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着电动车想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无论如何,先把电瓶买回来,至于车还不还,再另说。
“你对着一辆车发什么呆?”突然,许砚深的声音出现在许靖枢的身后。
许靖枢吓了一跳,回头看见爸爸莫名其妙的眼神,迅速地想起傅红鹰的事。
如果不是视频里的那个人太像傅红鹰,许靖枢心想,关于许蕴喆外公在成人礼的闹事,自己或许会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他已经很后悔之前没有直截了当地问,现在毫不犹豫地问道:“爸,你这阵子是不是联系上‘江南庭院’那家人了?”
许砚深也许没想到儿子回家后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这个,愣了愣。
“你最近和许蕴喆的妈妈联系着吧?”许靖枢见他没有马上回答,进一步问。
半晌,他失笑道:“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见他没有正面回答,许靖枢的心头发沉,已然确定了答案,嘴上说:“你最近是不是和许芸婉阿姨联系着?”
许砚深皱眉,问:“靖枢,你这是在质问我吗?”
“回答我!”许靖枢大声道。
他依然没有回答,严肃地问:“是许蕴喆告诉你,他的妈妈叫什么?”
爸爸还是逃避了问题,许靖枢原本没有那么在意问题的严重性,可他的态度让许靖枢预感事情肯定没有自己原本想的那样简单。
“不是,是在妈妈的日记里。你忘记了。”许靖枢失望地说,“她在日记里写,那家的男主人叫许仲言,他的妻子已经离家出走,他和他的女儿许芸婉住在一起。”
许砚深语重心长地说:“靖枢,你妈妈已经去世很久了。”
“那又怎样?!”许靖枢瞪着他,“她交代过我们,不可以欺瞒对方。你记得,所以你一直不回答我的问题。因为你不想对我说实话!”
许砚深的嘴唇抿成一条线,定定地看着他。
许靖枢等了好一会儿,终究没有见他有松口的意思,气得一脚踹翻电动车,怒气冲冲地上楼了。
第六章 -3
上个周末,许蕴喆从学校回来,见到树坑已用土填平。这次回家,他看见那个区域重新铺了石砖。崭新的石砖与院中其他的砖石颜色相异,不是古朴的石料青色,更似是人工渲染后的青,看起来有几分诡异。
许蕴喆来到堂前,发现此处的桌椅和陈设全被擦拭过一番,老旧的家具泛着洁净的光亮。最让他怔忡的,莫过于原本贴在柜台后的那些照片。那几张“著名住客”的照片在墙上贴了十几年,从许蕴喆出生以前就已经在那里,可现在全部被撤走了。它们周围的墙面已经泛黄,只有它们存在过的地方留下一块块白色的区域,好像时光从来没有经历过它们那里。
外公的房门已经用铜锁锁上。
短短一个星期内,家里发生的变化恐怕不止这些。
纵是外公现在因病住院,可许蕴喆也听说过精神病待病情稳定后出院观察的情况,而妈妈在这个星期里对家里做的这些改变给了许蕴喆一种感受——她不觉得外公还会回来。
紧接着,许蕴喆不得不怀疑:会不会在许芸婉的内心深处,她早就希望许仲言住院了呢?
桃树刚被挖走的第二天,他们母子二人对着空空的院子,当时许芸婉说,她会想办法,她说外公“应该”是有病的。想起当时许芸婉平静的神情,许蕴喆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在许蕴喆的印象当中,外公一直不愿意让他们离开青川镇,离开这个家。当初,正是因为外公不同意他去梅引上高中,才让他萌生出一定要考上北方大学,离开青川的想法。许芸婉也说过,外公把她绑在这个家里,绑了一辈子,她不会再让他绑着许蕴喆。
自从外公的神志开始不清楚,他不希望女儿和外孙离开的想法更加强烈和外露了。他肆无忌惮地喋喋不休,无论当时身边都是些什么人,他表达自己的欲望时毫无顾忌。
现在许蕴喆再想到那些时候,依然后怕。他扪心自问,明白外公住院治疗,的确让他感到轻松了不少。至少,他的生活里应该再不会有那些突然的、不可控制的事情发生,可是成人礼前后妈妈的行为却给许蕴喆呈现出“阴谋感”,让他在轻松的同时,迷茫和不安。
许蕴喆坐在窗前,想起他们好不容易把外公送到医院以后,妈妈表现出的那种急切,心烦意乱。
他晃了晃脑袋,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外公已经反复无常得不像一个正常人。外公的脑子肯定有问题了,把他送到医院去,是为了他好,也为了大家好,这样的安排已经是最妥帖的。即使妈妈在整件事的处理过程中,表现得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可事实明摆着,毋庸置疑。
否则,难道还让那样的外公留在家里吗?谁知道他以后又会说出怎样的疯言疯语,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至少现在,家里太平了。
许蕴喆看过客栈的订单,上个星期客栈开始重新陆续接到客人预订的订单,营生又慢慢地恢复了。
因是周末,镇子里十分热闹,“江南庭院”这两天的房间全被预订满了。
许蕴喆在窗前借着天光刷题,听见院子里传来外地的口音,抬头一看,是住在客栈里的客人正在院子里拍照留念。
他们分别是东西厢房的客人,此时正一边拍照一边聊天,气氛看起来非常和睦,像是因一起住在这家客栈里,结了缘。
这便是许蕴喆的印象中“江南庭院”原本的样子,外公的病还没有变得严重前,这是客栈最常见到的景象。
看见客人们在院子里交谈甚欢,许蕴喆愈发觉得现在的安排再好不过,生活仿佛终于回到了正轨上。
没多久,许芸婉带着一位女客从外面回来了。
看见妈妈的手里拎着那位客人的大箱子,许蕴喆放下笔起身,出去帮忙。
在院子里活动的客人们见到许蕴喆出来,脸上或多或少都浮现出惊讶的神情。许蕴喆自从早上回家后,一直在屋内闭门不出,现在突然出现,他猜测大家都为家里竟然还有别的人感到吃惊。
“我来拿吧。”许蕴喆走到妈妈的面前,接过沉重的行李箱,问,“她住哪儿?”
“后罩房的东间。”许芸婉将散落的碎发捋至耳后,喘着气对客人笑着介绍,“这是我的儿子,还在上高中。”
女客怔怔地看了许蕴喆两秒,自知失礼后很不好意思地笑,打招呼道:“你好。”
“您好。您跟我走吧,我带您去房间。”许蕴喆转身,把行李箱拎往后罩房。
许蕴喆没走多远,听见原先在院中拍照游玩的客人朝许芸婉称赞道:“老板娘,你的儿子长得真帅!”
“是呀,网上的小鲜肉都没他帅呢!”其他人也不吝夸奖。
“很英气啦!上几年级呀?”
许芸婉谦虚地说:“高三了。”
“那今年高考了呀!成绩很好吧?”
“还可以的。”
“又帅又学霸哩!考个好大学!”
“借你吉言了。”许芸婉笑着说。
客人们这样的夸赞,以前许蕴喆也听见过,可是他不能确定这回自己听见的是不是一次例外。因为他第一次听见许芸婉回答得那么高兴,在她的声音里再也没有负重感。
以前她说话时,不但声音温柔似水,还有一种若有似无的忧郁,让许蕴喆觉得她永远有放不下的心事。他以前以为是因为他那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亲生父亲,但是现在看来,妈妈以前之所以会过得忧心忡忡、心事重重,是因为外公。
许蕴喆不由得想:如果他为了外公终于入院治疗而感到轻松,那么妈妈的轻松是不是比他更甚?一来,他平时住在学校里,不是每天与外公朝夕相处的那一个人,二来,早在许蕴喆出生以前,妈妈已经开始和外公两人一起生活了,无论怎么算,妈妈和外公相处的时间都比他多得多。妈妈忍受外公的时间——如果可以将其称为“忍受”,也比他多得多。
许蕴喆把客人带至后罩房的东间,放下行李箱后,拉开窗帘透光,介绍道:“这是您的房间。我们的早餐时间是早上六点半到十点,您要是需要在我们这里吃早餐,提前和我们说一声就可以。这里有冰箱,需要通上电吗?”
客人似乎很为房间里有小冰箱而惊讶,犹豫了。
“我通上电吧,您可以放些东西。化妆品什么的。”许蕴喆把冰箱接电源,问,“还有什么需要吗?”
她摇摇头,感激地笑道:“暂时没有了。”
“那我先走了,有什么需要可以打前台的电话。或者在网上留言,我们都会及时看见的。”许蕴喆说,“祝您入住愉快。”
许蕴喆通过廊子从后罩房出来,还没走到院中,突然听见有客人说:“呵呵,不是您的儿子呀?还以为是呢!长得也帅!”
“帅的人,长得都像!”另一个客人像是解围般说。
许芸婉笑道:“不是,他也住在古镇里,是我儿子的同学。”
闻言,许蕴喆的心里咯噔了一声。他来到月亮门旁,往外一看,果真看见许靖枢正和许芸婉一起跟几个客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