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此时身上的内衣裤和包袱里换洗的全都湿了,也只能先烤一套穿一套。
其他人都知道自家首领隐私意识特别强,也没来打扰她,只有羽时不时抱着柴火钻进来添火。
天色越来越暗,雨也停了,地面开始变干。
二雪和高安排着吃晚饭。
孩子们也从洞里出来,按照原先分队一排排坐好。
去路上没有吃的肉干这时候也派上用场,吃完了肉干和木薯后,每人还要喝一碗姜汤,驱除寒气,预防感冒。
孩子们喝不惯这苦涩的姜水。但为了不生病,也皱着眉头给喝完。
喝完了就安排睡觉,地面下过雨有湿气,就找来柴火在上面烧,烧干后再铺上一层干树叶,天为被地为席将就着睡。
烧过的地面还冒着热气,在初秋的季节里显得有些闷热,人们围在一起小声地说着话,等热气过了再躺下。
桑榆此时没有一点睡意,坐在火边继续烘烤着没有烤干的衣服。
一排麻衣将她和山洞边上纷扰的人群隔开,像变成了两个世界。
娅坐着跟她聊了一会儿天后,随后就睡觉去了。
羽那边跟着其他人把奴隶安顿好了,这才钻过来找她。
“都睡了吗?”
“还没,地上热,还在说这话。”
“嗯,你刚刚喝了姜汤没有?”
羽点了点头表示喝了,自从上次桑榆交代她,要继续长高高,叫吃什么就吃什么。如今姜汤预防生病,她当然也听话喝上了。
“喝了两碗。”
说着在竹竿上翻找自己的衣服。
刚刚跟着其他战士又去抱了一些柴火,踩到水潭,又搞湿衣服了。
桑榆背靠着大树根,用木棍挑着火堆里的柴火。
抬头的时候,刚好一副妙曼的身影就这样闯入了眼帘。
此时月光很暗,火堆为灯,看不到身上伤痕。
但只一眼望去,就觉得她整个身材比例十分完美,背部线条流畅,这才没多久的时间,感觉又长高了一截。
小姑娘微微侧身抬手去拿衣裳,玲珑的一对就这么盈盈出现在桑榆的眼前。
带着一点点的生涩。
羞答答的,却被背部挡去了一半。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像心尖化不开的粘,带着三分朦胧七分诱惑。
桑榆心中猛地一跳,下意识低下头,眼睛紧紧地盯着眼前熊熊的火苗。
过了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声音,“怎么又换衣裳了?”
“踩到水了,溅了一身湿,一会儿还得烘烘,不然回头没的换了。”
等到窸窸窣窣的声音结束,桑榆才抬起头来,道:“衣服给我,我来帮你晾着。”
羽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依言把衣服递给她。
还好小内内没湿。
桑榆手上捏着还带着对方体温的衣裳,低下头,错过了那一双湿漉漉的眼睛。
羽无事可做,原本往外走的步子顿了一下,最后在对面坐了下来。
但眼睛,却偷偷打量着正帮着自己烘烤衣服的首领。因为头发被打湿,女人那原本束起来的长发如今披在肩上,尽显柔媚之色。
只是对方一半的脸隐在黑暗中,夜光黯淡,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正当她想说什么的时候,梅急匆匆地跑过来,扒开了麻衣做的帘子,嘴里有些着急地道:“首领,有个孩子发热了。”
桑榆闻言,迅速看了一眼羽,紧接着忙把手中的衣服架在木头上,快速起身。
只是因为太急,一个踉跄,差点就要倒在地上。
一旁的羽赶紧一把搂住了她的腰,往自己怀里一带,这才稳住了身形。
桑榆顾不得周身所触及之处尽是柔软,三步并作两步,跟在梅的身后。
发热的是个三岁的小女孩,没有父母,直接被奴隶主卖过来。
这种年纪小的又没有父母的,小队长也尽心尽力照料,连走路也是背着。
这会儿发烧,也不知道是因为淋过雨还是别的原因。
桑榆到的时候,女孩身边围了一大群人,桑榆让他们各自归队,该休息休息,该守夜守夜,只留了梅在身边。
等摸到女孩的身上,额头滚烫,眼睛紧闭着。
“还有姜汤吗,把罐子端过来。”
“再找些大碗盛些水来,羽,去把我的毛巾拿来。”
指令一下去没多久,东西很快就到了手边。
她先是给女孩喂了些姜汤,想让她继续出汗排毒。
再让羽把毛巾撕成两半,一半干的擦汗,另外一半则浸湿凉水,给孩子的四指擦拭着,再盖在额头上,想借此来降温退烧。
这一番动作下来,孩子是舒服了些,但全身还是烫呼呼的。
桑榆跪坐在地上,不厌其烦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这个流程。
她俯下/身子,长长的头发垂下来,挡住了她脸庞。
但一滴又一滴掉落的汗珠昭示着她此时内心的焦急。
桑榆确实焦急,这些孩子,瘦骨嶙峋,明显就是没喝过几天奶水,营养不良,她自认为把他们带回部落,这些孩子今后的人生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会再继续惶恐挨饿,他们可以重新找回天真无邪和快乐。
如今就还剩一半的路而已,她不希望任何人出现什么不好的状况。
梅见状,忙道:“首领,我来。”
桑榆知道这样的情绪对控制孩子的病情毫无用处,压着内心的焦躁,把毛巾递给了梅。
只是还没等她站起来,洞里边又传来其他人的惊呼声。
“首领,我的孩子也发烧了。”
桑榆顿时太阳穴突突直跳。
快速起身去检查,入手的是一样滚烫的温度。
“你别着急,我立即让人来处理。”
说完招手叫了一个凤凰战士,让他把换洗的衣服撕开做成毛巾,按照自己刚才的做法给孩子降温。
战士忙领命去准备。
“高,让所有小队长检查一下,自己队伍里还有多少人有发烧症状,大人小孩都要确认。”
高赶紧安排下去。
羽也没闲着,拿着火把和另外一个战士去溪边打水,继续熬煮姜汤。
很快小队长的汇报就上来了,一共有八个孩子和两个大人有发热的症状。
桑榆脑瓜子嗡嗡直响。
“再去检查一遍,这些人是不是有忽冷忽热的、想呕吐、一直发汗的症状。如果有,再检查他们身上有没有蚊虫叮咬的伤口。”
桑榆隐隐觉得大事不妙,两百个人中八个人发热,这个比例太吓人。
“首领,这些孩子人身上都有各种伤口,不好分辨啊。”
桑榆闻言,去到一个发热孩子的身边,翻动着她的身体。果然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伤口,碰伤的,鞭伤的,根本分辨不出来是不是被蚊虫叮咬。
她咬咬牙,站起来问道:“我们这里面的人中,有谁认得有哪些植物可以驱赶蚊虫的?”
娅这时候也过来了,赶紧拉住她的袖子道:“桑桑,现在是晚上,就算认得,天黑也找不到看不到。”
“天黑打着火把也要在附近找一找。”
她怀疑这群孩子患上的是疟疾,这种病就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染的。
现在这样的秋天,天气还很闷热,在这样的山洞和树下睡觉,少不了蚊子叮咬。
现在是八个人有症状,得立即采集措施防止扩散。
人群中立即有个男人站出来道:“首领,我认得,给我一把火把,我就能找到。”
“高,安排火把,让两名战士跟着她去找。”
“二雪、彦,等明天开始有一丝亮光,你们就要启程,一人双马赶回部落,把香接来,我待会儿会给你们画一张纸带回去,让她按照上面图把药带过来。”
一人双马白天不眠不休赶路,一天能走一两百公里。
现在她们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只要继续加急赶路,一天半就能到部落。
但等香到的时候,最快也得是三天后的事情。
不过至少比原计划的八天赶到部落要缩短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如果真的是疟疾,五到七天不治疗就会死亡,香赶到,她们还有时间。
而桑榆想要香带来的是青蒿。
部落周边长有很多青蒿,香也拿来用药过。
青蒿能治疟疾,并且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桑榆并非百科全书,她知道这个事情,还是因为科学家提取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一事,当时报道的时候就有对青蒿进行科普。
因此对疟疾也有了一些大概的印象。
没想到却在这里给用上了。
虽然此青蒿素并非彼青蒿,但历史上确实用青蒿治愈过疟疾。
她内心祈祷着千万不要是疟疾,毕竟这个病处理不好是会死人的。
但如今情况是这样,她也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众人见桑榆如临大敌的模样,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二雪和彦忙应声下来,赶紧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储存体力。
奴隶中似乎有人见识过这样的症状,顿时脸色惨白,小声议论着。
桑榆安排完这些后站起来道:“大家不要担心,我知道你们在怀疑这些人是不是染上瘴气病。但现在还不能断定是,不过这个病我们部落能治,为此我们要做两手准备,大家听我的安排,就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