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履历上可没提过这段实习经历。”
“因为……因为……”李八月的手攥紧了长出一截的病号服袖子,“出事了。”
闫思弦:“?”
“我在老家实习的时候,一个案子出了差错——要命的差错——而且,可以说是因为我的原因出了事……在那之后,我爸求爷爷告奶奶,托了不少关系,花了不少钱,才消掉了我那段时间的实习记录……
污点被抹去,我回墨城,跟吴端一块找了工作,假装墨城才是我的起点。
那件事,我连吴端都没告诉,如果有人要报复我,一定是因为那件事。”
“我能理解你不想旧事重提,所以……咱们先说说时间吧,你在老家实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我需要具体的时间。”
“这……一时半会儿我想不起来啊……对了,订票时间!我来回都是从网上订的车票,在我手机……”李八月打住话头,讪笑了一下,“家里老人怕我老躺床上玩手机,就没收了……”
这可难不倒闫思弦,他道:“你不介意冯笑香查查你的订票记录吧?”
“随便查。”李八月答应得十分爽快。
闫思弦当着他的面给冯笑香打了电话,并让她跟李八月说通了话。
说清楚状况的同时,冯笑香已经将李八月2010年的两次订票记录截图发到了闫思弦手机上。
7月14号出发去宛城老家,8月26号从宛城出发回到墨城。
看到这两个日期,闫思弦暗暗松了口气。
他细细看了当年的案宗,几乎能够背下来了。
2010年8月19日,亚圣书院被查封,校长李建业及相关涉案人员悉数被警方控制,经过一轮审讯后,8月21日警方搜查了李建业名下的所有住宅,其中一处就与张雅兰所描述的房屋户型一模一样。
这说明,张雅兰被打昏并送到淫秽场所,就在8月19日至21日之间。
如果能证明在这期间李八月一直在宛城,根本没回过墨城,那张雅兰的谎话就不攻自破了。
好消息是,至少李八月的车票信息是这么显示的。
“这期间你一直在宛城?”闫思弦问道。
“嗯。”
“吴端会去查。”
“随便吧。”
他的反应也很自然,这令闫思弦很满意。
同样是被朋友背叛,好像吴端会更难过些,闫思弦想着:李八月,你小子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儿。
至于张雅兰,闫思弦仔细想了想,他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在意这个女人。重逢时的情难自已,更多因为当年的案子终于有了转机,张雅兰个人带给他的欣喜有多少,他也有点说不准。
人心难测,有时候,人连自己的心思都未必能琢磨清楚。闫思弦暗暗感慨了一下。
“理论上来说,我已经不用问你当年的事了,但吴端一定会去你的老家调查,以他钻牛角尖的劲头,迟早会知道,好好想想吧,你是自己告诉他,还是等他去查。”
“我……”
“他就在门外,提心吊胆着呢,我们这次谈话,他可吓得够呛,我出去换他,你们聊吧。”闫思弦决定推李八月一把。
“哎,你先别……”
闫思弦已经出了门。
不知两人在门外说了几句什么,几秒种后,吴端大步进了病房。
“你没事吧?……你们……没事吧?”吴端紧张地问道。
李八月露出一个微笑,示意他坐下。
吴端局促地解释道:“你还不知道他吗,纨绔子弟都那样儿,拿自个儿当天王老子,一点不顾及别人感受,咱不跟他一般见识。”
“你怎么跟哄小孩而似的?”
“病号都是小孩。”
“你这两天一见我,就是帮他说好话。”
“我……”这吴端真没法反驳,他叹了口气,“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不然我能怎么办?让你俩掐架?我也不瞒你,你俩现在都是这个案子的关系人,一个负伤,一个停职避嫌,最对不起你的还是……哎……孩子太可怜了……”
一提起孩子,病房里的气氛一下变得十分压抑,李八月失了一会儿神,吴端便沉默陪着他。
“我跟你说件事吧,”李八月终于回了神,道:“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你知道了一定会鄙视我。”
“我不……”
“别急着下结论,你先听我说。”
李八月靠在枕头上,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开始了讲述。
第112章 暗流(5)
“我老家,我跟你讲过吧?”
“嗯,宛城,你说那儿的臭豆腐很好吃。”
李八月苦笑一下,“警校毕业那年,你去做卧底,我回了趟老家,还差点留在宛城工作。”
“也是在警局?”
“对,但跟墨城不一样,小地方没那么多案子,恶性案件三五年也未必碰上一件,大多都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东家丢个猫西家跑只狗啊,摩托车抢劫已经算是大案重案。
不过,像宛城那样治安良好警备松懈的地方,正适合逃犯藏身。”
“追逃任务?”吴端问道,显然他已经提起了兴趣。
李八月道:“务必别对我抱什么希望,我把任务搞砸了。”
吴端思忖了几秒道:“即便你实习的时候犯了什么错,这些年你破的案子,难道还不够弥补?我保证,无论你做了什么,我不会对你失望。”
“如果是杀人呢——我的意思是,致人死亡。”
“这些年来,你想起过那件事吗?”
“经常想,备受煎熬。”
“这就是惩罚,与之相比,外界的苛责恐怕不值一提吧?所以我没必要鄙视你。”
“你这么说,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吴端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
“的确是追逃。
那是个男性逃犯,45岁,年轻时候在老家村里跟村民发生口角,晚上偷偷拿着镰刀潜到人家家里,砍死了一家四口,之后逃逸,一逃就是20多年。
逃到宛城后定居,他先是在工地干活儿,有前科嘛,怕被发现,不敢跟人起矛盾,夹着尾巴做人,见人让三分,干活儿也不敢偷懒耍滑,倒是给自己赢了‘老实本分’‘诚实守信’的名声。
后来倒腾些工地上用的材料,自己当个小老板,也赚了点钱。
在宛城娶了老婆,还生了孩子。
那会儿正赶上全国范围人口普查,户籍部门的民警发现,这男人在当地没有父母、亲戚,而且,他跟他老婆一块生活了十几年,都没领结婚证——有追逃经验的民警都知道,这种人应该格外留意。
户籍民警也的确发现,他跟网上的一条追逃信息比较吻合。
我们立即联系了追逃地的派出所,当天那边的人就出发,来我们这儿确认情况——毕竟是四条人命的案子啊!
经过观察辨认,嫌疑人很可能就是当年的逃犯,大家制定了抓捕计划。
那时候是三伏天,特别热,嫌疑人家住的是平房,有个小院儿,院门白天都不关的,空闲的时候——通常是傍晚吃完饭——嫌疑人就坐在院里的树荫底下乘凉。
我们决定趁这时候直接冲进院子展开抓捕。
可是,侦查工作疏忽了,谁也没发现,嫌疑人在躺椅下藏了把砍刀——后来据嫌疑人交代,这20多年他心里一直不踏实,不仅躺椅下头,屋里枕头下面也有把刀,他平时还随身带一把弹簧刀。
四条人命,抓进去就是个死,他已经打定主意,与其被抓,不如拼一把。
所以,我们冲进去的时候,他反应特别快,像是……就像受过专业训练一样——警察抓捕他的情景,他一定在脑海里演练了成百上千遍了吧……”
“等等,”吴端道:“我记得,你从墨城回来的时候受伤了,我问你怎么伤的,你说碰见打群架的,上去制止……”
“我骗你了,就是那次抓捕任务受的伤。”
吴端点点头,李八月继续道:“我刚刚冲到院子门口,还没进去呢,就看见嫌疑人已经从躺椅上一跃而起,还把砍刀抽出来了。
我是第三个往里冲的,前面两个,一个是我师傅——特别沉稳的老刑警,一个是追逃地赶过来的带队刑警,张得挺壮。
他俩很有经验,反应也快,看到这情况,赶紧停下脚步掏枪,两人一左一右闪开了,正好把后头的我露出来。
而我……我反应就慢了一步……等我反应过来,已经被嫌疑人劫持了。”
“你?被劫持了?”吴端深吸了一口气,“这些事你都没跟我说过。”
“我……丢人啊!我当时被吓得——一点儿不夸张,就差尿裤子了。
嫌疑人一只胳膊勒住我脖子,只留一点儿呼吸的余地,砍刀架在我肩膀上,离脖子上的动脉1厘米都不到。面前是两个警察黑洞洞的枪口。
我当时……真的特别怂,直接开口求我师傅,让他救我,我还求嫌疑人,千万别伤我。
我应该还说了类似‘放你走’‘保证你安全’‘他们不会追查你了’这样的话……”
吴端张了张嘴。
李八月摆摆手,示意他别插话。
一旦被打断,李八月不确定自己是否还是有勇气说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