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捡到一个枣 (阿豆的河鲜)



“那我的小花也要埋进去吗?”

这就难为秦满仓了,他都不知道小花是谁,还是坐在后面的秦九提醒他:“老爷爷送他的花兔子。”

这下倒是想起来了,说是花兔子就真是花兔子,整个就是用干花做出来的兔子,就是用了鸡蛋花“黄色的多瓣小黄花”,鸭蛋花“白色的的多瓣小白花”。那倔老头的手是很巧,小兔兔活灵活现,专门送给秦早的,被取名小花,现在还在书柜里放着,平常秦早都不舍得用手摸,只隔着玻璃看看。

还没等秦满仓想出来怎么回答,秦九已经回答了:“小花不用了,放家里就不冷了。”

得了回答,秦早满意的坐好了,嘴巴里还哼着儿歌:“我有一只小毛驴……”

秦九看他翻来覆去只会唱这一句,跟在他后面搭腔调,带着他唱完了整首。

等俩小孩唱完了歌,秦满仓也跟着哼唱起来,只有调子没有歌词,是他倒卖路上经常吼来提神的。

三人一路高歌到了倔老头家,说来这么多年了,秦满仓依旧喊他“老头”,两个小的就跟着喊:“老爷爷,我们来啦。”

秦早超级喜欢手巧又会做好吃的的老爷爷,一被放下自行车就跑进去,迎上跛着脚出来的人。

高兴的上去抱着大腿喊了一声:“爷爷,我想你啦。”

老头顺势托起秦早抱了起来,跟秦满仓也不客气,让他把东西直接搬到厨房去。抱一个,牵着一个去了堂屋,被抱了一会,秦早就自觉的要求下来自己走。

老头就拿出自己做的小零嘴招待两个小孙子。

得了零食,秦早先喂给哥哥,再去了堂屋正中间的桌子那,放了点在盘子里,嘴巴里还念叨着:“奶奶也吃。”

寻常人肯定会害怕,那桌子上是个黑白照片,许是照片上的老人实在笑得很慈祥,小秦早还不会走的时候来过一次,就不怕,每次都要问好,吃的也要分奶奶一点。

跛脚老头的媳妇儿是南方人,用老头的话说那温婉的啊,在咱们这就找不到这样的,就是跟着我回来受了罪了。

两人无子,老太太去的比较早,老头也没娶,秦早这么懂事,真是入了老头的心了,吃的玩的都要送到他手里。他的吃食都是南方常见的,秦早他们第一次吃汤包就是出自他手,也是本地人手笨,可能也有穷的原因,放在吃食上的心思是不多的。

因此他们这边人大多是粗茶淡饭,馒头面条,菜也吃的不多,做菜的手艺可想而知了。
所幸腌菜的手艺但是一绝,哪一户的咸菜拿出来都能让你多吃个馒头。

老头就不一样了,他媳妇儿做菜的手艺不错,那做糕点的活计更不错,他自己一人现在就琢磨着弄些吃的出来给这些后辈吃。很是给秦早长面子,那是独一份的,拿出去都是抢手货。

到了这儿,秦早就是个小尾巴了,连哥哥都靠边站了,扯着爷爷的衣角跟前辇后,要跟爷爷学习制作干花。

吃过饭后,秦满仓让老头去他们那住一阵子,可以跟秦爷爷下下棋,六七天两个小孩儿也不会上课,可以陪着你们。

老头欣然同意,他是有很多东西要交给两个小的的,收拾了些东西,就打算跟着他们走了。

这会轮到秦满仓挠头了,讨好道:“老头,我就骑了一辆自行车,先把他们俩送回去再来接您老吧。”

好不容易积极一会的老头,眼睛一斜:“那你还不赶快去,我在这等着你来接我。”

临了,秦满仓真带着两个小的走了,老头追在后面喊着:“慢点哦,不能摔到我孙子了。”

那带过去的衣服也就又拿了回去。

到了秦家,除了跟秦爷爷下棋,老头就是教两个小的画画写字了,他当时带的东西一大半儿是笔墨纸砚,另一小半就是书了。

老头一向觉得一个人的字无论怎样都要写得好,有他在,秦早就偷不了懒,每天练字一个半小时,交出去的字还不如秦九一半写得好,但他嘴甜爱娇,也没挨过手心。倒是对秦九的要求更高点。

国庆节这几天假期里,两人的功课都被考较了一番,以后每天还要交上一张作业才被放过。

秦早想学干花的要求得到了实现,既要瞒着秦九,又要求着爷爷不告密,也很是辛苦了。

若说两人后来写字画画的功底,倒是全仰赖这老头的教导了。







第17章 第 17 章
十月一日的假期正是农村最忙的时候,那忙起来是脚不沾地,饭都恨不得一日只吃上一餐,但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秦家所处的这地界最常种的就是小麦,玉米,大豆这三种农作物,这也是他们一年中收入的大头,现下距离刚收过小麦只过去了三四个月,就迎来了第二个丰收季。

秦爷爷跟他老兄弟下棋的时候都在说今年收成好,这玉米一亩地都快千斤了,乐的他眉开眼笑,私下就说了等着秋收完就把家里的黑白电视换了,买个大彩电回来。逢人就互相吹捧一番各自的玉米,好在大家的收成都好,因此,你就能看到,村头,村尾,地头的那些阴凉地里都是三五成群的人,走近了,都能听到类似“老郑你玉米不错,收得多。”
“老姚你那豆子也不错……”

高兴是高兴,但也要抢收,会看天气的一些人就说了,过两天准得下雨,每年的收获季时,好像都会有个定律,那就是必定下雨。

这庄稼人每逢收庄稼时那是又高兴又紧张的同时又带着点焦急,怕自己收的不及时,那地里的庄稼就遭了殃,半年的指望就没了。

秦家有块儿地在一个叫作“下洼子”的地方,因为这地势低洼,就被取了个这么个名字。去的途中会经过一段路:特别陡峭,狭窄,很是难走。

这天,就赶上了前几天说的阴天,大家心里就慌了,那玉米掰完且已经运回家的就能歇在家了。

国庆节的最后一天,秦满仓一早起来,看看天上乌云很重,饭也顾不上吃了,拎着把铲子,就开着他的破三轮去了下洼子。这是他们家最后一块没收的玉米地了,只剩下一亩两分地。

这玉米得先把玉米杆砍掉,再去剥玉米,要不然身上得痒上一段时间了不说,速度也慢。

等其他几人吃过饭再去地里的时候,秦满仓已经砍掉三分之一了,他手脚利索,干活就快。

季青罗带过来的早饭很丰盛,还并着一大盘子卤牛肉,其实他们这很少会去吃牛肉,价格也贵,做起来也比较麻烦。

秦满仓看见这盘牛肉,咧开嘴笑了:“还是我媳妇儿疼我。”不过他赶着干活,就没动。

看见装牛肉的盘子又被放进食盒里,季青罗问他:“怎么不吃啊?”

“阴的太重了,把地里的活弄完,回家再吃。”

季青罗还想说两句,抬头看看黑沉沉的天色,终是没开口。

雨点是在下午五点左右落下来的,这时候还是稀稀拉拉的下着,感觉还不明显,地里的玉米差不多都剥下来了,只剩下了最后一点,老头和秦早回家收东西去了,免得顾得了地里家里的玉米反而丢了。

秦满仓起身活动活动了身体,看着满地里一堆堆得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即使雨点落下来了,也很高兴:“爸妈,媳妇儿,九儿你们别动手剥了,剩下的交给我,你们把玉米装进袋子里,等会我扛到车上咱们就可以回家了。”

几人闻言就赶紧去装玉米棒子,不一会儿雨点就越来越来大了,也密集起来,秦九被赶回家了,剩下的几人光顾着装玉米了,却忘记考虑雨天路滑,从下洼子这回家途中的那条路是泥路,还是个上坡,路面两米左右,路两边还是挖出来的深沟,到时候又该怎么走。

天黑下来之前,秦满仓开着三轮载着满满一车的玉米棒子出发回家了,剩下的等再过来一趟就能运输完毕。

好在,这趟倒是晃晃悠悠的运回了坝子底下的棚子里,倒车回去途中,秦满仓发现刹车有点松了,不太好使,暗自计算着等天晴了就去换个刹车。却没想到,此时距离他下次开车又要隔上多久。

第二车装的玉米棒子更满,也没能装完,另外还在周边另外加固了一层木板,才能勉强装得下。

雨下的越发的大了,雨点密集起来,像一条条线一样,快的让人看不清楚,天也黑了起来。

几人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小心翼翼的赶在车的后面,看着车子小心的走在路泥上,土路被来往的人踩得很实在,如果是晴天走在这样平坦结实的路上就是个舒服的事儿,但是碰上阴雨天,那就是个灾难。

雨下的不久,只湿掉了一层地面,那么路面就是很滑的,像是泼了一层油在路面上,光可鉴人,单人行走在上面还要仔细着不要滑倒,这负重的车子,在平地上还要打滑,秦满仓开着这破三轮,遇到打滑的情况就会有后面的几人推一下,车子就有往前走了。

看到前面就是上坡了,秦满仓换挡加了油门,甩了甩脸上的雨水,用力的睁开眼看着路面,想着坡度也不是很大,应该能冲过去,车子前半段都行驶的很是顺利,半路的时候却上不去了,路面太滑,车子老是出现倒退的情况,一退,他就挂挡,后面的人就一起用力推,推的时候也没处借力,这是个上坡,路太滑,季青罗让两个老人慢着点,她使劲儿点就行了,脚下踩得那点泥土被雨水冲走,脚踩不住,季青罗“扑通”一声摔在了地上,半天才能爬起来,好在车子动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