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缘分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因果吧。毓夙放弃了继续纠结缘分的问题,他觉得赵朗可能是故意这么絮叨,把他说晕了,就不会继续计较宝莲灯的事情了。其实毓夙也不想多提那件事,顺着赵朗的话头就继续说:“那要是那天二郎神也问我一句宝莲灯的事,我说不定就把灯给他了,那也可以说,二郎神跟宝莲灯也是有缘分的?还真轻巧。”
赵朗笑着说:“可那天他什么也没问,不是么?这就是他和那灯无缘——不说这个,咱们不是说着杨婵的事么?她如今在华山下头,也有近二百年了,她在下头一日,她哥哥就心疼一日,只怕是,挨到今天,杨戬那等水磨工夫也终于忍不住了。”
宝莲灯的故事里,本来应该是三圣母和凡人生的那个儿子拿着宝莲灯打败了二郎神,然后把她从华山下面放出来,前后也就是二十年的功夫。可那时候杨婵把宝莲灯给了毓夙,毓夙被赵朗抢劫,赵朗又把灯给了他师父,那灯必然不可能回到杨婵儿子的手里。
也就是说,宝莲灯故事最重要的道具没了,杨婵的儿子还拿什么劈山救母?转眼百年,杨婵的儿子就算有四分之一仙人血统,也敌不过岁月的威力,这会儿早就不知道转世轮回过几次了,杨婵还苦逼地在华山下面压着,这也是为什么毓夙觉得愧疚的主要原因。
不过,如果真如赵朗所说,二郎神心疼他妹妹,那他当初怎么还狠心把杨婵压在华山下面?就算压了,以他在天庭的地位,求个情,减减刑肯定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杜金,也就是神农,以前还说过,蜀中那处的灵脉供应了天庭三成的需求,那条灵脉是二郎神的,所以王母和玉帝争着讨好拉拢他以求获得天庭的实际统治权,那二郎神说的话,份量肯定不轻。
赵朗肯定也知道这事,毓夙想到了,就问了,赵朗听得一愣:“你竟然还知道这事?”
轻视之意溢于言表,毓夙有点气闷,赵朗连忙道歉说:“这也算是天庭隐秘,我不料你竟也知道。实不相瞒,先前我能撕裂封神榜,还多亏了一人相助——便是那东昆仑的木公,东华帝君。若没有他抬了抬手,让我借了东昆仑的灵脉,我还抗不下那么大的事。我撕裂封神榜之前,种种布置都还是极其机密,灵脉之事更是隐藏极深,天庭中知道灵脉的人,一双手就能数过来,所以你竟然知道这事,真是我意料之外……想必是地皇陛下告诉你的吧。”
等毓夙点头,赵朗就说:“杨戬么……虽说蜀中灵脉名义上是他管辖,可实际上,掌握着那灵脉的是瑶池王母。王母只不过是利用他罢了,他二人多年来也只是面和心不和,杨婵之事一出,他们更闹翻了,王母强硬,杨戬尚不愿与天庭决裂,就只好退了一步。”
毓夙听得稀奇,他一直听说,二郎神多年来不给天庭面子,听调不听宣,可这会儿赵朗却说,杨戬其实不愿意和天庭决裂,他妹妹出了这么大事,他都忍了,这还真颠覆认知。
赵朗看了毓夙一眼,又说:“杨戬这人,心性为人都还算不错,惟独……嗯,太婆妈。像玉帝那样的舅舅,王母那样的舅母,若是我,有多少也早冲上去将他们打翻,他却磨磨蹭蹭,嘴上说着不愿理会,心里头还不知怎么舍不得——不就是他母亲当年曾和玉帝在同一处矿脉共生?那同一条矿脉里不知多少玉石呢,玉帝不过是其中一块,有什么舍不下的?”
毓夙听得嘴角一抽。玉帝原身是块玉石,这件事他知道,可在赵朗嘴里一说,怎么就变得特别……廉价呢?这话真的好像是在贬低玉帝的出身。
赵朗见毓夙脸色古怪,变本加厉地继续贬低玉帝两口子:“至于王母,那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不过是矿脉边的水坑。就说她曾待杨戬很好,那也只是为了利用杨戬而做戏,到了后头,脸面都揭下来了,还要记着当年的恩情,还要回报她,这可真是迂腐之至。”
恩情因果什么的,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毓夙一边看着那边原地踱步,越发焦急的杨戬一边说:“人家二郎神觉得值得,那就值得,咱们不过外人,管那么多做什么呢?”
赵朗听了,顿时高兴起来:“不错!他要是不这么婆妈,我这会儿还抓不住他把柄了。你说得极是!嗯,果然他还是这么优柔寡断得好!再聪明,也要为我所用!”
毓夙不知道说什么好,又看了赵朗一眼,这才把视线转回到二郎神身上。杨戬这会儿估计是急得很,连身为神仙的仪态风度都不在乎了,转来转去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他站着的这地方虽然不是人来人往的集市,可也有不少人路过,就有人盯着他看。
一是因为他长相太出色,二是因为他行为太奇怪,这人一会儿就吸引了许多注意力,只不过是因为他修为高深,没人看得透,这才没有人凑过去和他搭话,打听热闹。而杨戬的注意力明显不在他自己身上,被修为低于他那么多的人盯着看,他也没察觉。
或者说,虽然他察觉了,但他也已经顾不上在意这些事情了。二郎神的精神完全集中在等人这件事上,他时刻注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一旦有人出现在周围,他就立即看过去,仔细分辨,然后失望,接着继续等下一个人出现,周而复始,看了一会儿毓夙就替他觉得累。
还真是奇怪。绥山这里虽然不是凡间,但也不是什么仙家福地,最关键的是,这地方是赵朗的地盘,赵朗看样子跟二郎神关系并不好,那杨戬为什么会选在这样一个地方等人?
毓夙正想着,旁边赵朗像是有读心术似的,冷笑了一声说:“这是考验呢。看他拉不拉得下脸面,跑到我这里来,还要被一群凡人围观。他若是忍不住走了,那就不必再提后头的话;他要是忍得住,此子心性上佳,还能磨磋磨磋,日后派上用场。果然是金庭的算计。”
考验什么的,毓夙还是能听懂的,后头的话,他就不甚了了了。毓夙也不好多问,免得再被牵扯到什么是非里头,谁知,赵朗却又说:“说来此事,你知道么?杨婵与凡人生的那个孩子,当年被人换了命,□岁便死了,死后魂飞魄散,杨婵前些天才知道这事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笑话是
话说,沉香特别恨二郎神,但是他又死活打不过他舅舅,于是他苦思冥想,想啊想啊,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他挑了个大年初一,去理发了
没了
于是……看懂了咩?
远目
第一百一十章 槽点太多了
毓夙本来一点也不想就这件事搭腔,可等赵朗爆料完了,他还是忍不住“咦”了一声。
实在是,这事也太出乎意料了吧?三圣母的小孩,也就是宝莲灯的男主角,就算不能成就英雄事迹,劈山救母,也不至于就此命运大转弯,不到十岁就死了,死后还要魂飞魄散。再怎么说,这也是神仙后裔,身上流着四分之一上古神仙的血统啊,怎么那么容易就死?
赵朗看着毓夙惊讶的表情,得意洋洋地继续显摆自己的消息灵通:“早就说仙凡不得通婚,这条天规从天皇年间就有了,这么多年都没改过,还是有道理的呀!也就是那些新晋、没根底的神仙才整天想着思凡之事,嫌这天规碍事——那些凡人兴许最初还能有几分真心,可有朝一日知道了枕边人竟然是神仙,哪还能不起贪念?贪心一起,就招惹灾祸。”
前头关于天规的正确与否,毓夙觉得很难判断,不过后头赵朗说的这些倒是挺对的,毓夙不由得点了点头,起了好奇心:“那三圣母在凡间……那什么的那个人,也是因为起了贪心,所以才害了三圣母的孩子?那三圣母……肯定是想要替自己的孩子报仇的吧?”
赵朗点头说:“杨婵虽说糊涂了些,可也不蠢,自己孩儿被害得魂飞魄散,她哪会甘心咽下这口气?更何况……呵呵,暂且不说这个。你瞧杨戬吧,他今日来这里等人,还专门挑了我的道场,遮遮掩掩,要么是为了把他妹妹弄出来,要么就是替他那便宜外甥报仇。”
毓夙倒不太想知道二郎神想干什么,反正只要等着瞧就行了,他更想知道,宝莲灯的男主角,三圣母杨婵的儿子,是怎么死的。既然都说是“害死”,还要“报仇”,那肯定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充满了狗血,毓夙的八卦之心已经被这几个关键词勾起来了。
眼瞅着赵朗已经兴奋地开始推断二郎神到底有什么打算,毓夙连忙拉拉他的衣袖,说:“大仙你刚才还没说完呢。三圣母的儿子是怎么被害的?杨婵私定终身的那位,我记得是个书生,算起来也是儒门一派……说不定在这里头还能有什么可谋划的,你说详细点呗。”
赵朗一听,顿时眯起眼睛,不知道琢磨了些什么,过了一会儿才说:“其实是这么一回事:那凡人在杨婵被压下华山之后,又娶了一房续弦,续弦给他生了个儿子,与杨婵之子同月同日生,相差了三岁,后来,那续弦之子在学堂中杀了同学,那凡人就与续弦商定,让杨婵之子顶罪替死,可杨婵之子毕竟是神仙血脉,那凡人便想了换命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