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世子 (于欢)


  女子一脸的委屈,抱着自己的琴唯唯诺诺道:“今日先皇后殿下出殡,奴哀伤不已,想着燕王殿下要送行,这才在内宫弹奏起了这首曲子,奴只知这是燕王殿下所爱,不知是禁曲,更不知是先皇后殿下的……”
  “好了!”老太监打断道,“你回去吧,往后别再犯这样的错,在宫里就要守宫里的规矩,这里是什么地方,禁中是可以随意弹曲儿的地儿吗?”
  “奴记住了。”女子低头道,旋即又小心翼翼道,“陛下他……”
  老太监忽然深皱起眉头,“主子闻你琴声而来,怒却不作罚,便是我也不知了,你自求多福吧。”于是转身朝着皇帝离去的方向紧跟上前。
  老太监跟上皇帝,于一旁小心翼翼道:“适才小人问了,那女乐是因为送行护送先皇后殿下灵柩出殡的燕王殿下即将离开京城数月,故才演奏那首禁曲,初入宫中,不止宫廷禁令,此曲又是燕王殿下所喜,所以……”
  倾慕二字再次回响在皇帝脑海中,“难道朕也要走老大的后路了吗,子不知父,父不知子。”
  老太监听后,心中一怔,连忙从中调和道:“爷,殿下自为世子时,就事事顺从,后又为您的大业只身赴险虎狼之地,这么多年来孝心可嘉,岂能因为一个女子,就让爷对自己的亲子生疑心呢,依小人看,这女子来路不明,必是她狐媚惑主,骗得殿下与其亲近,连象征身份的信物都可以赠予,而今拿着殿下昔日赏赐之物入宫,怕也是想飞上枝头变凤凰。”
  老太监不知赵希言身份,因而用狐媚惑的说辞并未能说动皇帝,“她在京几年,护卫死了多少,也没有任何音讯传回,对于她在京的事,朕也只是道听途说,但不能否认的是,此女对她的救命之恩,恐怕她们之事,朕不知道的多了,二人交情匪浅,也不简单吧。”
  老太监听后,旋即快步上前,在皇帝跟前跪下,皇帝见之,连忙扶起,“伴伴这是为何?”
  老太监不肯起,“小人自三十岁便辅佐皇爷,而今将入土的年纪,也已活够了,因而斗胆冒死一谏,这么多年过去,小人是看着皇爷一天天长大成人的,而后又有了下一辈,在看到小世子从出生一步步走到今日的成熟稳重,府中和睦,父慈子孝,如今几十年过去,只因皇爷从燕王府搬到了紫禁城,便将燕王府里的亲情全然忘了,小人实在不想看到父子猜疑的局面,若皇爷不信任,何不召来小殿下亲自问个究竟呢,有时候隔阂,便是因为互相猜疑却又不肯开口询问,最终一错再错。”
  皇帝眯着双眼,“嫡子独子,嗣君的第一人选,将来天下的倚靠,朕又岂能疑心。”说罢便从太监身侧提步离去。
  ——
  永康元年三月,仁孝皇后张氏入葬昭陵,同月,追封已故皇长子为懿明太子,陪葬昭陵。
  永康元年四月,送灵队伍返京。
  回京后,赵希言先是去了一趟千步廊的礼部,径直至礼部下的教坊司中,自新帝登基,高官尽数更换,而一些职权不大的小官,则得以幸免,依旧供职于所在的司、所内,教坊司奉銮一官,也未更改人选。
  “下官见过燕王殿下。”
  赵希言虽穿着一身素服,但教坊司的官员仍然将其认出,“殿下在找什么?”
  赵希言瞧着人群,扭头问道:“前不久进来的一个女乐,人在哪儿?”
  教坊司奉銮有些没听明白,“教坊司每隔一阵都会有新的乐人入内,殿下说的是哪一个?”
  “就是受召加入乐籍进入教坊司,替补中宫圣节与千秋节用乐的提调女乐,被陛下赐改名的那个。”赵希言仔细的道了一遍。
  “哦,殿下说的原来是鸾鸣啊。”奉銮这才了解道,“她已受召入宫,不在教坊司了。”
  “什么?”
  ——
  先帝朝时,因故将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之职尽数移于宦官,仅留侍奉更衣的尚服四司,新帝继位后,复置六局。
  ——几日前——
  一名太监手捧着一道右侧绣着奉天诰命,左侧则为永康元年的黄色绢本圣旨进入礼部教坊司。
  “鸾鸣在吗?”太监在教坊司庭院中间挺直腰杆喊道。
  一众乐工伶人,躲在亭子后面观看,于后庭编排的乐正连忙出来上前相迎,“公公。”
  “陛下圣旨。”
  一名女子从一众人中走出,见其容貌出众,太监仔细打量了一下,为之笑道:“陛下亲自下的圣旨,想来姑娘日后有福了。”
  太监扯了扯嗓子,将圣旨缓缓展开,露出了奉天诰命与永康元年几个绣字,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教坊司女乐鸾鸣……特封为尚仪局司乐,掌宫县及诸乐陈布之仪,涖其阅习,望尔不负朕望。”
  教坊司中除了官吏,其余乐工及女乐,虽比宫外的乐人要位尊一些,然也不过是身份微贱的下等人,而从女乐摇身一变成为有品级的女官,可谓变化之大,甚至惊讶教坊司众人,使得背后议论纷纷。
  “她不是青楼出身吗,怎那么一下子就入宫为官了?”
  “这定然是因为燕王殿下的缘故吧。”
  “京中谁人不知燕王殿下为世子时与青楼花魁的风流韵事,仗着弹得一手好琴与美貌,指不定日后成为一个狐媚惑主的小贱人。”
  女乐们争相眼红,纷纷感叹命运不公,女官的身份不但意味着从良,且有俸禄,任职年满后,去留自定。
  那日所弹之曲,虽引皇帝不悦,然却因祸得福,鸾鸣从太监手里接过诏书,“臣,谢主隆恩。”
  太监传完旨便将任职的书信一同交予,“明日边去宫中尚仪局报道吧,那里会有专人交接职务与你细讲的。”
  “多谢公公。”
  太监走后,教坊司奉銮也上前来送上祝贺,“可喜可贺,短短几月,就要改口叫司乐大人了,就是不知何时再能听到大人的琴声。”
  与一干嫉妒的乐人不同,教坊司奉銮极为赏识她的琴技,便也在司内多有关照。
  女子与之客气回话后,打开圣旨,望了一眼末端所盖的敕命之宝,微眯的眼里露出了一丝别样的神情,随后收拾行礼从教坊司离去。
  【作话】
  书瑶:“终于轮到我上场了吗,本剧最大疑点。”
  赵希言:“你到底想做我小妈还是老婆?”
  摇:“猜。”


第168章 帝王的聪慧
  赵希言从礼部出来,本欲随着教坊司奉銮的话,前往宫女六宫寻人,却在大门前被人拦住。
  一名内侍,穿着素服坐在马上,见赵希言出来便抬腿胯下马,恭恭敬敬的叉手道:“燕王殿下。”
  赵希言皱了皱眉头,便发现不远处的马车,不等她开口问话,内侍便抢先道:“公主差小人来问,殿下离京数月,而今归来,为何要去礼部而不见天子、君父?”
  “我……”送灵之前匆匆一别,让赵希言心中疑惑四起,此次回来至礼部教坊司,也是为自己解惑的。
  “不管是人臣之责还是为人子,殿下归京都理应先去见陛下,向陛下请安,方不落人口舌。”
  内侍提醒道,随后迈进一步至赵希言身侧,“殿下莫要忘了,锦衣卫。”
  赵希言忽然愣住,令文武百官与百姓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不但没有撤销,新帝登基时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权力以及增加了人数,另立北镇抚司同属,专掌诏狱。
  如今的应天府,到处都能见到巡逻的锦衣卫,监视百官、臣民,包括皇子。
  人在最危难将死之际所得到的帮扶与救助,会使其铭记于心,感恩之心也会极大的提升,而赵希言在流民无处归家时的广施仁善不仅得到了民心,更让从燕王府里跟随出来的老臣信服,又加之与先前晋商的合作,战止后,也如约履行了昔日的承诺,使得赵希言在商人眼中地位骤升,而今的新燕王,仅于军事上的声望弱于新帝而已。
  内侍说罢,牵来一匹马,看向千步廊北侧的紫禁城,“殿下就听公主一句劝吧。”
  ——紫禁城——
  燕王赵希言护仁孝先皇后张氏入葬,归京复命,皇帝命尚膳监备宴,为其接风洗尘。
  而就在得知赵希言已在返回的路上,距离京城不足十里外之后又足足等了一个时辰,皇帝也没有能等到赵希言来到自己的跟前复命。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张端求见。”老太监入内道。
  供摆放菜肴的方桌已摆进了乾清宫大殿,桌子上空空如也,皇帝独自坐在牌匾下方的坐塌上,“宣。”
  解下绣春刀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端跨入殿内,于皇帝跟前跪伏道:“臣,锦衣卫指挥使张端,请圣躬安。”
  “圣躬安。”皇帝撑着脑袋,一身素服垂坐于榻上,脸上写满了疲倦,显然已有好些个昼夜没有歇息了。
  张端起身,先是拱手,“陛下日理万机,当以御体为重。”
  “你又听到或查到什么事了?”皇帝睁眼问道。
  张端拱手,“燕王殿下已回京,臣的人在千步廊见到了殿下。”
  “千步廊?”皇帝忽然皱起眉头,因为赵希言是南下返京,理应在城北才对,而千步廊在紫禁城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