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林海 完结+番外 (秋闲日暮暮)



林海微微皱眉,道:“下官正在当值,按例不可离开须臾。不知齐大学士有何要事?”

那李大仁乃是个老举人,四十多岁方才中了进士,又苦熬了几年攀上了秦王的高枝才得任知制诰一职,他一贯摆明自己是秦王一派的人,倒也算是坦荡。听了林海的话,他嗤笑一声,道:“林大人,陛下已然回转后宫,只怕一时半会儿的顾不上这里。齐大学士那里正好有几个陈年的旧档要整理,想着你擅长这个,便请你过去帮个忙而已。”

林海心里一叹,面上却有些为难地道:“即使如此,这里也不可少人,还要劳烦李大人值守。倒是李大人来了这里,那翰林值房那里……”

李大仁听了林海的话,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那几个旧档你整理好了再过来换我好了。”

林海也不多话,向李大仁一拱手,便去了文渊阁。

李大仁待林海走后,自顾自走到知制诰的桌案边,却是白纸一张,让他看无可看,不由心中大恨。此番英吉利遣使入贡,景德帝要派大员回访,远赴英吉利乃是前所未有之事,此事事关重大,必然得派朝中能臣重臣方能压得住阵脚、显出我大夏国威。然而无论太子还是秦王,都不希望自己的臂膀派去泰西之地,这一去显是三两年都回不来,如今朝中局势,待到三两年后还不知会是什么样子!秦王这厢并不敢明着违逆旨意,便想着提早探看派员名单,无论派谁,哪怕只提前一天知道,也好让人或是突发疾病或是家里有事,总之要在颁旨之后能够有理由留住自己的人才好。

今日景德帝要定下派员名单,偏赶上林海在御前当值,李大仁只在值房候旨。还好秦王这里有个刘贵妃,算着时辰,旨意也该拟好了,方借着本就身子不爽利的王嫔让景德帝回转后宫。却不料林海的桌案上一片空白,让李大仁白跑一趟。

转过天来,太子和秦王各自有人手被派往遥远的英吉利出使,两方喟叹之余,又被景德帝另宣的口谕吓破了胆。

却是朝会之上,景德帝将太子和秦王都骂了一顿,又道李大仁私自窥探圣意,论罪当诛,念其曾为秦王的老师,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竟夺了官职流放西北;又道林海擅离职守,一样要论罪,念其初犯,且过往有功,便罚俸半年了事。

这一下,无论太子还是秦王,都消停了不少时日。

而王嫔虽呕血不止,但那日景德帝亲往探看,竟不久就停了呕血,到底捡回一条命。只是她这一回太伤元气,此后便如当年的秦淑妃一般,常年卧床,到让司徒逸对司徒远心有戚戚焉,每每进宫向景德帝请安,总要看看七弟方才离宫。

林海也知徒景之拿他这个平王的人做棋子,正好用来试探朝中各派,他知这是上位者必然之思,且终究景之不会对如海不利,便也不恼。趁着徒景之私下里对他越发温柔小意的时候,先是勒索了此后让徒景之多少多少时日不能翻盘的乐子,又道自己没了俸禄,徒老爷就得辛苦养家。徒景之为了给林海赚回俸禄钱,参照着英吉利贡上的海外瓷器,费尽心思设计出了几种琉璃珍玩,让彩工坊赚了林海半年俸禄百倍千倍都不止的银钱之类,也不用多提。

只是到了景德三十一年的深秋,从扬州传来的一封急信,让林海失了阵脚。
==================
作者有话要说:嗯,基本上,林慎代替黛玉哭了……就这样。

我更啦!小软糖童鞋,你在哪里~~~~~~


63第 63 章

第六十三章 丁忧江南(上)

林谨知自夫人杨氏去后,因过于神伤便有些精神不济,甚至为了在姑苏看着处处都是夫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便觉得心酸,乃至举家搬到扬州长住。后来儿子林海高中探花,又娶得佳人,更兼得了孙子,让林谨知总算老来慰怀。却是他本是南人,当日被朱轼一力撺掇着北游,虽是看到大好风光,却也落下病根,待回转扬州不久,凡赶上阴雨绵绵,腿脚走起路来便觉得吃力,又时常头晕目眩,不得不卧床休养,连孙子出生这样的大喜事,他也只能遥贺,单凭着林海的信里想象孙儿的模样。

然而人生大事一一得偿所愿,却又让林谨知失了心里支柱,身边虽有朱轼一力开解,他的身子骨却仍是一日日虚弱下去,渐渐竟至药石无用的地步。

待到景德三十一年入秋的时候,得了金姨娘有孕的喜讯,林谨知总算把林慎身子太弱恐怕有个不好的心思淡了些,却是喜气上头,让他一时眼前发黑晕了过去。等到醒来时,非但半边身子动弹不得,就连双眼也看不见了,竟是个中风不能治的症状。

朱轼连忙给林海去信,却是毕竟天京城与扬州相隔遥远,那信快马加鞭,甚至动用了锦衣府的车马,送出不到半个月,刚到林海手中,那边林谨知已然去世。

林海这边接到信,也觉出不好,这几年林谨知的信多由朱轼代笔他是知道的,但从来都是以彩工坊的商铺路子来回送信,这回却动用了锦衣府,可见情势之危急。林海见朝中如今局势稳定,公务上徒景之也并无什么着急上心要办的;私下里,彩工坊为兵部配置的连发火枪也有了研究模样,以后靠的就是那些老师傅们的探索,他最初的那些理论已经没了用武之地;加上家中金姨娘胎位稳定,贾敏和林慎也算一切安好,便要告假,带着几位太医赶回扬州。

徒景之对于林谨知并无什么印象,不过终究是如海的父亲,虽然不舍得让林海回南,也强打精神,让张友仁从太医院里挑几个得用的好与林海一起回南。他面上不说,心里却惦记着这回林谨知只怕不好,又转过身吩咐随林海一起回南的金堂夫妇,若是林侯爷有个不好,千万看顾着林海的身体,不要让他过于悲伤。

却是红菱年纪大了,且她本是林海身边一等一的大丫鬟,在贾敏没嫁过来时她与紫苏打点林海的日常起居,待贾夫人入了门,她的地位便有些尴尬起来。贾夫人乃是正堂夫人,手段又高明,既得林海尊重,又把持了管家大权,没多少时日紫苏便被发卖,虽然红菱也知林海暗中将紫苏买下送回江南,却也有了些兔死狐悲的心思。后来贾夫人对徒老爷生了疑心,将她召到华棠院好一通盘问,还曾被那几个陪房的打了脸,幸而她守得住灵台,好歹没把徒老爷的身份说出来。她带着伤回了林府,竟被金堂发觉,嘘寒问暖了一番,红菱早知林海与徒景之的秘事,也猜到金堂的底细,却是见金堂相貌堂堂,行事得体,如今正经面上也是林府大管家之一了。两人平时于林海的各项事务上多有接触,如今自己伤神伤身,金堂竟能关心,那一丝丝情意便生了出来。

那些时日林海自己也是焦头烂额,平日都在翰林院和华棠院来回,甚少回府,贾敏不提,红菱沉默,竟没能发觉红菱受伤之事。此后待贾敏回过味来,方才对红菱又尊重起来,可待红菱年纪到了要放出府的时候,贾敏却言道不如留在府里,将来一家子和林府共荣,让红菱很是伤心。她一直对待林海忠心,又早得了林海的承诺,将来可脱奴籍成为良人,她与王奶奶一样,知道凭着林海这些年的行事安排,无论自己嫁与何人,都能在林府下边的或茶园或铺子或彩工坊谋得生路,虽是小门小户,但总能温饱,更不用看他人脸色过活。然而贾敏却也不是坏心,荣国府对待下仆一向良善,常有几辈子侍奉贾家的老家人,若在主子面前得了脸的,比外边小官家里都过的舒坦,更因名声在外,还有举家走投无路自愿卖身来投的。在贾敏和她的几个陪房看来,林府家生子那么少,竟大多数都是契约仆,实在不够显出世家的模样来。可即使在林府锦衣玉食,也不是红菱想要的,她轻易不愿为私事打扰林海,可事关终身大事,她想了好几个晚上,方才对林海提了出来。

林海自知家中蓄奴也是大夏风气,他也没意思要去改变这个世界,但从身边做起却是可以的,不管是紫苏还是红菱,若是知道能有比在林府做奴仆更好的生计,必不至于还非要为奴为仆。林海虽于内宅事务上从不插手,但红菱脱籍之事他却主动向贾敏提出,让贾敏吃惊之余,更对红菱另眼相看。在红菱临出嫁前,她摒退众人,与红菱私下谈了许多时候,此后林海便发现夫人行事更加贴心不提。

于红菱处,林海问她人生打算时,她虽有些脸红,却扭扭捏捏地说看上了金堂,要老爷去问一问。

林海对当初的连翘、今日的红菱,都因日常起居在娶妻之前皆由她们安排,不光当成了自家姐妹,更当成了前世的宿舍管理员一般很是尊重,自然将她们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当日连翘出府是杨氏在世时就安排好的,如今红菱与林海相处比之连翘时日更长,林海又是个日常起居十分听话的,便大着胆子为自己求个良人。

林海答应下来去问了金堂,金堂那里也是大喜过望。如此林府便将红菱脱了奴籍,更由贾夫人出面,为红岭置办嫁妆,风风光光嫁给了大管家金堂。红菱在嫁与金堂之后,方才知道金堂在锦衣府里的地位颇高,除了林府的月钱,锦衣府里的俸禄也不少,并非她以往想象的跑腿打杂的小兵,她私下准备的那些银钱没了用武之地,被金堂嘲笑之余更加感动,两人的小日子便十分美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