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他不是仅仅在医院里接诊,更多的还是往下面乡镇跑。尼日尔不仅仅是各种物资匮乏,医生数量更是少的可怜,并且水平普遍不高。
慕辰有培训当地医生的任务,但他没有在医院里坐等对方上门,因为每一个医生都很珍贵,一般情况下根本走不开。
所以常常是他去对方所在地。他们有收到的捐助药品物资,慕辰一面去送药,一面和当地医生一起接诊,手把手地教。
慕辰法语很好,来了之后也学了些阿语,但其实过程很困难。
不是语言,而是缺乏医疗设备:小一些的医院里,很多非常普通的检查没有仪器来做。
慕辰也在跟当地医生学习怎么用他们的方法诊断病情。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染上疟疾,养了半个多月才缓过来,也是在那段时间,丁博文告诉了他余勇在找他,但慕辰没有回应。
彼时他蜷缩在窄小的隔离病室里,忍受着发病时冷热交替的痛苦,随时感觉自己要挂掉,余勇变得遥不可及,远到不真实。
都说生病的时候最脆弱最是思念亲人,慕辰却不敢对哪个亲人透露分毫,就怕他们担心。
他也知道这个病在这里十分寻常,他有药有医生已足够幸运了,再难受也只能无声忍耐。
这样的煎熬中余勇的信息让他无法回应,他不怨他,可终究是意兴阑珊。
同时他也不想让他为自己担心,这个滋味他尝过几年,并不好受。
他更不想让他以为自己是在赌气,虽然他没力气解释。
联系上了又能说什么?抱歉还是原谅?他打不起精神宽慰他,也无力假做欢喜地憧憬对未来多么期待。
他烧得迷迷糊糊,什么都不想说,索性让他以为自己还在生气好了。当然,也许这本身就是在生气。
他所在的地区那时还没有互联网,上一次网很不容易,后来找到机会连网了他看了邮箱,里面都是一些让他不要生气,让他回信的话。
慕辰说不上什么感觉,可能是有点鸡同鸭讲的那种,总觉得他们之间隔得很远很远,远到谁也不理解谁,远到他都没有说话解释的力气。
再看看最后一封信也近两个月了,看样子那人已经放弃了,那就先这样吧。
身边人不在身边了,眼前人却有着太多的苦难,他好容易救治好的孩子,出院回家没几天因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又再次病倒。
饥饿的小孩子,十几岁的小母亲,他们缺乏太多的常识,他们喝生水,喝没煮过的雨水,然后染上疟疾,血吸虫病......
他一个有着充分准备的医生都病倒了,这让他真的认识到他工作的危险程度,也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
为了不透支医生,他们这里的无国界医生项目一般三个月为一期,特别危险的地区还有一个月的。
但这次生病让慕辰看到了在这里预防意识的严重缺失,这是成本最低廉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哪怕范围很小,可只要种下种子,早晚会开花结果不是吗。
慕辰在尼日尔一共待了九个月,阿尔及利亚五个月,这两个地方他都是一边接诊一边科普培训,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之后他又去了阿富汗一个月。
这是最危险辛苦的一个月,三十天无休,几乎每天都要在地下室进行几场手术,到最后他自己的心脏支撑不住了才退出。
除了最开始几个月的城市生活,后面他所在的地区条件都更加艰苦,和国内的邮件没有了,只通过两次电话。
他对顾宁和姜城解释没有网络信号,后期会很难联络,但自己主要工作是在公共卫生方面,与战争、自然灾害什么的都很遥远,安全无虞。
至于去阿富汗支援的事情那是被他瞒得死紧。
自阿富汗回来之后他回总部休息了两周,一开始除了调养身体外,最主要是接受心理干预。也是在那之后他才觉得身体与精神都缓了过来,可以轻松说话了,才拨通了国内的电话。
顾宁丁博文还好,姜城是有年纪了,好不容易联系上人,说什么都不想让他再继续。
还是慕辰反复解释了他的现状,说他现在终于有了一点公共卫生方面的经验,决心善始善终,做满两年,也保证不会去危险的地区才说服了姜城。
丁博文在电话里没有说太多担心的话,他理解慕辰作为一个纯粹的医生的抱负,也许他们的价值观和当下社会不同吧。
余勇当兵时慕辰就说过,虽然担心他,可也支持他。
因为保家卫国是值得尊敬和理解的,一个人一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历是能够回味和骄傲的。
而他自己,或者说他的父辈祖辈,都没有把行医仅仅当作谋生手段,而是真的想帮到人的。
慕辰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医生。
所以,丁博文只讲了余勇的发展,和刚刚平息的乔锦程事件。
果然,慕辰不淡定了,他详细问了情况,当得知余勇没有向顾宁求助而是自己摆平时久久不言。
丁博文笑,“小孩子长大了,你还要和他置气吗?”
慕辰有些尴尬,“我什么时候和他置气了,我就是不方便罢了,和你们不也失联了嘛。”
丁博文笑。
慕辰也笑,“好吧,我也是越活越回去了,回头就给他打。”
第137章 改善
137、改善
慕辰不知道的是,关于他坚持做满两年的决定让顾宁和丁博文专门讨论了一回。
因为顾宁也和姜城一样,虽然没有表示反对,但他担心着慕辰的身体,觉得已经去了十五个月是很可以了,现在就应该回来。
丁博文劝他,“阿宁,你没觉得慕辰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吗,他的身上有一种悲悯,他是真的想帮助别人的,不计得失的那种。”
顾宁沉默良久,现在N市的博文医院已经是数得上的私立医院了,它定位高端,收入不菲,口碑良好。
但是,这真的就是最好的医院吗,他以前觉得没问题,现在却有点动摇了,“阿文,比起你和慕辰,我是不是太功利了?”
丁博文诧异,“你怎么会这么想?”
顾宁,“你看,咱们院里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设备,可是只有很少一部分有钱人能看得起,住得起,是不是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可是我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有消费能力的人愿意来,才能吸引更好的大夫,毕竟这里工资高,工作量小,环境好,还有深造机会。”
丁博文笑,“可是阿宁,你还是在治病救人啊。你没有用假药,不让收红包,一切都以病人优先,就是收费高也是明码标价,病人的体验都很好啊。”
顾宁,“......”
丁博文,“我们在外面的医院看病,一个大夫早上五十个号,还不算中间插队的关系户,每个诊室都乱哄哄,根本没有什么私密性可言。”
说到这里摇摇头,“而且,好容易排到了,大夫简单问两句就开几个检查单,然后就去排队交钱,排队做检查,拿着报告单再到大夫这儿可能就得下午了,又得排队......”
丁博文叹口气,“最简单的情况是没大毛病只用开点药,那也得再次排队交费排队取药,这还是常规门诊,要是需要住院什么的又一套程序,想住一次院治两个病都不行。”
看顾宁一直没说话,丁博文解释,“爸上次住院,旁边床的人讲的,说他女儿有胆结石和子宫肌瘤,想做一次手术都切掉就不行。”
顾宁不解,“为什么不行?”
丁博文,“说是一个手术在七楼做,另一个在四楼做,它们检查的指标都不一样还是什么的,总之大夫不可能专门跑上来给你再切一刀,只能转到自己的科室才行。而且床位太紧张,一般切一个只让住三天院,但是三天后想转科室那边未必有床,反正我听得特别奇怪,那病人至少要被麻醉两次吧?”
顾宁笑,“不是这样,手术是可以两个科室一起做的,但那样势必延长手术时间,风险成倍,这个病人可能不适合。当然也有些麻烦,但是应该给病人解释清楚,怎么会让人这么想?”
丁博文,“谁知道呢,反正我听到的就是这样。以前慕辰就说过余勇妈妈一想着要去复诊,她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发愁,她对慕辰最大的认可就是慕辰的身份,因为带她去医院的时候她轻松。”
顾宁点点头。
丁博文,“可是在咱们院,全部预约,什么时候去医院都安安静静的。病人不多,大夫没那么累,很耐心,能给病人真正把病讲透,检查也好治疗也好都能很好地维护病人隐私,这种体验就不一样。而且全部治疗结束后才拿单子收费,病人也没那么烦。这些都很好啊,条件好的人自然要选这样的医院,你碍着谁了吗?”
顾宁难得被绕住,没说话。
丁博文笑,“其实我知道,你就是想让我们过得好一点。”
说到这里凑上去轻吻了一下顾宁的唇角,轻声说,“可是社会就这么现实,开口说理想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有个能赚钱的体面的职业才能让人更安全。”
看顾宁没反应他又轻吻一下,“而且我们是这样的情况,说到底只有钱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能保障我们不被人轻视。就是慕辰,现在能这么做,除了他本身,也是因为有你给他支持,让他有底气。”
相似小说推荐
-
双向明恋 (苏杭君) 晋江2019-01-31完结恩爱夫夫为何总是貌合神离?真实心情为何一直无法传达?配角助攻为何老是阴错阳差?这到底是缘...
-
老干部夫夫同居的日常 完结 (余自闲) 晋江2019.01.30完结一个过气老腊肉和万年不红男二专业户一起在娱乐圈佛系打拼,混吃等死的故事,到后期攻改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