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海 完结+番外 (秋闲日暮暮)
- 类型:BL同人
- 作者:秋闲日暮暮
- 入库:04.09
这林林种种,加上前世王霸小说看得多了,林海自己其实也有了不少猜测。联想到前些时候父亲提到圣驾南巡,目下就住在扬州甄氏别院,要林海比平日更加谨慎,以防惹上什么祸事,他觉得自己的猜测八/九不离十,这位徒景之,徒兄,可能真是什么天潢贵胄微服吧?那么,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还是早早断了的好啊……
5当断不断(修)
第五章当断不断
林海很烦恼,就像所有进入青春期的小男生一样,他自从觉出了对徒景之的别样心思,又发觉了这位徒兄的身份非比寻常,就陷入了两难之中。
理智告诉他,必须迅速了断此事,不光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自己的家族。来到大夏两年多,他虽涉世不深,但已经感受到宗族对于一个人的束缚和支持。看江南甄家,宗族繁盛,从京中到四塞,都有他家的子弟,曾经号称“甄半朝”,就连皇帝南巡,也要将他家别院辟为行宫。反观自家,安平林氏四世列侯,在大夏也算是贵族世家了,但因宗族不盛,迫不得已只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再看朱轼朱先生,他因个性狂放不见容于宗族,堂堂进士竟落得出走他乡、身无旁物。林海一来年纪尚小,二来他从来不是反抗体/制的思想先锋,既已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就更无法做出惊世骇俗之举。
前世看的那些小说里,什么天煞孤星,一个人挑战一个世界之类的,那必然是玄幻,林海虽诧异于自己的灵魂穿越,但两年来再没听过什么神异之事,在这实打实的大夏朝,玄幻小说的路数显然是行不通的!
不站队、不挑事、不跟风,是林家得以在大夏生存的基础,倘若徒景之真的是皇亲国戚,那自己和他交往就已经犯了宗族的大忌讳,更别说他内心深处的妄想了。
日思夜想,于是小小少年之烦恼便写在了脸上。他一时想着,还是应该趁着此时情根未深之时毅然挥刀,再不去见徒景之了,可是两世为人,第一次春心萌动,加上毕竟少年心性,这“再不去见”几个字在心里翻来倒去,终究成了虚话。
何况徒景之即便不当爱人,也是个极好的朋友。林海自知和徒景之的来往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因此在徒景之面前,林海将许多不能、不敢、不愿和父母、老师、诗酒朋友讲的话,都倒了出来,从天文数理到衣食住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徒景之呢,从未表现出对他那些奇谈怪论过于惊诧,反而能够和他探讨一番。
一日两人不知为何说起行路之时马车颠簸,林海随口说起安装弹簧可以减震,徒景之大感兴趣,虽然林海自己说得不甚清楚——前世他学的虽是物理,但动手能力极差,何况研究生以后的物理前边还有“理论”二字,可称是理论达人行动矮子的典范,但过不了几天,徒景之邀他同车出游,那车竟是加了减震弹簧的!
那一时的少年人,心里的震撼不可谓不大。既是出于对古人不可小觑的敬畏,更是出于徒景之对自己一两句闲谈竟记在心上的感动。
又一日两人说到万事农为本,林海一时没有收住嘴,胡乱发表了一通所谓“嘉禾”可能是杂交水稻中的良品,倘若加以研究而不是单纯当做祥瑞,兴许会让水稻产量迈上新高之类的言语。那日徒景之的表情实在精彩,开始稍有愤怒,继而深思,末了竟带着些了悟,是林海与他相交之时少有的七情上脸的模样。这种种表情都深刻在少年人的内心深处,许久不曾遗忘。
待到四月末的时候,朱先生返回姑苏,安平侯府也都知道了圣驾即将离开扬州返京的消息,林海听闻此事,便知道自己不必再内心挣扎,无论徒景之是什么人,圣驾既然北返,两人的缘分到此也就尽了。
他虽伤感,但因一早便知是虚妄之想,思恋了几日,表面上也就丢开了。此后林海一面应付母亲非要往他房里塞通房丫头的过剩母爱,一面愈加发奋读书——倘有一日金榜高中,或许就能直面徒兄了吧。
林海这里历经患得患失,定下了自家的前程之路,在徒景之这里,却又是另一番难断。
自圣驾北返天京,一路之上,司徒偃明知该收束心思,不可再去想作为徒景之时的一切,却屡屡放下朱笔,面对奏折而神思万里,往往在贴身内侍的提醒下,方才长叹一声罢了。
当日他找上林海救助纯属误打误撞,知道林海是安平侯府的人已是意外之喜,之后两人相谈甚欢,虽有他刻意之助,但也得林海胸中自由沟壑才行,这更是喜上加喜。
为君者,得一纯臣不易,安平侯府世代不党不争,可称纯臣,而这纯臣若更是个能臣,就更加不易了。显见林海既愿走科举,又广识博闻,司徒偃心里自然高兴。他是个有能之人,即便自幼登基,历经服权臣争亲政、御驾亲征漠北东南之事,到目下四海咸服,他从没有一刻松懈,不光本国过往先贤的智慧要日日领会,即使外夷之佳处,他也处处留心,只是能够融汇两者的大臣实在是凤毛麟角,如今见了林海,岂能不高兴?
随着往来深厚,他对林海更添了几分惊艳,如此一个既能安心读书,又能体悟窗外之事的人,在大夏实在太少了!一开始,司徒偃只想着待林海长成,将他培养成一代名臣,与自己君臣相得,留下一段佳话。却不知从哪一天起,这纯纯之心竟变了味道……
林海的小心思若放到一般的豪门纨绔那里,其实并不难猜,这等思慕之情,若落到有心人的眼里,更是昭然若揭。大夏在南风上并不很保守,只要不碍着子嗣繁衍,虽不能拿到明面上,但这种事情也不在少数。不过司徒偃幼年即位,从小便高高在上,身边侍奉他的人,无论男女都对他战战兢兢,便是当日跋扈的权臣,在他面前也只有骄横而不涉其他,其后他亲政日久,朝堂之上群臣拜服,后宫之中满团花簇,更无人敢告诉他男子之间也有恋情一说。
因此他只把林海在他面前的脸红偷眼当成这少年的性格而已,还觉得少年脸红的样子、假装看书却偷眼看自己的神情很是有趣,更起逗弄之心。
直到自己的哥哥、忠顺亲王司徒衍亲来恳请圣驾回宫,那日“徒兄”和“如海弟”正在研讨一道术数题,忠顺前来之时,正好看到林海从司徒偃手里夺过毛笔在已经满是墨迹的纸上写画,而司徒偃丝毫不以为甚。
忠顺亲王司徒衍素好南风,是个中老手,一见之下,便撞破了林海的心意,见自家皇帝弟弟还是懵懂状,心中暗叹。待林海告辞,两人以君臣之礼相见之后,谈完了正事,忠顺终究忍耐不住,揭破了那层窗户纸。
司徒偃呆愣之下,一时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一时又有些既惊且喜,然而时不我待,只能允了忠顺所求,暗中回转扬州行宫。返京旅途兜兜转转之下,他在御辇中辗转反侧,竟是觉得惊喜之意更多一些。
6苦夏(二修)
作者有话要说:小修一下,还是将义忠亲王留给司徒偃的倒霉儿子吧,这样忠顺、忠敬是司徒偃这一辈的封号也还算顺遂。
2月22日修:居然搞错了章节顺序,应该是第六章而不是第五章……
2月23日修:发现还是多了一处司徒衡,修掉修掉~
第六章苦夏
腐儒们讲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上气象的变化也应对于地上的人事,相应的,地上帝王之事也必然能从天象上找出根由来。倘若相信这一点,那景德十八年的司徒偃一定想杀了钦天监的官员,因为在钦天监的记录里,景德十八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各地虽有些疫情上报,但大夏国土广大,只要灾祸未出一省就实在不算什么大灾,黄河、长江也都很温顺,没有漫天起浪席卷两岸,也没有干旱无雨致庄家颗粒无收……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在年底写总结时,几乎每个官员都欢心颂圣的好年景,天京城里的当今景德帝司徒偃却一整个夏天都没过好。
原因自然是远在姑苏的那个少年。
当日从忠顺口中知道了林海对自己抱有的别样心思,司徒偃不是没有挣扎过的,他八岁登基,到如今称帝已经十八年,从没考虑过情爱之事,后宫女人虽多,于他而言却多是政治上的考量和料理政务之余放松身心的地方。因而在景德十年元后因难产而逝之后,虽有几个大臣上书,但司徒偃再没提立后之事,反而封了两位贵妃共同协理后宫。这样做,为的一来是在后宫搞平衡——后宫是前朝政治的延续,这些女人的背后都不是清白似水的,二来,也是为了让自己宠幸后宫时不至于受到皇后的制约——毕竟,皇后在国法上是皇帝的唯一正妻,在后宫的权威不比皇帝在前朝少多少,司徒偃即使贵为皇帝,到了后宫,也总有许多历久相袭的俗例要遵守。而没有了皇后这位正妻的存在,两位贵妃无论如何尊贵也是皇家妾室,她们自然不敢忤逆皇帝,加上太后早在景德八年已经仙逝,如此司徒偃在后宫便没了制约,真正一言九鼎,比在前朝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