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于宝宝站在那里,背着小手,童声朗朗,尤其是最后一句“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声音特别大,小胸脯挺的可直了。
“嗯,不错,但不可自满。”于良吉这才点头:“可以玩儿了。”
“谢谢小叔,外公,外婆!”这回可以往外婆怀里扑了,他还记得这慈祥的外婆,会给他做布老虎的外婆。
这回张家三位舅舅更是看的郁闷,自己家的崽子,真的不如小外甥乖巧,从学堂回来从没见他们背过书!
“在学堂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太太抱着小外孙可稀罕了,但是看孩子这么小,怕被人欺负,她还记得自家的几个小孙子,每天去学堂也有时候是打架的,小孩子多了,打架是常有的事儿。
她家的孙子多,打架的时候完全可以一拥而上,但是外孙就一个,生怕被人欺负了。
“不会有人欺负,洪先生下午还要让我们习武呢,没人敢浪费体力打架!“于宝宝可乖巧的回答了。
洪先生下午的武术课格外严格的很,要是上午打架了,下午保证没有力气过去洪先生的武术课,然后就会被罚。
这些孩子可精着呢。
“这还习武?”张老爷子惊讶了,张家村的学堂可是只教认字读书的,没听说教武艺。
“学问习武,启智强生。”于良吉解释:“这孩子有的是读书的好苗子,也要习武的好材料,因材施教。”
“说得也有道理,这些皮小子能安心读书的少,多半都喜欢动弹,与其让他们上山爬树下河摸鱼,不如跟着先生好好学学武功,以后也能考个武科举,当个保家卫国的人。”张老爷子瞬间就想通了。
张老太太对于宝宝很关心,问他学堂学的都能记住吗?理解吗?先生严厉吗?等等,等等!
一直问到吃午饭。
刘文喜八月节去送礼,回来之后也跟黄大厨他们说过了张家的事情,他们知道张家二老是好的,三个儿子也老实,就是三个儿媳妇不怎么样。
不过他们要在这里吃午饭,黄大厨二话不说,杀鸡宰鸭子,十八般武器都用上了!
介于于家目前还有宝宝在守孝,哪怕是吃肉,也是吃一些颜色淡的菜色,尤其是来的是张家人。
刘文喜跑出去赶紧看谁家有在河里撒网搂鱼了?
买了一大条草鱼和两条鲶鱼回来加菜,这突然来了,家里就剩下点猪肉了。
家里有大棚,不缺青菜,又想帮小老爷证明,他们能好好养活小少爷,于是就给做了一桌十分好看的菜品!
白菜就用根上那一点,放上他自己带来的豆豉,做成了豆豉莲花白菜,底儿用一片生菜叶子做衬托,乍一看好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草鱼直接片了,做成了贵妃牡丹草鱼片,菜一端上来,一瞅就是一朵怒放的牡丹花儿!
油菜直接去了叶子,也要一点点菜心,做成了翡翠菜心,看起来像是一盘绿色的盛开鲜花!
芙蓉鸡片,做的滑润爽口;还有老鸭粉丝汤,味道鲜美异常。
凉菜则是翡翠太极菠菜,其实就是豆腐打碎了,和菠菜泥放到一起,做成太极的模样,四周浇上调好的香汁儿。
张家人只认识一样,就是三丝一果这道菜!
主食是柳叶蒸饺,一人一盘,一盘六个。
这一桌六菜一汤,都让于良吉震惊了!
因为黄大厨来了之后,做得最多的就是东北菜,炖炒的多,煎炸的也有,可从来没弄成这个样子!
细致的摆盘,精致的菜品!
这一桌菜根本就不是东北风格,瞬间震慑住了所有的人!
石宏大在一旁憋笑,真是自家人向着自家人,刘文喜这家伙恐怕没少跟他们说张家那三位媳妇人的事儿。
“我当家的说了,难道小少爷的外祖家来一趟,他给做些不一样的菜品,让您们尝一尝!”黄厨娘端着柳叶饺子上来的时候,这么说的。
“大家都落座了吧!”于良吉请二老先入座,然后是张家三位舅舅,石宏大是作陪的,于良吉才带着于宝宝坐下。
吃饭的时候,很明显的,张家老口子越来越高兴。
于家过得好,他们的小外孙就过得好,看看这吃的,就能看出来!
虽然也有酒,但是上的米酒,根本没让人往醉了喝,吃完了午饭歇了一会儿,于宝宝就跟着外公外婆在院子里转圈消食了一炷香时间,然后洗漱上炕睡午觉。
石宏大陪着三个舅舅将家里逛了逛,主要是去看一看大棚。
到点了,于良吉将宝宝唤醒,这回是宋家姑娘过来的,这姑娘长得好看啊!
亲自带着新的衣服给宝宝换上,收走了已经穿了一上午的衣服,这身衣服是专门习武的时候穿戴的,让小小的宝宝看起来英姿飒爽。
然后给重新梳了头,又一个绣了精致花纹的头带固定,这才将宝宝交给于良吉带走。
整个过程弄得宝宝跟大家的小公子似的,于良吉眼角直抽抽,每天都是自己伺候宝宝的,今天换人了?
“这是大丫鬟?”张老太太爱看戏,觉得宋姑娘就是那大户人家的大丫头一样,一样,一样一样的!
等送走了于宝宝,于良吉还带他们看了家里准备好的草垛和买回来的蜂窝煤,表示冬天冻不到宝宝,以及家里那一排子牲口棚子。
石宏大趁着他们出去了,找了刘文喜,告诉他,让大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别弄得太明显,好像欺负人似的,要小于举人比较难做。
春天还是小小的各种家禽,如今都已经长大,甚至因为家禽屋子里缓和,还在下蛋,每天都有新鲜的蛋类收货。
怕家禽缺钙,他让刘文喜收了一些河蚌和蛤子,合着花生壳一起碾成粉,拌在米糠里喂这些家禽。
家里粮仓也满满的,听于良吉说一粒苞米都没卖,张家二老点头说不错,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虽然不知道于良吉有多少存款,但是这么大的家业,比他们张家村的首富家看着都要好,张家二老想着自家三个儿媳妇说的话,就觉得丢人!
幸好小于举人不知道儿媳妇们的打算!
于良吉还带他们去看了看学堂,当然没进去,因为里头正在练武,孩子们站在梅花桩上,有的孩子站不稳,但是他们的先生,洪泽涛能在梅花桩上打好几套拳法!
还带着人去看了打谷场,说了说秋猎的事情,当然,也有野猪肚子的事儿,二老觉得小于举人不愧是聪明的能考上举人的孩子,看人家这份心胸!
而张家三位舅舅则是咋舌不已,两千多两的银子,就这么给了外人!
还是说,于家已经富裕到了,看不上这两千多两银子的地步?
傍晚的时候,于宝宝回来了,回来之后就去洗澡,然后换了一身轻便的小衣服跑了出来,跟张老太太黏糊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这回晚饭吃的就比较正常了,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大酱炖豆腐,鲶鱼炖茄子。
炒菜则是香菇油菜,清炒土豆丝。
打了一个菠菜鸡蛋汤。
同样是六菜一汤,份大量大,主食变成了白米饭。
中午吃的精巧,晚上吃的实惠,这就是黄大厨的打算,而且这家伙头一次贯彻了小老爷的嘱咐,炒菜里头都放了肉丝和肉丁。
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妥妥的!
做完饭歇了气儿后溜溜弯儿消消食,于良吉给安排的二老住东厢房,三个舅舅住在西厢房。
张家人带了换洗的衣服,倒是没想过洗澡,因为天气太冷了,可是于良吉给准备的都是新被新褥新枕头,连房子都是新的!
不洗澡的话,好像有点不太适合。
还是刘文喜能说会道:“洗个澡去乏,躺炕上睡一宿,明天早上起来可轻松了!”
就带着三个舅舅和张老爷子,拉着石宏大一起去了大浴室里洗澡去了,张老太太是在东厢房洗的,两间厢房也有浴间,就是没有余良吉正房的大。
老太太洗了澡之后,看到小外孙就舍不得了,在正房西屋里,看到于良吉的铺盖卷就在小外孙旁边,立刻就道:“今晚让孩子跟我睡一夜吧,我怪想孩子的,都没稀罕够呢!”
于良吉第一反应当然是不同意!
但是老太太一直看着他的盖头卷,意思很明显,你能跟着小侄子一个炕上,为什么我不能跟我外孙子一个炕?
“好啊!”于良吉只好将孩子的铺盖卷让石宏大挪到了东厢房。
老太太满意了,老爷子也高兴了,于宝宝跟他道了晚安,就跟着外公外婆去了东厢房。
天色渐晚,折腾了一天了,张家三个舅舅很早就去了西厢房,等头发干了就睡觉。
而东厢房,老太太给于宝宝一个小抱枕,做成小老虎的样子,孩子玩了半天,睡觉都要搂着,喜欢的不得了。
让老太太可高兴了。
正房东屋里,于良吉一直透过窗户看东厢房,眼中带着点点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