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古典音乐之王 番外完结 (莫晨欢)


  当这小提琴声一出现的时候,全场都掀起了一阵惊诧声。这惊讶的低呼声很快消失在安静的音乐大厅里,所有人都仔细地欣赏起这位首席带来的小提琴版人声演唱。
  那琴声轻柔美好,恍若圣光降临,站立在云端之上将仁爱的光辉洒满大地。在那琴声的背后,却并不是完全的光亮,也有一丝痛苦,但是高音区的连连吟唱却将这样短暂隐匿的苦楚抑制到了乐观积极的背后,让人心神愉悦。
  整个乐团在这道美妙琴声的背后伴奏,如果说乐团的乐声好像孩童轻声吟唱,那么这个独一无二的小提琴声就仿佛是美丽温柔的女子,用最迷人的笑容一边唱出娓娓动人的曲子,一边伸手给了你一个拥抱。
  再怎样淡漠冷血的人,在听到这样一首《圣母颂》的时候,都忍不住动容起来。
  这是舒伯特的心血作品,虽短,却让人喜悦。
  这也是帕雷森剧院合奏出来的清越之音,给人以最无法释怀的欣喜。
  这更是那个站立在乐团最前端的青年首席,用流畅动人的小提琴声演绎出美妙天籁!
  舞台下,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样静谧美好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只有坐在第一排的德朗特先生慢慢地松开了紧皱的眉头,露出一抹赞扬的笑容来。
  难怪往年一直站在乐团后面的合唱团突然之间不见了,原来……是用小提琴的声音代替了人唱的魅力啊!
  这样的改编实在太过出色,而且难度也极大!
  人的声音不是乐器的声音,它非常容易表现出情绪的起伏,尤其是一整个合唱团的声音,那更是将其中每一个人的感情都扩大了百倍,远远不是“1+1=2”的效果。
  但是……这个孩子的琴声却能够媲美过去那些年的合唱啊!
  德朗特先生欣慰地点点头,他再听着乐团里其他的乐声,瞳孔微微颤抖起来。
  这个乐团,成长得太快了!
  他们,可以用最合适最恰当的音乐,配合他们的首席演奏出一首动人的《圣母颂》!这样的进步速度,是德朗特先生过去70多年都没有看到的!这让他不由想起乐团里唯一改变的人……
  德朗特先生看向站在舞台前方的青年:难道是因为他?!
  一个首席如果水平很高,那只能说这是一位优秀的首席;但一位首席如果能影响改变到他的乐团,那么这就是一个卓尔不凡的首席!
  如果真的是这个孩子给这支乐团带来如此大的改变,德朗特先生私心里真想让这个孩子永远的留在这里。
  可惜他也知道,这样一个出色的孩子需要的是更为强大的舞台,而帕雷森能给他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帕雷森留不住他。
  但是,德朗特先生却仍旧轻轻地微笑起来:这样也好、这样也好。这个孩子已经为这支乐团开了个好头,或许在他几年后离开人世的时候,这家剧院会走得越来越好吧!真可惜,他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
  硕大的音乐厅内,乐声盈盈,令人迷醉。当整支乐团演奏过最后一段音符时,整个场上陡然安静下来,只听到最前方那小提琴柔美温和的声音在轻轻响着。
  它仿佛一缕春风,吹过每个人的心田。
  当这样动人的旋律结束时,全场都震然地没有回过神来,只有坐在众人最前方的一位鬓发全白的老先生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站了起来,一边拍着掌,一边用力地高喊了一句:“Bravo!”
  下一刻,轰鸣般的掌声似乎要将屋顶掀翻!
  在灯光凝聚的地方,戚暮和指挥华尔斯先生微笑着握了握手,然后一起向舞台下鞠了一躬。等到戚暮回到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上坐下的时候,场上已经响了五分多钟的掌声才慢慢停息。
  虽然掌声是停息了,但是场下的听众们却更加兴奋起来。
  他们在期待这支乐团带给他们的、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演奏!
  谁也不知道,下一首《皇帝圆舞曲》将会产生怎样美妙的音乐效果!
  如果说舒伯特是维也纳人的骄傲,那么施特劳斯父子无疑就是他们最为崇敬的伟人!
  这首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皇帝圆舞曲》是很多在场听众的床头音乐,甚至是在维也纳的咖啡厅里、餐厅中、广场上、教堂里……随处都可以听到这首轻缓优美的圆舞曲。
  舞台上,华尔斯先生轻扬指挥棒,熟悉的琴声便倏地而起。
  轻快明朗的跳动音符在整个音乐厅里徜徉,温柔细腻的乐声仿佛是小孩在街头上嬉戏,让舞台下的观众们忍不住地扬起嘴角,甚至有些好动的小观众还乐颠颠地挥起了小拳头,将手里的小兔子一举一举的。
  等到序章结束之后,渐渐端正严肃起来的音乐慢慢流淌出来,为观众们描绘出了一场富丽堂皇的景象。好像回到了数百年前的中世纪欧洲,伟大的皇帝正在等待即位,全国的青年男女们兴奋地在舞池里翩翩起舞,为这位新皇祝贺。
  这是最经典的维也纳圆舞曲样式,端肃而不失活泼,郑重而不失轻快,带着维也纳人丰沛的感情,热情鲜活,将当年奥地利皇帝即位时的美丽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是属于他们奥地利人自己的音乐,观众们纷纷微笑着聆听,甚至有不少人都用手指轻轻地在椅子把手上敲击着旋律。
  等到最后一个熟悉的尾音落地时,不再需要任何带领,观众齐刷刷地起立鼓掌,将自己的喜悦与激动热情地回馈给这支出色的乐团!
  如果说《圣母颂》带给他们的是出乎意料的惊喜,那么《皇帝圆舞曲》便让刚才那稍稍激昂起来的场内情绪平静了一些,也让观众们能够静下心来,等待着最后一首曲子的演出。
  舞台上,感谢过观众的掌声后,戚暮抬首与华尔斯先生对视一眼。
  下一秒,青年的手指轻轻按上琴弦。
  全场的观众齐齐屏住呼吸,这一首,是——
  《蓝色多瑙河》!
  
  第一百六十二章
  
  圆舞曲的英文叫做“waltz”,如果换做是音译,即为华尔兹。
  作为舞曲,华尔兹一般曲调悠扬轻快,从18世纪发展以来,已经转变出了多种形式。其中,以维也纳——华尔兹的起源地最为传统正宗。
  起初,莫扎特写过五十首短小精悍的《德国舞曲》,之后舒伯特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两百多首热烈著名的圆舞曲,等到施特劳斯父子再作改进之后,维也纳圆舞曲真正地走进世界人的视野中,让全球都掀起了这样一股热烈欢腾的圆舞曲风。
  维也纳人很喜欢圆舞曲,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大概就是在维也纳当地乐团的任意一场音乐会上,倘若没有演奏两首以上的圆舞曲,那么这场音乐会就是失败的。
  而这首《蓝色多瑙河》更是维也纳人心中最为经典的存在。
  《蓝色多瑙河》原名《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被美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其音律协调优美,音符富于变化,每一个活跃着的乐符都仿佛是多瑙河上熠熠生辉的波光,泛着钻石一般灿烂的光辉。
  这样一首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曲子,演奏得优美是理所应当,但如果演奏得初中非凡则是难上加难!
  越是大众的音律,便越难让人感受到乐曲中的出彩点。帕雷森剧院每天下午的排练结束前,都会全乐团一起演奏一遍《蓝色多瑙河》,他们的琴声端庄大气,但是对于帕雷森的老观众们来说,这些年却没有太多的变化。
  而如今,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里,小提琴正用极轻的音高演奏着,每个人的拉弓频率都极小,将那春风拂过多瑙河、万物等待黎明苏醒的情境描绘得生动活泼。
  在这样的舞台上,大多数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团队最前方的那个青年身上。
  这个刚刚还站在指挥台旁边的青年,此刻正微微垂眸,认真仔细地望着自己的左手。他的左手修长削瘦,以极快的频率在琴弦上按动着,但是右手却用非常谨慎的幅度拉动着琴弓,演奏出一种紧张期待的姿态。
  过去帕雷森剧院连续一个月的场场爆满,很多老观众都是知道的,甚至在他们其中就有不少给剧院贡献了无数的演出票。而此时此刻,他们的耳朵正聆听着美妙动人的音乐,目光则聚集在台上的青年身上。
  哦,这样耳目结合的视听盛宴真是太棒了!
  难怪之前场场爆满啊!
  在金发碧眼充斥了大半个欧洲的时候,一个黑发黑眸的华夏年轻人真恍若一股清流,让他们感受到了含蓄优雅的东方美。这个青年有着俊秀精致的眉眼,清贵自若的谈吐,和镇定自若的气质,真是让人情不自禁地喜欢啊!
  更何况,他还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曲子!
  在《蓝色多瑙河》里,第二小圆舞曲的主题B原本应该是一段降B大调的合奏曲目,用优美委婉的音调歌颂着少女们在阿尔卑斯山下嬉笑玩乐的场景。
  但是在华尔斯先生的改编里,主题A刚刚结束后,整个乐团倏地寂静下来,只有长笛还在轻声地伴奏。
  在观众们的惊讶中,一段轻快愉悦的小提琴华彩倏地响起!
  那个耀眼卓越的青年跳着琴弓,以极强的技巧表现出了一首截然不同的《蓝色多瑙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