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之文豪 (决绝)


  他们的小女儿快要不行了,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猩红热。
  只要一想到他们的小天使会离开他们,他们就克制不住地心痛,自然无心工作。
  听说有人找自己,史密斯走了出来,皱着眉头看向霍英:“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史密斯先生三十多岁,身材高大,看起来非常强壮,但他现在很没精神。
  他的鼻子红红的,眼里有着红血丝,头发更是乱糟糟的,瞧着特别颓废。
  “我叫霍英。”霍英道。
  史密斯之前并没有见过霍英,但霍英身为军阀之子,最近又闹出很多事情来,史密斯还是知道他这个人的。
  “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史密斯更奇怪了,他跟霍英从未有过交集,霍英为什么要来找他?
  “你看过《传染》吗?”霍英问。
  史密斯摇头:“没有,这是什么?”
  “这是一本书。”医院里的一个洋人医生走了过来,用英文问霍英:“霍先生为什么突然提起这本书?”
  “西林是真实存在的。”霍英道。
  那个洋人医生睁大了眼睛,又惊又喜。
  倒是史密斯还很疑惑:“什么?西林?”
  霍英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放着用很小的玻璃瓶装着的青霉素注射液。
  他们现在生产出来的青霉素,都是液体的。天幸说还可以将之做成药片,但他们不会做。
  “这就是西林?”那个医生问。
  “没错。”霍英道:“它可以杀死很多细菌,能治疗猩红热。”
  “上帝!这样神奇的药竟然真的存在?”那个医生看着霍英手上的药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仪态。
  “是的,它真实存在。”霍英的嘴角勾了起来。
  “这种药真的可以治疗猩红热?”史密斯这时候,却是激动地问道。
  他的小女儿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非常非常担心。
  “是的,已经经过试验了。”霍英道。
  听到霍英说起试验,那个医生才冷静了一点:“确定这种药没有副作用吗?”
  “我们没有发现副作用。”霍英道:“不过,有些人是不能使用这种药的,用药之前,可以先取一点,注射在手臂皮下,看看情况。”
  这一点是天幸说的,他们给很多人用过药,没遇到不能使用这种药物的人,但天幸既然这么说了,今后就一直这么做好了。
  反正也就是患者在用药前,稍微疼一会儿而已。
  现代,很多药品研究出来之后,都要做上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临床实验,才能被投放市场,但这时候的人很大胆,很多药品研究出来没多久,就开始卖了,大家也敢买来吃。
  正是因为这样,出现过很多药物害人的事情,比如说给孕妇吃的止吐药,最后导致婴儿出问题之类。
  没办法,这时候可不止中国缺医少药,事实上,全世界都缺医少药。
  就说这会儿,史密斯在女儿的状况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就愿意试试这种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药物:“能给我的女儿用吗?”
  霍英答应下来:“可以。”
  史密斯先生闻言,惊喜万分。
  “史密斯先生,这是一种我从未听说过的药物。”那个医生有些迟疑。
  “你明明表现的像是早就知道这种药物一样!”史密斯先生道。
  那个医生闻言一愣。他确实早就知道西林的存在,但那是通过一部小说知道的……
  不过,史密斯先生的女儿状况很不好,高烧不退,试着用药也是可以的……医生想过之后,再不反对。
  如果霍英带来的药真的能治好史密斯的女儿,如果西林真的存在……
  这将会是一项震惊全世界的发明。
  病房里,史密斯医生的女儿昏睡着。
  医生按着霍英说的方法给她做了皮试,确定这个女孩儿的身体并不排斥青霉素之后,就将瓶子里一半的青霉素注射进了这个女孩的体内。
  按照霍英的说话,这一瓶是一个成年人的用量,孩子要适当减少。
  药物不可能马上起效,史密斯的女儿暂时看不出什么。
  霍英不耐烦等下去,他又拿出一瓶药给那个医生:“这种药,每隔六到八小时注射一次,这样两瓶药,应该就已经能治好这个孩子了……我要走了。”
  给了药之后,霍英就离开了,医院里的医生,却都聚拢到了史密斯女儿的病房里。
  医院里的医生在等着看西林的效果的时候,土肥原四郎正高兴着。
  《传染》出版,是让他很愤怒的,觉得霍英没把他们当回事。
  好在……霍英很快就要混不下去了。
  土肥原四郎越想,心情越好。
  医院里,那个小女孩却在这天晚上清醒了,还有了精神,跟自己的父亲要包子吃。
  来到中国吃过包子之后,她就爱上了这种食物。
  史密斯立刻就买了包子给她吃,最后,这个女孩儿被医院里的一群医生围着,吃光了手上的包子。
  吃的时候,她时不时戒备地看自己周围的医生,就怕他们突然来抢自己手上的食物。
  他们的眼神太可怕了!
  穆琼并不知道霍英做的事情,他这会儿,正在写新书。
  江浙一带,一直都是丝绸之府,每年都会生产出无数生丝丝绸来。
  这里的农村的地里,除了粮食,种的最多的就是桑树,历朝历代,这里的百姓都靠养蚕来创收,几乎所有人都会养蚕。
  而丝绸,在国际上一度供不应求卖出高价。
  穆琼接下来写的小说,就是跟丝绸有关的。当然了,他要写的其实不是丝绸,而是中国的工业。
  至于为什么从丝绸入手……
  1903年,日本的生丝出口总量,就超过中国了!
  民国时期,中国的丝绸热销过,却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到了民国中后期,很多蚕农因为养蚕亏得血本无归,生产出来的生丝根本卖不掉。
  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作者写的作品《春蚕》里,就有“若怕穷,莫养无骨虫”这样的描述,而所谓的无骨虫,就是指蚕。
  不想过穷日子,就别去养蚕……可想而知当时养蚕有多亏!
  养蚕要买蚕种,甚至可能要买桑叶雇人,最后收获的茧子若是卖不出去……可不得赔上一大笔钱?
  偏偏,因为之前丝绸生意好做的缘故,很多人家还不种粮食改种桑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他们没有雇人养蚕,不需要买桑叶,最后茧子卖不出去,也只能卖地填补亏空。
  穆琼就是以这个背景,来写这部小说的。
  他希望中国能重视一点工业,不要处处被日本赶超。
  要知道,日本的生丝出口之所以能超过中国,就是因为早在1889年,日本的生丝,就有百分之四十是工厂生产的了,到如今,他们出口的生丝绝大多数都是工厂生产的,质量有保障,但中国……这会儿还是老样子,主要靠手工缫丝。


第152章 找资料
  穆琼所在的这个时间, 其实中国的生丝出口,还是可以的。
  虽然如今国内的生丝出口总量已经被日本赶超, 但因为世界范围里对丝绸的需求量大的缘故, 生丝还是能卖出去的,江浙一带农村的富户,很多都是靠养蚕富的, 他们每到养蚕的季节,就会雇佣长工养蚕缫丝。
  至于穷人……人家压根就养不起蚕。
  毕竟买蚕种就要不少钱,而蚕是要吃很多桑叶的,穷人家哪有那么多地种桑树?
  按照穆琼打探到的消息,此时浙江一地, 最好的蚕种是出自吴家的,而浙江每年蚕种的价格, 也由吴家定, 今年蚕种的价格,就是一元三角一张。
  然而,这一片繁荣迟早会被日本赶超。
  而要不被日本赶超,最好的方法就是缫丝这样的事情, 用机器来完成,并且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毕竟手工生产出来的生丝,质量实在是参差不齐。
  但想要开办缫丝厂,并不容易。
  清末就出过这样的事情:有人买了缫丝的机器回来, 在国内开了缫丝厂,购买了大量蚕茧生产生丝, 结果竟是引得那些没田没地,只能靠缫丝生活的手工业者无丝可织。
  最后这些手工业者围住了缫丝厂,不许人家生产。
  而当地县令觉得,不能让工厂害得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最后硬是下令让工厂关门。
  穆琼查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也挺无奈的。
  这个国家的问题太多了。
  他们需要发展工业,才能赶上别人。
  但发展工业,又会让很多人失业,甚至穷困潦倒过不下去。
  同时,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还下意识地排斥那些新东西。
  穆琼真的非常敬佩那些革命者,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让这个国家越变越好。
  而他并没有那样的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看到的,意识到的问题写出来,看别人能不能解决。
  落后就要挨打,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越来越强。
  穆琼将自己查到的资料整理了一遍,又开始写大纲。
  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丝绸世家的小少爷,一心想要振兴国内的丝绸行业,并为之做出努力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