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亲王想了想,又看了看蒋玉菡一脸坚决的神色,开口叹道:“紫檀堡也好。本王知道你不喜欢王府里的人事,那你就回紫檀堡。本王会和那边的人打招呼叫他们不要去烦你——”
顿了顿,有些不甘不愿的说道:“要是没什么事儿,本王也不会去的。”
蒋玉菡闻言,有些心动的看了一眼柳湘莲和赖瑾。
赖瑾颔首笑道:“那边的房子已经空了几年没住人。倘或蒋兄心意已定,我这便派人过去拾掇拾掇,不过月余功夫蒋兄就可以回去住了。”
赖瑾很技巧的用了“回去”的字眼。果然,蒋玉菡听在耳中,只觉得没那么刺心了。那紫檀堡的宅子好歹也是他自己的,住在里头比在旁的地方更踏实一些。
既然几方人马都没什么异议,这件事情就算定下来了。随后如何指派下人修葺旧屋,张罗田地,敲打当地乡绅都是琐碎小事,不必一一记叙。
一个月后,蒋玉菡果真在柳湘莲等人的帮助下收拾细软重新住进了紫檀堡的宅子。之后每隔几日,惦念他身体的柳湘莲和薛蟠两人都会过来看看,忠顺王府那边也隔三差五的会派人过来瞧瞧。待看到蒋玉菡慢慢在那地方站住脚后,也慢慢的不过来了。忠顺亲王也果然信守诺言,并没有再上门纠缠。
赖瑾这边还有些不放心,指使人隐晦的打探几次。只听说南边有人托关系走门路向王府进献了两个身段儿好,颜色好的扬州瘦马,迷得忠顺亲王这几日兴头正盛,恐怕是没有多余的心思放在旧爱身上。
时日长了,就连柳湘莲和薛蟠等人也都慢慢放下心来。
六月中旬的时候,沈轩、冯紫英等少壮派将领奉圣上之命前往西海沿子戍边。而原本定下来一同前往西海沿子兴建市舶司的赖瑾却没有动静。乾元帝这边没有发话,赖瑾也不好开口询问。左右这事情已经定下来的,他也不是很着急。
看在乾元帝眼中,赖瑾倒是越发沉稳了。
因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选不得不推迟一年。且举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一年之内不许筵宴音乐,庶民三月不得婚嫁。所以秦牧和林黛玉的婚事不得不又往后头推迟了一年。这让秦、林两家人都觉得有些别扭。谁知在这样的档口,贾宝玉又生怕不热闹的捅出了一档子大事——
他竟然将去岁腊月二十九,众位姑娘于芦雪庵赏雪赏梅时候所联的诗句,拿到北静王府中任人点评。并且言语之间甚为推崇林黛玉所做的几句诗。虽然竭力掩饰,但字里行间爱慕之情表露无遗。众人不觉联想到林黛玉当年刚刚入京之时,据说是和这位荣国府的宝二爷同吃同住,两人一直黏黏糊糊长到十二三岁大小,林黛玉被林如海接回江南才算分开。
又想到在此之前,荣国府传的沸沸扬扬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听说那荣国府的宝二爷在林姑娘订婚前后那可是闹了一场又一场,直到如今都念念不忘。想来那林府的大姑娘是何等绝代风华,要不然,也不至于让惯会温柔小意的宝二爷情深意重到如此模样。
且听说那林如海当初将林黛玉送上京来,也果然是有着结为姻好的心思。只是那宝二爷的生母,荣国府的二太太死活不同意,又从金陵接来了自己的侄女儿薛宝钗,想要促成“金玉良缘”。林黛玉争不过这薛府的姑娘,才不得不抱憾退出……
霎时间,宝黛钗三人的桃色新闻在坊间巷口,酒楼茶肆大肆流传,为京都世家子弟添了多少茶余饭后的谈资。消息传出,就连平日里低调做人许久的薛宝钗都被迫躺枪了。听说这位向来冷静自持的薛姑娘终于忍不住把自己关进房里一顿发泄,听说这两日来,皇商薛家报废的瓷器都比往年一年的分量还多了三成有余。
与此同时,林家的姻亲秦府也是勃然大怒。之前林黛玉和荣国府的瓜葛他们家也是有所耳闻,但想着表兄妹两个都是年幼无知,且还有双方长辈压着,不至于闹出什么事情来。最重要的是林黛玉这姑娘容色绝代,才学也好,家世更是不俗。秦家人看中林家的家风气节,方才主动上门讨了亲事。和如今原本以为的好媳妇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丑闻,让书香世代的秦家如何忍得下这口气?
这人还没嫁进门来,昔年的桃色新闻就风风火火的传了满大街,这样不守妇道的女儿,谁家敢娶,谁家敢要?
于是秦家老爷子在宗族大会上亲自开口要取消婚事,甚至派人找到林如海当面质问,气势汹汹的要讨个说法。
彼时林如海也被贾宝玉的举动弄得措手不及,异常尴尬。又见秦府是真心动怒,竟然还起了悔婚的念头,不由得越发着急愤恨。向来清淡儒雅的气质也被烦躁冷厉取代。相信这会子贾宝玉要是敢出现在林如海的面前,林如海甚至会罔顾王法律例亲手把人掐死。
昔年让林黛玉上京由荣国府教养,是林如海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情,没有之一。
可如今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哪怕林如海肠子都悔青了,该面对的局面还要面对,该解决的事情还得解决。
只是林如海到底是个爱女如命的。哪怕是在这等慌乱的情况下,还不忘嘱咐家中下人万万不能把消息传入内宅,生怕引的黛玉不痛快。只可惜林如海能左右得了自家下人,却左右不了别人的嘴巴。事情发生之后接二连三探视林黛玉的闺蜜当中就有那起子好奇心大又没有分寸的世家姑娘,言语间便试探着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
林黛玉虽然深处后宅,但冰雪聪明,举一反三。见众人如此反常也不动声色地套话反问回去,两三句便推测出外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向来身子娇弱又心思细腻沉重的林黛玉在听到外头的闲言碎语之后更是气得口吐鲜血,颓玉山倒玉柱的病倒了。
秦、林、薛三家都被贾宝玉一个动作搅得鸡犬不宁。此时此刻,罪魁祸首贾宝玉也被贾府下人押到了荣庆堂中。
自己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的贾宝玉畏畏缩缩的站到众人跟前。贾母又是心痛又是伤心又是气恼的说道:“宝玉啊,你如今也十八大九的年纪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你应该有个分寸。你这么一闹,岂不是把玉儿往死里逼吗?”
贾宝玉惨白着一张脸面,神情惶恐的摇头说道:“我不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这么妹妹们很有才学,本不该明珠蒙尘,就将大家联过的诗句拿去给北静王和王爷身边的那些词人鉴赏。我只是想着让他们知道妹妹们的好处,我不是故意的。”
贾母看着贾宝玉被吓得语无伦次的模样,不是滋味的叹息一声。
是宝玉行动莽撞害了黛玉,是她们荣国府对不住林家。可是宝玉是她嫡亲的孙子,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宝玉受罪。只是玉儿——倘或真的被秦家退婚了,今后该怎么办啊?
王夫人在一旁窥着贾母的神色,不由得心中一动,开口说道:“老太太疼玉丫头的心,我们都是知道的。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追究是谁的错已经无意。还不如想想该如何解决问题才是。”
贾母叹息一声,疲累的说道:“事情都到如此了,还怎么弥补,还怎么解决?”
王夫人脱口说道:“倘或秦家真的退了亲事,就让宝玉娶了玉丫头好了。”
贾母霍然抬头,目光冰冷的看着王夫人。
王夫人心下一寒,硬着头皮笑道:“既然事情是宝玉引起的,就该让他自己去担当。如今玉儿要是真被秦家退了婚事,又有了这样的名声,恐怕以后也嫁不到什么好人家。不如索性就嫁给了宝玉——好歹宝玉也是荣国府的嫡次子,论起爵位来咱们家还比秦家高上许多。玉丫头嫁入咱们府上,她本和宝玉有旧,还有老太太照应着,想来也比嫁入秦家好的多。”
坐在一旁的邢夫人嗤笑一声,不屑的摇了摇头。嫁给宝玉比嫁给状元郎还好,这话也亏王夫人脸皮厚的说出口来。
她有些看戏不怕台高的挑眉说道:“话也不是这么说的。那秦家姑爷可是响当当的状元郎,如今在翰林院也是五品的官身。秦家又是一门亲贵,秦大学士在圣上跟前儿的得意恐怕比我们荣国府这功勋世家也不遑多让。嫁入林家和嫁给连举人都还没考上的宝玉没什么区别?二太太也真有脸说。”
王夫人有些尴尬的撇了撇嘴。贾宝玉不服气的说道:“伯娘胡说,林妹妹岂是那等艳羡浮名的人。”
邢夫人冷笑道:“玉丫头是否艳羡浮名我不知道。不过你如今把她的那么惨,声名尽毁还要被人退亲。倘或我是她的话我这会子恨不得一把刀戳进你的胸口。这辈子宁可剪了头发做姑子或者一头碰死,也绝不会嫁个害了我一生一世的人。”
邢夫人这话说的狠戾,说的贾宝玉脸色惨白,摇摇欲坠的晃了两下。
贾母有些不忍的斥责道:“好了。都什么时候了,就别说这样的风凉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