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东北1970 完结+番外 (本座无忧)


“我趁着他睡着偷跑出来的,不然他肯定得问我干啥去。”闫宝书和顾军并肩往外走,“时间有限,咱两先跟村里转悠一圈吧,你把大致的情况跟我说一下。”
“情况?啥情况啊?”顾军不太明白闫宝书的意思了。
闫宝书耐心解释道:“这叫做市场调研,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最大的把握,你跟我先去村里转转,把你和你哥以前收到粮食的信息说明一下,比如,每回哪家粮食收到的多,哪家粮食收到的少,还有每回最后的总合能有多少,我要根据这个制定作战计划。”
顾军明显听不懂,但他就是觉着闫宝书说的有道理,好像非常厉害的样子。顾军答应了闫宝书的提议,两个人往外走的同时,顾军感慨道:“说真的,向北认识的这么些兄弟朋友当中,就属你最让人看着顺眼,不仅脑瓜子好使,而且心眼也好。”
闫宝书面对顾军的夸奖难得的得瑟一回,“是吧,你也这么觉着?”
“嗯,跟你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就感觉到了,你是个不错的人。”
闫宝书拍了拍顾军的肩膀,“好了,别夸我了,等到咱两的计划成功了以后,再说我的好也不迟啊。”
一下午的时间,闫宝书跟着顾军走遍了东方红村,每家每户的情况大都被闫宝书记在了脑子里,这个村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回能收到好的粮食最多八十斤,遇上特殊情况,能有个五十斤都是破天荒了。不过,闫宝书的要求还不算太高,毕竟受条件和环境的限制,这八十斤的好粮食对他来说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
一个好的企业好的公司,大都是从小作坊慢慢起步的,一口吃不成胖子,没有学会走路是不可能跑的飞快的。闫宝书为了打好稳固的基础,决定就从这八十斤的好粮食入手。八十斤粮食虽然不多,但也不愁卖不出去,更何况是可以双向选择的,钱和粮票都可以,至于价格吗,是要粮店里卖的贵一些的。除此之外,闫宝书还调查了一下每家每户谁家养了鸡,如果可以收到鸡蛋,他决定在做粮食的同时,再增加一项额外收入。
闫宝书和顾军在村里转到了天黑,估摸着路向北差不多醒了,闫宝书便和顾军告了别,回去的路上他总能遇到归家的村民,他们均是用审查的目光打量着闫宝书。其实这种情况倒也不难猜测,这是一个团结的村子,如果是外人来了,他们无不是提高警惕,以防发生不好的事情。
夜不闭户在这个年代还是存在的,譬如东方红村,或许也是因为不太富裕而导致了这种良好的情况发生。夜不闭户,这可是一个即将要消失在人们视野当中的现象了,只供回忆,却无法实现了。
回到了陆家,闫宝书推门刚进屋,他就见静儿从老爷子那屋露出了头,小声说道:“你干啥去了?我哥都要下炕去找你了。”
闫宝书惊讶道:“你说你向北哥要下炕去找我?”
“啊,不过让我妈拦下来了,你赶紧过去瞅瞅吧,我哥特着急,好像还有点生气呢。”
有了小丫头的通风报信,闫宝书立刻在心里拟定了作战计划,他来到偏厦子那屋,推门进去时明明能够看到陆向北焦急的情绪转为松了一口气,而后他竟然冷哼一生,转身不搭理人了。
“向北?”闫宝书笑嘻嘻的凑了过去,“听说你生气了?”
陆向北背对着他,“你听谁说的。”
“反正我就是听说了。”闫宝书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我跟你道歉,我不应该不吭一声就出门的,让你担心了。”
一说到这儿,陆向北蹭地坐了起来,脸色阴沉道:“你也知道我担心啊,那你走的时候为啥不告诉我一声?就算我睡着了,那你为啥不能告诉我婶子一声,你知道我多担心?还以为你又遇到啥事儿了呢。”
闫宝书心存愧疚,也虚心接受了陆向北的批评,“嗯,是我疏忽了,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陆向北生气过后叹了口气,“你干啥去了?”
“去找顾军玩了,在他家看到那条叫哑巴的小黑狗了,我挺稀罕的。”
陆向北点点头,“嗯,顾军也挺稀罕那条狗的。”陆向北转过头看着他,“以后别再一声不吭的就消失了行吗,我求你了,我醒来的时候发现你不在了,我都急死了,恨不得自己去找你了。”
“嗯,我错了,下次不会了。”
陆向北再次叹了口气,“看来我养伤这段期间,得拿裤腰带把你拴在腰上了,省的你乱跑…”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写这章之前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向北的心理,如果说闫宝书和他提前啪啪啪了,会不会导致一种结果的发生,就是闫宝书成为了陆向北的泻火桶,然后等他遇到了喜欢的姑娘,闫宝书就悲催了。

第88章

陆向北这么说却也真敢这么做,真的就拿出裤腰带预备绑住闫宝书让他哪里也去不了。闫宝书反正也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干脆就任由陆向北胡闹了。闫宝书合并了双手,在陆向北用裤腰带绑住他的双手之后,闫宝书疲倦的往火炕上一倒,闭着眼睛说,“我睡一会儿,吃饭了叫我。”
“先别睡。”陆向北怕闫宝书真的睡着了,便伸过他那灵活的脚趾头,像钳子一般在闫宝书的脸蛋子上拧了一下,笑嘻嘻的说:“臭不臭。”
闫宝书歪了下脑袋,躲过了陆向北的脚丫子,“你有事儿要跟我说?”
陆向北趴了过来,牵动着手里的裤腰带笑道:“明天十五,咱得早点起来包饺子。”
“明天是十五了吗?”闫宝书眨了眨眼睛,天真烂漫似的笑道:“你不说我都没想起来。哦对了,你刚才说咱们明天要包饺子?”
“对啊,咋了?”
闫宝书十分费解,“元宵节不是该吃元宵吗?”
“啥节?还有啥叫元宵?”
得,闫宝书好像又说了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东西。其实这也不能够怪陆向北,只因大环境下的限制,现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正月十五就是元宵佳节,更不知道在过元宵节的时候是要吃元宵的,而在南方则是叫汤圆。当然,元宵和汤圆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口味上稍有不同。例如东北,就是在元宵节吃元宵,煎煮蒸炸都是可以的,但闫宝书个人只吃过煮的,记忆中母亲曾做过一次炸元宵,其结果就是崩的到处都是,闹得厨房里狼狈不堪。所以说,陆向北的不了解是可以的理解,按照这里的人习惯,正月十五就只有包饺子这么简单。除此之外,孩子们也就是盼着这一天能够再改善伙食一次了。
“啊……这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你就当我没说。”闫宝书实在无从解释,只好随便搪塞了过去。
陆向北疑惑的扫了闫宝书一眼后又恢复了一张笑脸,他说:“你以前一定没玩过,栓子那里还有玻璃灯笼呢,等到了明天晚上,我让他拿出来……哎呀。”陆向北一惊一乍的,猛的拍了一下脑门,“也不知道我二叔家有没有蜡烛。”
闫宝书对玻璃灯笼有印象,曾经的他小的时候也玩过,竖起来的长方形玻璃四面,如果条件好的家庭会用金属来做边框,若是条件不好的人家,就是用纸条子和浆糊等东西把四面玻璃粘在一起,到了晚上,他会拎着玻璃灯笼,里面点燃蜡烛出去玩。这也就是所谓的“万家灯火”了,原因也就是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会拎一个这样的灯笼在手里。
另外,还有一些人家条件更为艰苦,连纸条子粘好的灯笼都没有,为了不让自家的孩子眼馋,那些大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法子,就是用棉花捻成一支,粘了煤油点着,不过这种办法是让火焰维持不了多久的,许多孩子还没跑出家门,棉花上的火焰就已经熄灭了,真是让人看了就觉着心疼。
“那就晚饭的时候问问小叔小婶呗。”
陆向北点了点头,随即兴奋道:“还有,我让我爸给咱弄‘地出溜’和‘小起火’去了,明晚上了咱叫上顾军一起玩。”
这两个词儿闫宝书觉着陌生极了,什么是地出溜,什么是小起火?闫宝书虽是不明白,但也没问出口,只待明天看到了,说不定他就知道是什么了。正月十五每年就这么一次,别说是孩子们,就是到了陆向北和闫宝书这个岁数,也是非常热爱这个节日的。陆向北之所以这么激动,除了节日的喜庆之外,大概也有那么一丝丝想要和闫宝书一起过节的小心思吧?闫宝书自己是这么想的。
自作多情偶尔有那么一次两次,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儿吗!
晚饭照旧是他们两个在偏厦子吃的,伙食虽不如昨夜的丰盛,可两个人也不是挑食挑嘴的人,大口大口的扒拉着碗里的饭,等到酒足饭饱小婶子把碗筷收走之后,两个人就关了灯,早早的睡下了。
屋里是那么的安静,也不知过了多久,陆向北的声音突然划破了黑暗,“哎,睡着没?”
“嗯?咋了?”
陆向北竖起耳朵,“你听,外面是不是刮大风呢。”
闫宝书听了一阵子,“该不会是要下雪吧?”
“不能吧?大雪封山还咋玩了。”陆向北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老天爷保佑啊,别下雪,不然我又没办法给宝书小同志留下个美好的回忆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