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那瓶西凤酒真是极品啊。”某位评委还有些恋恋不忘,“我也喝过不同人酿的西凤酒,但是这一次出现的西凤酒不管是口感还是香味都远远高于我以前喝的,我投它一票。”
“西凤酒太烈了,我可受不了。”另一名评委摇摇头,“我还是喜欢逢春,它的味道对于我这种清淡口味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理想型。”
“逢春喝起来有点不得劲,虽然是好喝,但和那些果汁饮料也没有什么区别吧。”
“还有区别的。”
“我比较喜欢那坛女儿红,时间酝酿出来的芳香不是技术可以补足的。”
“那坛我也有印象,的确不错。”
“我倒是觉得那名藏族青年带来的青稞酒很棒,原汁原味,充满了人文气息。”
来到这个交流会的不仅仅只有汉族人,也有不少少数民族的人。
少数民族的酒充满了独特的人情味,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喝一口都不行,是相当具有个人色彩的酒。可是对于评委们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带着难以抵抗的吸引力的酒。
评委们各自讨论,甚至还有几个直接为哪个酒更好争吵了起来。要是有举棋不定的,还有去拉票的,场面十分热烈。
工作人员们看着这些人,觉得给这些评委单独开一间房投票真的是很有必要了。
文化人骂起人来,还真是一个脏字不露,但句句都戳着你的心肝肺,叫人憋着气又没地发去。
“你就不想说点什么?”一个评委推了推林墨之的手肘,“你的得意学生的作品也在这里面,你这个当老师的就不帮忙拉拉票?”
“他已经有不少支持者了,不需要我拉票。”林墨之笑道,“而且我不觉得将他捧到最高处就是对他好。他现在这个年纪,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十分叫人惊讶了。杨篱还能做得更好,我对他的期待也不止于此。”
虽然杨篱作为他的学生的确很给林墨之长脸,不过林墨之更加欣喜的不是学生的成就,而是这个交流会里的氛围。
不管是来宾还是评委还是参赛者,他们都是因为喜欢酒,想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来的。
就像现在,评委们都知道杨篱对这场交流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他们也没有强行改变自己的想法去将票投给杨篱。
这样好的氛围,林墨之想要维护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亲自出手打破呢?
毕竟,逢春不是人见人爱,这一点林墨之比谁都清楚。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人人喜欢的东西呢?
不可能的。
争论了一大堆之后,评委们还是在纸上郑重地给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了一票。
这是不记名投票,不管写什么都不会有人管的。
再看赞助商们那边。
赞助商们大概就是对这场交流会前后态度落差最大的一批人了。
交流会开始之前,他们是本着“这是前期投资”“这是为了打好关系”“这是必要的准备”等心情投资的,根本没有想过短时间内回本。
因为这也不是能不能回本的问题啊。
交流会基本上没有来钱的地方,反而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能够趁机扩大知名度,能够借此认识一些不同圈子的人,就已经是让他们觉得受益匪浅的东西了。
可是等到他们将会场的酒喝了几种以后,心里就已经生出了新的想法来。
这酒不错啊。
哎这酒也很不错啊。
这酒可以拿来送人,这酒适合和我旗下的XX产品一起做个捆绑营销……
生意人的眼睛看见的东西和一般人看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对他们来说,这个交流会里简直处处都是商机。
在此之前,他们也喝过不少出色的酒,沈久带来的酒他们也都品尝过,确实很不错。但那都是沈久的东西,他们想要插手也插不上。
可是现在不一样。
现在出现在会场里的这些酒,几乎都在国内没有什么名气。它们不缺口感,不缺质量,缺的就是那么一个机会。
对这些赞助商来说,他们什么都不缺,就缺个产品!
哪怕是中等质量的东西经过包装也能一跃变成上品,何况本身就是上品的好东西呢?
关键是,这些酿酒师傅还一个个“价廉物美”,也不会和商场上的狐狸一样提出种种苛刻的条件。
这简直遍地都是黄金!
赞助商们简直都快感动了。
哪怕他们不是搞酒业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的好酒就此埋没。就算有一半的酒不能赢得他们明面上的赞助,但是私底下的赞助可没有人管啊。
看见商机不去把握,简直是商人的耻辱。
赞助商们觉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了一条可以出黄金的沙滩上,随便捧起一把沙子,里面都会有金子在闪烁。
投票阶段就有趣了。
“我想要投资那个西凤酒,有没有想要和我合作的?”
“我有兴趣,我们一起投这个吧。”
“我对逢春有兴趣,将它放在情人节上贩卖一定能够大赚一笔。”
“等等,我也对这个有兴趣。”
“不好意思,我已经提前预订了。”
“大曲酒那个没有人要么?你们不出声的话我就要了啊。”
“那个大曲酒的口感不怎么好吧,在这一次的交流会上只能说是一般。”
“嘿嘿,你不知道,我都问过了。这个口味和别的酒比起来是一般,但是酿得快,可以流水线生产,到时候在品控上可以充分把握。高端线走不了,但是低端线可以走一走,还可以主打养生。”
“我打算先投一千万试试。”
“一千万还是有点少了,不如我也出一千万我们一起投投看?”
“……我是想要国内国外一起开始的,恰好最近有个电影上映,广告可以植入进去。”
…………
与其说是美酒的交流会,倒不如说是赞助商们对于新领域的一个规划交流会。
工作人员们听见这些赞助商动不动就打算投个几千万一个亿的金额已经麻木了。
对这些人来说,大概一千万就和他们的一百块是一样的。
这么快就能做出反应,迅速地定好后续的营销包装计划,怪不得他们能赚大钱呢。
杨篱和郑无束都在投票纸上填写了“逢春”的名字。
在他们心里,不会有比逢春更美好的酒。
要为了谦虚什么的填写别的酒的名字,是对他们两人心意的亵渎,也是对逢春的亵渎。
喜欢就是喜欢,没有理由。
就填这个,一个字都不会改。
杨篱和郑无束的投票纸被收了上去,接下来就只要等待最后的投票数据出炉了。
第128章
交流会的重点还是在投票阶段,而不是在投票结果。
事实上,大家对于结果就算是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哪个展位的酒有人气,哪个展位的酒被喝得最快,被讨论得最多,只要稍稍在会场里转悠一下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杨篱和郑无束将自己的选票交上去之后就彻底放松了下来。
尤其是杨篱。
他现在已经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十分期待了。
等到结果一出来,用来做这场交流会奖品的三坛酒就要开封,他如果能获得一份,不但能品尝这三坛酒,还能拿去和不同的人交换。
之前因为要参加比赛而没有办法品尝到的好酒,可以借此机会一口气全部喝一遍!
因此,我一定要在优胜者队伍里才行,不然到时候我就只能看着别人喝了。
要知道,为了能够充分地在这场交流会里品尝到不同的酒,杨篱最近几乎是滴酒不沾,留着肚子等现在呢。
杨爸爸和沈张两位师傅是最早知道投票结果的一批人之一。
“唔,杨篱的逢春果然在上面。”沈师傅忍不住酸了酸,“就杨篱这个年纪,能够酿出逢春也真是叫人羡慕了。”
“他还年轻,你可不能当着他的面这么夸他。”杨爸爸虽然心里也高兴儿子取得的成绩,但嘴上还是谦虚了几番。
“我倒是觉得杨篱和你一样,是个情种。”张师傅揶揄了几句,“逢春明明可以变得更好,但是故意压到这么低的度数,应该是为了心上人吧。看来,你离抱孙子也不远了。”
不,就抱孙子这个,怕是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实现了。
“其实我不喜欢小孩子。”杨爸爸笑着摇头,“以前带杨篱的时候就觉得小孩子简直是恶魔了,照顾他长大的那几年我老了十岁不止。孙子孙女什么的,我倒是不在意,有没有都没关系,也不想去照顾他们。有这个闲工夫,我宁愿去配置新的酒方。”
“那也对。”张师傅想了想十分赞同杨爸爸的想法,“专心酿酒的话,呈现出来的酒和心里想的总会差不太多。但是小孩子的个性却难以把握,现在社会又变得快,你根本不知道小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咳,你们扯远了。”沈师傅连忙将这两个拉家常的人给扯回来,“我们该去宣布优胜者名单了。”
“时间掐得刚好,走吧。”
三位师傅站在台上,手上拿着优胜者的名单,看着台下形形色色的人,心情或多或少都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