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人却已经火刺刺地到了。她拍得门砰砰响,杨炯跳过去开门,一看,后面还跟着剧组的导演和宣传。
经纪人要被气死了,看了杨炯一眼,转身训斥席桐道:“你疯了吗?没事作什么妖?整天圈你评论你的人多了你都不看一眼就回复啊!”
杨炯束手站在一边,默不吭声地跟着听训。他知道经纪人肯定误会自己了,觉得是自己故意糊弄席桐,甚至可能阴谋论一下自己故意设的圈套,可是现在不是解释推卸责任的时候,他不能在这个关口只顾着为自己辩解。
杨炯脸上发热,见进来的其他人也都责备地看向自己,小声问道:“现在能做点什么补救一下吗?要不我赶紧删评论?”可是评论太多,哪能删的过来。
在场的人没人说话,席桐的经纪人更是看都不看他一眼,显然心中气急。
席桐看了大家一眼,解释说:“这个怪我,是我逼着杨炯发微博的。”他知道自己这次要被赵铭一家给贴上了,虽然也烦,但仍解释道:“他刚还提醒说会不会影响剧组,我心思着不写信息不发剧照就没事的,没想到那个赵铭这么不要脸。”
纪晓先反应过来,问杨炯:“那是个什么剧?”
“……我也不知道,好像是复仇的?”杨炯愣了一下,道:“一开始经纪人,就是赵铭,说让我去演男四,我只有我那个角色的台词,拍摄的时候也是副导演告诉我怎么走位,我走完就算了。”
席桐的经纪人这才问:“你跟乔二有没有对手戏?”
杨炯怔了下才明白乔二指的谁,他想了想:“有,大概四五场,但是现场拍的时候跟我对戏的是场务,我在C组,乔乔在A组,我们没碰过面。”
室内有电话声突然想起,席桐的经纪人看了眼出去接了,过了会进来,身后跟了个陌生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气质美女,齐肩短发,一身西装十分利索。
纪晓回头看了眼,立刻站起来打招呼。几人站那简单寒暄,杨炯听了会儿才知道这位竟然是本剧的制片人。
制片人算是剧组的核心管理,她管着买剧本,拉投资,送审备案,还管着选导演,组团队,宣传营销和发行。只是一般情况下在剧组的都是执行制片和制片主任,制片人则多是挂名的出品方。
杨炯不知道这个剧组是什么情况,见制片人看向自己,赶紧给人鞠躬打招呼。
制片人却笑道:“不用鞠躬,这孩子太客气了。”又问纪晓:“他就是杨桐吗?”
纪晓点了点头,说:“是,叫杨炯。”
制片人道:“看我,桐和炯都给看混了。”又问杨炯:“你现在还在辉悦吗?”
杨炯摇头,也知道自己现在身份尴尬,一五一十道:“我合约到期了,公司没跟我签,但给了我一个角色,就是《新娘》里一个配角。后来戏拍完了,我去拿片酬经纪人却说因为我请假所以扣下了,一分钱不给。打那后一直没再联系。”
席桐在一边惊讶道:“不给跟他们要啊!那是你的钱。”
“我……不敢,”杨炯顿了顿,说:“我怕把他们得罪狠了,这个剧捞不着拍了。”
制片人笑笑,却没发表意见,只摆手道:“这事以后再说,我们先开个会吧。”
赵铭那边显然早有准备,在转发信息之后各大营销号纷纷带着话题发报道,一半是带着“桐雀春深锁二乔”的CP话题,历数几年来席桐和乔乔的各种纠葛,捕风捉影异想天开,最后再总结一下,两人都不错,颜值高潜力大,两边粉丝就不要撕来撕去啦,说不定以后俩人还有合作机会。
另一半则是各种比较,比较乔乔和席桐的相似造型,同款衣服,最后再搞个投票问大家觉得谁更好看更有气质一点。
水军满天飞,热度呼呼涨。
制片人道:“我们剧组一直很低调嘛,但是低调不等于不宣传,我刚刚已经跟苏安商量过了,正好这是席桐的第一部 电视剧,现在开始造势也不晚。现在辉悦恐怕已经联系了公关团队,先让他们高兴一会儿。”
杨炯微微一怔,心想原来席桐经纪人叫苏安。又想怪不得他们这么淡定,原来这么快就有对策了,他心里松了口气,又听制片对纪晓笑着说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一是跟我们撞题材的另一部剧,估计这个月才能开拍,我们进度控制的好就行,他们赶不上了。二是《逆旅》的首播权已经谈好了,四家卫视,上海、安徽、江西和吉林。售价略低,不低卖不出去,但好歹对得起大家的投资了。”
在场几人均是一愣,随后是显而易见的惊喜,宣传立马起身去前台要酒要饮料。杨炯也跟着高兴,却是吃惊更多一点。
他一是吃惊怪不得这剧组一开始格外低调,原来有题材撞车,怕被人抢了先机。二也吃惊这个剧还能卖出四家卫视。
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对于电影来说,影片的宣传是影响票房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会有专门的宣传团队,制造话题,安排专访,接洽电影公司的公共关系部门,买水军刷好评。发行商对影片的兴趣公式也是70%基于商业广告和电影宣传片,30%基于观众对该片的评价。
然而电视剧却一直是渠道为王,买不买要看电视购片部门的决策,如席桐所说,现在购片方试错的少,大家买片为了保险,要么买大妈大叔们爱看的现代剧,要么买自带粉丝流量的小生小花剧。
精品剧有吗?有,但是不是有名的制作公司出品的话没人敢买。买回去万一收视不好还会被怀疑吃回扣。
《逆旅》就有一点,这里虽然有席桐主演,但是其他主创人员没名气没作品,剧本方面虽然写的精彩但是题材受限……这样都能卖出四家卫视,只能说制片人厉害,估计有手腕有关系。
而制片人说卖得低估计也是风趣话,因为他们的投资和其他剧组相比本来就少不少。
果然,纪晓长舒了一口气,宣传正好拿了啤酒饮料上来,他啪的一下打开罐可乐,对制片道:“咱这一圈朋友,我最服你,真的!”
制片人抿嘴浅笑,跟他碰了杯,又不疾不徐道:“二轮播出权还在谈,今天找你是想说下海外版权,现在内地剧的海外版权就这四个地方,国内的香港台湾,国外的东南亚,日韩和欧美。欧美我们翻译不行,先不做考虑。日韩的话我这倒是正好有渠道,只是他们政策封闭,还是要靠低价销售。”
席桐在一边问:“多少钱一集?”
制片人说了个数。
纪晓先表态道:“我这边可以接受。”
经纪人苏安也表示没问题,又说:“辉悦不是正有个和韩国的合拍电影要播吗?正好是乔二的,现在人家这么热情,我们也别浪费了。搭一搭他们电影宣传的顺风车。”又对杨炯道:“你准备一下,一会儿发个剧组的宣传照,嗯算了,现拍一张吧。”
杨炯连忙拿好手机准备好,问:“拍什么样的?合照吗?”
“你……”苏安顿了下:“拍我们干什么,拍他。你这手机不行,用我的。”
她拿出手机,递过去,杨炯于是拍了张席桐在看剧本的照片,席桐只穿了个背心,臂膀结实锁骨漂亮,手里拿着杨炯的剧本,嘴里咬着一只小羊肖恩,斜着眼坏坏地看着镜头,笑意难掩,帅气逼人。
下午的时候微博和各门户网站便又出了新的通稿,标题还是乔乔和席桐,通稿内容却只有席桐的帅照以及对新剧的猜测和期待。
粉丝们纷纷花痴,一部分根据被糊掉的剧本字体猜测上面的两个大字是什么,一部分忙着给席桐露出的胳膊P棉袄,说天气寒冷怕爱豆感冒,还有一部分开始根据他手里的剧本,开始给人分析这剧本标注繁多索引清晰,显然席桐十分尽心尽力,又由此引出席桐这些年获得的大小成就,并暗讽了现在某些动辄捆绑的小生。
乔粉中午刚意识到自家新剧开播需要热度,正齐心协力的跟水军一块四处点赞转发刷信息,一看新的通稿里乔乔在前,还以为是友军,纷纷热情高涨的四处宣传。后来反应过来后顿时气的要死,乔粉和铜粉再次开始掀骂战,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从头开始翻。
CP粉冒头了几个小时就被两边骂的里外不是人了。与此同时,另一股小群体开始冒头,他们是杨炯和席桐的CP粉,取了个很二的命叫“同同”CP,还振振有词地说杨炯和席桐的名字都有个同字,简直是天生一对。只是这撮人最不团结,人数不多不说,没成气候就开始撕攻受。
杨炯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微博骂战,他以前都是旁观者,觉得这些撕逼的人难以理解,又忍不住猜测那些明星看到后会是什么反应,粉丝为了自己跟人对骂的时候,这些人是感激,是高兴,是漠然,还是讨厌?可是他也只能想想,他没有粉丝,连被人关注是什么感觉都不知道。
现在他的微博粉丝疯了似的一连涨了几万,也全是因为席桐和乔乔的缘故。因为他去看私信,挨条信息的打开看后,发现内容几乎都是在打听席桐的近况,拜托他照顾好席桐,又或者表示羡慕他能和席桐在一块,打听他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