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之文豪 (决绝)


  不知不觉,他就睡晚了,这一睡晚,他早上就睡过头了。
  他急匆匆地出门,想去买教育月刊,又发现自己没带钱……
  换做以前,他肯定会回家拿钱,买了教育月刊再去学校,但现在情况不同。
  他是英文课代表,要带大家早读,而且穆琼每天都很早去学校,要是让穆琼看到他读书不认真,以后不要他的稿子了怎么办?
  为了不迟到,傅怀安只能先不买教育月刊,飞快地去了学校。
  他之前答应了要给同学买教育月刊,偏因为种种原因没买成……傅怀安有些不好意思,幸好到了学校之后,就得知学校在每个教室的阅读角,都放了一本教育月刊。
  这书估计又是老师自掏腰包给他们买的……他们学校的老师真好!
  傅怀安看到自己的同学挤在一起看一本教育月刊,心里一动:“今天的早读,我们就不读英文了,我给你们读教育月刊!读上面那个翻译过来的国外的童话!”
  傅怀安的同学:“……”怀哥,这个故事你之前翻译的时候给我们讲过,你忘了?
  我们其实对前面那些没看过的故事更感兴趣……
  然而,怀哥他就是要念《拇指姑娘》。
  傅怀安念拇指姑娘的时候,朱婉婉也在给冯小丫念《拇指姑娘》。
  她念一段,然后给冯小丫解释一下,两人慢慢的,就把这个故事给念完了。
  “这故事真有意思。”冯小丫的眼睛亮亮的:“能读书真好,等我孩子长大了,我一定让他读书!”
  “其实你自己也可以读,你现在多读点,以后还能教你的孩子。”朱婉婉道:“你要不要跟我学认字?”


第82章 赚钱
  “我这样的人, 哪能学认字?”冯小丫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也就是认字而已,哪有谁能学谁不能学的?”朱婉婉翻了翻书, 在书上找到一个“一”:“你看, 这个字就是一,一二三四的一,简单吧?”
  这当然是简单的, 冯小丫点头。
  “一是这样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则是三横……”朱婉婉教了冯小丫三个字。
  “四就是四横?”冯小丫好奇地问,她虽然不认字,但会数数, 毕竟他们乡下地方,也会数数自家的鸡鸭有几只。
  “不是, 四写起来要难一点。”朱婉婉找来一根木棍, 在泥地上写了一个“四”,还给她比划着写了好几遍:“你现在也不用学太难的,先学识数就好了,你把这些数字学会了, 就能记账了。”
  朱婉婉面对学校的老师,还是会觉得自卑,但跟冯小丫在一起,她却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只是, 看到冯小丫对着自己的样子,她总是想到她以前。
  她以前……跟冯小丫其实没什么两样。
  朱婉婉教的四个字很简单。
  冯小丫抱着她的儿子, 她看看自己儿子因为养得精心,跟村里那些孩子截然不同的白白胖胖的小脸,又去看地上的字。
  “将来你孩子长大了,看到你识字,一定很骄傲。”朱婉婉道。
  “骄傲是什么意思?”冯小丫问。
  朱婉婉给她解释起来。
  两人正在学字,就瞧见有个穿着长衫的人在校门口张望,还朝着他们挥手。
  传达室的瘸腿老头去上茅房了不在,冯小丫问:“你是谁啊,有事儿?”
  “我是盛朝辉的朋友,来找他。”那人道。
  “盛老师在里面。”冯小丫给那人开了门,指了个方向,然后就看到那人飞快地朝着她所指的方向跑去。
  “穿长衫的人,竟然也这样跑……”冯小丫惊叹道。
  这年头,基本只有读书人才穿长衫,而那人跑地飞快,都不像个读书人了。
  办公室里,穆琼正在写《流浪记》。
  《流浪记》这个故事,他是打算写长一点的,因为借着这个故事,他可以将上海如今的社会环境,底层百姓的生活什么的,全都写出来。
  这样,百年后的人要研究民国历史,兴许还会从他的小说入手。
  就是他对流浪儿童的生活了解的到底太少,因而写着有点瓶颈了。
  穆琼觉得,自己要找机会去了解一下这个那些孩子才行。
  想到这里,穆琼就想到了自己的一个叫做李珍瑶的读者。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读者给他写信,而李珍瑶就是其中之一。
  他收到的信很多,都没空一一去看,起初也没怎么注意李珍瑶的信,直到最近,李珍瑶在信里告诉他,说她收留了很多流浪儿童,问他接下来要怎么办,他才注意到这个小姑娘。
  以李珍瑶的财力和能力,照顾十几二十个孤儿没问题,但孩子太多,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偏偏这年头,流浪的孩子不在少数。
  而且,现实中的孤儿并不像他写的豆豆一样无比乖巧,事实上,这些孩子在过过艰难困苦的日子之后,性子大多不怎么讨喜。
  穆琼是昨晚上看到李珍瑶的信的,当时就将李珍瑶的信放进了自己的包里,现在,他打算给李珍瑶写一封回信。
  他要去看看那些孩子,如果可以,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么想着,穆琼暂时放下了有些不知该如何下笔的《流浪记》,拿出稿纸开始给李珍瑶写信。
  天幸写的是一手大气的行草,楼玉宇却写一手有些凌厉,铁画银钩的楷书,一个个字端端正正的。
  穆琼写的信并不长,写完之后,他就将信放进信封,贴上了邮票。
  而刚做完这件事,穆琼就看到有人冲进了他们的办公室。
  “盛朝辉!你竟然还有心思在这里教书!”这人一进来就道。
  “我也担心教育月刊的销量,但再担心,教书还是要教的。”盛朝辉道:“怎么了?教育月刊卖得不好?”
  “什么卖得不好!你的教育月刊快卖光了!”这人道:“你怎么就只印了一万册?印了一万册也就算了,其中一千册已经订了出去,剩下的九千册两千送去杭州,两千送去苏州,在上海售卖的,竟是不足五千册……这哪里够卖?你不知道我们上海现在人越来越多了吗?米价都越来越贵了!”
  盛朝辉有些茫然:“卖光了?”
  虽然盛朝辉觉得自己这次做的教育月刊质量非常好,但这一天的功夫就卖光,实在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对,卖光了!”那人道:“你也不想想,楼玉宇是什么人?在上海,少说有两万人是他的读者,他做主编的杂志,能不好卖吗?你小子运气也真好,竟然能找到这么一个大人物帮你。”
  盛朝辉还有点不敢置信。
  这人又道:“你快去加印,我看就加印三万册好了。这杂志就是过期了也好卖的,我找找门路,说不定还能帮你卖到北京去。”
  盛朝辉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看向穆琼:“我不是在做梦吧?”
  穆琼摇头:“不是。”
  他一点都不奇怪教育月刊能卖那么好,他如果是当家长的,这么一本刊物,肯定是愿意买来给自己的子女看的。
  那个跟盛朝辉嚷嚷的人,这才注意到穆琼的存在。
  他满脸胡子,瞧着挺粗犷,这会儿豪爽一笑:“小朋友,你是这里的学生吧?怎么没去上课?”
  “……”盛朝辉:“老蔡,他是楼玉宇。”
  盛朝辉给那个老蔡介绍了穆琼,又给穆琼介绍老蔡:“穆琼,这是蔡松山,做报贩生意的。”
  申报这样的大报纸有自己的发行渠道,但很多小报没有,一般来讲,他们都是将报纸或者刊物交给报贩,让报贩售卖的。
  报贩若是没有卖出,会将之退回,若是卖出了,就从中抽成。
  盛朝辉以前办过报纸,又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跟眼前这个报贩相熟,这次的教育月刊,便也交给了他去卖。
  “蔡先生你好。”穆琼笑道。
  “你是楼玉宇?”蔡松山被震惊了。
  近年来,因为年纪大的人都不怎么能适应巨大的变化的缘故,商场上能见到很多年轻人。
  但即便如此,穆琼也显得太年轻了一些。
  在没有见到穆琼之前,他一直以为楼玉宇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是的。”穆琼应了。
  三人简单聊了聊,蔡松山就把教育月刊的销售情况说了。
  “这刊物是有了孩子的家庭都用得上的,给大点的孩子看了,还能留着给小的孩子看,买了特别划算,所以买的人很多,我相信以后的销量都不会差……盛朝辉,你办报纸亏了那么多年,这次翻身了!”蔡松山道。
  盛朝辉和穆琼面面相觑,都有些激动。
  教育月刊均摊下来,成本每本不过四五个铜元,但售价一毛。这样的话,卖出一万本,约莫能赚五百个银元,而这是按照印刷一万本的成本来算的。
  如果再印三万本并且能卖掉,在成本变低的情况下,每月能赚两千银元以上,除去给蔡松山的分成,给魏亭的分红,他们两个一人至少能拿七百元的分红。
  而这,还是在教育月刊没有刊登任何广告的情况下。
  “这是每个月都能拿钱的……”盛朝辉道。
  突然赚个几百个大洋,算不得稀奇,但每个月都能赚几百个大洋,就难得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