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间酒店凌乱不堪,而警察冲进店里那一瞬,我已被其他人扯开。.......
那ㄧ年,阿磊没死。却也生不如死。那ㄧ棍和那条铁链造成他的大脑与脊部伤害,瘫在床上昏迷不醒,从此成了植物人。
他没能坚持到二十八。丽宫也没能熬十年。没人能想到舞厅业没落的那样快,□□零年代的夜生活,五光十色激光光,霓虹舞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我们的世界里凋零……
当兵前我坐在阿磊病床边,他浑身插满管子,脸颊迅速消瘦,病房日计费的,最后也只有那一沓冰冷的医疗账单,成了阿磊最后的价值。
贵得吓人。忽然间我也胡涂了,不明白这一切的结果,起初为的都是什么,值得吗?
我无法自问,想问阿磊───可惜他再不能回答。
第28章 二十五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八号,是阿磊走得那一天。
他终于走了。
在床上躺了四年,呼吸停止在二十四岁。
这些年他的医疗费大半是劳力仔负责。阿磊有个大姊,时常去医院探望,我遇过好几次,从没见过除她以外的阿磊他们家的长辈。
……
那天,我是早上收到的通知。
阿磊大姐给我打的电话。大概是因为我是最常去看阿磊的朋友。
电话里,她颇为冷静,说:「如果你今天方便的话,来医院送弟弟最后一程吧。」
阿磊的家人已同意拔管。
我中午到的阳明医院。
走到病房外,除了阿磊大姐之外,还有一个老人。我第一次见到阿磊家的长辈。
阿磊大姐率先发现我,朝点头致意,她低声跟手边搀扶的老人说了些话,两个人就转了身,朝门口走来。我往旁边让路,老人家经过我身边时还抬头看了我一眼。
那双眼混浊沧桑,近看有些可怕。那是一张皱纹满布的脸,法令纹像两条深刻的刀痕,是岁月凿上去的,我已忘了上次被长辈这样死死盯着看是什么样的情景了,我顿时哑口无言,连叫人都无法,那感觉并不好受,但也无法避开对方的目光────在老人的双目里,我看见清晰的怨怼。
老人一句话都没多说,定定看了我一会儿,就被阿磊的姐姐扶着走了。
擦身而过时,大姐低声对我说,「下午三点十分,进去跟他说说话吧。」
她声音轻,听得出哽咽。
……走进病房,阿磊住得是普通四人间,每个病患之间的距离用一片又一片的淡橘色帘幕隔开,没有多少隐私可言。
我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一句话都没说,
他的脸颊深深凹陷,原先健康的体格已瘦得脱形。双目紧闭的阿磊,他以前在舞厅大秀舞技的样子,直到那日我依旧记得很清楚。阿磊是否能苏醒,从他第一次手术过后,就成为一个谜,曾经我也忧心哪一天他醒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白痴。他妈的,结果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那个医生还真说过:不排除有这个可能。也许他的智商会倒退成十岁以下的孩童,也许更不乐观……
……当时我心情很差,试图想象不能自理、口水横流的阿磊,光是想象,都感到难堪与残忍。
等待无疑是煎熬的。尤其是当你无法确定自己等待的结果是好是坏。
如今谁都不用再等了。因为阿磊的家人已代替阿磊做了选择。
……我曾在无数个夜晚里想象过这一天的到来。
我好奇问过医生,阿磊这么躺着,看似跟死人也没什么两样了,那他还有感觉吗?
医生说:「理论上是有的。理论上───他只是动不了而已。」后来我尝试揣摩过阿磊现在的处境,发现自己完全不能体会。若哪一天我也变成了这个样子,动不能动,说不能说,我想我也宁愿早点去死,求个解脱。
当夜我就做了噩梦,梦见我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动不了,一片漆黑,却有阿磊的声音,他说什么我不记得了,醒过来时,我浑身冷汗,直觉将它视为噩梦。那时我总希望阿磊能活下去,活下去就有希望;却没想过他是不是愿意撑下去,这样漫长的日子,一天干耗过一天,一耗就是四年。
….. 扯扯嘴角,我拿出刚刚在楼下新买的烟。捏着盒子抖出一只,叼进嘴里才想起医院禁烟,于是又将烟抽出,放在手指间搓揉了一会儿。
我发了一阵子呆。后来,那根烟后来被我塞到阿磊手中。,
我站起身,双手捧着他的脸,凑过去,低声喊:「好兄弟────」
低下头,嘴在阿磊的额头上重重碾了一下,眼眶忽地烧热了,说:「下辈子再战。」
冷冰冰的呼吸器。四面苍白的墙。
......阿磊依旧无动于衷。
我以为自己不会哭。
──── 那天是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八号。在那间病房里,我统共待不过十分钟,而我万万没想到,就在十几个小时过后,我会再度与阔别两年的程瀚青重逢。
…………………
那天离开医院后,我回家倒头就睡,狠狠补了一觉,晚上照常去银坊上班。
白天阿磊的事,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我情绪,那天晚上我喝了个大醉,对于后来发生的事,都只剩下零散而混乱的印象。简直都有点罗生门的味道。我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在酒醉后寻找程瀚青的号码,也忘了为何会与楼下那群人打起来,我几乎没有任何记忆…….有些片段都是后来听Peter他们转述,才隐隐忆起。
那天确实发生了很多事。不,严格来说,不能说是同一天。
因为碰到程瀚青时,已过了午夜零点,是十二月二十九号了。
我跟他许久不见。自从两年多前他去当兵之后,我们就再没连系过。头半年想起他的频率比较高,因为那时工作上比较清闲,直到后来劳力仔在台北的第三间酒店『银坊』开幕,我从此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将自己投入到工作里,生活正式性的忙碌起来,不再是以前那样到处给人围事的小流氓,性质不一样了,起码有了规律性;休假没事时,就去荣总看阿磊,期间短暂有过一个女伴,从此想起程瀚青的频率更加的少…….
我想,我跟他之间,真有那么点天注定的意思。否则我想不到其它的理由可以去解释。每次关于那些程瀚青的印象逐渐随着时间越加淡去时,就必然会发生点什么意外,将我跟他重新拉回到这条没有前途的路上,这么多年来,彷佛谁都逃不去,既作不到坦然的心贴心,又无法彻底分开彼此的肉体。……..
那晚打架事件过后,我们又火速地重新搞到一块去,这次维持的时间,比上一次要来得更长,相处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
有天晚上,我在家看电视,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以前跟买子他们成天泡在溜冰场的日子。
怀念的滋味来得突然而猛烈,我在家喝了半罐啤酒,冰凉的温度没能缓解这股激动的情绪,反而更加刺激它。我想起许多过去的人事。……那年尚未被收监的买子。那几年还活蹦乱跳的阿磊。我们正值热衷耍帅的时期,非要扛着一台收音机在溜冰场边摆着,放着最新的流行乐,不顾劝阻将声量调到最大,在那偌大的椭圆里竞速狂欢,高歌,秀花式,对经过的女生乱吹口哨........
如今阿磊没了。买子也过了那种随约随到的阶段。大家都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上背道而驰,我也体会了一把物事人非的滋味。
……我拿起电话,凭借那几分消灭不下去的冲动给程瀚青打了电话。我认识的人很多,可删删减减,最后觉得合适的人,竟只剩下一个沉默寡言的□□。
那晚我们跑到西门町附近的溜冰场。我还记得是周六。它营业到晚间11点。我们到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五十分钟。
从踏进溜冰场后,我的心就一直跳得飞快,很兴奋…….
租了溜冰鞋后,我才想起问他:「会溜吗?」
他说:「溜过。」
我笑。
……不过一时兴起的念头,就这样得到了实现,其实也不是多困难的事,却仍感到难得。
也许正因老早就脱离了动辄热血沸腾的少年岁月,望着溜冰场,在那人烟稀少逐渐接近午夜的时分,我忽然才有一种『一路走来一路失去』的感觉。
唰────空旷的溜冰场回音很大,我们两的大男人就这么一左一右的直直奔溜出去。回旋的视野,拉成一幅布幕,忽远忽近,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感觉这个地球似乎是真正在旋转的。程瀚青溜得也不错,动作很流利;我则不停绕着场的边缘溜圈儿,唰唰唰的,不停的移动、移动;他在靠中间的位置,也不停的移动、移动……
程瀚青的头发比我略长一点,不时会被流动的空气刮起,撩过眉目,导致他的眼神不时微瞇。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视线沾在了一起,空气成了胶水,把我跟他黏着了,隔着不断变化的距离与方向,我盯着他绕圈,他也盯着绕圈,脚下滑得越快,越看得专注。程瀚青身后的背景不断在视野内变化,远处的柜台、灯管、墙上的海报、铁灰的长形置物柜、座椅、声音……都被浸到水中泡软塌了一般,连同脑海中失速的回忆,全在程瀚青的背后迷离的糊烂成一团光怪陆离的世界,恍惚间,我似回到过去,听间当年场边收音机里狂野的歌声,有大笑怪叫的买子,高声唱着《三分钟放纵》的阿磊,有被我们逗到满脸通红的青涩工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