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林衍这种强迫症似的演什么都得背谱、每个演员声部都要了如指掌的严谨做事风格,过自己那一关上台指马勒确实是件耗时费力的事。
穆康恍然大悟,立时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林指。”
林衍“嗯”了一声:“阿巴多没能演完最后一轮马勒。”
穆康点点头,惋惜道:“还差马勒八。”
林衍:“夏伊替他演完了。”
穆康:“嗯。”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夏伊不是阿巴多。”
林衍笑了起来,重新靠回穆康肩膀,憧憬道:“我也想像他一样,一年演一部,用十年演完。”
“阿巴多和好几个团合作过马勒。”穆康说,“柏林、维也纳、芝加哥,都录过。”
“都不是最好的。”林衍说。
“最好的是他经长时间研习沉淀后,晚年重新出山的现场版本。”穆康搂紧林衍,“你也打算这样,对吗?”
“是,准备多少年都可以。”林衍坚定地说,“直到我认为可以了的那天。”
太阳缓缓沉入山脊,只剩一半面孔躲在暮霭身后若隐若现。黄昏降临,将巍峨天地与五彩人间一蹴而就地涂成了金黄色。穆康遥望着山间云雾,长出一口气,静静地想:没错,这就是他。
不畏枯燥、不惧孤独、不计得失、不顾后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
譬如说,日复一日、废寝忘食地钻研同一部音乐巨作。
又譬如说,年复一年、寂寞又绝望地……爱着我。
暮色如酒,酒香四溢,令人沉醉,如同林衍值得用一生时光一品再品的壮丽灵魂。穆康握紧林衍的手,沉声说:“好,和我一起。”
林衍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和你一起。”
“看来得赶快搬过来了。”穆康感叹道,“按咱俩这一天十小节的研究速度,一年能不能弄完一部都不好说。”
林衍迫不及待地问:“什么时候搬?”
穆康:“下个月吧,国内的事儿都弄得差不多了。”
“我和你一起回中国。”林衍马上说,“帮你收拾东西。”
穆康揶揄道:“这么想我过来啊。”
林衍实诚地说:“特别想,做梦都想。”
“我也是。”穆康亲了亲林衍,在爱人唇边沉沉地说,“做梦都想。”
两人脸贴脸无声傻笑了一分钟,穆康松开林衍,站起来面对湖面伸了个懒腰,“其实……我也有个计划。”
林衍:“嗯?”
穆康背对着林衍说:“最近写了几首新的室内乐作品。”
“是吗?”林衍诧异道,“没听你说过。”
穆康:“打算做成一张室内乐合辑。”
他转过身,站在落日余晖里深情款款地看着林衍,朗声道:“名字是——《Evan Lin and His Friends》。”
林衍愣住了。
“Friends我都谈妥了。”穆康的神情认真而温暖,“现在就差Evan Lin本人了。”
林衍傻乎乎地问:“为什么要……”
……用我的名字?
他没能把话问完。
他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这个“为什么”问得太蠢。
穆康嘴角含笑,在心里默默回答道:因为你是我的初心,我的并肩,我的目不转睛,我的天下无双,我的……一切啊。
“虽然我知道Evan Lin从没录过钢琴,但还是想冒昧问一句。”穆康朝林衍伸出手,“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再次同Evan Lin合作?”
林衍仰头痴痴望着眼前身披绚烂霞光、犹如天选之子的耀眼爱人,心中不尽感恩上苍待自己不薄。
他曾独行经年,情根深种、深陷妄念,本以为早历经过最贪婪的梦境、最无餍的幻想。
直到他终于拥有他,才惊觉所谓梦境幻想,既苍白又浅薄,不及真正的他给予他的万分之一缤纷美满。
他虔诚地想:无论在音乐里,还是在爱情中,他都是最好的。
林衍稳稳站了起来,握住穆康的手:“当然。”
他郑重地说:“很高兴和你合作,Maestro。”
_________________
注:
夏伊:Riccardo Chailly,意大利指挥家。
71.
五一劳动节假期,东八区时间晚上八点,“穆大才子首张室内乐专辑制作工作第一次动员大会”在穆康家火热召开。会议背景音乐是颇为应景的勃拉姆斯第1号钢琴三重奏,主讲人为作曲家穆康,与会人士包括小提琴演奏家邱黎明、双簧管演奏家管啸、小号演奏家陆西峰,以及远程连线的大提琴演奏家李重远。
当然,还有众望所归为爱奔赴的专辑主角Evan Lin,以及在电话里磨唧了二十分钟“好不容易休假林指又过来了我一定得来”、凭三寸不烂之舌终获首肯的无关人士知名钢琴家方之木。
钢琴凳被搬到了茶几旁,一帮人分散坐在沙发上,将坐在琴凳上的主讲人众星拱月般团团围住。
管啸熟稔地给大伙儿泡上第一轮茶,邱黎明边听音乐边闭目养神,方之木挤在林衍身旁小声地喋喋不休:“林指这次过来待多久?我最近在练拉三,抽空听听?”
林衍还没开口,穆康冷不防插嘴问道:“练了多少?”
方之木:“……一个乐章。”
穆康示意方之木靠边坐:“练完再说。”
方之木:“我……”
“别耽误我们说正事。”穆康不耐烦道。
方之木不情愿地让座,陆西峰眼疾手快抢到了林衍身边的一线位置:“林指,我那天试了,声音厚了很多。”
林衍提醒道:“吹均匀是重点。”
陆西峰作势就要掏家伙:“我带了号嘴,林指听听?”
林衍笑了笑:“先说正事。”
穆康朝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喊道:“怼爷,听得到吗?”
屏幕上李重远的头动了动:“听得到。”
穆康沉声道:“那就开始吧。”
见众人都拿好了谱子,穆康介绍道:“这张专辑有四首曲子,时长约50分钟,要用到小提、大提、长笛、双簧管、小号、圆号和钢琴。”
管啸翻看着手中乐谱:“我有一份谱子。”
陆西峰:“我也是。”
邱黎明:“我有两份。”
李重远:“我有三份。”
林衍坐得笔直,默不作声地喝了口茶。
“一个一个讲。”穆康手捧茶杯,“首先是写给大提、圆号和钢琴的《Mia》,怼爷,找到了吗?”
李重远:“找到了,钢琴是林指,圆号谁来?”
林衍:“安德鲁·亨利。”
陆西峰惊讶地问:“N团的圆号首席?”
林衍点点头:“见过吗?”
陆西峰:“见过两次。”
李重远问道:“这个Mia……是人名吗?”
“是我的学生,圆号吹得很棒。”林衍平静地说,“去年年底艾滋病发作,去世了。”
李重远:“……”
穆康喝了口茶:“故事内容比较惨,考虑到大家的心情现在暂时不讲了,正式排练时再说。”
李重远:“好的,记下了。”
“接下来是写给小提、大提、双簧管、小号和钢琴的《Strugglers》。”穆康说,“在座各位都有。”
邱首席代表众人表态:“是的。”
“这首讲的是雅加达雨季的贫民窟。”穆康解释道,“之所以用到小号和双簧管是因为有几段对大雨与洪水的描写,情绪比较激昂。”
“音乐分了两个层次。”林衍说,“钢琴在这部作品里是粘合剂。”
穆康:“具体的诠释排练时再讨论,先记下‘洪水’、‘雅加达’和‘贫民窟’这几个关键词。”
大伙儿纷纷出声说记好了,穆康继续说:“最后是《Elves in the Forest》,写给小提、大提、长笛、圆号和钢琴。”
李重远:“看到了。”
“我也看到了。”邱黎明问,“圆号是安德鲁·亨利,长笛呢?”
林衍:“丹尼斯·贝恩。”
“N团的长笛首席是吧。”管啸想了想,说,“我去美国的时候见过一次。”
穆康:“这首曲子是之前阿衍和我一起写给P国一个学生管乐团的,我把它改编成了室内乐版。”
林衍:“丹尼斯和安德鲁都是乐团的指导老师。”
邱黎明感兴趣地问:“就是你之前说过的LEE FOUNDATION在P国的慈善项目?”
穆康“嗯”了一声:“音乐描述的是热带丛林风光,整体架构活泼童趣,色彩感强。”
林衍补充道:“算是即兴创作,有点幻想曲的意思。”
邱黎明和李重远表示记好了,穆康总结道:“就这些了,有问题吗?”
方之木举手:“我有问题。”
穆康啧了一声:“你个吃瓜群众能有什么问题?”
方之木翻了个白眼:“吃瓜群众也有人权。”
穆康言简意赅道:“说。”
“两个问题。”方之木说,“第一,刚刚只讲了三首,还差一首;第二,你本人不弹吗?”
“两个问题一起答。”穆康双手抱臂,微微抬头道,“这张专辑第一首是一部双钢琴,我和阿衍弹。”
方之木:“叫什么?”
相似小说推荐
-
戏剧性死亡 第一部完结 (六味地煌丸) CP2018.10.31完结“欢迎来到我的箱庭,这场游戏只有happy ending。”分级15+,请15岁以下的宝贝自觉...
-
你慢慢说 (阦曰) 晋江2018.11.07完结我想和你结婚,我想和你过一辈子。我一直在这,等你来慢慢说。情有独钟 种田文 甜文 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