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比邻 番外完结 (巫羽)


  “瑾娘,你带她走,可得好好教导。”
  阿七端坐在椅子上,身边跟随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厮。
  “自是用心教,读书识字,珠算女红,一个也不落。”
  瑾娘落坐,笑着将果妹揽到身边。
  “都好,就怕长大后,跟你一样,这个不嫁那个也不嫁。”
  阿七和瑾娘在城东相识,有着颇深的交情。
  “阿七,这话你可说不得。”
  瑾娘扇着炉子,正在煮茶,听到阿七的话,回上一句。
  “说得好像你合桥阿七有妻室一般。”
  瑾娘摇着折扇,调侃着。
  一对剩女剩男,何必相互伤害。
  “唉,你是不知道,多少女子想嫁我,妆奁几十万的都有。”
  阿七提起这事,就有点委屈,他阿七岂是娶不上老婆的人。
  “那何以竟不肯娶?”
  十八岁的瑾娘,属于风评不好的女子。何况林家自从主母黄氏风痹卧床后,弟弟又小,瑾娘便也无心去谈婚论嫁。
  “娶来当婆娘奴,我阿七可受不住。”
  合桥阿七,心高气傲,岂能看人脸色生活。
  “婚姻终归是大事,你们可得仔细想想。”
  果娘倒上两碗茶,一人一碗递上。
  这些年,果娘眼角有了细细的皱纹,一双终日干活的手,粗糙生茧,骨节突出。
  瑾娘素来敬重她,只是点头喝茶,再不敢说什么。
  果妹偎依在大姐姐身旁,闻着大姐姐身上的香味,好奇仰头,看着大姐姐喝茶时的优雅动作。
  “这孩子啊,嘴馋,但肯干活,瑾娘可将些粗活差遣她,洒扫煮饭,她都会。”
  果娘为人实在,觉得果妹去林家,自然得帮衬点家务活。
  “果妹生得俊,又极是聪慧,若是能识字,懂算术,日后当嫁个大商贾,可不能当仆役丫环使唤。”
  瑾娘夸赞着。
  听到被夸,果妹张嘴笑着,露出两颗小虎牙。
  平日瑾娘也会去海月明珍珠铺,虽然郭家人看到她去铺子,就给脸色看,甚至恶言中伤,但拦不住瑾娘。
  由此,瑾娘就和在珍珠铺干活的李果相熟,也因此见过几次果妹。八岁的孩子,每日提着食盒,穿越三条街去给哥哥送饭,又乖巧又懂事,瑾娘很是喜欢。
  “穷人家的孩子,教些可以谋生的技能便好,若是能识几个字,算个十百千,那也看她造化。”
  果娘不免想起,当年赵提举还在衙坊的时候,提举家的赵舍人,也曾教李果读书识字。
  想来这两个孩子,都是有福份的人。
  瑾娘领着果妹离开果家,阿七也一并出来。阿七将瑾娘送至林宅门口。
  “果妹在衙坊,自是无人敢来惹事,你放心吧。”
  瑾娘和阿七交谈。
  “由你这位不亚男子的瑾娘带着,我还需担心什么。”
  阿七呵呵笑着。
  “阿七,那以后还能见到你吗?”
  果妹牵着瑾娘的手,看向阿七,显得依依不舍。
  “还能,过几日便来看你。”
  阿七蹲下身,跟果妹说着。
  三人相别,阿七起身要走,又回头说:“哎呀,我要是常来林宅,外头还不知道要怎么风言风语,何况王家小员外,可要叫人打我吧。”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瑾娘懊恼骂着。
  她比小孙还年长一岁,只把小孙当个弟弟般照拂,男女之事,万万不可能。
  果妹住进林宅,果娘也不再去海港给脚夫烧饭,而是在衙坊找份厨房的活干。
  小孙将这些事写上信,托去广州的水手,拿予四合馆的李果,让他安心在异乡谋生。
  李果来广州数日,言语不通,街道不熟,每日跟着袁六在城西转悠。
  每年,袁六都会在四合馆住上三四个月,跟布店的掌柜们收齐钱,才回刺桐。
  这次住得久,钱也没收上多少,心里郁闷,想着早些回家去也好。只是,李果的工作还没着落。
  城西可是广州最热闹繁华的地带,李果走马观花,心想到广州,才知老家的城东落玑街只是小巫见大巫。
  无奈,李果会说几句官话、番语,可着实不会粤语,也并非此地人。袁六带着他,连问几家铺子,都没人要。心灰意冷之下,李果想着再不济去酒馆、饭肆拖地洗碗,先入了语言那关,有手有脚,不至于走投无路。
  转机在一个午后,李果独自一人行走在城西的朝天门大街,看着周身穿行而过的各色行人,心里凄凄惨惨。
  低头路过一处香药铺门口,李果听到从铺中传出的熟悉的闽音。
  在异乡听到乡语总是别样亲切。李果进铺,发现是位大商人打扮的男子与他的仆人在交谈。两人显然是刺桐人,而且这位男子还有几分眼熟,李果很快想起他是谁。
  “陈承务,多时不见。”
  李果过去行礼,用乡语说道。
  他言谈文雅,礼貌周到——当了那么多年伙计,李果很熟悉怎么和人交谈。
  “你是……?”
  陈其礼有些迷茫,不过端详一番,他想起这个白净的少年似乎曾见过,但不记得名姓。
  陈其礼是位有名的海商,客居广州。
  李果在海月明珍珠铺当伙计时,曾有幸见过陈其礼一次,当时李果给陈其礼留下较深印象。要不他一位大海商,哪能记得这号小人物。
  “我以往是海月明珠铺的伙计,叫李果,和陈承务有过一面之缘。”
  李果仪貌端正,态度谦和,又值少年,有着很好的眼缘。
  “我记得了,你怎会在这里?”
  陈其礼五十岁上下,眉眼和善,也是因为他是个善人,李果才敢来寒暄。
  要不以李果身份,早被他的仆从赶走。
  “我惹上事端,离开珠铺,独自到广州来。”
  李果说时模样懊悔,十分沮丧。
  “可有落脚的地方?”
  是位上进的后生,何况又是同乡,陈其礼遇到便不能视若无睹。
  “回承务,我得一位好心同乡收留,住在四合馆,来广已有数日,只是还没寻着活干,这才游逛在街头。”
  李果不卑不亢,如实讲述。
  “这好说,你是珠铺的伙计,便也去找珠铺的活干。只是你在刺桐惹上什么事端,可得先告我知。”
  陈其礼捻起美须,说得悠然。
  李果便将他亲善瑾娘,而被郭开逐出店铺的事陈述,但不敢说他惹怒王鲸的事,毕竟这是积年旧怨,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陈其礼本是闽人,又经商多年,自然知道林郭两人合开珍珠铺的事,这事郭开确实做得不地道,欺负故友孤儿寡母。李果虽然鲁莽,也算仗义。
  也就这样,得陈承务担保,李果在一家珠铺找到份活干。
  随即不久,袁六回闽,李果觉得四合馆租金贵,在三元后巷的民宅,租处窄小的房间,终于在广州安顿下来。
  自此,李果在朝天大街的沧海珠珍珠铺干活。这家珍珠铺有两个海明月珠铺大,每日接待的海商及经纪人无数。
  李果在这家铺子里只是负责搬运,干些杂活,接待顾客的事,他还不够资格。在海月明,李果是拔尖的伙计,负责接应顾客,在此地,李果觉得身边的每个伙计,都是阿七。这些人,个个番语说得流畅,八面玲珑,巧舌如簧,筹算能力惊人。
  既然,只是珠铺里干杂活的伙计,李果的工钱也少。
  在异乡不似在老家,餐餐吃家里,不用多少开销。
  在广州,李果每日精打细算,一个子儿,当两个子儿花,辛苦攒钱。
  每日努力学番语、岭南土语,想着早日得东家青眼,学到本事。


第42章 相逢熙乐楼
  黄昏,店铺即将打烊,伙计纷纷归家。李果和一位叫阿棋的年轻人被留下来分拣珍珠。一并被留下的,还有位老伙计,唤赵首。
  赵首三十岁不到,为人傲慢,很是看不起新入行的小辈。也不只赵首,其他老伙计对生手都不友善。
  李果在海月明一待三年,他并非生手,只是换家铺子,一切从头开始。
  赵首不乐于教授,更没兴趣耽误时间,三两句打发,转身离去。
  竹匾中的珍珠,都是瑕疵品,然而还要在其中分拣出好坏,稍微大些、瑕疵不明显,可留店售卖,余下的,便只能交付工坊,磨做珍珠粉。
  阿棋是李掌柜的远戚,比李果大一岁,长得人模人样,奈何不机灵,又是托关系进来,店里的老伙计,很是瞧不起他。
  “李果,这颗能留吗?”阿棋手心放着一颗瑕疵明显的大珍珠,李果瞅上一眼,说:“丢篮子里。”
  阿棋脚旁有个篮子,存放要送去磨粉的残次品。
  和阿棋搭配干活,李果起先是拒绝的,这人手脚慢,脑子也不灵活。
  挑完珍珠,李果扭扭酸疼的手臂、脖颈,准备回住处。
  “李果,一起去吃饭。”
  “好。”
  李果想也没想,立即回道。
  他早饥肠辘辘,随便什么都能吃得下。
  两人走出朝天大街,阿棋仰头指着熙乐楼说:“日后我们兄弟俩要是发财了,就上去吃一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