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颜不知道原来古人还能玩得这么开,更何况还是一向面瘫脸的庄婉。
等她意识到这醒酒茶里边含混着的还有心上人的津液,心中一阵狂跳,燥热之感也从脖子上往上爬,看着眼前庄婉衣带不乱一副镇定的样子,一股恶作剧涌上心头,伸手攀住庄婉的肩膀,和她分享了这一口香艳的茶水。
殊不知是却是羊入虎口,庄婉此时胆大无比,求之不得。
看着怀中小姑娘绯红的面颊,她收紧手臂,抵住她的额头,漆黑的眼睛混在夜色里,深邃无比。
谢颜脸上的热度也一直没降下来过,今日种种举动,皆是以往从未打破的禁忌,超出了平日的小甜品,这狗秀才方才好大的狗胆,居然跳过了初吻直奔别的地方,果然是学习能力强,直接跳级的人。
两人就这样默默地抱在一起,澎湃的心绪也渐渐平息,直到外面的天色变暗。
不知过了多久,外边传来虞婆的声音,呼唤着庄婉回家了。
谢颜一时间觉得舍不得她,忍不住勾了勾她的手指,庄婉眼中更是一片眷恋。
“不然……不回去了?”
收到邀请讯号的的庄婉也忍不住心中一荡,她此时是恨不得就留下来,但如今二人走得近,相处的时候总是没办法克制住真情流露没有边界,若是久了定会让曹娥和虞婆起疑,如今两人皆是女子身份,在没有想到好的退路之前,自不可做得太过分。
“我先回去,明日再来找你。”
谢颜心中虽有不舍,但也知道凡事要循序渐进要克制,只得依依不舍地走上去在她唇边轻轻留下一吻,最后才放开她:“你走吧,再迟一会儿我可就不放你走了。”
庄婉眉眼舒展开来,用力地捏了捏谢颜的手腕,这才打开门出了去。
而第二天没等到庄婉过来,谢颜又忙着一件大事去了。
如今已经是四月份,上个月刚插完秧,谢颜对自己用来做稻花鱼实验的水田十分重视,她特意买了三百尾小鲤鱼和小草鱼,趁着今日食肆安排曹娥休息,母女两人挑着鱼苗到田里放养。
养在田里的鱼儿,会吞食稻田里边的一些害虫和杂草,同时鱼儿所排泄出来的粪便又变成了田里稻苗的肥料,滋养着这片稻田,一小块田地的生态系统也因此得到了平衡。
这就是稻花养鱼的原理。
为了保证鱼儿能够自由地游动,同时又要注意水位不能太高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谢颜特地在稻田里边地势相对低洼的地方挖了几个深水坑,确保当田里的水位下降的时候鱼儿能够游到水坑里,不至于被缺水旱死。
村里人第一次见到这种种田的方法,都纷纷跑过来围观。
谢颜并不拦着,她也希望自己这亩地能争气一些,等秋收时稻米和稻花鱼都能来个大丰收,到时候其他村民毕定会心动想要跟着一起中,如此一来粮食就能得到丰收。
通过提高粮食亩产,逐渐改变村民的生活,这是谢颜之前就做好的决定。
这也是当时食肆开业那几日谢颜的感悟,是她所想到的作为一个穿越者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然也有对她这种做法质疑的人,觉得这么浅的水怎么能养鱼,一时间褒贬不一。
可村里有几户人家却不这么认为,这段时间以来,他们见证了谢颜太多的成功,深信到丰收的时候定能让人大吃一惊。
放鱼苗的时候蔡储和庄婉在田边看着,建房子的老张头也跟他们凑在一起。
“蔡老弟,锦丫头这种田养鱼法子看着新奇得很,你想不想也跟着放几尾进去看看。”
蔡储笑道:“我倒是想,就是家里的地租出去了,剩下一亩田蓄不住水,就算要干也得明年收几亩回来搞。”
老张头摸了摸下巴道:“我这回不能犹豫,我回头就拿五亩地直接跟锦丫头干,这丫头不简单。”
庄婉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提醒了一声:“张叔,锦娘自己也才拿一亩地来种,您一下子就种五亩,怕是不妥吧,万一不成功,那可亏大了。”
老张头固执得很,摇了摇头道:“你没听那丫头说了嘛,是她娘不给搞她才只拿一亩来种的,我这次就信她。”
庄婉看着老张头这一副狂热的样子,心中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谢颜以前是个人人喊打的不祥之身,如今渐渐地已经开始有人对她信服,并成为她的拥护者,忧的是有人这样盲目跟风,万一到时候种出来结果不尽人意可得如何是好。
老张头下定注意之后就去和谢颜说了这个事情,虽然在现代是体验过稻花养鱼的种植方式,但毕竟自己没有亲自上手,谢颜好多歹说老张头这才答应和她一样,先拿一亩来做实验,又细细教了她注意事项还有鱼苗的挑选,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去捣弄自己的田地。
放完鱼苗,看热闹的人也纷纷离去,就剩谢颜和庄婉在田边,两人蹲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绿油油的一望无际的田地,谢颜第一次觉得来到古代之后如此轻松惬意。
庄婉看着她闭着眼睛清风吹拂长发的样子,嘴角也噙起一抹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瞧,我这小说时刻紧跟政策,先是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建设号召,接着是大学生创业,再搞林下种养殖,现在又搞稻花养鱼了,等稻花鱼丰收了,咱们锦娘就是乡村致富带头人了,嘻嘻~
看看还能搞啥你们就说吧~
第72章
曹家老三曹斌分得的四亩田地最终还是被卖了出去,买家正是同村的张木匠家,这段时间在谢颜那里揽了不少活,家里余钱也多起来,又见了谢颜搞得稻田养鱼这种种法,总觉得未来这种方法一定很有搞头,和老伴商量过后就花了二十八两银子买下那四亩田。
曹斌这辈子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拿到钱的当日喜出望外,却急坏了曹家两口子。
如今这个世上,一介平民没有一技之长,能用来安身立命的唯有土地,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拿着锄头上山开荒,可自家老三却一下子将所有的地都卖出去了。
曹老太在两人在曹斌和张木匠签契书的当日闹了个鸡犬不宁,又叫蔡储去调解。
蔡储无奈道:“不是我不想帮,如今你们分了家,这个地就是他的,他想卖谁也没办法阻拦。”
夫妇二人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不管做什么都无济于事,待地契转交给张木匠之后,地就成人家的了,再闹也闹腾不了。
曹老太苦苦求着儿子道:“老三,这地卖了就卖了,不然你把银子交给娘来帮你保管,到时候把房子起了,再讨一媳妇过门,咱再去山上把荒给开了,开出两三亩地来,倒也饿不死,成不?”
曹斌袖子一甩,理都不理她,带着银子就直接去了镇上。
先是还了了十两的赌债,再去买了一身上好料子的衣服到小寡妇那里,腰杆都比往时挺直。
赵寡妇看着一脸自得的男人,心知这人定是从哪里弄到钱了,满脸堆笑着将他迎进门,态度要亲昵不少。
曹斌将腰间鼓鼓的钱袋子摘下来伸到赵寡妇面前,眼前的小女人伸手摸了一把就知道里面的钱不少,正想把钱袋子捞过去,却被曹斌给一把收了回来。
“现在总可以跟我一块过日子了吧。”
赵寡妇娇笑着嗔了他一眼道:“自是要跟着你过,可我这些年一直在外边卖豆腐,早就不会种田了,到时候咱们要以什么养家糊口呀。”
曹斌含糊道:“自不用你种田,不过你这豆腐摊总能继续做的吧?”
赵寡妇一听,脸上犯难,如今她这豆腐摊子是婆家给租下来的,自己走了也定是没人在干这个了,不过要是愿意花点钱还是能让他们给转出来。
曹斌听了赵寡妇这么说,二话不说找了个巧嘴的婆子去了赵寡妇的婆家,一番杀价后收曹斌十四两银子,七两是豆腐摊的转让费,另外七两则是赵寡妇的聘礼。
但铺子连带着作坊,并不能居住,仅剩的八两银子又不够在城里买地建房子,于是二人只得又回上盐村,在原来被烧坏的宅基地上起了两间青瓦房。
做完这些,曹斌买地的钱就一文不剩。
如今夫妻二人的进项就只能指望着那家豆腐摊了。
只是赵寡妇却不是个勤快的人,以前嫁给第一任丈夫的时候没有孩子就算了,也不爱干家里的活儿,这豆腐摊还是公公早起磨豆子做好给她卖的,她只需每天打扮好坐在摊子钱等着顾客上门。
也正是因为她长得几分颜色,豆腐虽然做得一般但也还是有一堆男人愿意来光顾。
如今二嫁后,磨豆腐的活儿自然就落道到曹斌的身上,可这曹斌哪是那种能早起干活的人,坚持了三天后就起不来,每次起来再赶到镇上天都亮了,再磨好豆腐也快中午了,这个时候开摊哪能什么客人。
加上曹斌这种大老粗,又懒又脏,豆腐的质量一下就跟不上了,买的人也变得少了很多,只剩一些垂涎着赵寡妇样貌的男人过来,跟她逗个趣说点荤话嘴巴爽一爽。
可曹斌哪能容许自家女人跟别的男人眉来眼去,怼走了不少客人,自那以后他们家的豆腐摊门可罗雀,再也没什么人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