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羊倌/鸭头记 [银推] (陌夕月)


  为难的刘金喜让顾伟笑了一下,拉着耿顺走到一旁,“顺子,你跟我说个实话,一斤一块有赚吗?”
  顾伟的询问让耿顺呵呵的笑了,眼底闪烁着得意的耿顺比划了一下手,“一斤能赚五毛。”
  顿时明白的顾伟失笑的摇摇头,“那行,顺子,一块一斤批给他们,别看赚的少了点,但架不住量大,要是联系好了,咱这批水果都能批给部队。”
  顾伟的话让耿顺大吃一惊,眨了眨眼睛看向顾伟,“能行?”
  微微点点头的顾伟没有多说,本来顾伟的打算也是用当地驻军试试水,没想到,原来的硬性规定在基层也是有的,既然是这样,顾伟相信,拉长线,三万棵水果是有销路了,而且,因为是拥军,政策上会有很多宽待,运作好了,给双鸭屯争取了双层保险是没有问题的。
  肯定的答案让耿顺兴奋的搓搓手,“中,一块就一块,不过…”
  停顿了一下的耿顺看向顾伟,“得让他们自己去咱哪拉,咱不能出车,出车合不上。”
  失笑的顾伟指了指营区外,“你忘了,咱租的冷库,水果都在冷库,咱这会连雇车钱都省下了,年底落实个拥军村是没问题了。”
  顾伟的打算,到此时,耿顺才彻底明白,当了几年村长,拥军村的好处,耿顺那是心知肚明,有钱赚还有名声捞,耿顺是乐不得的,而且,明显的双赢,耿顺要是在推辞,那就是棒槌。
  嘿嘿一笑的耿顺随即大步走向低头抽烟的刘金喜,“刘营长,也别一块六了,一块一斤,俺们保你们到明年开春。”
  大气的耿顺可把刘金喜惊喜的够呛,又惊又喜的刘金喜一把抓住了耿顺的手,“顺子,你可帮老哥哥大忙了。”
  哈哈大笑的耿顺顿时感觉牙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客气了半晌,定好等战士帮忙把水果摘完后,两个行政单位签合同。
  大事了了的耿顺离开时,胸脯挺的高高的,好像得胜的大公鸡,那是美的没边,而同样欣喜的刘金喜则拉着司务长连夜开工看看这下子能省下多少钱给战士们改善伙食。
  不提回到村里通告全村的耿顺有着怎样的得意,也不提双鸭屯人惊喜的表情,第二天早晨七点,准时出发的驻军守备营一连二连一百三十人在刘金喜的带领下蹬车赶往双鸭屯,而接到消息早早等在路口的耿顺甚至敲响了村里的大钟。
  当四辆军绿色大解放赶到双鸭屯时,双鸭屯的男女老少齐齐走出了村子,年轻人还差一些,但是老人,尤其是像耿朝福这样的老人,对那一身熟悉的绿却有着年轻一辈所不能理解的深厚感情。
  热切的目光,热情的招待,让全体官兵不好意思的同时也从心底升起丝丝温暖,短暂的休息,官兵们跟着耿顺、耿天走进了大山。
  满山的墨绿,清澈的溪水,间或能看到咯咯哒的鸡群,这一副悠闲的田间生活让乍一走进山林的刘金喜诧异的挑了下眉梢。
  双鸭屯,只要是f县人,就没有不知道的,穷,穷的掉底,可眼前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却完全形成了巨大的差别,这让刘金喜心底打了个转。
  尤其是,在看到成群的鸡群时,刘金喜心底动了一下,看看带路的耿顺,刘金喜压下了心底骤然升起的迫切。
  短短的二十分钟路程,沉浸在大自然美景的官兵们来到一望无际的果林,仅仅一眼,哪怕心里有了准备,刘金喜还是大吃一惊。
  一眼望不到头的果林,棵棵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地上、树上、林间穿梭的人群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却带着一份秋收的喜悦。
  添了下突然有些发干的双唇,“顺子,这有多少果树?”
  有些小心翼翼的刘金喜让耿顺哈哈一笑,伸出三根手指头,咕咚咽了下口水,瞪大双眼的刘金喜眨了眨眼睛,“三千?”
  嘿嘿一笑的耿顺,得意的摇摇头,“三万。”
  倒抽一口冷气的刘金喜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可随即,刘金喜笑了,笑的满脸褶子也笑的满脸得意,心底最后那点担忧也随之消失,原本,昨晚跟司务长商量付款时,坐地户的司务长还担心双鸭屯能不能保证四个月的供给,可现在,刘金喜可以肯定,最初看在面子答应的帮忙绝对是自己当营长期间最大的创收。
  明白刘金喜笑什么的李金贵无奈的笑了一下,郑重的像耿顺表示了感谢,随后,吆喝着战士们上手。
  墨绿色的树,墨绿色的人,翠红的果实,热闹而喧嚣,爬上果树的耿天看着满眼的笑容,慢慢扯动嘴角露出了笑容。
  仅仅三天,一万八千棵果树,在刘金喜带领的驻军帮助下,全部采收完成,这个惊人的喜果可把耿顺乐的够呛,二话没说,直接自家养在后院的老母猪送上了案板,盛情款待了辛苦劳动的全体官兵和全村老少爷们。
  而同样出了三十之鸡的耿天更是接到了来自部队的第二单生意,鸡蛋,数量虽然不多,但对于已经收到藏红花款项的耿天而言,钱固然重要,但名声却更重要,更何况,部队的订单价格虽然便宜却极其的稳定,长达三年的合同合理的保证了耿天的利益。
  而同样接到订单的还有赵晓乐家的嫩豆腐和屯子里所有的大棚菜,这个让人惊喜的成果可把双鸭屯的男女老少乐坏了,要说赚钱,可以肯定的说,绝对没有走散货赚的多,但架不住这生意稳啊,毕竟对于处在底层的双鸭屯而言,简直就是一堵可以过河的救命稻草。
  而从双鸭屯走货,对于刘金喜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省钱的问题,而是从侧面反映出刘金喜能力突出,双赢的局面让一场感谢宴变的越发热闹,虽然碍于规定,酒是没办法喝了,但喜悦的心情还是让所有人脸上挂满了笑容。
  持续了三个小时的宴席结束后,送走全体官兵,回到家中的耿天,趴在炕上缓了一会,撑着疲惫的身体又一次坐在了纺织架前,因为秋收耽搁下活计,只剩下两个月,必须赶在十二月底之前交工的挂件,因为十二月的展销会,逼的耿天不得不没黑没白的全力赶工。
  第二天签完合同后,窝在家里的耿天把一切交给耿二生和顾老三。全身心的投入赶工中,而从这天起,消失了近二十天的踏踏踏声再次响起。
  
  ☆、 第79章
  
  四十天,全身心投入赶工的耿天总算在十二月七号完成了挂卷,而此时距离展销会只剩不足一个星期。
  来不及多看,把卷轴托付给顾伟,耿天找到耿顺等人,张罗着参加展销会所需的物品,大米就不用说了,那是必须上的,水果、瓜、蓝莓酒、嫩豆腐,现在唯一难办的就是赵晓乐家的嫩豆腐怎么弄。
  商量来商量去,不想放弃这次机会的赵晓乐拍板决定带着自家的老磨盘参加在省会举办的展销会。
  一行人初步定好章程,离开村委会,而跑去粮仓的耿天则看到了放置在粮仓内的大米,下面垫着砖头,铺上毡子的麻袋让耿天列了下嘴。
  “顺子哥,这包装不成啊。”
  在南方生活十年,耿天清楚的记得,南方的大超市里,根本就没有这样成麻袋装的大米,都是精装的小袋,十斤或是二十斤的。
  这一麻袋扔出去,谁买?挠头的耿天随即找到赵国军开着家里的四轮子赶往县里,突突突的四轮子行驶在公路上,哪怕已经裹上了厚重的棉衣,可四处漏风的四轮子内还是冷的要命。
  裹紧身上的军大衣,挨着赵国军坐在驾驶室内的耿天看着视线所及的积雪,慢悠悠的四轮子以缓慢的速度往县城驶去。
  “这天可真冷,天儿,心里有底没?”
  紧握方向盘的赵国军间或活动一下冻僵的手指,扫了一眼沉默的耿天,展销会的事,早在有消息传出时,双鸭屯人就暗暗憋着一股劲,先不说那些早就准备好的农副产品,就连女人们也早早的开始准备参加展销会的羊毛制品。
  因为不自信没敢做什么大件,但是用细细的羊毛编制的小摆件却已经堆满了耿顺家特意腾出的房间,一件件巴掌大的小摆件,经过筛选又筛选,精心挑选了三十副准备跟着参展的队伍一起送到省城。
  赵国军的询问让耿天抿了下双唇,摇摇头,“没底,哥,咱没参加过展销会,也没注意过,不知道到底是啥情况,而且,咱自己说咱的东西好没用,得让老百姓认咱的牌子,要是不认,咱们说出大天来也没用。”
  耿天的话让赵国军叹了一口气,“可不是,要是不认咱着东西,咱也没辙,天儿,你想好大米咋定价了吗?”
  再次出声的询问,耿天眯了下眼睛,“五块五一斤。”
  完全出乎意料的价格让赵国军倒抽了一口冷气,“五块五?”
  没有理会赵国军的惊呼,点点头的耿天早在大米栽种时就询问过东北本地米的价格,像最好的五常米,价格在4-5块之间,而耿天定出的价格虽然高出五常米,但这茬米不仅仅是绿色大米还是蟹田米,口感要高于普通的绿色大米。
  而这个价格还是没有算上包装的价格,算上包装和运费,耿天的理想价格,一袋十斤装的应该在七十左右,当然最后的价格还需要跟胡岳阳商量一下,毕竟曾经代表市里带队参见过展销会的胡岳阳更了解行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