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二战]粉红色的万字旗 完结+番外 (易水莲花)


  而英国外交部长安东尼艾登也在国会上承认西方和斯大林的关系紧张。但是他警告德国不要想从中捞到什么。然而无论是元首还是斯大林,都能看出英国故意让德国武装部队从巴尔干南部不受阻碍地向匈牙利战场上逃跑。而在美国,新闻社援引了华盛顿军官关于很快就会发生全面冲突的预言。在伊朗,英美的石油利益和俄国石油利益的分歧已经激起了他们政府间的危机。在希腊,英国军事统帅任命的政府已经遣散了共产dang的游击队。显然,一旦东方和西方关系破裂,开始战争,德国就能从中要价了。
  不过在从中渔利之前,元首需要关注一下他的健康问题。不仅是德国人关注这个问题,同盟国一样在密切注视元首的健康。因为他们发现,虽然德国在欧洲已经没有了一个盟国,但日耳曼民族并没有被狂轰滥炸压弯腰,也没有因为军事失败而屈服,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元首生病或发生权力之争,从而得到迅速取胜的机会。这种想法催生出了外国新闻界很多的流言蜚语。有的说元首已经生病了,病入膏肓。有的说他精力耗尽,住在精神病院里,还有人说他成了希姆茱的俘虏。
  对此,元首统统嗤之以鼻。但的确是因为他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医生和医学专家的事实才搞得谣言四起。医生们每天被叫到元首的地下掩体三、四次。元首近来感到喉咙很疼,吃东西困难。不过他推迟了必要的X光检查,唯恐查出是恶性肿瘤。
  但病痛并没有影响元首的冒险精神。他冷静的签署了阿登秘密攻势的命令,同时清醒的知道在阿登集结军队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如果敌人对梅茨两边发动攻势,以及对鲁尔地区发动进攻,那都会造成对我国领土或者防御工事的重大威胁。”而未来的事实也将证明他的预见大体是正确的
  阿登攻势暂定12月1日开始。这时的东线依然静悄悄的,但同盟国又开始对阿尔萨斯地区进行轰炸。这让凯特尔和约德尔有充分的理由把元首的大本营迁回西方,而元首不得不同意这个意见。因为对他的咽喉进行的X光透视显示,他的左声带前三分之一处长出了咽喉息肉,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是也得马上回柏林作咽喉手术。
  就这样,11月20日下午3时15分,元首秘密离开了狼穴,坐着他的专列返回柏林。离愁别绪在这一刻分外浓烈,大家都有一种预感——可能以后再也不能回到东普鲁士了。第二天早晨5时30分,元首专列到达了格吕奈瓦德车站,接送元首汽车穿过轰炸留下的废墟,将元首送到了总理府。
  
作者有话要说:泡菜终于回了柏林了,然后东普鲁士……这块地方最后的确杯具了。战后被分了。默默尔是立陶宛的,波兰割了不少领土给熊家,然后割掉的领土上的居民被扔到了东普鲁士,也就是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剩下的东普鲁士地区都成了熊家的,改名加里宁格勒~~可怜的德国人,一战把但泽丢了,二战把东普鲁士丢了,这仗打得,真心憋屈~~古将啊,如果按照今天的地图看,你就是波兰人了~~古将:泥垢!

647英美纷争
  元首返回柏林的时候,盟军那边,蒙哥马利还在和艾森豪威尔打他们的纸片战争,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了。而他们之间的战争也不光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而是英国和美国这对盟友的信任危机。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争斗早在八月下旬,艾森豪威尔提出要收回诺曼底登陆后盟军的地面作战指挥权的时候就开始了。他们两个之间吵吵嚷嚷了好一阵子艾森豪威尔才收回了权力。但节外生枝的是一家美国报纸把这件事捅了出来,英国对此十分不快。他们把这一消息的公布看成是给大不列颠的英雄蒙哥马利和英国军队的一记响亮的耳光,而且是对蒙蒂不公正的贬谪。英国的各大报纸纷纷刊登社论宣称,艾森豪威尔不可能既是行政官又是战略家,蒙蒂应该调回来制订战略计划,只有他才堪称冯伦德施泰特的对手。
  为了缓和矛盾,艾森豪威尔为此召开了一次记者会,在会上他大加称颂蒙哥马利的才能,以抵消外界对蒙哥马利被降职的猜测。但就在当天晚上,蒙哥马利突然收到了丘吉尔的一封信,告诉他英王陛下极为愉快地批准他晋升为陆军元帅。
  作为美国将领,一向大度随和的艾森豪威尔还能咬着后槽牙给蒙哥马利发贺电,而其他的美国将领全都被气得七窍生烟了,这主要是因为美军没有元帅的军衔。这其中,巴顿和布莱德利的表现是最具代表性的。巴顿毫不隐讳指出——“陆军元帅这件事令我不快。”而向来温和有加的布莱德利听到这消息后,直接拍了桌子——“蒙哥马利不过是个三流将军而已。他也从未干出过什么名堂!别人打不赢的战争,他也没有打赢,更不必说打得比别人好了。”
  而随着蒙哥马利设计的市场-花园行动的失败,他变成了被指责的靶子,各种批评铺天盖地的袭来。但在蒙哥马利眼中,自己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艾森豪威尔没有兑现在战役发起前所许下的给自己增加给养的诺言,这使得自己的部队在开始突破以后缺乏持续突击力。
  因此他和艾森豪威尔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这次的问题集中在如何尽快置德国于死地的问题上。他们越吵积怨越深,到最后甚至连面都不见,只靠信件和电报远距离争论。
  蒙哥马利坚持声称进攻最理想的目标是鲁尔,再经北线直捣柏林。艾森豪威尔表示他的战略方针同蒙哥马利没什么不同,选择的路线也和他一致,也是从鲁尔到柏林。他同时保证,蒙哥马利将在美第1集团军的支持下,率部向柏林挺进,而巴顿和其他部队则保持一种进攻姿态,拉长德军防线。
  但蒙哥马利依然不满意,他要求的是巴顿他们完全偃旗息鼓。他甚至要挟艾森豪威尔说,如果不做到他的条件,盟军也到不了鲁尔。而在这封信的后面,他狂妄的署名为——“您十分伟大的朋友蒙蒂”。
  蒙哥马利的表现差点把好脾气的艾森豪威尔气得疯了,但是反复斟酌后,他不得不让巴顿的第3集团军停下来。不过他私下默许了巴顿他们在给养问题上对蒙哥马利的怠慢。不过这依然不是争端的结局,他们还在因为对地面部队的指挥权而吵得不可开交。
  在这个问题上蒙哥马利步步紧逼,他先是致信给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直言不讳的建议说,“让最高统帅把任务交给我,并授予我对美第1集团军作战行动的控制权” 。随后又在提交《关于西欧战场指挥问题的一些意见》的备忘录里重提设置单一的地面司令官的问题。
  他的做法终于让艾森豪威尔恼怒了,他在回信里毫不客气的指出:“蒙蒂,这里不是诺曼底滩头!”而艾森豪威尔的强硬也让蒙哥马利软了下来,他给艾森豪威尔发去了一封像是认错的回信,表示不会再重提指挥权的问题。并且把末尾的署名改成了“您最忠诚的属下蒙蒂”。
  这回他们之间总算消停了一阵子。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再次吵了起来。起因是巴顿的美军在向萨尔方向挺进时严重受挫。而许特根森林一战又让美军损失了2.4万人。
  蒙哥马利对发生的一切感到失望。他因此给艾森豪威尔写去了一封简略而草率的信,指出:“我们没有取得成功,我们在战略上倒退了。”
  “我受够了!”收到这封信的艾森豪威尔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他气得摔了两支钢笔才开始给蒙哥马利回信,在信里他尖锐的讽刺说,自己不能苟同蒙哥马利元帅把这一伟大战斗力量过去的行动看作是失败。
  于是他们两个人又开始了再一次的吵架,这次直吵得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都知道了。而元首在阿登地区的反击将会让他们的争执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而这时候的元首无心去管盟军中的勾心斗角。他近来刚刚做了咽喉手术,情况很良好。病理学家认为,元首咽喉里的息肉完全是良性的,一般称作“声带结”。 不过手术时还是出了一点意外,医生没考虑到元首一滴酒不沾,一支烟不吸的习惯,所以给他作麻醉手术注射了过量的吗啡,以致于他昏迷了近八个小时。元首恢复的很好,虽然一直到12月的时候他还只能低声说话。爱娃勃劳恩一直在他身边陪伴着他,几乎每天和他一起进中餐和正餐。
  元首在柏林休养了整整三个星期,在12月10日的下午离开了柏林,来到贝希斯加登的鹰巢。他要在这里发动阿登攻势。他向来开会的将领们发表演说,尽管声音并不大:
  “自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之后,恶势力阻碍了德国的团结。虽然人民勇敢地承受了战争之苦,可是仍有胜利的可能性。如果敌人突然失去了胜利的希望,他们的人民也一定会反过来反对战争。无论他们怎么样,都别想让我屈服。决不会,永远不会!想想腓特烈大帝吧,他的所有的将军,甚至他的弟弟都对战争的胜利感到绝望,但他还是继续战斗了七年。他的国务大臣、部长,成群结队地从柏林来,请求他结束这场战争,因为战争无法再打赢了。可是那种顽强精神使得战争坚持下去了,直到最后形势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有人认为如果当时俄国不发生政权更迭形势就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他们在第五年停止战争,第七年王位发生变化也没什么关系,那正是我们要等待的时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