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的刀离开的时候,甚至没有带出血珠。
蔡天桥的瞳孔一缩,这么快的速度,这么长的距离,新的切口竟然和那道旧切口完全吻合!
这可不是一刀直线,而是差不多从右耳上方经过头顶到左耳上方的弧线。
谢克一边以上一次的反方向,向下掀开头皮,一边止血。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手术经验,所以谢克对关耀的头皮下的血管非常熟悉,避免了很多小动脉的出血,这使得他这次的处理比上次还要更干净。
切除了顶部和人字区的骨膜之后,谢克看到上次手术留下的那两条骨沟。他微微蹙了蹙眉头,关耀的颅骨骨膜和硬脑膜外层的成骨功能比他想象的还要更活跃,上次的切除的地方已经隐隐有些变窄。
这让他对关耀今后的颅缝再次骨化有了些更加肯定的怀疑,也更加确认了第三次手术的必要性。
不管怎么说,先做这次的手术。
还是在矢状缝的两旁,谢克紧接着第一次做的骨沟,以同上次一样的宽度,向下咬除颅骨。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次手术会非常顺利,却没想到异变突起。
就在谢克做完矢状缝旁边的与上次相连续的两道新骨沟,并正准备沿人字缝切除颅骨的时候,他突然感到手下的患儿情况有点不对。
正在他要做出判断的时候,冯大强那里突然发出了提示:“有效循环血量正在急剧降低,可能要休克了。”
而与此同时,蔡天桥已经几乎是先一步做出了反应!
☆、第62章 合作
圆形的墙角,茶色的玻璃窗,以及绿莹莹的墙面涂料。
房顶上的无影灯和床位旁的升降照明灯都大开着。
一群穿着淡绿色无菌衣的医生和护士,正在围着中间手术台上的一个婴儿忙碌。
此婴正是关氏夫妇罹患狭颅症的儿子,关耀。
他目前的情况十分不好。
因为婴儿对失血本来就耐受性比较差,而关耀的血管又太细,输液的速度跟不上,所以即使谢克已经尽量把出血量控制到非常低的状态,他依然正在面临危机。
幸亏在场的三个主要控场人物,主刀谢克、助手蔡天桥和麻醉师冯大强,无论在经验还是水平上都高于常人,才使得关耀有被救回来的机会。
首先是谢克感受到了患儿的异常,于是便停下了切除人字区颅骨的动作。
也就是在此时,冯大强及时提示了患儿的身体指标。
谢克观察了一下头皮的出血情况,发现出血量其实很少,即使是因为患儿耐受不行而休克,也并不应该血压急降。
此时蔡天桥的反应却并不比他慢,他观察了一下患儿的四肢,最后固定住了患儿的脚踝,习惯性地伸出手,吩咐器械护士:“10号刀。”
器械护士虽然条件反射地想把刀递上,但是在途中却又看向谢克。
蔡天桥作为市一医院脑外科的主任,是这间手术室里大型脑部手术的常客,器械护士对他非常熟悉。
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手术室护士,她也很清楚,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台手术,主刀人是谢克。
所以她在等谢克的肯定。
即使是蔡天桥这样的级别,也不能乱了手术室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手术中不能有任何纠纷,一切以主刀人的意见为准。
谢克一看蔡天桥手按住的地方,就明白了他的打算。
蔡天桥想要将静脉切开。
因为关耀的血管本来就太过细小,再加上血压突然骤降,导致他的静脉血管更加萎缩和瘦瘪。这就使得他们无法对关耀行静脉穿刺术,如此一来,便只有将静脉切开之后,再将血管与导管结扎相接,从而加大输血量。
如果强行使用输液针去穿刺,不仅可能因为多次地反复穿刺而伤害血管,更可能因此而浪费抢救的时间。
所以如果是谢克的话,他也会选择静脉切开。
一般来说切开的部位都选在四肢的浅表静脉,比如手臂上的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以及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的大隐静脉。
而关耀左手上和肘正中连通的贵要静脉,已经在术前就被麻醉师输液控制了,所以蔡天桥选择了他的右脚内踝前方,正是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上行的地方。
如果是谢克,他也会选在这里。
蔡天桥的选择,都和谢克不谋而合,所以他点点头,示意器械护士按照蔡天桥所说进行手术。
器械护士把刀递给蔡天桥。
蔡天桥并没有因为她一开始的迟疑而不满,相反给了她一个欣赏的眼神。
谢克这里此时不宜再动作,他一边看着蔡天桥做静脉切开,等患儿血压恢复,一边仔细思考着原因。
因为是浅小部切割,所以蔡天桥选择了较小的10号刀片配小号刀柄。
在外科手术中,一般深部切割用小刀片配长刀柄,浅部切割用20号以上的中大号刀片配普通刀柄。而浅小部切割,则是用小刀片配小刀柄。
蔡天桥在关耀的内踝处先消毒皮肤,再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
然后他用手术刀打了一个和静脉走行方向平行的切口,这个切口很小,只有不足1厘米。
谢克被他的行为吸引住了。
按照一般的方法,应该打一个2厘米左右的切口,然后在皮下组织中找到大隐静脉,并且分离出一段长约2厘米的血管,用血管钳把它挑起,结扎远心端。为了避免误扎和血管并行的隐神经,还应该把静脉周围的组织剥离地相当干净。
然后再斜着剪开将近一半的静脉壁,把硅胶管插入静脉管腔,向里推送大约5厘米,再结扎静脉近心端。
这是教科书上所教的做法,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当然这个做法的弊端,谢克也很清楚,那就是术后此血管会因为结扎而失去正常的功能。虽然还有其他的侧枝血管能够保证血液循环,但是对末梢的血液回流难免会有些影响。
而蔡天桥似乎并不是想这样做,难道他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谢克看看蔡天桥所打的切口,只有半厘米左右。这么小的切口,甚至连静脉血管都无法分离和暴露出来,他到底打算做什么?
正在谢克努力思考的时候,其他人却并没有意外的表现。
很明显,作为和蔡天桥合作过的麻醉师以及护士们,都是熟悉他的做法的,而这同时也说明了,蔡天桥所用的办法,也是相当有效的。
蔡天桥从切口处找到静脉血管,并不将它提出,而是用套管针从静脉前壁直接插’入血管腔内,插够一定深度之后,就拔出针芯,连接吊瓶。
这件看上去并不复杂,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也不简单的事,蔡天桥连切带插到缝合,只用了两三分钟就完成了。
此事的难点在于,从小小的切口找到血管,要在直视下将针插入血管腔,如果没插准,就会变得相当麻烦。
但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且非常令人欣赏的,那就是损伤小和没有后遗症。
其实这就是一个静脉切开穿刺的结合改良版手术方法,谢克马上就get了这个技能。
由于不必分离和结扎血管,几乎节约一倍多的时间,就把有效输液通道给快速建立起来了。
在手上和脚上的两个输液端口都在工作的情况下,冯大强终于松了口气,并告诉大家:“血压回来了。”
而此时,谢克除了在学习蔡天桥的手术方法以外,他也基本上找到了关耀血压低的根本原因!
为了确定,谢克让蔡天桥也过来看。从关耀被咬开的矢状缝右边的那条骨沟看去,在硬脑膜之下,有一个小小的血肿。
蔡天桥在谢克的提示下,显然也看到了这个血肿。
然而看这个血肿凝结的情况,显然并不是刚刚因为手术的原因而出血的。
这是一个早就存在的血肿!
因为关耀所患的病症是狭颅症,所以他的脑部结构有可能在头颅颅骨的闭合下被限制生长。而脑部生长的时候,一旦被挤压压迫,就很容易造成出血,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谢克他们甚至无法确定,这个血肿的来源!
并且更甚的是,关耀的硬脑膜之下,很可能不止一个血肿!而这,才是他血压降低的真正原因。
谢克肯定地对巡回护士说:“将室温调高一到两度,准备移动c臂。”
蔡天桥对此并无异议,事实上,即使他有异议也没用,因为谢克才是主刀人。
将室温调高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婴儿的体温。当然这样做,对手术室内的医生们和护士们来说可能会没那么舒服,不过一切以患者安危为主。
移动c臂是用来做x射线摄影成像的,可以确定血肿的数量和位置。
以各个角度,包括前额在内,拍完ct后,谢克基本上确定了出血的位置和血块的数量。
凝结成块的血肿实在不少,大约有将近十个。而出血位置则在后颅凹处。
出血的原因,正如谢克所预料的那样,是因为脑部生长所限,被挤压而造成的。
令人欣慰的是,很可能正是因为两个星期前,谢克为关耀所做的第一期手术,大幅度地缓解了他脑部尤其是前半部分大脑这一块的压迫,所以现在出血量正在减少并趋向停止。
相似小说推荐
-
这货竟然是大神 (祭小尹) 17KVIP2015-07-01完结个不小心,他竟然发现有怪癖的室友是大神! 作为三流小编辑,为了升职,决定求抱大神的腿。...
-
情敌非要我负责 (专业围观) 2015-07-14日完结从前有个Alpha,他暗恋一个Omega。但Omega却拿他当情敌…… Alpha:(算了,还是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