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红楼还珠兄弟配 (callme受)


  又把眼看向纪昀,语重心长道,“你就是太锋芒毕露,城墙傲慢,肆意风流,真率□太过了,不然以当年的文章,足以位列三鼎甲之列。”
  纪昀点头应是,眼角有些不以为然,刘统勋尽皆看在眼中,暗暗叹息一声,也不再多说,另提了一个话题,笑道:“最近在翰林院怎么样?”
  这话说得,老头就是翰林院管事,谁敢欺负了他的得意门生去?纪昀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弟子礼:“弟子外放的公文已经批下了,还要多谢先生从中周旋。”
  刘统勋用背部顶着椅子背,阖上眼摆了摆手:“你任编修的时候做出了成绩来,谁都亏不了你,这是你自己的功劳,无需往我身上推的。”
  话是这么说的,纪昀也不是傻子,就算没有刘统勋从中周旋,最起码有这尊大佛罩着,旁人也不敢伸手把他的功劳冒名顶占了去,态度仍然十分恭敬。
  他此时确实有着文人特有的清高孤傲与旷达狂放,但是对刘统勋的知遇之恩却怀着十成十的感激,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恩师也是满怀钦佩之情。
  ————————————————————————————————————————
  刘统勋上次见到林璐是三年前,早知道他同林如海相貌极像,此时三年后再见,林璐褪去了婴儿肥,身形已经长开,又因为林如海已经故去,更添了三分怅然,因此等林璐行完晚辈礼后,便把人虚托而起:“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公瑜大有乃父之风,遥想昔日探花郎跨马游街,检点芳丛饮数杯,不过须臾,已是天人两隔,可见天心难测。”
  这话带有长辈对晚辈特有的欣赏,亦带有暗暗的告诫,林如海十几岁的时候都当了风光无限的探花郎了,你这都十五了,头上半个功名也无,就顶了一张你爹的脸招摇撞骗。
  林璐此等厚脸皮的人虽然可以承受,完全当这老头是放屁,此时也作出十分愧疚的模样,红着脸道:“不敢当不敢当,公瑜何德何能,虽有意为生民立命,奈何天资驽钝,不得入圣贤之门,非但不能光宗耀祖,倒叫门楣无光,实在枉为林家子弟。”
  刘统勋盯着他圆圆的鹅蛋脸看了三秒钟,觉得那愧疚从清浅的眼睛深处透出来,不像伪作,因道:“你能看明白这点,也是难得,既然有心,更当勤恳读书,不堕乃父声名。”
  林璐给他念叨得头皮发麻,这可真是读书人说的出来的话,跟林如海平日里教训他的话一模一样,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刘统勋这老头跟他亲爹关系确实不错,可不是哪个同科之人的儿子来了,都能听见刘统勋这样教训自家晚辈的口气。
  像刘统勋这样身份地位的人,一见面就斥责他反倒是亲近的表现,不然随便来个路人甲乙丙,人家准保客气生疏到极点。
  林璐自然满口答应,见刘统勋有点想要立时考校他学问的意思,急忙笑道:“不瞒世伯,侄儿此次并非单身前来,父亲大人于过身之前,曾收一养子,此番他同晚辈一起上京,也来给世伯请安。”
  以两家的关系,林璐称刘统勋一声“世伯”并无不适之处,不过他不想一上来就这样没脸没皮地套近乎拉关系,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是自称“晚辈”,尊称刘统勋为“刘大人”的,此时见刘统勋话里话外透着亲切,并无官架子,方才改了口。
  刘统勋显然先前并没有收到消息,他跟林如海只是同僚同科,又一者在京,一者外放,对人家的家务事也不是多了解,眯了眯眼睛,道:“这又怎么说?”
  虽然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心中仍然有着几分惊讶,相交这么多年,平日里也有书信来往,林如海是什么人,刘统勋也是很清楚的,那是规矩透到骨子里的人物,按照常理,自然不会行事这样莽撞胡来。
  林家虽然几代以来一直人丁单薄,世代单传,但是林如海本人并不是没有子嗣,而且有儿有女,儿女双全,林家并无绝后之忧,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林如海竟然还会提出收养义子,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的事情。
  更何况,林家几代单传,并没有合适的血脉,连远亲中都选不出来合适的同宗,这个养子八成是一个异姓。
  中国唐户令规定“诸无子者听养同宗于昭穆相当者”,中国人尤其是汉人立嗣最强调的是“血的共同”,所谓“同姓不婚,异姓不养”就是由此而来。
  在满人入关以前,乱收异姓养子是要判刑的,虽然满清在这方面的律令并无明确要求,但是林如海的所作所为明显也是不怎么符合规矩的。
  林璐坦然自若,仍然笑得坦然无害:“子毓是栖霞寺智方主持的关门弟子,虽然只是俗家弟子,但是天资聪颖,先父母于栖霞寺上香还愿时,得智方主持引荐,青眼有加,收为徒弟。及至后来,父亲担心我一个人势单力薄,孤木难支,便干脆收了子毓当养子。”
  刘统勋沉默了一下,略一想就明白了林如海的打算,眉头一皱,道:“叫他进来吧。”
  刘统勋平日里贵人事忙,确实没有空闲跟几个小辈扯闲篇,不过如今临近年节,他年岁又大了,乾隆向来怜惜老臣,干脆大笔一挥,批给他一个月的假期。
  刘统勋此时并无差事在身,作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他向来又以汉臣执掌者自居,平素也喜欢同有才能的小辈打交道。
  刘统勋是知道林如海这个人的,人家十几岁中了探花郎,以这个年岁能在学问上有这样的成就,称一声“天之骄子”并不为过,林如海平日里谦谦君子,温润平和,其实眼界极高,寻常人入不了他的眼。
  不论那个林家二小子是什么来头,哪个主持哪个方丈引荐的都是虚的,堂堂正二品大员收了徒弟,足以堵了智方的嘴,偏偏能被喜欢到直接收为养子的地步,可见林如海对他的认同与看重。
  更何况,这个养子收得很是时候,不早不晚的,林如海在即将过身的时候才下定决心,视礼法规矩于不顾,破例收了这么一个养子,其实已经有了托孤的意思.
  ——先前的林家二少爷,不过是一个寺庙里和尚的小徒弟,甭管智方主持是何方神圣,这个身份也绝然不可能比得上一个正二品大员之子在政治上的地位,林如海这是在向其施恩。
  刘统勋人老成精,他相信林如海能做出这样大的牺牲,自然不是因为对那位林家二少爷看得顺眼,这是影响到林家家风和名声的事情,林如海却义无反顾仍然做了,可见其中猫腻不少,这么一思量,刘统勋还真起了好奇。
  林璐告辞出去,不一会儿就领着林琳再次进来了,刘统勋打眼一看,先有了三分惊疑不定,饶是以他的心力,定了定神方才对着林璐笑道:“这便是如海兄新收的养子?”
  这当然是一句废话,不过废话也有它的作用,刘统勋现在有点头晕目眩,需要一点时间来整理一下思路。
  当然,他的心慌意乱也不是因为林琳顶着的那张脸的,刘统勋活到现在,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看到了一个长得俊俏的后生也断不至于失态至此,他是隐隐觉得林琳眉宇间带着的沉沉威严像极了一个人。
  异样的感觉并不是一闪而逝的,刘统勋凝神再看,越看越觉得古怪,那样的气度只能是长时间的养尊处优、权掌天下方能慢慢锤炼而出,那是脚踏日月,手掌乾坤之人才有的从容萧索,放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儿郎身上,竟然找不到丝毫违和感,
  林璐察言观色,竟然在这只老狐狸身上看到了不甚明显的惊惧,心念一转,只是笑着答道:“回世伯,这是幼弟,单名一个‘琳’字,字子毓。”
  刘统勋神色一晃,失态转瞬即逝,笑道:“如海兄一如既往地风雅高华,倒是好名字。”言罢不再多说,让管家取了见面礼来,自己另从书桌上取了一方砚台,交予林璐。
  作为一个靠眼力界发家的人,林璐招子毒辣,只扫了一眼就笑道:“世伯这样贵重的礼物,侄儿可是受之有愧。”
  手中的砚台是全新的,明显刘统勋放书桌上就是个摆设,没舍得用,蕉叶白冰纹单打砚,端正大方,触手坚润细腻,显然出自名家之手,不过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块砚台材质是松花玉石的。
  松花石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那是满清的发祥地,被皇家封为禁区,禁止开采渔猎。松花石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山区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做为国宝御用,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
  一句话说,这是御赐之物,这老头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转手送人?
  林璐心头跳了两下,抬眼看向这位军机大臣,刘统勋似乎看出他的疑虑,笑道:“不碍的,这并非皇上下明旨赐下的。皇上宽厚仁德,怜惜老臣,乃南巡期间下赐,内务府并无记录。”
  说着朝着紫禁城方向一拱手,“况且一共下赐了三方,当今圣上最欣赏读书人,早已言明交由我暂管,取恰当时机转赠给有才学之士,老夫已送出了两方。”
  刘统勋先前准备好的见面礼并不简薄,此时凭借多年老狐狸的嗅觉,隐隐觉得林琳不同寻常,方才临时改了主意,加重了见面礼的分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