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两天,三个人又去意大利另外两个城市看了看,都没见什么新颖的东西。两夫夫本来计划回美国,但临时收到伊莉莎的邮件,在G市找到一家做新物料产品的工厂。商量过后,两个人决定回国,让卢娜自己回美国去。临走前庞述相把买的其中一只新产品交给她带回去公司给别的同事观摩。
上一世庞述相知道这种新产品再过十几年在Z省那边做得如火如荼,很多工厂专门做这种产品,因为它不用什么技术,只要有机器设备就行。而且比起传统的产品,做这个的生产周期也短,效率更是高,他们做完三个货柜传统的工厂也未必做完了一个。十几年后Z省工厂林立,全是做这类产品的。因为国家把那儿作为该产品产业省来规划。
不过现在,这种新产品应该还没进入Z省,倒是G市和D市应该是有几家。虽然G市他不是那么熟,但回去看看也无妨,而且他也想在D市找找看。上一世有个朋友后来就在D市开工厂做这种产品,回去正好就问问他们有没有意向——早做早赚钱,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庞述相偶尔也想过不如自己再办一个工厂,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也是一样的,自己还少操一点心。再说了,总得给别人机会啊......
回到D市是深夜,严忻州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当晚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跟去了庞总那儿。不过他自己说的是“这么晚了不想吵到我爸妈”。庞总对此当然是喜闻乐见,哪里会拆穿他。虽然旅途劳累,但想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恐怕没这么好的机会,便心情愉悦地享用大餐。
新工厂当然不是伊莉莎本人去找的,庞总交代这件事的时候特意叫她找别人去,别自己去。她可怀着孕呢,要是出去外面跑出个什么意外可怎么得了?只是公司里也没有这种跑腿的人,庞总吩咐的事情又一定要尽快完成,伊莉莎左思右想,最后便把方淑君给派了出去。方淑君平时要管工厂,哪里走得开?这还是他利用周日那唯一的一天假期找到的。
不过这些都没有必要告诉庞总了,方淑君把具体的位置告诉他妻子,伊莉莎也就把地址摆在了庞总的面前。庞述相端详了一会儿,发现还挺远,他们这儿属于D市的北面,那家工厂却在南面,开车过去少说一个小时。
这次他也没带伊莉莎,直接把严忻州和何彦军以及周晓辉都叫上,一车四个男人浩浩荡荡出发了。
凭着上一世的一些记忆,虽然路不太一样,但也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新工厂刚成立不到一年,老板是一个叫林志伟的三十来岁男人,不是很高大,但是说话和神态都透着一股子精明。听了庞述相一行人的来意,又交换了名片,他微笑着不疾不徐地说:“欢迎庞总来我们工厂考察。” 他当然听说过托马斯公司和工厂,甚至还知道托马斯在美国卖得很好。他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这几个人。
此刻他们正在总经理办公室里,周围摆了不少样品。两个头儿说话,严忻州等人就凑过去观察样品。何彦军和周晓辉这两人本来就是半路入行,之前画的也都是传统的产品,这时看到新东西便仔细研究起来。严忻州好歹比他们了解多些——通过庞总,便在一旁解说。
那边两个头儿已经说到以后有可能的合作上了,只听庞述相说:“林总,我想拿几个你们的样板和报价给我的客户看,如果可行,以后可就在你这儿下单做货了。”
林总说:“我这里新的产品就那边那些,你想要哪个?我让人再去找一套给你。”
于是庞述相挑了四个看起来还算可以的——在他看来,这些东西简直比在意大利买的那两个还差。不过还是要试试。
林总打电话叫人进来交代一番,等到他们巡视了一圈工厂准备要走的时候便有人提了四个样板出来,并且把单价也一一列给他们。庞述相对价格不太满意,但他当面什么也没说。虽然这个林总乍一看是个挺精明的人,但这样的人很难把控也比较自以为是,他还是想去别的地方再试试。
实在不行,就自己开个工厂算了。
这么差的东西庞述相不想寄给詹姆斯,就怕他见了之后从此断了做新产品的心思。
可惜在G市和D市跑了几天,还是没找到类似的工厂——要是有互联网就好了!他又不死心地去找上一世那个开厂的朋友,想问他有没有意向开一间工厂,不料那朋友却回绝了,理由是他想做别的,而且他的工厂都差不多准备就绪了。
庞述相想了想,和严忻州去了一趟H省。上一世他隐约听说新产品产业链在进驻Z省之前主要好像在是H省某市。之所以一开始没想起来,是因为上一世他没怎么做新物料产品。那时候找的几家做新物料的工厂都不太好,加上他自己也更喜欢做传统产品,也就没怎么在意。不过上一世他虽然90%都做的是传统产品,却差不多是术业有专攻,在开发和设计方便独领风骚。
——要不然客户明明也去过工厂,却为何还非得要和他这个贸易公司合作呢?直接下到工厂岂不是可以赚更多钱?
因为不是很确定地址,两夫夫一路游玩过去H省。先去的是省城——虽然他记得并不是省城。趁机去逛了几个景点,顺便和人打听相关产业链的方位。第三天两个人终于打听到了一个地方,便收拾收拾往那边走。那是一个不算太发达的小城市,基本上都以这个产业为主,很少别的工厂。不过庞述相知道这产业链过个十年左右也会搬走。因为这边离港口太远,出口运输费用很高,后来人工和运输等费用也是年年攀升就更是艰难。而且最主要的是周边的产业跟不上发展,外出务工的人都不愿意来这儿,工厂招人一年比一年难,慢慢的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不过这会儿随便走几步见到一间工厂,从上面写着的厂名也能知道全是做这些东西的。两夫夫从一条两车道的马路上走过,马路两边都是这种工厂。他们先在门外观察,找了两家还比较具规模的进去打听。不料打听之后才发现这些老板都是本地人,一听说他们是从D市过来准备考察他们工厂就很不乐意——怪不得做不久呢!庞述相忍不住想,态度这么傲慢!谁愿意和你做生意?!
面对客户都很强势的庞述相,两辈子加起来也不太知道求人是什么滋味——上一世更是到死也没有求人帮自己。因此在发现两个老板态度都非常傲慢冷淡之后,他就不想再继续去找别的工厂了。看看天色已晚,便拉着严忻州找了间酒店住下。
第二天严忻州本想再去找几家工厂看看,不料庞述相却说:“看什么看?去Z省!” 就不信没有这些人自己就做不起来!
严忻州有些担忧,觉得这次不太顺利。说不定庞总讲的那什么新物料产品真的做不起来了......但是,庞总都没有放弃,自己也应该相信他。
第59章 谣言
到Z省时老曹他们自然是好酒好菜的款待他们。当听说庞总来此的目的后,老曹第一个发言:“老大,我跟你说,我本来是想跟你汇报的,可是没找到你......前几天听我舅舅说在S市那边有看到一家工厂做你说的那种产品。”
“那我们明天去看看。”
——要是还不行就自己开厂!
S市距离老曹他们家开车大约一个小时。第二天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了四辆车往S市走——早上出发时见到一字排开的车,庞述相鄙视地斜视着这几个人:“有必要开那么多车吗?又不是去赛车!”
几个人第一次没有听他的,都想显摆自己的财力。于是一行人便出发了。到工厂的时候,人家保安看到这么多豪车突然出现在厂门口,还以为是哪个不得了的领导来了,忙不迭地把大门打开,并且飞快地进去汇报。
庞述相皱着眉头,有些担心这次还是不行——自己一伙人好像土匪似的闯进来,人家会高兴才怪吧?心情不好生意怎么谈?
老板姓陈,四十多岁的样子。见到一行人没有像庞述相担心的表现出如临大敌反而很是淡定。交换名片之后仍然是庞述相负责和他沟通。出乎意料的是,当听说庞述相想要考察他的工厂时,陈老板立即就同意了并亲自带路把工厂包括员工宿舍在内的全部场地都逛了一圈,给他们详细介绍自己的机器和生产流程以及有多少工人,日产量多少等。对此,一群乡巴佬逛完才算是收敛了一些身上的“土匪”之气——人家的机器设备是最先进的!人家做的东西比自己的新!光凭这些就值得他们学习的了。
庞述相对这家工厂比较满意,第一因为老板态度还行,而且看得出是个比较直爽的人。第二他们家做的东西真的很新,最起码比之前见过的都新颖。最后庞述相挑了一些样板让陈老板报价,陈老板的秘书马上就把价格说了出来。庞总提出要带这些样板走,他也笑眯眯的答应了。
庞述相想想好不容易来一次,何不趁着陈老板好说话干脆叫他们打板。想到这儿便朝陈老板提出想要一些符合自己要求的样板,问他是否能配合。想不到陈老板也爽快的答应了。
严忻州等人简直有些不可置信,经过之前几家工厂的对比,这人也太好说话了。还是说随便来个人都能得到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