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宁看了眼章修严。
章修严说:“既然是你请客,送的东西自然你拿着。”
袁波很好奇:“打开看看盒子里装着的是什么?”
服务员说道:“是莲子,店长亲自培育的莲子,据说很受欢迎的,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听说一颗就值好几万,比金子做的更贵——可就算有人拿出几万来店长也不卖给他们!这些话服务员没说出来,她怕袁宁听了心里会有负担,毕竟一颗莲子就能顶一顿饭钱了,里面有足足五颗。
袁宁见袁波想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五颗莲子躺在柔软的绸布上,看着不像食材,而像是莹亮的美玉,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光晕。袁宁感觉手心一阵波动,好像是鱼儿拼命地想往外游。他明白了,刚才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并不是错觉,那股生机是这五颗莲子透出来的——这不是普通的莲子!
袁波没有袁宁的奇妙能力,但他能看出这些莲子很不简单。他对袁宁说:“你可得好好把它们收起来,别把它们给弄丢了!”
袁宁认真点头,把盒子合上,珍而重之地放进进口袋里。
菜陆续上桌,每样菜分量都不大,不过菜色很多。闻到饭菜散发出来的诱人香味后,他们都默契地贯彻食不言寝不语的行为准则,埋头把每个菜都尝了个遍,吃得肚皮滚圆滚圆,连章修严都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很久没撑起来的胃,觉得它好像被填得太满了。
离火车开车只剩两个多小时了,章修严决定带袁宁和袁波去逛逛街买买东西,好好消化消化。袁波起初以为不好带为由什么都不愿买,章修严一句“我会让人带到邮局用邮政包裹寄回去”,把袁波的借口堵掉了。
于是章修严负责帮袁波挑选辅导资料,袁宁负责帮袁波一家挑选衣服鞋子袜子,甚至连内裤都挑了一打,让袁波恼得恨不得戳着袁宁脑门叫他别这么败家。章修严说:“袁宁暑假去他孟老师的实验基地帮忙做记录,拿了笔不小的工资。”意思是袁宁虽然能花钱,但也已经能赚钱。
袁波心情很复杂。章家真的把袁宁养得很好,对他既是疼爱又宠爱,又注意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章家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别人努力再久也无法获得的机会。
袁宁能到章家真的太幸运了。
袁波安心地在火车开走前赶到车站。
章修严和袁宁送袁波到月台。今天他们已经说了很多话了,到了离别的时候什么都说不出来。袁宁乖乖站在章修严身边,看着袁波三步一回头地走上火车。好不容易见了面又要分开,说不难受当然是假的,可是更多的却是关于未来的、坚定的决心。这一次他不会再哭了,因为他知道袁波跟自己都在努力着,而且他们一起努力的目标很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里实现。
所以有什么好伤心的呢!他们会再见面的,他们会再重聚的——他们会一起考上首都大学,让二婶再也不会皱起眉头,让自己离“优秀”离得更近。即使他要追逐的目标离他那么远——远得像天上的星星,但他也不会因为永远追不上而停下脚步。
袁宁悄悄看向章修严。
章修严正巧也看向他。
袁宁立刻收回目光,看向已经上了火车的袁波。袁波挤到了靠窗的位置,趴在窗边看向他们,眼里满是不舍。袁宁跑到车窗外,站在白线里朝袁波喊道:“袁波!我们说好的,要一起考上首都大学!”
袁波用力点头。如果这两年没有卯足劲去学习,没有卯足劲争取一切能争取的机会,他也不可能代表省里来参加这次竞赛。不管这次有没有拿到名次,能来这一趟就已经给他吃了颗定心丸。连全国性的比赛他都能挤上来,高考怕什么!别人肯花的功夫,他照样肯花——家里的条件也正在变好,别人能有的东西他也能有!
袁波坚定地说:“我们说好了!”
这时火车开始鸣笛。
章修严拉着袁宁退后了两步,把袁宁圈在怀里,免得袁宁被火车启动带起的风卷下月台。
火车缓缓拖着笨重的躯体往前驶去。
袁宁很想跟着火车往前跑,最终却还是定定地站在原地。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不急,一点都不急,他们不用为短暂的离别难过。
袁宁注视着火车,直到火车开出视线之外,他才转过身,把脑袋埋进章修严胸前。他鼻子还是酸酸的,抱住章修严说:“大哥,我知道不该难过,但还是很难过。我又要很久都见不到袁波了,”袁宁把脑袋埋得更深,“等大哥来首都念大学了,我是不是也要很久才能见到大哥一次?”
章修严一顿,抬手扫了扫袁宁的头发。明知道该把怀里的小脑袋推远,他却还是做不到。等真的不在眼前了,也许就能狠得下心了吧?在那之前不必特意疏远也不必刻意冷淡,免得这小结巴又多想。
章修严缓声安慰:“不管多久才见一次,他还是你堂哥,我也还是你大哥。”
第62章 小红本
首都书法协会。
会客室里坐着个金发碧眼的外宾,他脸上爬满皱纹,精神却非常不错。坐在他对面的,是年逾古稀的书法协会会长,是书法界泰斗般的存在。
老会长早就想退,想给后人让位,但大家都不让,因为老会长在这儿就是标杆、就是象征,就能吸引不少人关注书法、坚持书法。现在这一代被普及义务教育的孩子,大部分人都是练老会长的字帖长大的。
会见外宾这种事,本不该再劳动老会长,不过这次来的是故人,自然例外。当初老会长到国外呆了一段时间,这位外宾热情地接待了他,让他在异国不至于举目无亲、举步维艰。
老会长感慨地说:“没想到你居然能到华国来。”
外宾爽朗一笑:“其实自从你住在我们家一段时间以后,我母亲和妻子她们就喜欢上了华国文化,碰上你们华国过年时还会买个唐装穿上。还有啊,家里的碗碟都换成了华国的瓷器,她们口里不说,心里喜欢得很。而且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国会那边巴不得我们多来走走,看看有没有加深两国联系的新契机。”
老会长一点都不想掺和这些事:“我这里可没有你要找的契机。”
外宾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身体微微垮下,背脊陷入椅背中,垂下肩膀直叹气:“我也是累得慌,想来你这里清静清静。用你们的话怎么说来着?接受绚烂美丽的华国文化的熏陶,找到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宁静之所。”
老会长瞅了外宾一眼:“我们才不会说这样的酸话。”他很少承认自己是文化人,因为他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最动荡不安的一切,下过地、进过城、逃过荒、扛过枪,哪一行都干过,什么事都经历过一点,这一切造就了如今的他,同时也随着岁月流转融入到他的血骨深处,他不愿抛弃其中的任何一部分。过去容易让人忘怀,所以总该有人将它们铭记。
外宾知道老会长固执,也不多说什么。他站了起来,挺了挺背脊,走到会客厅挂着的书画前站定,说道:“这是你画的吧?连我这种外行都觉得这上面的山峰和河流气势非凡,配上你的字真是一绝,怪不得你那些后辈们都舍不得放你走。”
老会长摇头:“我还是更希望有后辈能越过我走到更高的地方。我现在所在的位置还远远不是顶峰,”他的目光悠远而哀伤,“曾经我也以为自己已经站到了顶峰,后来才发现自己所窥见的不过是小小的一角。”
外宾来了兴趣:“难道华国还有人比你更厉害?为什么我好像没有听说?”
老会长说:“他已经很久没有画画,更没有留下什么书画作品。”他也站了起来,“文化馆的展厅这边倒是收藏了他后期的一些作品,不过不是书画,而是风筝。”
“风筝?”外宾惊讶,“为什么是风筝?”华国是风筝的起源地,在很多文化作品里是象征着矛盾的自由与束缚。难道这个人曾经遭遇了什么,才会把心血倾注在那小小的风筝上?
“因为他喜欢小孩子吧。”老会长苦笑着说。那家伙的脾气就是这样,说不再画就不再画,说不再写就不再写,多少人重金相求都不为所动。倒是回到乡间后谁都不认识他,见村里的小孩都没大人带着,只能每天上山下河到处乱蹿,他却再次拿起了画笔,给小孩子们画了不少风筝。小孩子们知道那家伙脾气好,整天笑呵呵的,每次见那家伙回去都围着那家伙说话,那家伙越活越年轻,越来越像个老小孩。
可惜岁月不饶人,一眨眼那家伙带着没解开的遗憾与心结溘然长逝。
老会长拿起一边的拐杖:“我带你过去看看,你看了就知道了,即使是再普通不过的风筝,经他的手一画也变得完全不同。”
外宾欣然跟着老会长前往展厅。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老会长推开展厅门走进去,心情一瞬间就又酸又涩,也顾不得向外宾介绍什么,自顾自地走上前,隔着防护玻璃抚触着展位上已有些破旧的风筝。
其实从一开始,那人都没想着当个画家或书法家,他的字铿锵有力,透着股蓬勃的生意;他的画不是艺术品,是可以融入到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里、给每一样东西赋予生命的宝贝。就像叶文清刻的砚台,有了他的画就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旧爱之痒 (禾灯) 晋江2017-5-22完结不成熟的小明星X暗恋多年但不敢说的金主受娱乐圈 都市情缘 情有独钟...
-
背道而驰 (芒果馅粽子) 晋江 2017.5.26完结他这一生有过两次一见倾心[伪]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