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宫文里当咸鱼[穿书] 完结+番外 (问西来意)
温情愁挑眉道:“你打算对太元道宫动手?”
慕声道:“就算我不动手,那些同道们也不会放过我的。”他们争的是山河社稷图,第一步不就是排斥异己么?对于仍旧存在着修为的修士而言,在朝中的、道念不同的“凡士”是最好下手的目标。当然,如果只是慕声她自己,她不会有如此打算。可现在不是有温师姐在么?
“你就笃定我会帮你?”温情愁凝视着慕声,扬眉一笑道。
慕声唇角一勾,也绽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她对上了温情愁的眸光,眼神灵动而狡黠:“温师姐不帮我,那准备帮谁?”话音落下,屋中一片寂静。温情愁转身,她的身躯稍稍地往前倾,似是要触碰到了慕声的鼻尖。慕声面色一红,心跳速度蓦地加快了。她先一步退缩,仓皇地避开了温情愁的视线,轻咳了一声道,“山河社稷图我不是非要不可,师姐想要的话便取了吧。”
“你这话要是让天衍宗的弟子听见了,恐怕要得好一顿埋怨。”温情愁笑道。
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亲疏的,都是为了镇压邪主残魂,只要达到这个目的,东西在谁的手中都是一样的。慕声这般想着,仍旧笑着接过了温情愁的话:“只有你我二人在此,天衍宗的人怎么会知道?”
太元道宫分观极多,在这赤龙城便有一座,而且其地位超然,有真人镇守,在这一大州诸分观之上。
“曲师姐。”身着道袍的年轻弟子脚步匆匆,正是天衍宗临川峰的记名弟子常瑞。他们这一行人在秘境中的身份都是太元道宫的修道士,其中曲一尘更是这座分观中的掌教真人。
“黑风山的妖魔被人打杀了,太元道宫的修道士不会出手,只可能是跟咱们一样过来的。”常瑞拧着眉,沉声道。在最初的茫然之后,他们摸清了自己的身份,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角色。常瑞这回来见曲一尘,还带着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他道,“四位身怀帝气的,都是九州过来的。其中大殿下是慕师妹,二殿下是孟师、孟炎,三殿下是崔丹楼,四殿下则是魔门的夏盈盈。”
“孟炎?他怎么会出现在秘境里?”曲一尘眼中倏然闪过了一道冷芒,沉声开口道。
常瑞摇头,怅然叹了一口气道:“不知道。”顿了顿,他又道,“按理说,我们应该与慕师妹一道,替她争夺山河社稷图的,但是慕师妹的念头与太元道宫不同,反倒是孟炎,才是太元道宫的支持者。我们要改变主意么?”
“怎么改?支持慕师妹在凡人中传道么?支持她研究造物,将太元道宫的势力驱逐么?”曲一尘冷淡地望了常瑞一眼,思忖片刻道,“我们不改,不过慕师妹那边可以劝诫一二。”大鸿皇朝要的何止是造物,分明想要敕封诸仙神,将皇朝凌驾于修士之上。不过现在太元道宫的做法也偏离祖师之意了,曲一尘对他们的作态有些不喜,可这一点得靠后再说,眼下整个太元道宫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大鸿皇朝以及那卷山河社稷图。
到底有同门之谊在,常瑞得到了曲一尘的吩咐,便离开了太元道宫前去寻找慕声。在九州修士进入山河社稷图中,整个秘境才算是“活”了过来,而不像过去那般死板的演化。
茶叶在杯盏中沉沉浮浮,氤氲的烟气裹挟着茶香在清风中荡入口鼻。
常瑞与慕声盘膝对坐,笑容温润如清风吹拂。“慕师妹,如今我天衍宗除你之外,众人皆在太元道宫中。”
“若能够得到师姐、师兄们的帮助,距离那帝位也就近了。”慕声笑眯眯地应声道。
常瑞点头道:“是啊,你我师出同门,理应互帮互助才是。”他笑了笑,又道,“鸿帝倒行逆施,欲将皇权凌驾于我等世外人之上,此事不堪忍呐。”
慕声对“世外人”三个字不置可否,修道士不同于凡俗人,如果按照过去的架构倒是两不相干,各有执掌,可现在太元道宫乱成这样,怎么能够再放任自流?
常瑞从慕声的神态中瞧出了她的几分心思,又道:“如今的太元道宫的确有些混乱,三百六十五座道宫的整治也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外敌未消,不是梳理内乱的好时候。”
慕声眨了眨眼,问道:“常师兄对凡人入道如何看?”
常瑞轻哼了一声道:“大道之门岂是凡俗人能够窥视的?根性不足的人谈什么道?”
慕声笑道:“所以大鸿皇朝走造物这条路,借着灵甲提升凡人自身的战斗力。常师兄莫不是因为它对修道士造成威胁了,才如此反对的?”
常瑞面色一变,倏然起身,他望着慕声皱眉道:“慕师妹这是什么话?”
慕声从容一笑道:“造物与九州的炼器何其相似?既然大鸿皇朝走出了这条道,为何还要阻拦呢?”
常瑞沉着脸没有接腔,碍于同门的情谊,他不好发作,硬邦邦道:“慕师妹,这里是虚构的秘境,我等的任务是取到山河社稷图,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下,你好好想想吧。”
慕声垂眸思忖了片刻,故作犹豫,良久之后,才顺着常瑞的话道:“再让我想几日吧。”
等到常瑞离开之后,温情愁才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望了那被几乎没有动的茶盏,她伸手一拂,便将其收走。双臂环胸倚靠在雕龙刻凤的柱子上,温情愁笑吟吟地问道:“你顾忌同门情意,准备退让?”
“不。”慕声摇了摇头,正色道,“就算只是个幻境,我所坚持的也不会退步。”
温情愁哼了一声道:“这里勾勒的景象与过去何其相似。”
慕声诧异地抬眸,追问道:“什么过去?”
温情愁瞥了慕声一眼,道:“你先前不是在翻看与拂晓君相关的传说么?难道不曾看到蒙昧时代的神道与仙道之争?”
慕声还真没有注意到那些争端,脑海中只余下一个颇为模糊的印象。兴许是问竹琴的关系,她对上古时候的事情极为感兴趣,听温情愁一开口,便忙不迭地催促着她将传说说来听听。
“那个时候只有神与凡民。”温情愁眸光掠过了一抹神光,她盯着慕声半晌后,将过去娓娓道来,“天地之间元炁流动,妖魔横行。凡民几乎到了一个生存不下去的地步,在这种境遇之法,有人在观想神魔之后,隐隐触摸到了仙道,率先踏上了修道之途,只不过那个时候才萌芽,跟如今的武道差不多吧?后来有人求到了诸神跟前。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拂晓君决定在人间传道。可这个决定遭到了不少神祇的反对。
“天地风雨雷电,诸多威能法相,乃是神祇的权柄,岂能够被凡民染指?神道之下,仙道不昌。可拂晓君力排众议,众神不肯传道,那就由她自己来传。随着大道在凡间的兴起,一个个道派林立。诸神眼见着各处都是拂晓君的道传,顿时有些急了。他们最终屈服了,抱着不甘落于人后的念头开始在人间传道。”温情愁并没有细说,这所谓的“神道与仙道之争”,那些神祇其实是在武力的胁迫下,才选择低头的。
慕声闻言沉默了很久,才轻呵了一声道:“确实相似。”或许师兄师姐们只是为了山河社稷图,没有想这么多,但是这边演化的太元道宫的理念,绝对是“不许凡民染指神通”,妄图阻断凡民的自我提升之路。
“那竹幽君呢?故事里怎么不见她的身影?难道她一开始不支持传道的么?”就在温情愁以为这件事情就要揭过的时候,慕声忽地问出了一个让她也感到意外的问题。她对上那双充满了好奇和渴求的纯净眼眸,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竹幽君啊……竹幽君自然也是不愿意在人间传道,仙道萌生之后,入道之人何其多,天地间那稀薄的灵机根本无法使得仙道往前进一步。可天意既然推动了这条道,就意味着有人要牺牲。
——天地灵机不足以供仙道大兴,你如此传道只是徒劳。大不了我等化身下界,铲除妖魔。
——求人不如求己,我等还归于天地之间,元炁便会充盈起来。
——你要道化?
——天意不可违。
——我不相信天意。你若执意要这么做,我就去人间断了你传下的道统!
——那你我之间可是万劫不复了。
……
最终的结果是竹幽君的屈服,而有她的震慑,那些不肯让仙道大兴的神祇岂敢违背?天地生出的神祇乃是元炁,就算被打得四分五裂,也能够恢复,除非是竹幽君动手。因为她代表着生死轮回中的一环,她本身就等同于终结。
“师姐?师姐?”慕声担忧地望向了失神的温情愁,低声呼唤。
温情愁从过去的记忆中抽离出来,望向了慕声的眉眼越发柔和。过去如此,现今还是如此,数千年的光阴流转,她变了,又没有变。伸手按压着太阳穴,温情愁道:“传说中讲的都是拂晓君,至于竹幽君,我不曾听说过。”
“这样啊……”慕声隐隐有些失望。不过她很快便从那有些许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她望向了温情愁又道:“常师兄等着我的答案,不会对我设防。如果要对赤龙城中太元道宫下手,现在是个绝佳的时机。”只要从这座太元道宫中得到道典,便有把握推动造物往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