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竹:“嗯。”
宋锦遥也向她点了点头。
那老板愣了愣,之后把那两盏河灯分别装在两个袋子里面,递给二人,楚南竹结了账,宋锦遥去门口撑伞。
女老板瞧着那两人走出店铺,两道瘦长身影,缓步在茫茫细雨中,一开始是那白衣高挑女子在撑伞,走到一半,另一人把那伞接了过来。
最后,两人消失在一个转角。
女老板失神了好一会儿,直到店里的客人来问她还有没有伞买的时候,她才回神,“有的,在二楼。”
那客人去了二楼挑伞,女老板独自在门口拨着算盘,她拨着,然后失神一会儿,再播几下,然后又怔怔望着空中。
那两人,让她想起了秀娘,她与她,乃是一同长大的。
“老板,就这把伞,结帐。”
“哎,这是找您的钱,麻烦您收好。”
——
厉城下着小雨,不过是如牛毛般,并不大,有些没带伞的回了家,有些半途买了伞,有些玩得高兴的索性直接不管这场雨。
“阿竹,你怎么突然出来了。”宋锦遥抓了抓楚南竹的手,有些冰。
“出来放河灯啊。”楚南竹瞥了宋锦遥一眼,眼里似含着水雾一般朦胧。
“你想出来放河灯?”宋锦遥问。
楚南竹顿了一下,点着头:“嗯,是我想。”她的语气着重在我字上面,听上去像是在揶揄宋锦遥。
宋锦遥拉了几下楚南竹的衣服,佯装气道:“楚南竹!”
楚南竹慢慢把宋锦遥的手包在双手间,然后才道:“不晓得是谁,这一天,有意无意间提了河灯这两个词,怕是得有七八次了。”
“七......七八次,我......我有说那么多次吗?”
“你自己数一数,起床的时候提了一次,早饭前提了一次,吃过早饭后又提了一次,院里的时候一次,还有......”
“哎哎哎,好了好了,你别说了,七八次就七八次嘛。”
楚南竹接过宋锦遥的伞,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轻声道:“想去放河灯,与我说就是了,干什么要一个人偷偷出来买?”
宋锦遥余光偷偷瞧了瞧楚南竹牵着自己的那只手,十指相握,她又悄悄瞥开眼,道:“我本来是想着,先买好了,然后再与你说,若是外面风大,我们就在府里的池子放,不出来了。”
“河灯,河灯,顾名思义,自然是要在河里面放的,再不济也要在大湖里面放,瞧着它飘远才是,若是放在池子里,它又怎么将你的心愿送给河神?”
“哪有什么河神啊?”宋锦遥不信什么河神之说,她只是想与楚南竹一起去放河灯罢了。再且,若是真有什么河神,他又如何有能力实现这么多人的愿望?今天可是半个厉城的人都出来了。
“自然是有的。”楚南竹嗓音清润。
“你见过?”
楚南竹目光看过来,她的眼眸里面含了墨,像星夜一般深沉。
“我没见过。”
不过,有些东西,人们相信,它就是存在的。
正如这世间的许多事物,放在时间的长河里面,渺小得不过一抹蜉蝣,甚至连星辰划过的时间都不及,但正因为有人的存在,因为有人将它们放在了心里,所以,对于那个人而言,它便是有意义的,它便是存在的。
就像此时河边的人们,她们并未见过什么河神,也不晓得那传说的真假,但一对对有情人在这里相聚,相知,然后相守。
点燃了河灯,河灯浮在水面,用手划一划水,那河灯便慢悠悠地顺着水流飘远了。
这时候,放河灯的人已经很少了,河面上的灯盏也渐稀了下来,宋锦遥看着那两盏灯,在心里面许愿。
愿阿竹一生平安喜乐,早日脱离嗤蛇之苦。
愿锦遥岁岁安康,早日寻得离散之魂魄。
两盏河灯逐渐飘远,在水面上,再也消失不见。
第109章 奇怪老妪
==================
放完了河灯, 看见它们飘远,宋锦遥看了看天色,看起来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下来了, 而且, 好似还下得大了些。
“阿竹, 我们回去吧。”宋锦遥道。
灵惘师傅虽然准许她出来了,但宋锦遥仍是担心得紧她。
“这里这么热闹, 不再逛一会儿吗?”楚南竹瞧了瞧不远处的各种摊面。
“可......”
两人正往回走,因着手一直牵着,楚南竹一停,宋锦遥便感觉到了, 她回头, 瞧见那人过来:“我又不是什么养在瓶子里的娇贵花朵, 你不用这么紧张我, 瞧瞧那边,那个老爷爷在捏.......糖人儿, 想吃吗?”
说罢,还未等宋锦遥回答,楚南竹便牵着她往那边去了。
那老人大约五旬出头, 背有些坨了, 但是手法仍然很利落,面容慈眉善目,好几个出来玩儿的小孩都围在他的摊子旁边伸着手要糖人儿。
等几个小孩儿买完了, 楚南竹才道:“老伯, 麻烦给我做一个糖人儿。”她嗓音清润, 浑身看起来很温和的样子,老伯回了一个笑。
“诶, 姑娘,你要什么形状的?”
楚南竹回头:“要什么形状的?”
宋锦遥盯着她的脸,嘴里嗫嚅了几下,然后道:“兔、兔子。”
说罢,楚南竹回头,道:“要兔子的。”
那老伯舀了两勺糖浆,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个兔子模样的糖人儿出来,他笑着往前递了递:“姑娘,这是带妹妹出来玩儿吧,今天街上人多,要注意安全呀,给,这是您的糖人儿。”
楚南竹:“谢谢。”
她从怀里拿出碎银子出来的时候,宋锦遥直直盯着她,这一次楚南竹倒是没拿一大锭银子出来了,拿了一小坨碎银子出来,付给了那老伯。
这银子实则大大超出了那糖人儿的价钱,老伯拿着那碎银子,有点踌躇不定,今日的收入虽多,但也补不完这余下的钱啊。
左右为难之际,还是宋锦遥递上几文钱过去:“给,这里,老伯。”
那老伯收了银钱,笑呵呵的,还送了宋锦遥一个小玩意儿。看后面的人来了,宋锦遥也不再耽搁人家做生意,于是就拉着楚南竹走了。
路上,宋锦遥瞧了楚南竹一眼,看她把那一坨碎银子放进怀里,忍不住道:“阿竹,你是不是不识得银钱的大小?”
“银钱的大小?”
“对啊,那老伯要的是五文钱,你拿这么多银子过去,他是补不了你的。”
楚南竹掏出怀里的钱袋子看了眼,然后又看向宋锦遥,宋锦遥对她说:“你久居涂山,许是对这外面的世界不甚清楚,钱啊,可是普通老百姓的命根子,就连三岁的小儿,估计都会换算钱财呢。”
“哦?”
“要不要我教教你啊?”宋锦遥一笑,眼尾就开始往上扬,她这模样分外漂亮,有些得意的意味。
楚南竹瞧了手里的荷包一眼,然后伸出手。
宋锦遥:?
楚南竹开口:“给你。”
宋锦遥:“......”
“荷包给你,以后想买什么东西,自可以从里面取便是。”
宋锦遥一愣:“啊,那你呢?”
“我?”楚南竹视线移回来,眼里是山间蒙蒙的雾气,宋锦遥觉得再没人比她的眼眸更好看。
是了,她深居涂山,常食果肉,整个居所上下找不到几套衣物,若说最值钱的,便是阿城送她的那些书籍了,可那些书籍在外人的眼里,还不如几碟小菜来得真实美味。
像她这样的人,已经好久好久没用过银两了。
她确实是需不着这东西。
“若我需要银钱,你替我付便是。”楚南竹说道。
而就在这时候,宋锦遥突然察觉到一股视线。往来处望去,乃是一酒楼,上面的招牌上写着:来一碗酒家。
这家酒楼生意似乎做得很好,它的建筑都比旁边的高出一截。三楼走廊,一个穿华贵锦衣的男人正瞧着她和楚南竹。
那男人大约三十左右,朗目星眉,束发冠戴得整齐,一丝不苟,浑身沉稳。他坐在一个包厢里面,包厢紧挨着窗户,那人端着酒杯,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楚南竹顺着宋锦遥的目光看了过去,那男子勾了勾嘴角,看那动作,似乎是向她们敬了下酒,然后这窗户便被人关上了,再也瞧不见什么东西。
宋锦遥与楚南竹对视了一眼,她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却也未放在心上,也许是城中哪家的大家子弟吧。
两人边走边逛,路上还买了根糖葫芦和几样特色的糕点。
宋锦遥将一颗糖葫芦咬进嘴里,还未彻底嚼下去,说话的时候还带着含糊的音调:“阿竹,你怎么都给我买,还都买些吃的。”
这样衬得她像个贪嘴的一样。宋锦遥心想。
“不爱吃?”楚南竹问。
宋锦遥瞧了瞧手里的各种吃食,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老实道:“爱吃。”
吃喝乃人间最大的乐事之一,她当初才从清月轩出来的时候,大半钱财都花在吃喝上面了,以至于到了后来捉襟见肘,小钱袋子里面比脸还要干净。
两人一路买,一路往回去的路上走。
雨下得大了些,路上的人变得稀少,人与人相隔,每把伞下都是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