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甜草莓卖的怎么样?”于良吉凑合到老村长跟前。
“甭提了!”老村长眉飞色舞:“简直是供不应求,顾掌柜的恨不得把半熟的都摘了去!”
“还有小番茄也卖的不错!”车爷爷家因为劳动力就只有车达一个,种植的田地少,主要就靠大棚收入。
毕竟大棚的话家里人都能帮得上忙,二老都能帮着添把柴火加个温度,媳妇儿车张氏那是一入冬就钻大棚跟车达一样认干。
车家的大棚不多,就三个,一个种草莓,一个种小番茄,还有一个种点青菜和西瓜,香瓜。
小番茄和草莓的是卖的,但是青菜和西瓜,香瓜是不卖的,因为种植的少也就自家人吃了。
“这新甜草莓味道是好,最主要的是,适口啊!”乔大娘也尝过,味道的确不错。
如今乔大娘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她的大孙子,杨达家的大儿子,杨凯家的大儿子,已经跟于良吉他们一样,考中了举人。
当时乔大娘就去了西山的坟地,给亡夫老杨烧了纸。
不过,听说杨家村的人知道消息之后,脸色十分精彩!
“那是,这个配方起码三年之内,咱们十八里铺独享!”于良吉乐呵呵跟大家商讨:“等过了年,还有个东西,我不确定能不能弄出来,要是能弄出来,咱们十八里铺可就出名喽!”
“咱们十八里铺还不出名啊?”孙大爷在旁边瞪大了眼睛:“再出名,可就要名扬天下啦!”
一伙人坐在炕上,说的热火朝天,看着大家脸上幸福的笑容,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比他刚来的时候,强多了!
连乔大娘头上都戴起了一根银如意扁簪。
车姥姥头上也戴着和新梅花簪,耳朵上戴着金耳环!
而孙大娘别看岁数同样大了,但是戴着个金簪子,也有金耳环!
于良吉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偷偷地观察着妇人们,发现一般都是金银簪子,但是耳环都是金的!
没几个戴手镯的,不是没有,可能是因为经常做饭,戴手镯子不方便。
倒是有好几个小姑娘,都是戴着金手镯,金耳环,金簪子,穿着新的细棉布的衣裙,脸上带着笑容,很是明眸皓齿的小家碧玉样儿。
他们都是识字的,会女红,会看帐本,会管理家务!
十八里铺的新一代小姑娘们,没有于良吉以前看到的那种怯懦和卑微,她们都充满了自信!
第374章 时间匆匆
腊月杀猪饭,吃得热火朝天,连顾掌柜的都来吃了好几次,十八里铺的杀猪饭远近闻名,因为哪怕是在十八里铺没发达的时候,十八里铺的人也都很好的犒劳自己,让自己村儿的人粘上些油水。
现在,十八里铺很好地延续了这个传统,而且这是自从十八里铺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传统。
从有十八里铺开始,腊月和正月,基本上很少有人家做饭,大家都在赴宴中度过,为的是不让大家觉得自己没亲人,别人都在走亲访友,就自己家没地方去。
一直到现在,有很多人都想跟十八里铺有交集,但是十八里铺反而更谨慎了除去自己家的亲家等,外头的亲戚基本上很少走动,他们也不容易进到十八里铺。
腊月初八,南方吃腊八粥,北方是吃年糕和豆包的,煮黏米饭。
都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个时候吃黏的东西,可以粘一粘下巴。
“如今张家俩孩子也成亲了,可是放下了个心事。”石宏大一边吃黏米饭,一边跟于良吉聊天。
“是啊!”于良吉很是松了口气,他倒是无所谓,主要是那是于兴怀的亲表哥,要是娶妻不贤,以后受拖累的还是于兴怀。
表亲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除非像石宏大那样,跟石家断亲。
但是只要有二老在,这亲肯定断不了。
于良吉也不可能让于兴怀就他一个亲人。
可是他更不想于兴怀有个麻烦的表嫂存在。
“给你吃这个,这是泡菜豇豆角,可好吃了!”于良吉给石宏大夹了个豇豆角。
这是今年新腌制的四川泡菜风味的豇豆角,味道十分好,他尝过的,很喜欢吃。
“嗯?挺好吃啊!”石宏大吃了一口,爽脆,酸辣,很是开胃。
“是吧,黄厨娘托人从四川带回来的老坛酸浆,才做的这么地道。”于良吉没说,这是他要求的,因为只有四川泡菜的酸浆,研制出来的泡菜才是最地道的四川泡菜。
吃过了腊八的黏米饭,腊九就要送贡品进京了。
于良吉今年的贡品已经让新安帝指定了,那就是新甜草莓,于良吉早就预备好了,弄了十个培育箱,已经种好了,路上就会成熟了,等到了京城,正好是最适宜食用的成熟度,保证不会损失一点新甜草莓的威名。
东北将军府的年礼车队,依然在腊月初十那天到了侯府,和侯府的车队一起组队去了京城。
这算是一年之中,侯府跟朝廷唯一的一处接触了,平日里,基本上侯府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这些草莓都要适时的晒太阳,不能让人掀开根儿。”于良吉吩咐管事的:“草莓一旦被摘除了果实,可以继续开花结果,等它不再结果了,也不用担心了。”
因为那个时候,甜菜渣滓早就跟土壤合二为一了,就算是检查,也检查不出里头有什么玄机了。
甜菜渣滓半年之后,就看不出来了。
和普通的渣滓没什么两样了。
这也使于良吉能有信心保住新甜草莓的秘密!
“是,小的会跟内务府的人说的。”管事的也不是第一次去京城了,跟内务府的混熟了。
又嘱咐他,到了京中之后,别忘了送柳公公一盒新甜草莓,不用太多,挑选二十个大而红的草莓给送去就行,银子,金子,各种贵重物品,一概不给,就二十个新甜草莓就行了。
要是万一不幸被发现了,他们这最多算是君子之交!
“小的明白!”管事的点头。
送走了他们,于良吉又开始清理他的第五号实验大棚。
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小年了。
在送完灶王爷之后,石宏大照旧送了二老和他们的孙子回了府城,顺便给府尹和东北将军府的年礼送了过去。
顺便带了秋天储存的苹果回来。
还有就是给家里弄了点年货,府城的年货比县城的便宜,东西也多。
于良吉现在正在写东西,写写画画很多,石宏大一个都看不懂,但是知道都是有用的,也不去打扰他,跟何管家商量着办置新年。
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于良吉才封笔,不动那些东西。
二十九就跟大家一起张罗新年了,三十的早上,于良吉跟石宏大带着于兴怀接了灶王爷回来,何管家办置了三牲祭品,三口人又去拜的祠堂。
“又是一年了啊!”于良吉看着窗外忙碌的人,感慨不已,这么快,他来这里已经十年了。
“是啊,明年兴怀就能出去游学了。”石宏大试探的提醒于良吉一句。
“你不说,我也不会忘!”于良吉不高兴,他不想让孩子这么早就出去,比他预计的早了两年不说,也怕孩子太小出去遭人欺负。
“他已经长大了。”石宏大将人扒拉到自己怀里抱着。
“是啊,他都长大了!”于良吉叹了口气:“过了年,就十五了。”
和往年一样,过得除夕一家三口都和乐融融,第二天初一,于兴怀给夫夫二人拜了年,得到了两份红包。
“初三去你外祖家,咱们当天去,当天回来。”于良吉正在跟他们俩玩儿斗地主,只是他从上桌开始,就不叫牌,不当地主。
“为什么啊?”不住一晚的吗?
于兴怀当了地主,叫了牌,底牌里头有两个二,不错,不错。
“他们家以前还好,现在多了两个儿媳妇,还都是年前才进门的,想必初三初四不会在家,咱们去了尽早回来,省得麻烦。”于良吉虽然没见过张家两个孙媳妇,但是也不想第一年就在人家添麻烦。
他们一去,就怕老爷子和老太太忙着招待他们,对孙媳妇那边不闻不问,倒是不好了。
这是车姥姥背地里交代于良吉的,以前于良吉是不会注意的,但是车姥姥知道规矩,怕于良吉和石宏大两个大男人注意不到,就特意在吃杀猪饭的时候,跟他们俩说的。
“哦,那就去一天吧,不过夜。”于兴怀觉得没什么,不住就不住吧!
石宏大看了看于良吉,打了一对四出去,于良吉那边果然大喜:“一对五!”
于兴怀嘴角直抽抽,小叔的牌运永远都是那么差!
他打了一对十……。
初一初二颓废的玩了两天,初三就整装待发了,是全副仪仗的架势,今年是张家新来的两个儿媳妇头一年回娘家,于良吉他们去得早,而张老爷子也坚持等于良吉他们来了再让两个孙子陪孙媳妇回娘家。
两位孙媳妇没见过全副仪仗,去年成亲的时候,也是一直盖着盖头,新郎没有掀开前,就连新娘子自己都不能掀开,所以只是听说过,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