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夫孩子热炕头 完结+番外 (初吻江湖)


  于良吉跟他们没打过交道,所以没看出来,但是石宏大看出来了,偷偷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们背影一眼。
  “好了好了,东西快帮忙搬进仓库里吧!”于良吉看着放在板车上的东西,以及手里头的银票,高兴得很。


第117章 睁了眼睛
  正愁没家底,就有人给送银子了!
  还是朝廷明目张胆送给他的,这种银子没人敢打主意,这可是朝廷第二次给嘉奖了,于良吉相信,恐怕连县太爷都不敢伸手拿钱。
  “好。”石宏大拎着米面,张家三兄弟抱着布匹等物品。
  石宏大是直接去的仓房,张家三兄弟也跟着他,被张老太太给拦住了:“傻孩子,这布匹不能放进仓房那种地方,赶紧放屋里去!”
  他们都是大老爷们儿,还真不太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放进仓房里,谁家没事老爷们儿管这个?都是老娘们儿的事情。
  “上次,好像是放到了屋里?”于良吉想了想,上次是乔大娘她们帮忙安置的布匹。
  好像是给放到了柜子里。
  他后来还拿着那些上好的布匹给乔大娘她们,给自家三口人做了春衫,又让石宏大去县里的裁缝铺子,做了好几身里衣。
  因为布料柔软,做成里衣穿着很舒服,还有给他做了两套长衫,用的是那匹锦缎,如今又有了一匹,可是贵重的东西,也只有他能穿。
  虽然穿越前辈已经很努力了,甚至当上了开国皇帝,改革开放,攻打周边小国,连东瀛都成了自己的地盘,把高丽棒子也给灭了,成就了辽东省,但是阶级依然划分明显。
  老百姓依然只能穿着细棉布、粗棉布和土布,有钱的最多用点丝绸,还得是六十以上的老人,剩下的只有秀才才能用丝绸,举人能用锦缎,进士能用帛等布匹,这不是硬性规定,而是约定俗成。
  不过老百姓就是穿着锦缎也可以,只要他买得起,也穿得起!
  所以这颜色鲜亮的好衣裳就成了身份的象征,且好衣服也不好穿。
  这话说的那绝对是真心实意。
  这时候的染色可都是植物染色,鲜艳程度自然比不上化学染料,而且腿色问题也严重,别看那书里头说什么一年四季要做衣裳,好像世家大族很是浪费什么的,旧衣服都不穿了,其实真要说起来,那也是不得已,这衣裳料子只要过上一年半载的,颜色就会败了将近三成,这样一来,可不就是要年年做新的嘛。
  若是不做,这穿出去,丢人的可就是自己了。
  旧衣服那是一眼都能看出来,光鲜亮丽不是说的,是要保持的,很多读书人的衣服一年四季都要做好几套,不是他们奢侈浪费,而是他们也要保持自己读书人的脸面。
  只有那些所谓的官锻,贡缎,才能有幸多保存几年,那些什么十来年不变色的料子,那绝对是属于稀罕东西,都能当做贡品进献给皇帝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布匹染色技术并不成熟,通常都是过几次水之后,像是丝绸、锦缎等的颜色就没那么鲜亮了。
  所以布料的颜色,一般都很重,很深。
  夏天还有淡青、淡蓝一类的衣服可以选,冬天就只有深色了。
  更加有小老百姓穿着的都是黑色的衣服,因为色耐磨又耐脏。
  “什么是好像啊,就是!”乔大娘正好从厨房里头出来,笑呵呵的跟张老太太道:“再是举人,也有不知道的事儿。”
  “我那几个也不懂事呢!”张老太太指了指正往屋里送布匹的张家三兄弟。
  等安顿好了,张老太太和乔大娘还是去做饭,于良吉在屋里招待人,刚才还有点倚老卖老的张老爷子,现在也不敢再端着架子了。
  佘家小二来,不是单纯的送官差到他们家,还有给他们家说一声,明天就给送东西回来,然后他就走了。
  得赶紧回去告诉他爹,小于举人又收到朝廷的嘉奖。
  而嘉奖的原因,就是三铧犁和耧车,他们正用着的东西,村里人都知道这是小于举人的发明,可不能给弄坏了。
  “这三铧犁和耧车是??”张老爷子还挺好奇,他没见过,听过的也就寥寥几语。
  十八里铺跟外头的接触很少,一些事情,根本没人知道。
  例如这三铧犁和耧车,这都用了一春天了,眼看着地都种完了,朝廷的嘉奖都下来了,附近村镇还只是听说。
  甚至见过了,知道好使了,也没办法过来借,因为跟十八里铺,不熟!
  想开口借过来用一下都没办法开口,因为不知道找谁借!
  于良吉刚要开口,又有人来敲门了,打开门一看,是老村长,身后带着三铧犁和耧车。
  “您这是?”不是说明天还回来吗?
  “这种地太方便了,今天就种完了,听说你家亲戚来了,我过来看看,顺便把东西还回来。”老村长高兴的说话嗓门儿都大了不少。
  “哎,您老请进,请进!”于良吉打开门,放人进来,石宏大跟张家三兄弟帮忙卸东西,三铧犁好办,就是有点沉,耧车就不同了,于良吉设计的楼车是可拆卸的,最少三个腿,最多七个腿,最适合的是五个腿组成。
  而张老爷子则是看着两样东西,就跟狗狗看到了骨头一样,老庄稼汉子了,对农具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事情!
  围着这两样新东西绕来绕去,恨不得贴上去看个明白。
  “老哥儿,咋样?”老村长可得意的问张老爷子。
  当年张家嫁女儿,老村长也是当场祝贺了的,所以跟张老爷子算是认识,就是没怎么深交。
  “好,好玩意儿!”张老爷子终于知道朝廷为啥要给小于举人这么多奖赏了,这玩意儿一看就是种地用的,老庄稼把式,不用于良吉多说,他就能看得出,这东西种地的确是个好东西。
  比一个铧的犁要好用多了,人家趟一根垄,他这个三根,是别人家的三倍!
  光是一个三铧犁还罢了,还有耧车,这种东西一看就是下籽儿用的好东西,这一次少则三垄,多则七垄,一天可得种多少地?
  哎呀呀!
  一算计起来,张老爷子都满面红光了!
  “好玩意儿吧,这可是小于举人给我们十八里铺设计出来的,连朝廷都奖赏他啦!”老村长特别得意:“而且还是两次!”
  “两次?”张老爷子疑惑。
  “还有一次,就是刚开化那会,是手动脱粒机,可好使了!”老村长很高兴有人能跟他分享一下喜悦。
  “手动脱粒机是小于举人弄出来的?”开春的时候,就有人买卖手动脱粒机,试了一下,效果很好,而且卖的不贵,虽然现在用不上,可到了冬天就能用上了。
  他们家因为人口多,买了六个,才花了六两银子,能用一辈子。
  当时他还说,看看人家这聪明劲儿,能设计出这种东西的人,都是能人!
  只是没想到,手动脱粒机是于良吉发明的。
  “可不是,那个时候就有朝廷奖励了,不然小于举人能盖这么好的房子么!”老村长指了指尚未完工的房子:“还有我们村儿的围墙,也是小于举人的了奖金,分了一半出来盖围墙,村里人都可感激他了!”
  青砖水泥的围墙比土墙结实,又不用年年维护,安全有了保障,大家别提多感谢于良吉了。
  张老爷子一听,这盖房子起围墙的是朝廷给于良吉的奖赏,当时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儿。
  于良吉热烈挽留了老村长,在家里用午饭,午饭很丰盛,鹅蛋炒大葱,木耳炒小白菜,还有酸菜粉条,蘑菇炖土豆,酱烧豆角,干辣椒炒茄子干,最后还打了个鸡蛋汤,凑齐了六菜一汤,接待规格很高。
  没有酒,只有茶水,配着吃喝也不错。
  因为吃得素了点儿,于良吉就叮嘱乔大娘给多放些油,别吝啬那点豆油,要不是他不能失礼人前,早自己下厨了。
  吃完饭张家人就告辞了。
  “不多住一晚?”老村长没想到这就要走了。
  “不了,家里虽然种好了地,可还有一些牲口啥的都需要照料,就不在这里耽搁时间了,等搬家的时候,给个信,我们过来给你暖灶!”张老爷子笑呵呵的跟老村长和于良吉告别。
  “一定,一定!”于良吉也笑眯眯的跟他们挥别。
  等人都送走了,乔大娘也回家了,就剩下一家三口的时候,于良吉才收敛了笑容:“他们这次来,是啥意思?”
  要说看看孩子什么的,也不会说那些不着调的话,好像意有所指似的,不过因为他跟张家的关系毕竟差了那么一层,张老爷子说话还很遮遮掩掩,于良吉也就没体会到。
  “总觉得,他们没安好心。”石宏大在一边沉闷的发言,但凡是窥觑小于举人的,都不是好人!
  今天张家来人的话,让石宏大有点着急了。
  他这都没划拉到手呢,外面就有人盘算着给他介绍妻子人选了!
  比起自己这样的,小于举人恐怕更喜欢女的吧?
  石宏大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加把劲了,不然小于举人真的很容易被别人叼走。
  “我也这么觉得!”于良吉不知道石宏大内心的动向,但是他也觉得今天张家来得莫名其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