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许恒洲便开始有了自己的工分,等下次分粮,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分分粮食了。
一起下工的袁薇面露羡慕,她上午还在跟人学习,没有工分可拿。看到记分员把许恒洲的名字记上,袁薇心里有些后悔,家书什么时候都能写,干嘛非要赶在昨天下午写,她就应该跟许恒洲一起来地里,这样她今天也可以记工分了。
下工的知青结伴往回走,路上遇见二队的知青们,村长陈有山也在,他见到许恒洲,走过来跟他说话。
“房子已经找人修了,昨天开始的。”村长说:“跟你说一声,你先在知青点住着,我看着那边,尽量让人给你修结实点儿,免得冬天下雪了扛不住。”
许恒洲连忙道谢,向辰也弯着眼睛跟他说些谢谢,村长摆摆手,有些稀罕地摸了摸向辰的头,背着手走了。
村长做事雷厉风行,昨天商量好修房子的事,他出了知青点,就去找人了。
说实话,那两三斤白糖的诱惑力实在是大,要不是他是村长,他都想自己家把房子给许恒洲修了,好把白糖留下。
最后,村长还是找了村里修房子修的好的,把他们都喊过来,说了帮知青修房子这个事。
他留了个心眼,没说许恒洲拿了白糖当报酬。这时候村子里没什么请人帮忙干活给报酬的规矩,除了那些手艺人,像修房子,盖屋子这种,都是乡里乡亲自发去帮忙,然后主人家管饭食,到了别人家需要的时候,自己再帮回去。
但是许恒洲这不一样,他自己还吃着干粮,没办法给村人管饭,要是没出那几斤白糖,就是白请人帮忙。
村长本来是觉得,人家孩子背井离乡的从城里到乡下,这点小事帮就帮了,就算村里人没人愿意做,他家里三个儿子,慢慢做着总能做好的。
但是有了这几斤白糖就不一样了,如果他把报酬提前说了,光争着去帮忙的就得打破头。
所以村长只找了修房子修的好的,以后就算有人说嘴,他也有个说头。
大河村是大村子,人口多,修房子对于很多家里的男人来说是个基础技能,所以村长挑选过后,找来的人也不少。他没找河对面的,但是就一队和二队两个队,就有二十多个。
这也是村长的小心思,如果他只找几个人,那几人怕得罪他,肯定就硬着头皮答应了,这么多人,不一定能留下几个。
果然,这些人听了村长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有人试探着说,家里有事,抽不出时间。
村长听了,没难为他,直接就说那你不用去了。
有了这第一个,瞬间就有了更多的人家里有事,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两个人了。
其实也不怪这些村民,这会儿粮食还不够吃,他们多做活,体力消耗大,肚子就饿得快,去帮村里人忙好歹管饭,帮知青,那图个啥。
所以村长喊来的村民大部分都走了,就剩下三个人,是一队的陈老三和他儿子陈小瓦,还有陈福的四弟,陈喜。
陈老三原来是个泥瓦匠,会做瓦片会盖房子,他爸爸,他爷爷都是做这个的,可惜到了他,村子里能盖得起瓦房的实在是少,他这手艺都快给荒废了。
陈小瓦是陈老三的大儿子,今年才十四,陈老三这次之所以留下来,是想教教陈小瓦修屋子练练手。
别人家盖房的时候,陈小瓦太小干不了什么事,去了还得管饭,搞得好像他去蹭饭的一样。陈老三丢不起这个人,想着知青不管饭,他就带他儿子去,也没人能说啥。
至于陈喜,他是来的时候被陈福嘱咐过,一定要留下来帮忙。
陈晓梅回来的时候,其实只跟大哥陈福说过许恒洲和向辰的事,她几个哥哥虽然是好的,但是嫂子们却不一定跟她一条心。她婆婆嘱咐过这个事不能随便说,她就只找了能说得上话的大哥陈福,所以陈家其实只有陈福和他老婆知道许恒洲兄弟的事。
村长叫来二十多个人,呼啦啦一下走得只剩下三个,其中还有个是个半大小子,太不给村长面子了,陈有山的几个儿子脸上顿时不太好看。
“爹,他们不去算了,咱们兄弟去。”陈有山小儿子陈建设拍着胸脯子说。
陈有山另两个儿子也跟着点头,陈有山心里熨帖,不管怎么说,他家里齐心啊!
虽然他也想让自己儿子都去,但人数够了,修个破房子要不了那么多人,巴掌大的点儿地,去了都挤不下。
陈有山对大儿子说:“建国你就算了,让你弟弟们去。”
修房子的人便这样定下了,陈有山的两个儿子陈建民和陈建设兄弟,陈老三父子,还有陈喜,每天下午做完地里的活,先去修房子,天晚了再回去吃饭。
都是手脚麻利的汉子,陈老三又是个专业的,做起事来很是利索。房顶的大洞很快补好了,他们还把屋子修整了一下。
老林头这个房子,小是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当初盖房子的时候也是花了大力气的,房体虽然也是土胚的,但是修的很厚,结实。
陈老三他们补好了房顶才发现,屋子墙体竟然还是完好的,之前房顶的稻草要么被风刮走了,要么被人抱去烧了,房顶几乎没了,加上窗子全部都是破的,就显得屋子特别破。
现在补好了屋顶,再一看,这屋子就有模有样了,窗户要找纸糊,他们几个都没有这种大纸,只能先放着问村长怎么办。
他们人多,后期房顶修的差不多了,陈老三在上面,他们其他也不好意思闲着,就把能收拾的都收拾,厨房里积的杂物扫了,灶也重新通过。
房子收拾好了,一行人去找村长交工,陈有山过来看过一遍,觉得差不多了,才带着几人到自己家里,拿出他藏好的那几斤白糖。
村长家堂屋里,陈有山把纸包放在桌子上,解开系着的绳子,纸包散开,白花花的白糖出现在众人眼前。
第87章 分好处
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几个人,包括陈有山的两个儿子都瞪大了眼睛,看看白糖,又看看村长,心里有了猜测,但是不敢相信。
就算他们去帮村里人盖房子,也只是管一顿饭,而且还得做一整天的活,吃的也只是玉米面红薯之类常吃。
这可是白糖啊,得有糖票,城里供销社才会卖给他们的白糖啊!他们一年也吃不到几回,就修了个屋顶,也没占用做工的时间,就下午下工了去随便做做,怎么会给他们白糖呢?
陈小瓦舔了舔嘴唇,眼也不眨的看着桌上的白糖,他上次吃糖,还是大半年之前,他去外婆家,外婆偷偷给他冲了一碗糖水,放了半勺糖,可真甜啊!那滋味,他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陈有山的小儿子陈建设先开了口,他眼也不错地看着桌上的白糖,结结巴巴道:“爹、爹啊,这糖……”
其他人也眼巴巴地看着陈有山,就希望他能给句准话。
陈有山轻咳一声,敲敲桌板:“这白糖,是人家新来的许知青给的,谢你们帮他修房子,托我把这些给你们。”
陈老三哆嗦了一下嘴皮子,惊讶道:“真给我们啊!”
“我还能骗你?!”陈有山瞪他一眼,“你要是不想要也成,就当没这回事。”
“要要要。”陈老三一叠声地道,被村长笑骂了几句也不生气,乐呵呵地看着桌上的白糖,眼睛都被黏住了。
“老婆子,把你那米秤给我拿来使使。”陈有山对着厨房大喊了一声。
他叫人进堂屋说事情,家里人都不敢进来,他老婆刘翠跟几个儿媳妇都躲在厨房,就等着他说完事,好在堂屋支上饭桌吃饭。
“来了来了。”刘翠听见自家男人喊声,连忙去米缸里拿出里面的小秤。
说是米缸,其实里面并没有装米,装得是玉米面。这种秤粮食的小秤,大部分人家都有,一顿吃多少,那都是有数的,尤其是灾荒那几年,每家都算好了粮食吃。
像村长家,刘翠不算个恶婆婆,对几个儿媳也都宽容,平时几个儿媳轮着做饭,也很少用到米秤,都是抓个大概,米秤放缸里也就是个摆设。
“这老头子,大晚上不让人吃饭,也不知道折腾个啥。”刘翠抱怨了一句,几个儿媳不敢接这话,看着她拿着米秤出了厨房。
“大嫂,你说爹要米秤干啥?”刘翠一走,几个儿媳立刻活泛了,二儿媳范丽凑到大儿媳陈招娣身边,小声嘀咕道。
“我咋知道。”陈招娣拿着火钳捅了捅灶,把火压下去一点儿,只留小火温着锅里的饭。
范丽在大嫂那里没问出个结果,转身去找陈杏,陈杏是陈有山的小儿媳,赵琴琴的亲表姐。
“杏儿,你叔不是也在屋里吗,你晓得不?”
陈杏手上的动作一停,扯了个笑:“嫂子,这屋里又不是只有我叔一个人,再说了,你都不晓得,我咋晓得。”
说完,不等范丽说话,陈杏急忙擦了擦手对陈招娣说:“大嫂,我进屋看看毛蛋,他一个人我不放心。”
陈招娣应下后,陈杏跟后面有狗撵一样立刻跑了,陈招娣是大嫂,可以不搭理范丽,她做小儿媳的,总听二嫂在耳边叽叽喳喳,真是烦得不行。
相似小说推荐
-
寒蝉 (是鱼鳖耶) 晋江2019-12-12完结寒蝉夏生秋死,生命短暂,人又何尝不是呢?年上,没有手推车。...
-
赎罪 完结+番外 (梦落菩提) 晋江2019-02-15 完结吴李在最美好的年龄遇到那个人,却也在最美好的年龄失去了那个人。这个人给了他两年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