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走出世外gl (方便面君)


  “如何安置?让他们搭营帐先住着吧,如今不能像当初那样给他们安置房屋在此落地扎根了。”邺沛茗道,这些人和村民、饥民不同,她当初说的是雇佣他们帮忙修河坝、建码头,他们也是为了这个而来的。事成之后,他们是否还会留下来谁也不清楚。
  陈沅岚却有些担忧:“沛茗,我知你有本事、腰缠万贯,可你已经付出了太多,加上他们这六七十人,你是否……”
  邺沛茗知道陈沅岚担心什么,在外人的眼中她的确腰缠万贯,似乎从不担忧粮食和钱财的问题。而她当初获得的额外奖励,所有包裹的物资都是以十倍的数量增加的,这些东西哪怕让她养一万人一两年也是够的。但是她也清楚这样下去迟早会坐吃山空,所以早在她当初送陈沅岚母女到恩州去的时候便四处收购了不少粮草。
  恩州偏安一隅,无战乱,更无流民,且这边并非中原储备的粮仓要区,从那儿到战备区运粮草又太远,故而一般都不会从那儿收粮。那儿的粮食是相对充足的,她在那买了不少粮,又以别的物资换了不少于她有用的东西。
  “我相信今日的付出,日后的回报必定是成倍的。”邺沛茗宽慰道,如同她让村民们种土豆,因为土豆的产量高。她今日收留了这么多人,明日他们便能种出更多地稻和土豆,她便能囤积更多的粮食。
  哪怕她做这些不是为了更大的野心,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她清楚地知道,没有什么比拥有粮食更能在这个世道活下去的。不知何时,或许有义军会打过来,两军交战,粮草是必需的。届时粮食全部被上缴以充军粮,百姓们才真的是连吃的都没了。
  陈沅岚看着邺沛茗发呆,邺沛茗歪了一下脑袋:“我说的不对?”
  陈沅岚摇了摇头,眉眼弯弯的:“我只是觉得,沛茗变了许多。”
  “比如?”邺沛茗问。
  “胸襟变得更加宽广,眼睛所看之处更广更远,心也更大了,能装的下越来越多的人。”
  “如此,不好吗?”
  “并非觉得不好,而只是我认为,你这样的女子好像有些令人着迷。”
  邺沛茗的心扑通扑通地加速跳动,她的眼骨碌碌地转了一下,靠近陈沅岚,在她的耳边轻声问:“是我这样的女子,还是只是我?”
  陈沅岚的呼吸一顿,邺沛茗的气息扑打在她的耳朵上,痒痒的——是一种从心里发出来的痒,让她无从下手挠痒。
  她的脸更红了。
  “菜要焦了!”陈沅岚盯着锅里的菜,提醒道。邺沛茗转过身去将已经炒熟的菜装盘,陈沅岚则端着菜先回屋里了。
  晚上用完了晚膳,邺沛茗又找马锋和石大明等人开了一次会。为避免马锋对石大明等人继续存有芥蒂和敌意,她向马锋说明了情况,马锋虽不能完全放下戒心,可也不会表现出来。
  紧接着邺沛茗把懂河务的聂秀清寻来,又拿出这方圆十里的地图。虽说是方圆十里,可按现代的比例来算,十里也不过六七公里地。这六七公里地本就有大片的荒地,如今都纳入了邺沛茗的名下,除了在近浈水的地方修河坝以外,还得在村子附近挖排水沟。
  邺沛茗虽然想仿造现代的水库,建造水坝蓄水,但是考虑现在的物资力量,以及他们中并没有专业的人员,便只能在山谷的河流处挖一条深深的沟,希望届时山洪暴发能将那些水排入浈水中,减少水淹农田和村庄的危害。
  集思广益后,便将建修河坝的事情定了下来,至于码头则与修河坝同时进行。石大明带来的人有七十多,除了后勤备用八人,余下三分之二的人去修河坝,三分之一的人去修码头。
  在浈水与阶水的汇合处是一块河道口相对宽很多的地方,且河水比上游段湍急一些,河沙不宜淤积,更便于船只停靠。二来该处地阔,且为港湾式河口,是个很好的建码头的地方。
  聂秀清没想到邺沛茗懂得的并不比她所知的要少,邺沛茗在马锋等人的眼中简直可以神化了:“公子,你怎么什么都懂?”
  “我才疏学浅,只是略懂一二。虽然我六年的地理不是白学的,但没碰它好多年了,许多事情都忘了。”邺沛茗道。
  “公子果然是神人,说的话我都听不懂!”马锋叹道。
  大致定下这些任务后,马锋又问如何安置石大明他们。石大明道:“这个你们且放宽心,论安营扎寨,我们是这些人中的翘楚。”他们常年外出劫掠,早已养成了习惯,邺沛茗只需供他们一些布帛,他们便能建起营帐来将就一下。若他们要建营寨,那自然也不是难事。
  果不其然,他们仅仅是用布幔便扎起了一个个小山包,又去采了一些油脂回来涂抹在上面以防雨。他们五个人一座营帐,前后共扎了十几个,剩下的用作茅厕以及厨灶处。
  这些都确定后,石大明却有些顾虑:“修河坝是大工程,恐用料不足。”
  邺沛茗让他不必愁。玩游戏的初始,必有的五种材料除了钱、粮草、铁矿和木材以外,还有便是石块。游戏中初始的建造民居的任务用的除了钱外便只有木材,而石块的用途是在修筑城墙上会和木材一起用,所以像邺沛茗这样的有囤积物资习惯的玩家会囤许多的材料。
  而浈水河段虽偶有大水的危害,却不如黄河一带以及长江一带的江南西道严重,故而也不必修建太高的河坝,除了用石块外还能用沙包充之。
  严寒的冬天里,徐州刺史闻王矩起义军挥军而来,惊慌失措,忙打开城门迎接义军进入。义军为囤粮过冬,将徐州的粮仓搬空,又烧杀抢掠徐州城内的商人、乡绅。
  而戍守在灵川一带的戍兵因不满军中将领克扣粮饷,又因寒冬严寒,一千戍兵跟着一个叫庞起的判官揭竿而起,以响应王矩为名,诛杀了都押牙、教练使等将领,趁桂州城内防守力量薄弱而攻入城中。
  桂州刺史仓皇出逃,并向掌管桂州、柳州、蒙州等八座州府的大都督求救。奈何庞起起义军情绪正高涨,所攻之处势如破竹,桂管大都督的帐下兵卒多有畏惧者,不敢抵抗义军。
  相较于各地的混乱,南岭这边还算是平静。
  由于是严冬,众人干活并不算快。好在南岭村的村民并不知他们的身份,善意地接纳了他们,并时常给他们送些吃的,他们便渐渐地融入到了这里。
  而邺沛茗也没有因为严冬不适宜种粮食便改种别的,让村民在空闲的地种起了萝卜。萝卜在此被称为“莱菔”,北边种植较多。但是邺沛茗清楚萝卜的好处,便让村民也种了起来。
  到了腊月,河坝已经基本修建完成,码头也早已完成。这时的中原,朝廷终于意识到王矩那支起义军并非是一般的流寇,而真的能撼动国之根本,登时便慌了。
  孚帝下旨命河阳大都督李裕率领三千禁军、甲骑三百前往诏讨逆贼,河北道各都督调遣各军均由李裕指挥。在朝廷的重视以及李裕的指挥之下,沂州、宋州、郓州先后被朝廷收回,而王矩义军进攻之路受阻,只能退守徐州。
  然而朝廷粮草充裕,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运送过来,在徐州攻守战中,义军败退。当初的七万义军在此战中被歼灭大半,只剩三万多人退攻宋州。
  而在岭南道这边的庞起起义军攻下桂州后收兵民五千,队伍迅速壮大,而他们也一鼓作气,进攻柳州。只因正值严寒,粮草不足,在柳州刺史下令紧闭城门坚守了月余后,庞起起义军只能放弃柳州而北上,打算与王矩起义军汇合。
  战事虽紧,但于南岭村的村民而言,难得的安稳日子该好好过还是得好好过的。临近年关,他们也置办了不少年货,准备修葺一下房屋,过一个好年。
  

第30章 入春
  南岭村离始兴县城的市集仍旧是有些远的,先前从村子拉着牛车出发也得半天才到渡口。那渡口只有小船并且只有三四艘, 每回遇上赶集总得先把一个人一头牛运过去, 再回过头运货。如此一来别人便要排许久的队, 多有不便。
  可自从邺沛茗建了码头, 又让人造了可承重两百多石粮食、十余人的船横渡浈水。村民将家中多余的土豆、莱菔拉去卖或以物易物便轻松多了。
  附近村子的村民见状, 便也想占点便宜。可那码头邺沛茗早已交给石大明打理,南岭村的村民横渡无需缴纳费用, 可别人便得按人以及货物量来缴纳费用。不过邺沛茗见都是普通的百姓,便让石大明等只收几钱也就罢了。
  每到年关的这时候, 家里就算再揭不开锅都会让家中看起来喜庆一些, 为此几乎每一家的人都要去赶集,去不了得也会托邻里带些东西回来。为此隔壁村子的人便会过来求南岭村的村民帮忙。
  石大明便道:“公子, 再这么下去,我们都要吃西北风了。”
  当初他们的工期结束后,邺沛茗给了他们自由, 要走要留全凭他们自己的意愿。有的人忧心他们并不是南岭村的村民,没有地, 也没有活干会饿死。邺沛茗道:“这好办。”于是将码头交给石大明打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