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事情不多,幼儿园放学是5点钟,除非是双职工的孩子,只要家里有人都会按时去接孩子的。因为有了工会的介入,慕文也在5点赶到幼儿园接了余勇,之后又带他回到医院看望林兰。
林兰脸上的青紫痕迹经过一晚更明显了起来。
本来慕文怕小孩子受惊吓不想带他回来,但林兰情绪稳定后已经对他反复要求要见见孩子。而被他征询意见的余勇也表示:如果妈妈想看他,他也是想看看妈妈的,所以慕文只能又折回医院。
林兰一见余勇就抽泣起来,一边哭诉自己和儿子的苦命一边骂着余建国,最后终于大声地哭了起来。
而余勇也没有了在路上对妈妈的向往,站在门口不顾林兰伸出的双手就是不往她身边走,显然是被她的伤痕和歇斯底里吓到了。
慕文非常不满,这只是个不到4岁的孩子,他最需要的是母亲的抚慰。可这个母亲完全不明白这些,反而是把孩子当成了任何一个她可以哭诉抱怨的对象,难道她还指望这个孩子拍拍她的肩膀给她安慰?
看看已经过去好几分钟了林兰也没停下来,反而是隔壁病房的人都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看过来,慕文叹口气,把余勇抱了起来走到林兰床边,“小林你不要这样,会吓到孩子的。”
慕文的安慰干巴巴的,还只有这一句,还完全不接她的话茬,林兰终于慢慢止住哭声,“对不起,慕大夫,谢谢你帮我照顾小勇,小勇,来妈妈看看,你的伤口还疼吗?昨天妈妈不是故意的,妈妈不是要打你,就是不想活了......”
慕文听得直皱眉,但还是放下余勇,余勇也上前几步走到林兰的身边,然后把小手放进她伸过来的手掌上,“不疼了,慕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
慕文待林兰又嘱咐了余勇几句让他住在别人家里乖一点,妈妈出院就接他回家之类的话后就带孩子离开了。
出了医院把明显情绪不高的小孩小心地放在自行车的横梁上,“小勇乖乖坐好不要乱动,我们回家和哥哥一起包饺子好不好?”
余勇眼睛亮了亮,“我也可以包吗?”
慕文,“当然,叔叔和哥哥可忙不过来,小勇愿意帮忙吗?”
余勇大大地点头,“嗯!”
到家时慕辰已经写完了作业正在收拾书包,看到回来的两人三两下把桌子清理好,“宝宝回来了,爸,晚上是包饺子吗?我帮你剁馅。”
慕文,“不用了,你带小勇先洗洗,肉里放了酱油,我怕你剁的时候会把汁子溅一墙。”然后进厨房先把火打开继续炖汤。
慕辰,“好吧。”
看着慕辰在卫生间里支起大铝盆准备给孩子洗澡,涮盆,兑热水,折纸船,一件件都有模有样的,也就不再关注。
菜团子一下午又控出不少水,慕文把搭在大碗上的纱布拿过来再包着挤了一次水,然后剁肉馅,剁好之后掺进白菜。
之后在锅里倒油,放花椒。花椒有点焦糊时捞出来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用擀面杖把它碾碎,再挑出大粒的把剩下的花椒粉放在馅上,再次加热油锅,把热油倒在花椒粉上。
最后是用力顺着一个方向把调料拌匀,加盐——在拌油之后加盐不会让白菜再出水,至此馅子调好。
在慕家,吃饺子从来不是个事,作为爱吃面食的北方人,再加上一双灵巧的大夫的双手,慕家一个月总要吃上几次饺子。
但余家不同,余建国倒是爱吃,还爱吃包得小巧的,一口一个的,可林兰不太会做,个头大的都不太会做,小巧的就更没耐心。除了年节,余家很少吃饺子,这也是余建国眼里林兰的一大缺点。
而这种吃不上还常能听到的念叨让余勇觉得饺子是一种很珍贵的食物,今天还得到承诺他也可以参与制作,这让他在见到妈妈之后的心情好了许多。
慕文把面板搬到茶几上放好,再把饧好的面切成长条,在案板上搓圆然后用手揪成大小一致的面剂。
这时慕辰也已经带着余勇洗过澡,又把昨天自制的睡袍给小孩穿上用别针别好了。其实今天下午赵大姐已经把余勇的衣服收拾了个包包送到了医院,但慕辰和余勇都更喜欢这件“睡袍”。
两个孩子嘻嘻哈哈地把面剂按压成圆形,慕文专门给小孩找了根小的擀面杖让慕辰教他擀皮,分出一些面剂之后慕文飞快地把剩下的按好,然后擀成了一个个圆圆的皮。
慕文可以一次擀两张,这一绝技让余勇看向他的目光都带上了深深的崇拜。
其实慕辰慢一点的话也是会擀皮儿会包的,但今天他的兴趣全在教育小朋友上。
这样等慕文把全部的饺子都包好后,两个孩子也完成了十五个作品:有三个“草帽”,四个方的,两个“老鼠”,还有六只裹了两层皮的加厚款——因为包破了打了补丁。
慕辰专门指出这六只让先煮,余勇也表示这十五只都是他包的,他都要吃......
没有任何意外的,两个孩子都吃撑了,慕文吃掉了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实在是很好认,而余勇在吃过自己包的和慕叔叔包的之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原先的打算。
看着两个在沙发上东倒西歪的孩子,慕文想起下午的行李中只有几件衣服,还没有孩子的洗漱用品,再看外面还微亮的天色,“辰辰,小勇,我们下去散散步吧,顺便给小勇买个小杯子小牙刷。”
带上孩子们去了趟小卖部再溜达回家后,慕文收拾茶几和厨房,慕辰又带小孩洗脸刷牙,最后重新洗了洗小脚丫换上新买的小拖鞋,然后自己去冲澡。
看看慕文还没忙完,慕辰用大铝盆里小孩的洗澡水把今天他和小孩换下的衣服都搓了出来。
准备淘时慕文过来接手,把孩子们的衣服淘干净搭上,自己洗澡后又洗了换下的衣服,这时已经十点多了,两个孩子都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慕文把昨天剩下的面做成小揪面,牛骨汤打底,配上细碎的葱花,一点辣椒油,两个孩子一人吃了两碗。
就这样,余勇在慕辰家住了三天,这是他有记忆以来最为快乐的三天。不仅仅是因为吃得好睡得好,而是这个家里充满了关爱与温情,永远不用担心突然暴怒的父亲和母亲伴着眼泪的抱怨咒骂。
第14章 余家
14、余家
三天后林兰出院,来接她的是被教育了几天收敛了暴戾的余建国,两口子对慕文谢了又谢。
慕文发现余建国清醒状态下很有几分憨厚老实,完全想象不出他暴打老婆孩子的样子。但两人也没什么交情,慕文也只含蓄地提醒了几句,两口子有矛盾最好好好沟通,不然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不过看这两人完全不以为意的样子,再想想杨丽对慕辰的冷暴力,也只能叹口气。
余勇放学时没有看到慕文,而是余建国。
余勇头上的纱布已经拆掉,额上的伤也已结痂,衣服洗得很干净,几天没见,余建国也很有几分想念,一把抱起孩子,“小崽子,想老爹没有?你妈几天不回家你也不回来,是不是把老爹忘了?”
余勇不敢反抗,也不敢问为什么慕文没来接他,任由余建国把他抱住,但他的双手没有像对慕文一样环住对方的脖子,而是垂在身侧,身体微微扭开。
余建国没听到回答,“咋了,在别人家住几天就不想回家了?小崽子,别忘了谁才是你老子!”
余建国常常会莫名其妙的生气。比如他是O型血,林兰和余勇都是B型血,他在家经常发作的一个梗就是,在这个家他一个人辛苦工作赚钱养家,但在家里他是一伙,另外两个人是一伙,都和他不亲。
余勇还小不明白什么血型遗传之类,但他明白在父亲面前不能表现出对别人的亲近,这个别人甚至包括他的妈妈。
就像现在,拥有小动物般直觉的余勇感受到了余建国怒气值的飙升,立刻开口,“爸爸,我饿了。”
余建国,“......老爹给你买猪头肉,也不知道现在卖完了没。”
余建国不是不爱老婆孩子,可他的出身、成长过程和经历注定他只会最粗糙的表达方式。
他的老家地处西北,是有名的干旱贫瘠之地,成家很难。他的父母就是买卖婚姻,两人相差近二十岁,并且余母还是个聋哑人。等到余建国出生后,父老母病家贫,生存的压力大过一切,生活让人的相处简单粗暴,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余建国在这样冷硬的环境中长大,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他早早缀学,先是陆续把几个姐姐送嫁,再送走老病去世的父亲,家里只剩下不言的老母亲了,好在老母亲尚能自理,他也就开始跟着老乡到外面讨生活。
做过很多工作,他有把力气又能吃苦,脑瓜子也不慢,很多手艺都会一点,最后得到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进入了xx厂。
虽然只是一名拿学徒工资的大龄维修工,但依然捧上了当时人人艳羡的铁饭碗。在村子里也算是数得上的能人。
就这样,当他学徒期满转正后就在厂区边的村子里租了几间土房,接来了老母亲,又一年后娶了林兰。
相似小说推荐
-
双向明恋 (苏杭君) 晋江2019-01-31完结恩爱夫夫为何总是貌合神离?真实心情为何一直无法传达?配角助攻为何老是阴错阳差?这到底是缘...
-
老干部夫夫同居的日常 完结 (余自闲) 晋江2019.01.30完结一个过气老腊肉和万年不红男二专业户一起在娱乐圈佛系打拼,混吃等死的故事,到后期攻改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