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想憋着笑,“多好玩呀,小孩儿就这个年纪最好玩,趁现在他们还小多玩几回,以后长大了你想他们这么粘你就该去梦里想了!”
“好玩个屁啊!”于锦乐哧了一声:“你是不知道他们,真是轻易压制不住,天天吵,早晚吵,让大的让小的吧,他说我偏心;喊小的别欺负大的吧,她说我重男轻女!哈!他们还晓得什么是偏心什么是重男轻女了!”
说起这两小恶魔,他活生生能把自己给气笑,“我爸妈也管不了,上次把我气狠了,鸡毛掸子刚拿出来吧,两人又抱着嚎成一团说我欺负他们!你说好玩?好玩送你呀!你直接给带回家去,不管退货!”
“是真没法管的我给你讲,每次吵架都把我气得脑壳子疼,更绝的是我这边脑壳子还没疼完呢,一转身他俩又好上了!!!”
这头边想终于忍不住了,笑得在床上打滚。
“哎哟我的妈!”他笑得气都接不上来,把头埋进被子里头笑,“你家真是好玩,带我一起玩呗!”
这种鸡飞狗跳的兄弟姐妹生活,是独生子的他所体会不到的。
他就是喜欢于家这种精力充沛的家庭,吵闹间不失温情,不用于锦乐开口邀他过去,他都乐得颠颠地上赶着凑,这又跟王家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他体会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普通同龄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对等关系,而非带着赤果果的目的性明确的那种功利性。
少年心思总是敏感又冲动,在觉察王家行事下的真实目的后,他每次都有冲动想让他们直接上他家找他爸交朋友去。
他无法像张弘宽那样,把这些视作理所当然的“等价交换”。
于锦乐在那边丝毫没有体会到他这番复杂心思,就是随心地哼了一声,说他是站着说话腰不疼。
“下午去给小遥扎辫子~刚学的,叫她等着边想哥哥呀~”他捏着声音笑得一直颤。
下午回校,果然场上热度已经不比之前,二班分配到的位置正好位于两栋大楼间的空隙地带,下午阳光西斜,左右其他班都有附近居民楼映下的阴影可以乘凉,唯独二班处于一个缺口位置,金灿灿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直射过来,效果简直堪比降妖除魔的照妖镜,边想被刺得没脾气,先是背坐着躲避眼睛被射瞎,紧着又扯来班级大旗往身上一盖,躲到了下面。
左右班级同样守着大本营的人见了都没忍住笑:“人盖国旗那叫烈士,你这盖班旗的是什么啊?”
还有人不知道从哪儿给他弄来一副墨镜,镜框是正儿八经的圆形金属架,镜片锃亮锃亮的,在黑框镜架大行其道的当下,显得特别滑稽,看着就像从谁家爷爷的古董堆中翻出来的东西。
他倒也不嫌弃,还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往鼻梁上一架,抱臂往椅背上一靠,慢悠悠道:“谁借把二胡来玩玩呗,现场cos,你们边哥哥现场倾情演绎,错过这村就没那店了。”
隔壁三班的班长不给面子地嘲讽:“哎哎哎千万别给,给了那玩意儿,他能千里取你狗命!”
好歹是平稳八百地度过了一下午,期间春姐过来看了一眼,就又匆匆走了,像是赶着去处理什么事。
四点半不到,场上空了大半,等到班级营地这边有人开始稀稀落落地收拾东西的时候都不见他们班有人来,他又坐了会儿,随手从桌子下把原来放矿泉水的空纸箱拖了出来,把本子、水笔、药水胶布之类的杂物装好。
能打包的东西装完了,这才见李钦领着他们班的副班跟团支书姗姗来迟。
他们得把桌椅、班旗和其他杂物搬回教室,加上边想就四个人,副班还是女生,只能分着轻便的东西搬,这样人手上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
田径场跟教学楼中间还隔了条马路,不止需要一口气爬上五楼,中间还有那座横跨马路的天桥要过,如果不能一次性搬完,他们等下还得跑多一趟。
这就很造孽了。
边想眉头拧了起来,“其他人呢?”
就别说整个班五十多人了,班委还那么一大帮子呢,怎么也就剩下这几个了?
李钦耸肩:“逮得着人就该偷笑了,走吧,多跑一趟就是。”
不然能怎样?
“走吧——”
“诶诶诶!于锦乐来了!”李钦突然大呼小叫了起来。
于锦乐刚跟边想一起签到后就一个人跑教室自习去了,这会儿想着时间差不多才过来瞧瞧有什么需要帮手的,还真就给他赶上了。
“来得正好啊兄弟!”李钦笑嘻嘻地往他肩上一搭,“来,帮忙搬东西,这样我们就不用跑多一趟了。”
遂各自搬了东西。
副班想就近抱起一个纸箱,被边想一个挥手,示意她去另一个箱子那边:“这个里面还剩下大半箱矿泉水,能压死你,去!那边的杂物轻点。”
副班抿嘴一笑,调侃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体贴女生。
他摆手,又从杂务箱里挑出一大卷透明胶,把重的箱子封好后固定在桌子上,打算连同桌子一起搬着走。
于锦乐见了,把分到手上的两张椅子并在一起,穿过椅背的背梁垮在手臂上,这样就空出来一手能帮边想扶了一把。
边想看了他一眼,他明白那一眼的意思,就微扬起下巴,满不在乎地说:“椅子不重,碍地方难搬点罢了,就这样走,我在后面给你托一段,中途累了再歇一下。”
确实这样总比让副班一个女孩儿扛着重物好,边想略一迟疑,倒也就应了。
李钦跟团支书走在前头,边想他们搬着椅子又要顾着桌子和重物,一时坠在了后头,副班也跟在他们身边一起走,偶尔看他们晃荡了也能帮着扶上一手。
一路走着,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扯到了王菁菁身上去了。
“哎,班长,王菁菁昨晚离家出走了你知道么?”
第116章 家事矛盾(二)
王菁菁是宣委,于锦乐的板报组也是属于她管辖的,自然对她不陌生,印象中大大咧咧,脾气挺好的一女孩儿。
两人乍一听这消息都一愣,双双相视对看了一眼。
班上有人离家出走居然没人通知他这个班长?
而且重点是他以为最常上演离家出走这种戏码的年纪早已离他们远去,上了高中他们应付课业压力还来不及,哪还有什么精力去折腾所谓的青春叛逆呢?更何况王菁菁本就不是那种多叛逆的女孩儿。
“哎呀,不对,也不是离家出走。”副班似乎也察觉自己用词不到,又马上解释道:“她也没去哪儿,就跑陈苗苗家去了,陈苗苗通知了春姐,所以这事没传出来。”
既然没失联,那就不算闹大,边想心道难怪。
这种事往小里说能怪责班主任失责,往大里整了那就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当然没人愿意事情闹大。
“是家里事?”
离家出走这种戏码上演的高峰期是初中叛逆期那三年,有的人早点,有的人则会延后一些,但大抵都跃不出那几年。在那个时期,每个人似乎心里都燃出了一把熊熊烈火,憋足了劲儿不管不顾地向着家长、师长抖开浑身尖刺,一言不合就炸膛,不计后果。
可人类又分明是一个神奇的物种,他们似乎拥有一个固定阶段模式的生物钟,他们的成长界线分明地被分了阶段,大多数人,在告别了初中时代,迈向高中生活后,性格明显地沉淀了下来,那是他们人格进行整合重组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他们能暂且压下先前的叛逆与躁动,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调整自己,开始形成小分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是步出了叛逆期,迈向青春期了。
若是细数下来,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当中间隔之短,甚至只隔了一个为期两个月时长的中考后暑假。
成长可以是一个漫长的沉淀过程,又似乎可以是一个闭眼睁眼的瞬间。
鮀中地初中部倒是托了学生素质与管理严格的福,甚少有离家出走的事件传出,可其他学校的各种花式离家出走原因可就层出不穷了——早恋、父母不睦、父子母子矛盾、经济原因……火气正盛的年纪,就没有不能冒火星燃硝烟的鸡毛蒜皮。
边想思索了一下王菁菁最近的表现,除了知道她家增加了个新成员,基本已经没其他可以拿出来当作问题来闹的了,上次去她家里送资料,她也没表现什么异常。
可他也记得他们还在教室讨论过一番关于突然多出一个弟弟妹妹所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
“嗯。”副班点点头,斟酌了一下该怎么开口好。
“是这样的。”她组织好了大概的语言,抿了抿唇,一字一句地开口道:
“她家环境本来就是不怎么样,听说她奶奶思想还特封建,重男轻女的那种。前两年她爷爷去世,她奶奶就借机闹了一回,非说女孩儿不算孙子,说等以后王菁菁爸妈百年了,连个抱香炉送山的血脉都没!”
副班自己是也是独生女,说到这点简直身同感受,愤愤不平道:“老人家动不动就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她爸她妈被闹到不行,最后还真拗不过她奶奶,这不,上个月生了个儿子,菁菁都这么大了,突然有个小弟弟,本来也就算了,可据说她奶奶又作了!家里多了个小不点,她妈妈又没法出去工作,她爸是跑长途货车的,平常家里人手不够不说,生活也就靠她爸那份工资撑着,家里经济压力骤增,正巧那天菁菁向她爸要美术班学费的时候又被她奶奶看了,就说女孩儿学那么多东西干嘛?最后还不是别人家的,就闹着停了菁菁的美术课,说本来初中读完就该去工厂打工了,还非得上高中,现在既然上了高中没法了,那高考就随便考个专科得了,赶紧读完出来工作赚钱,家里的东西都要留着给她那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弟——”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你的接班人 (清醒一点) 晋江2019.02.08完结众所周知,娱乐圈年下使人快乐(?)“我的理想都是你。”身为后起之秀的凌时,这辈子的...
-
咱俩好像挺配的 (方鹤亭) 晋江2019-02-05 完结校园文学渣和学霸的激情碰撞骚贱流氓学渣攻x闷骚刻薄学霸受肖远:我觉得咱俩好像挺配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