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莫叶不说话,小遥把眼泪水逼了回去,扼腕长叹。
脑门一灵光的莫叶突然站了起来,小遥顺势抬头,月光已经被莫叶高大的身体挡住了,一团黑乎乎的。
“你带着你师父,跟我一起走,你就不用一个人留在岛上了。”夜间的风吹的树叶沙沙作响,莫叶突然觉得凉风是一味提神剂,现在感觉特神清气爽。
小遥呆在那,不知道怎么回味这个提议。
莫叶又坐到逍遥的身边,继续给他分析:“你看,你师父是要跟着我走的。到时候岛上就只剩你一个人,那不更孤单。而且你师父嗜睡,路上有你照顾着,不是更方便。”说完,莫叶觉得自己已经把进与退都给小遥剖析了,他一定会走的。对于自己的讲解,莫叶甚是满意。一高兴,便开始自我陶醉,今晚的月也明,风也柔,树也可爱。
但是小遥却问了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逍遥岛怎么办?”逍遥岛是孤立在海上的,没有人镇守,不就成孤岛了。虽然逍遥岛这么多年就没有外人到访,但是没准就有人趁岛上没人袭岛。岛上的东西只能任由他人宰割。因为自己走了,岛被人洗劫了,自己不就成了罪魁祸首。大名鼎鼎的逍遥岛将会成为三界的笑柄。这个责任小遥可背负不起。
莫叶竟无言以对。逍遥岛的千年名誉毁于一旦,莫叶也难逃其咎。两人双双低下了头。
莫叶看到地上斑驳的树影在摇曳,突然又一个灵光从脑门闪过,再次跳到小遥的跟前,再次把明月遮得个严严实实:“你应该会布置结界。有了它,外人就不能入境了。自然不怕没人在岛上。你也可安心跟我走。”
得了良计,逍遥兴奋的跳起来:“对呀。”
莫叶借着月光终于又看到小遥灿烂的笑容,甚是欣慰。
但是,小遥皱起了眉头,五指挠起了头发:“可是我昔日疏于学习,不会呀。”
“可以学嘛。”莫叶记得小时候遇到任何问题,母亲都是这么开导自己的。
被莫叶这么一提醒,拔腿就跑:“我去学学就回来。”小遥记得,被禁在藏经阁的时候,读过一本布置结界的古书,但是书的内容太古老了,小遥尚不能理解。
看着小遥奔驰的背影消失在黑夜里,莫叶甚是满足,有种把孩子拉扯长大终于可以放手的感觉。但是这个回是多久,一夜、一天、十天半月,自己还任务加身,岂敢多留。醒悟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莫叶跑了几步,但是已经不知道小遥跑哪儿去了。大声疾呼,也只有风儿与树的回应。“哎。”莫叶有些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要是一年半载,战都打完了,我干脆就别回去了。”
熬着月亮,熬着太阳,莫叶坐在石梯上,拿着根枝干在地上涂鸦。趁着天明,莫叶准备去找小遥,但是不幸迷路。好不容易找回遨院,自然不敢再擅自行动,万一小遥回来了自己又失踪了,岂不是又是多余的圈圈。莫叶把对木朗建雄的歉意藏在了连连的喟叹声中。但是一日三餐莫叶从没有落下过。
小遥赶到藏经阁就赶紧冲上顶楼,找到书,不管能不能理解就开始勤学苦练。没日没夜的依葫芦画瓢,小遥终于有所感悟,立刻到往外小试一番,果然灵验,便硬生生的把内容刻在脑子里。小遥敢说,这是他唯一一次这么认真、勤奋了。
夜半时分,莫叶一心牵挂着小遥,自然没有睡意,接连坐在石梯上画圈圈。听到一丝风声,立马抬头,只看到树枝在微颤,又垂下了失落的头。
“莫叶。”
远远地一声叫喊,喜得莫叶赶站了起来。看到小遥的身形在黑夜里越来越明显,莫叶有了种终于盼得游子归的感触。
当小遥气喘吁吁的站到莫叶的跟前,双手撑着膝盖缓气,也不忘对着莫叶开怀的笑着:“学,学会了。”
莫叶抱住小遥,十分感慨:“你真行。”
第一次,居然有人真心实意的夸赞自己,小遥突然蒙圈了,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心里还有些羞愧。
对视着小遥,莫叶又拍了拍小遥的手臂,再次肯定道:“有你的。”
小遥从心底最深处流出涓涓暖流,让小遥遍体通畅:“嗯。”看着为自己欣喜的莫叶,小遥涌入他怀里,“谢谢。”
“没事。”莫叶拍着小遥的后背,真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既然已经学会了,不如我们明天就启程吧。”
现在无论莫叶说什么,小遥都认为是对的,连连点头。
抬头望着星光璀璨的夜空,莫叶终于舒了一口气。
这夜,莫叶睡得很熟,小遥却睡不着了。即将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什么时候回来还不一定,总有些不舍、不安。不知道师兄们走的时候是否跟自己一样,小遥徒然生悲。遥想当年,自己还是个连走路都会跌倒的小屁孩,就开始追在流水朗月的身后。自己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再跟着他们追。可惜流水冷冰冰的,朗月也不敢大声说话,加之经常被流水嫌弃,小小遥觉得岛上了无生趣,生活一日不复一日。直到清风来了,落花也来了。逍遥岛的人越来越多了,笑声、怒骂声也多了。今天看着清风追着朗月跑,明天看到落花被流水奚落个没完。小遥觉得这才是生活,喜怒哀乐样样都有。现在,大家都走了,逍遥岛又静了,连自己也要走了,逍遥岛就空了。小遥的心一下子也空了。转身看着对面床榻的莫叶已经鼾声连连,小遥不知自己这么做是否正确。
下了床,小遥一个人悄悄地离开屋子,漫步在草原上,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空中阁,抬头仰望,几个月前,自己连上去都成问题,现在一个飞升对自己来说小菜一碟,真是万万没想到,世事多变。
“小遥啊。”
听到米氏老人的声音,小遥连忙飞升上去,赶到他的塌前,米氏老人果真醒了坐在榻上,一双晶亮的眼睛看透世事。小遥跪在塌前,等着米氏老人吩咐。
“此去,乃是劫数。结果如何,你莫怪他人。”米氏老人虽然整日混混度日,但是心底似明镜。木朗府的人为什么而来,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有些事,已经是纸包不住火了。米氏老人伸出了手,小遥连忙扶着。米氏老人巍颤颤的走了几步,看到月光撒了些进屋子,笑道:“有多久没有出阁了。”
小遥扶着米氏老人走到漂渺原的北岸,太黑了,远处什么也看不清。但是米氏老人却看得出神:“哎,委屈你了。”
小遥不解,还想说不委屈。只见米氏老人衣袖一挥,远处的黑云层层移开,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小岛隐隐约约的出现了。这可惊得小遥不敢移动眼珠子。要知道小遥在岛上溜达,经过这儿不下千百次,怎么就没瞅见这里还藏了座小岛。而且师兄们也从未提过,看来是米氏老人有意而为之。若不知今夜亲眼所见,小遥怕是今生都不会知道。
米氏老人带着惊呆的小遥飞升到这座神秘的小岛,慢慢向岛中心走去。小遥则好奇的观摩着。这座岛甚小,岛上既没有飞禽走兽,也没有鸟语花香,真不知道米氏老人藏了什么奇珍异宝在这座孤岛上。
步行不过一刻,小遥便看到了前面有两个土包,走近了,才发现是两座坟墓,吓得小遥慢了一步走在米氏老人的身后。小遥环视四周,风声鹤唳、真怕窜出什么妖魔鬼怪,惊到了自己到没什么,要是吓到了米氏老人那可不是小事。秉着谨小慎微的态度,小遥走一步,望三望。
“过来拜见上善家的长辈。”米氏老人站在大的座墓前。
小遥战战兢兢的走上前,恭恭敬敬的下跪扣头,抬头才看到墓碑上写着上善溶月和上善智博两个名字。上善溶月小遥在藏经阁就知道了,只是没想到米氏老人这么长情,把人家的坟墓都按在自己家里。上善智博倒是没听说过。不过都是姓上善,应该是一家人。
米氏老人看着月光下照亮的“溶月”二字,甚是感慨:“真是对不住了。”以前没有护得住,现在也没能护得住。米氏老人愧对上善家对自己的信任。
小遥跪在地上,不知道能否开口安慰米氏老人几句。
作者有话要说:
一直在想 小遥和莫叶 最后会怎么样 O(∩_∩)O~
第62章 起誓
米氏老人上前摸着上善溶月的墓碑,十足的伤感:“是我有负于你。”
但是在小遥的印象里,血气方刚的米氏老人一直都是那个为了上善溶月上刀山下火海不肯一声默默奉献的人,哪来的辜负。说道辜负也是上善溶月辜负了米氏老人,明知道米氏老人倾心自己,便鼓动米氏老人为了三界的大义屡次身犯险境,最后,却选了别人。在小遥看来,上善溶月十足的坏。不值得米氏老人把她供奉在岛上,上千年的思恋。
摸着冰凉的墓碑,那些远古的记忆纷繁而来。当时三界乱成一锅粥,米氏老人孤身参战,差点死于乱战,要不是上善溶月舍命相救,自己也活不了这么长久。对于上善家的恩遇,米氏老人永生难忘,对于上善溶月的爱慕之情只能埋在心底。从那时起,米氏老人便成了为了上善家可以不顾一切的人。即便知道上善溶月心有所属,也愿意为上善家粉身碎骨。到后来上善溶月不幸死在混战中,连尸体都没能找到。大战平息,三界安定,万念俱灰的米氏老人向上善家求了一件上善溶月的衣物,寻了个及偏远的岛屿,远离纷争,为她做了一个衣冠冢。米氏老人隔三差五就会到这个岛,就这么望着衣冠冢,以表相思。直到逍遥岛来了外人,米氏老人才用云雾做了个结界,把这里藏了起来。当年天火突袭上善家,米氏老人早有预料。当米氏老人算出了天火来袭的时辰,赶到上善家时,已经为时已晚。坍塌的屋宇、焦黑的尸体,还有余火在蔓延,势必要把上善家焚噬干净,一派惨烈的景象。米氏老人行走在横七竖八的尸体间,心生悲凉。看到腰间挂着“智博”二字的玉佩还没有被焚碎,米氏老人痛心疾首的把尸体抱起:“你又何必呢。”可惜,这句话已经为时已晚。米氏老人能预感到的,其他大家族也能料到,怎么处理上善家米氏老人也猜到了,暗地里切合天意、秉公处理。也就是为什么上善家堂堂一个大家族,被灭门后,上界居然默许了不为其送葬,没有像样的墓地,更谈不上祭奠。为了保住上善家最后的一点尊严,米氏老人把上善智博的玉佩系在了其他尸体上,为了不引人注目,只带走了他一人的尸体,回到岛上,安葬在上善溶月的身边。也好给上善溶月一个交代。不然为了三界拼死而战的家族最后死无葬身之地,实在有些悲凉。苍天无情却有情,上善家经天火后,大家安心的守口如瓶,才让米氏老人在人间无意间发现了上善家的血脉。正是那场大火,让青山身体里的上善若水差点浴火重生,一丝元神的泄露被米氏老人抓个正着,才能顺利的救下上善家幸存的两根幼苗。也不枉上善家的先辈们为三界所做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