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势在必得,他原本也是对自己能够取得这个嘉宾席位很有信心的。可是刚刚听过吴欣几乎与他不相上下的完美演绎,他却忽然觉得心里没底。
两个人的水平就在伯仲之间。他真的想不明白,贺声宇只听他唱过一首歌,凭什么会那么笃定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糟的是,作为评判者的制作团队成员,甚至路瑶本人,都已经被吴欣征服,心中的天平严重倒向了她的方向。这些人很可能并没有多余的耐心,来对江枫的演唱做出客观的评判。
这可真是……开局不利。
江枫难得地在唱歌时感到格外紧张,连身体都有些发抖。他一一扫视过控制室里躁动的人们,最后把视线停在贺景临身上。男人脸上仍是那副标准的面无表情,和江枫静静对视了一会,而后微抿了抿嘴唇。
看起来就像是对他满怀信心地微笑了一下。笑容转瞬即逝,仔细看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
忐忑不安的心情,却出奇地完全平复下来。
江枫双手扶着麦克,微微低下头,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了两次。再睁眼时,眼神已经恢复了冷静和坚定。
《Finale》乐曲的前奏,就在这时响起。
第29章 【选秀】(十二)
在场除了江枫以外,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音响中播放的,并不是《Finale》原本的编曲。
路瑶这张专辑的作曲者李振荣,几乎是现在华语歌坛泰斗级的作曲家。李振荣从路瑶出道初期就与她合作至今,可以说是歌后个人风格的奠基人之一。他作为这张专辑的总作曲和编曲,这一次也将路瑶一贯空灵澄澈的曲风与专辑的主题绝妙地结合了起来。
这首《Finale》,题为终曲,亦是专辑的最后一首歌。歌曲的意境如其标题,象征着这场在人间与幽冥之境的夹缝中的旅行终于走到了尽头。孩子将要告别这个世界,告别在旅途中所见的人们,独自前往未知的彼岸。
为了营造这种神秘悠远又略带悲凉的意境,伴奏的乐器以竖琴和钢片琴为主,清冷单薄的音色为人声烘托出寂静肃穆的氛围,最后在极弱的高音中将全曲代入冥想式的结尾,使孩子远去的孤独背影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听者眼前。
这样的处理,整个创作团队都赞不绝口,李振荣本人也是非常满意的。
然而江枫所用的这一版伴奏,却是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从前奏开始就大量使用弦乐,如平静的海浪一般绵长致密的下方旋律极为温暖宽广,将原曲冷寂的色调一扫而空。
控制室中那种浮躁骚动的气氛,好像更加火上浇油了。所有人都在一瞬间被这种大胆的改动吓了一跳,坐在控制台边的音效师还专门确认了一下是不是播放错了伴奏,在他摇头表示并没播放错误之后,李振荣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好在录音棚隔音效果很好,一窗之隔的江枫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他视线低垂,静静地等到前奏乐句播放完毕,闭上眼深吸了口气,开始了自己的演唱。
一旦进入到一首歌曲的状态中,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对江枫构成干扰了。那一刻他甚至忘记了这次试音的目的,似乎嘉宾的人选是谁,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他的整个灵魂都沉浸在这首唯美动人的歌曲之中,心中唯一所想的,就是要把这首歌唱好。
歌手是赋予歌曲生命的人。这样一首动人的好歌,命运正握在他手中,绝不能在此辜负。
慢歌最能展现一位歌手的本性。在座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到江枫演唱。然而他们中每一位都是在流行歌坛浸淫多年的资深音乐人,江枫才只唱了几句,那种通透干净的明亮声线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直躁动不安的氛围也终于平静下来。
要打比方的话,江枫的声音就像是光。
吴欣的声音也是光,但那种声线更接近空灵飘渺的极光,在漆黑的夜空中变换莫测,美丽,诱惑,却冰凉透骨,遥不可及。
而江枫的声音却是明亮的晨光,照射在每一个听者心上,温暖,柔和,平易近人。
两人的声线一个是路瑶的翻版,一个与路瑶完美互补,从最终的效果上来讲,无论是谁,都能够使这张专辑取得成功。然而,两个相似的声音的合作,跟两个反差极大的声音的绝妙和谐,哪一种张力更大更具震撼力,甚至不需要贺声宇这样敏锐的音乐直觉,只要有会听歌的耳朵,谁能够判断出来。
可贵的是,现在这一版伴奏,绝佳地衬托出了江枫这种声音特质。如果是原来那种冷寂的编曲,很可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他的光芒。
进入到副歌的时候,控制室中的人们已经完全陶醉在江枫的歌声中,再没有烦躁不安的情绪,甚至无暇表示赞叹,所有人的表情就只剩下对音乐的专注。贺声宇站起身来,抱着手臂直直地望着江枫,眼中满是骄傲和得意。
副歌第一段演唱完毕,江枫才终于睁开眼睛,长舒了一口气。乐曲进入到第一段副歌之后的间奏,编曲在此处的处理,再次让控制室中的人们吃了一惊。
在副歌已经将全曲的旋律走向推向高_潮之后,间奏这段过门的配器又一次使用了弦乐——大提琴。
大提琴温柔浑厚的声音将整段音乐温暖的触感进一步铺洒开来,如果说乐曲的开始有如黎明前天边宁静的鱼肚白,那么这段过门作为乐曲的高_潮,就是正式撕破黑暗的第一缕曙光。
而且,尽管进行了改写,却仍不难听出,这段过门的旋律,是化用了黄自先生的作品——《西风的话》。
在流行歌曲中化用经典旋律的做法并不少见,比如大名鼎鼎的老柴的《天鹅湖》,贝多芬的《欢乐颂》,帕海贝尔的《卡农》,或者肖邦的《离别曲》,都曾出现在多首流行歌曲的旋律或编曲中。
然而像现在的编曲这样,能够将经典旋律的寓意与流行歌曲本身结合得这么完美,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首《Finale》寓意迷途的孩子独自离去,在此处化用童谣,使离别的悲伤变得更加深沉,也更加坚定,仿佛对未知的前路充满了希望。
江枫转过头深深地望着贺景临。男人在听到那段过门的第一句时就是一愣,接着低下头去,抬起手遮住眼睛。这个姿势让江枫完全看不到贺景临的脸,只有男人微微颤动肩膀暴露了他其实在笑着。
接下来的副歌第二段,江枫跟以前一样温暖柔和的演唱中,又额外加入了第一段副歌时所不具备的力量,使歌曲不仅显得温柔和暖,更增添了坚定有力的色彩。
最终的结束句则再次使用了大提琴。
大提琴一直被认为是所有乐器中音色最接近人声的。其他所有的声音都归于寂静时,这段由大提琴独自演奏的华彩段,就像是一位长者望着孩子逐渐远去的背影,喃喃道出的最美好的祝愿。
最后,全曲同样结束于空灵悠远的泛音之中。
江枫演唱完毕,退后半步向控制室中制作团队的成员深鞠了一躬。人们怔忡了半晌,还是吴欣带着头鼓起掌来。之后所有的人才像刚刚从一场梦境中惊醒一般跟着鼓掌,只有路瑶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几乎像是在哭泣。
“贺总,这一版编曲想必就是您的手笔吧?太美了,真是让我这专门吃这碗饭的人都要自惭形秽。”李振荣走到贺景临面前,向他伸出手,诚恳地说道。
“哪里,李老师您千万别这么说。”贺景临迅速又不失风度地站起身来,微笑着伸手跟李振荣握了握,“这版编曲并不是出自我手,而是江枫自己所作,我跟大家一样,也是今天第一次听到。”
他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阵唏嘘。如此精美绝伦的编曲竟出自一个新人之手,而且这位新人,此前在歌坛一直籍籍无名,从没在任何场合展现过自己在编曲上的天赋。
江枫在录音室里听不到控制室的人说话,只见所有人都用一种特别诧异而微妙的眼神看着他,盯得他不免有些局促,暗自咽了口口水。半晌贺景临才开了对讲,用非常明快的语调说道:“江枫,回来吧。”
他听到贺景临轻松的语气才觉得一直悬着的心稍微放下来一点,至少应该不会是什么坏消息。果然他回到控制室就见吴欣走上前来,虽然微笑着,眼角却噙着泪水,脸颊也因为激动而有些泛红。
“江枫,你唱得太好了。不……你的编曲和演唱都浑然天成,应该说你的音乐太好了。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是你确实是比我更合适的嘉宾人选。这场比试是我输了。”
吴欣说完想要故作坚强地笑笑,结果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下来了。江枫在一边看着,也不知道她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又在演戏,抬起手想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一下,又觉得不太妥当,手就停在半空中,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只是犹豫的这一会,吴欣便猛地上前一步,踮起脚搂住他的脖子,给了他一个异常有力的拥抱。
“呃……”
“说实话,这还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被一个人的声音感动了。特别好,真的,特别好。”吴欣伏在江枫耳边轻柔地说道,嗓音还带着流泪之后的疲惫感,语气无比真诚。“加油江枫,我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