越多,加入讨论和思考,甚至反思的路人,也越来越多。
  只是影评人和网络大v的小范围战斗,变成了大范围的辩论。
  大部分围观群众,有理有据的选择正反两方站稳,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他们很多人,参加过暑假支教团,或者去参加过三支一扶,中华大地宽阔,连贫穷都显得多种多样。
  仓廪足而知礼节的老话,再次被搬上台面,让《星星之火》成为了新的网络议题。
  片名似乎带着讽刺,暗指魏可可一行人的自以为是,又像带着叹息,赞美齐老师放弃城市的工作,重回家乡的牺牲。
  可是更多人,觉得这个“星星之火”,指的是那些改变了齐老师命运的支教团体。
  他们没有出镜,甚至没有姓名,花费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树立起了良好的教育循环,体现出梦想中最为完美的成果:让乡村孩子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东西,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走出乡村,最终成为改变乡村的一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