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稿纸,他应该是写了直接寄过来的,不曾修改誊抄。
傅蕴安这么想着,往下看去,然后越看,表情越凝重。
天幸在这份稿纸里,写了如今欧洲正在发生的战争的起因,以及会造成的影响还有后果。
他一开始看开头的时候,只觉得敬佩,敬佩天幸能把国际形式看得那么透彻,但看到后来……
他悚然而惊。
天幸利用已知的情况,推测出了这场战争的走向,而他觉得天幸写的,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天幸到底是谁?他知道青霉素的制作方法也就算了,竟然还对国际形势有这么清晰的认识!
上面写的有些事情,便是他这个一直跟国外联系紧密的人,都不知道的!
还有那些分析,没有很高的政治素养以及军事才能,肯定写不出来!
从字里行间,能看出天幸学识渊博,而他的年纪,估计也不小了,不然肯定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傅蕴安对这位不愿透露出真实姓名的先生,充满了敬仰之情。
“孙大林,你把二少叫回来。”傅蕴安道。
他说完,就拿出笔,然后开始抄写天幸寄来的信。
这信,他要抄两遍,一遍寄给他的大哥,一遍自己反复看。
就算后面的预测也许是错的,这篇文章也足够发人深省。
傅蕴安正在抄信的时候,穆琼却是又写好了厚厚的一封给霍二少的信,然后寄了出去。
这次的信里,他写了的对即将到来的军阀割据时代的猜测。
这个时代非常混乱,而军阀之间的战争,不仅让很多百姓死亡,还在消耗着国力。
军阀们从百姓身上搜刮来许多钱财,然后为了让自己更强大,就用这钱来训练士兵,从国外购买武器武装士兵,等士兵武装起来,他们又开始想着要扩张自己的地盘,多弄些百姓地盘来,好搜刮更多的钱。
连年征战下来,百姓穷了,还损失很多人口,这个本就千疮百孔的国家,情况自然越来越糟。
穆琼知道自己无力阻止,就算他把自己写的文章发出去,那些军阀也不会在意,但他可以写给霍二少——霍二少的父亲,好歹算是个不错的军阀。
霍二少本身,也非常有能力。
第98章 两个名人
穆琼虽然将信寄了出去, 但他很清楚,这不一定能改变未来。
甚至于, 霍二少可能根本就不会相信他的说辞。
他只能尽人事, 听天命了。
这天上午,穆琼还有课。
教育月刊的编辑部还没建好,新招的两个员工却要找地方安置, 盛朝辉就在平安中学附近租了一间平房当做编辑部。
今天是教育月刊第二期问世的日子,他一大早就去了编辑部,要忙到中午才有空来学校,他的课就调到了下午,穆琼的课, 就在上午上了。
近来穆琼很忙,都不怎么顾得上他的学生, 好在这些学生的学习进度非常喜人, 尤其是傅怀安所在的那个班级,大家学得更是好。
而这跟傅怀安这个英文课代表有很大的关系——他每天都兴致昂扬地带着全班同学学英文,谁英文学的不好,还会盯着人家学, 这么一来,大家的成绩想差都难。
上课的时候,穆琼专门夸奖了傅怀安一番,又让傅怀安下课到办公室里来。
一下课, 傅怀安就从自己的座位上窜了出去,追着穆琼走出了办公室:“穆老师, 你找我有什么事?”
穆琼进了办公室,才拿出一个银元给他:“给你稿费。”
“有一个银元?”傅怀安很是惊喜,要知道,他上次的稿费只有五毛。
“是的,教育月刊卖的很好,稿费全都翻倍了。”穆琼道,就是……他上回给傅怀安的稿费很少,因此即便翻倍了,傅怀安拿到的稿费依旧很少。
穆琼给的银元是崭新的,在阳光下闪着亮光,傅怀安觉得这绝对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银元了,当下小心翼翼地将之收起。
穆琼这时候又对他道:“你给我看的那些童话,我全都看过,你写的非常好。”今天这一期的教育月刊上,登出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而除此之外,傅怀安还已经翻译了《丑小鸭》、《海的女儿》还有《皇帝的新衣》。
傅怀安听到穆琼的夸奖,得意极了。
只是,穆琼紧跟着便又道:“注意,我说的是写的好,而不是翻译的好,你的作品里,加入了很多你自己的想法,甚至加入了一些情节,这样做确实把故事写的很好,但跟原来的作品是有区别的,你在教育月刊上刊登的文章可以这么写,但出书的话,最好还是改一改。”
“为什么?我写的不好吗?”傅怀安有些不高兴。
“你写的很好,但这是别人的作品。”穆琼笑了笑:“我觉得你很有写小说的天分……你要不要试试自己写这样的故事?”
傅怀安被惊住了:“我也能写?”
“当然能。”穆琼道:“你不是很喜欢《拇指姑娘》这个故事吗?你可以试试写一个人突然变小了,然后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
穆琼找傅怀安,一方面是为了跟傅怀安说一下《安徒生童话》的出版问题。
按照穆琼的想法,在教育月刊上,傅怀安翻译的不准确没什么,要出版的话,最好还是按照原文来出版。这毕竟是别人的小说,他不该随意更改。
另一方面,却是想向傅怀安约稿。
现在给教育月刊供稿的,主要是平安中学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其实都不怎么擅长写童话故事。
穆琼把这些都跟傅怀安说了,又道:“你翻译的小说,可能百年后的学生们还在看,你写的故事也一样……好好写。”
傅怀安激动地应了。
等傅怀安走了,穆琼又写了一份征稿启事,打算刊登在下一期的教育月刊上。
要把这份刊物做好,不可能只靠他们几个人,还是要尽可能地多挖掘出一些作者来,到时候好的稿子多的话,除去教育月刊,他们再办点别的刊物也是可以的。
穆琼这么忙了一上午,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午饭是在食堂里吃的,做饭的依旧是朱婉婉,今天上午她要听的课多,因而饭菜也就做的简单。
猪肉剁成肉末放在盘子里,打上鸡蛋蒸熟就很好吃了,另外再煮个白斩鸡,用鸡汤做个蛋花汤,炒两个青菜,菜色就已经很丰盛。
而这里头很多活儿,并不需要朱婉婉去做,蒸肉煮白斩鸡什么的,冯小丫就能做。
众人一起坐下来吃饭,而学校里的学生,也打了饭盛了汤,拿着自己带来的菜吃起来,其中就包括傅怀安。
平安中学中午是允许学生出去吃饭的,以前傅怀安常常出去吃,不过最近倒是习惯带菜在学校里吃了。
班里很多人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学英文,他们不懂的只能来问他,因而他不好不在学校。
傅怀安每天带来的菜都很丰盛,比如今天,他就带了满满一个铁饭盒的红烧鸡肉,又带了满满一个铁饭盒的白切羊肉。
打了饭回到教室里,他就拿出一些给自己的同学,跟他们换青菜吃。
这是他以前不会做的,还是接连看了《求医》,看了《流浪记》,才开始关注身边人的情况,然后就注意到他身边的很多同学,是常年不带荤菜的。
“怀哥,之前穆老师找你是做什么?”有人问。
“是有一件好事!”傅怀安有些得意。
“是怀哥你翻译的文章,又要在教育月刊上刊登了吗?”这个学生好奇地问道。
“不是这个,但差不多。”傅怀安道,不是他翻译的文章要在教育月刊上刊登,而是他自己写的文章要在教育月刊上刊登!
好吧,他其实还没动笔写……
“怀哥……穆老师是不是楼玉宇?”这个学生又问。
“你怎么知道?”傅怀安惊讶极了。
而听到傅怀安的话,他身边的这些学生一阵哗然:“我就知道,穆老师一定就是楼玉宇!”
“《英文短文》上的文章,跟我们背的差不多!”
“盛老师是教育月刊的主编,楼玉宇也是教育月刊的主编,盛老师又整天和穆老师在一起……我早就猜到穆老师是楼玉宇了!”
“穆老师真厉害,跟我们差不多大,竟然就写出那么多书来了!”
“他还精通英文和法文!”
……
傅怀安身边的学生知道了穆琼就是楼玉宇这件事之后,很快,整个学校的学生就都知道了。
不过,因为大家早有猜测,又已经跟穆琼相处过很久,倒也不至于太过稀奇。
当然了,崇拜一下是肯定的。
于是穆琼,突然就发现自己学校的学生看自己的目光格外热切……
当然了,这样的热切,只持续了一天。
第二天,《流浪记》就刊登了那位和豆豆一起生活了一个月的女孩子的死亡。
这些学生看着穆琼的目光,顿时充满了谴责。
这个女孩子很可爱,在读者的眼中人气很高,可她就这么死了……
原本因为昨天的事情,对穆琼充满了感激的傅蕴安,一时间都怨上穆琼了,还专门跑到穆琼的办公室里质问:“为什么你要把她写死!为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