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之问 (业原)


等众人走后,吴修风来到二楼:“程姐,恭喜恭喜,好人一生平安。”
程黄说:“说心里话,他们今天来感谢我,一方面我是高兴的;另一方面我却觉得很悲哀。”
吴修风很惊讶地看着她。程黄继续说:“你说,看到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身上的钱被人偷了,在路边很疲惫,回不了家。作为一个正常人遇到这样的情况,谁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这只是举手之劳,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现在却成了稀罕物。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是让人沮丧。这也是我们的老师一直批评的地方,都是所谓的‘不问过程、只看结果’的功利思想带来的恶果,其根源在于文化。老师多年来非常看不惯这种现象,总想凭一己之力让社会恢复成为一种和谐、温暖的状态;因此他看到不良现象,总是批评这个、指责那个,这样一来,就和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在文化界,很多人对他老人家是又生气、又无奈,因为谁都不能否认,他的学问造诣的确很高。”
吴修风说:“这就是我佩服他的地方。”
程黄说:“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压力,始终坚信老师是对的;所以,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他、佩服他,也甘愿和他同舟共济的走下去。现在你加入进来,成了我们的希望,以后就看你的了。”
吴修风谦虚的说:“程姐,你别这么说,你们永远都是我尊敬的人,我会尽力的。”
程黄说:“另外,楚哥已经跟我说了,让我把你写的文章转载,现在来看看效果。”
吴修风拿出手机,惊奇的看到,就在这一个多小时时间里,阅读、转载量快接近1万了。这是一个不太多,还是让人可喜的成绩。
“时间还早,就看明天了。”程黄说到这里,像是想起一件事情:“小扬,我们公司的薛蓉好像很喜欢你,你是怎么想的?”
“程姐,这就是一个玩笑。”吴修风很淡然的说:“我现在没心思想这些事;再说了,她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大家就是图个好玩、说说笑笑,我们不要说这件事了。”
程黄话风一转:“老师这几天给你讲了好多有关文化方面的课,对吧。”
吴修风说:“是的,还很深刻。”
程黄说:“你能理解吗?”
吴修风说:“基本上能,不理解的地方问问老师也就明白了。”
“那真是好。”程黄说:“说实话,老师讲的那些内容,我和你大师哥很多时候都理解不了。老师说,这是个人的悟性决定的,不能强求。因为知道、明白与领悟是完全不同的三个层面。只有达到了领悟,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终为我所用,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尽管如此,跟着老师这么多年,我们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变成了一个别人眼中还算优秀的人,这就是老师了不起的地方。可以简单明了的概括一下老师的学问:‘让普普通通的人变得优秀;具有天资悟性的人成为卓越。”
吴修风频频点头。程黄继续说:“我们私下说过你的事情,大家一致认为,你就是老师寻找了多年的人。十年之内,一定能完成老师的心愿、成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还有你个人的努力。”
吴修风听着程黄说话,从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这番话中发自内心的真情厚义,感动之余,他说:“程姐,面对你们的这番情谊,我不敢妄自菲薄,很庆幸能认识你们几个如此重感情的人。”他想起楚修正的话,说:“程姐,你如果遇到什么为难事需要我做,你尽管说。”
程黄笑笑说:“我知道的,以后说不定还真的需要你帮忙,目前没有。”

吴修风回到家时,查看《请各就各位》的阅读和评论,发现已经达到了17万多,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充斥心间。他拿出手机,才发现一个多小时前普燕发过微信。他回复说:“我今天去找二师姐,现在才看到微信,你在干嘛?”
普燕说:“我在家啊,正在浏览你的评论文章,真为你高兴,这是一个不错的阅读量。估计没错的话,明天会出现一个爆炸性的增长。”
吴修风说,“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你而起,没有你就不会有我这小小的成绩。”
“你还真记着啊?”普燕说:“那好,你这辈子还不清就下辈子再来还,我不会客气的。”

第二天下午快三点时,楚修正电话说:“小扬,你赶快到老师家去,有一个从北京来的人刚刚和我联系,要去拜访老师,他是曹立智的学生,叫马京。你快过去给老师做个伴,我们下班后就来。”
吴修风快速出门,打了一辆出租车到了楚老师家里,只见老师陪着一个比自己稍微年长的人在喝茶。第一眼的直观印象就是清明强干、一付社会精英的样子。吴修风走到楚老师面前,很尊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就坐了下来。
“这是我的学生吴修风,”楚老师接着又把手转向那个年轻人:“这是曹老师的学生叫马京,长住北京,今天刚到昆明,在你之前一分钟来到。”两人对视着点了点头,没说话。蓦然间,一种无形的较量在两人之间悄然形成,通过空间向对方传去。
马京很自信的笑笑:“过两天苍山峰会就要召开了,曹老师让我来看看楚老师,代他向你问好。”
楚老师说:“那好哇,我还以为又是来砸场子的。”边说边哈哈的笑了起来。
马京也不介意:“楚老师真会开玩笑。”
楚老师说:“曹老师他们到大理了吗?”
“还没有。”马京说:“曹老师特别忙,每天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单单只是学生就不下千人,他肯定要12号那天才会到。”
吴修风注意到,这个马京在说到因学生多很忙时,眼中闪烁着一丝嘲笑的意味。
果然,马京紧接着就说:“楚老师,现在有多少学生了?”
吴修风听到这话,本想立即反击,但不知道老师的意思,便把目光看向了老师。
楚老师倒是不以为然,感觉早已习以为常,又好像是自重身份,说:“我哪有什么学生,就那么两三个,都是不成器,哪像你们人多势众,耍起横来也是折腾无穷。”吴修风听到老师这话说的意味深长,还不乏幽默,不由地笑了起来。
马京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说:“那你们还去不去参加峰会?”
听到这般嘲弄的言语,楚老师勃然大怒:“当然要去,即使是走着路也是要去的。怎么啦,需要经过你批准吗?”
马京依然笑笑说:“楚老师哪里话,我只是好心的问一问,其实不一定要亲临现场,在家看电视也是一样的。”
吴修风实在忍无可忍,看了楚老师一眼说:“我老师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即使是走着路,我们都是要去的。”
马京这才把头转向吴修风,感觉像是刚刚才发现他的存在,笑笑说:“看着你这种冲动的样子,就想起多年前的我自己。”
吴修风毫不客气的回答:“真是笑话,我们俩没有一丝一毫的相同之处。”
马京说:“你和楚老师一样有性格。”
吴修风说:“恭喜你,说对了。”吴修风看向老师,迎来的是楚老师鼓励、赞许的眼神。
马京说:“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制度、规则,不是其它虚无缥缈的东西。中国必须要坚守法治,按照规则行事,才能真正地富强。你们看报道没有?一些开采矿山的商人,竟然随意的虐待工人,客运站、火车站充斥着防不胜防的坑蒙拐骗,要想治理这一切,就得依靠法治,依靠规则。让法制、规则的思想意识在人们的心中札根,才是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而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不应该扰乱社会。”
楚老师没有说话,吴修风明白老师的意思,笑笑说:“你这是典型的‘凡不同意见必否之’了。说到法治、规则的重要性,没有谁会否定,但问题在于,事物的源头在哪里?明朝皇帝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不良行为实行的是严苛峻法,可为什么没有杀住歪风邪气?”
马京说:“那是因为朱元璋的法治思想和方法不正确,并不代表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法治规则也同样行不通。”
吴修风说:“你说的也有道理,但你又如何证明你所说的规则、法制是正确的呢?是人们所乐意接受的呢?”
马京傲气的说:“我们已经用事实做出了回答,远的不说。在最近这两年,我们以北京为中心,在全国做了很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情,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弱势群体。更主要的是,我们不遗余力地宣扬法治、宣扬规则,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楚老师知道吴修风太年轻,接触文化的时间还很短暂,面对这种现实性超强的事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他接过话题说:“我佩服你们的行为,请接收我们的敬意。只是想问问,在你们做这些善举的同时,有没有计算过使用了多少资源?你们的方式方法是否就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方法正确,相同的资源就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微乎其微,而更多的是整天为生活忙碌的普通民众。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思想体系来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那就很难达到我们大家所期盼的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状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