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说:“我有个同窗在那边,还算了解。方海潮是沈其难的女婿,虽说他的根基在南方,但他上头还有个哥哥,留在南方其实也是处处受制,可能忙活到最后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来这边就不同了,沈其难只有一个女儿,他要是能摆脱家里来到这边,大部分人都会把他看成是沈其难的接班人,做起事来肯定得心应手。”
郑驰乐说:“这是大好事。”
贾立说:“机会就在眼前,我们的所有项目都要抓紧时间提上日程。”
郑驰乐说:“别急,有些东西一快就会出问题,还是得一步步来。”
贾立也明白这个道理,见郑驰乐对他得来的消息没有半点震惊,他不由反省起自己的急躁来——连个毛头小子都不如,还得再好好修炼啊!贾立这才看向一边的关靖泽:“靖泽你怎么走这边?”
虽说关靖泽常常上山跟郑驰乐见面,但踏进青花乡还是第一回。
关靖泽搬出充分的理由:“过来这边走走,看看我有没有漏做什么事儿。”
贾立说:“你们王书记很重视你们榆林,发展起来应该不会比青花乡慢。”
关靖泽说:“希望如此。”
难得关靖泽这个陈老的关门子弟来了,贾立觉得应该好好把握机会。他瞧了郑驰乐一眼,说道:“既然关乡长都来了,不如我们把乡委的人找齐,都来跟关乡长讨论交流。”
关靖泽额角青筋微微抽搐。
贾立这人还真是不放过任何可以压榨别人劳动力的机会!
这是郑驰乐管的地方,关靖泽当然不能拒绝:“也好,我也想好好了解一下青花乡的情况,到时候要是搞联合项目心里也能有个底。”
正主同意了,贾立立刻就出去安排。
郑驰乐说:“这家伙做起事来挺可怕的,一忙起来就不愿意停,脑袋二十四小时都在转。你好像被他盯上了,小心被他榨干了脑汁。”
关靖泽说:“至少他是在为你们青花乡忙活。”
郑驰乐笑眯眯:“那你可不能藏私,能教他们的、能告诉他们的,都好好说说吧。你帮我把人教出来了,我做起事来也轻松。”
关靖泽说:“光一天也没法教什么,我倒是有个想法,不如以后我们两边的人都到道观那儿聚一聚,平时就多点儿交流,免得两边的发展不同步。”
郑驰乐说:“这主意不错,不过我师叔公可能会气得不轻!”老道人可是最讨厌外面的人进道观的,想想老道人到时候那扭擰的表情郑驰乐就乐死了,他笑眯眯地瞅着关靖泽,“如果我告诉他这主意是你出的,他肯定会拿扫把把你撵走。”
关靖泽厚颜无耻地说:“怕什么,不是有我媳妇儿护着我吗?”
郑驰乐觉得这人越来越不要脸了。
此时此刻,首都也有一些事情正悄然发生。
贾贵成坐在座位上玩着手里的笔,聆听底下人的汇报:“贾立是跟那个郑驰乐凑一块了。那个郑驰乐这两天刚好回了首都,一下车就碰上了车站的踩踏事故,还参与了救人。我拿到了被某些人压下的新闻照片,里头有他的好几个特写。”
贾贵成转动着手里的笔,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们民声要报道的就是这种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才,明天的头版头条留给他,再把他的事迹整理整理,尽量往好里夸。”
他的下属不明白他的用意:“如果这个郑驰乐真的那么有能耐,我们这不是给他造势了吗?”
贾贵成把笔往桌上敲了敲:“他还没到拼‘民心’的阶段,这个时候造势有什么用?”
“那您的意思是?”
“从小在夸赞声和追捧声里长大不一定是好事——小心被捧得越高,摔得越狠啊!”贾贵成露出笑容,“郑驰乐有关家的背景在,我们不能耍太多手段,所以我们就夸,他做什么我们就给他夸什么。有个词叫捧杀,听说过没?”
“我明白了!”
贾贵成摆摆手让下属出去,自己站在窗边眺望远方的景色。
他不是天资卓越的人,甚至连当官的料子都不是,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出头。作为“桥梁”式的人物,他自有一套笼络人心的手段,虽然现在他的地位远比同龄的叶仲荣、梁定国、关振远等人要低得多,但他有把握继续往上走,也许五年不行、十年不行,但二十年、三十年肯定可以,贾家的荣光会在他手上重新显现。
至于那个想要循规蹈矩往上走的侄儿,贾贵成会用事实告诉他这种想法有多天真。
真是天真到极点。
要是手里没有足够的筹码,贾家人怎么可能被那些人接受?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在贾贵成的推动之下,郑驰乐等人在车站参与抢救的事情登上了《民声》头条。
叶仲荣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份报纸。
他的第一反应是贾贵成发现了什么,可静下心来一想,要是贾贵成发现了他跟郑驰乐的关系,反倒不会这么大肆张扬。
他了解贾贵成,因为他跟贾贵成曾经是知交好友。贾家因为跟其他党派渊源很深,始终进不了执政阶层,最后贾家人也放弃了,纷纷选择成为民众与执政阶层之间的“桥梁”。
但贾贵成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
以叶仲荣对贾贵成的了解,他知道贾贵成肯定是想将“桥梁”的角色演绎到极致。
登了顶以后就是他跃升的时机。
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贾贵成什么都做得出来。要是贾贵成抓住了他的把柄,肯定不会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把它抛出来。
叶仲荣更倾向于这是个意外。
他皱起眉,想不明白贾贵成为什么特意让郑驰乐露这个脸。
韩蕴裳也看到了这个新闻,见叶仲荣皱着眉头,她说道:“贾贵成的侄儿贾立好像去了青花乡帮乐乐做事。”
韩蕴裳这么一提点,叶仲荣就想通了:“原来是因为这个。”他看着《民声》上的溢美之词,眉头越锁越紧。
夸得太过了。
韩蕴裳说:“乐乐不是被夸几句就飘飘然的人。”
叶仲荣说:“也对,是我瞎操心了。”
他合上报纸,心里却还是放不下。
站起来背着手来回走了一会儿,叶仲荣说道:“帮我把曦明叫回来,让他以他的名义写封信说说贾贵成的情况,当做提个醒也好。”
听到叶仲荣写个信都要借侄子的名头,韩蕴裳微怔,也不知是该替叶仲荣难过好还是为自己前面的隐瞒自责好。她说道:“你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写过去……”
叶仲荣摇摇头:“我给他写的话意义就不一样了,要是有人抓着这个做文章,影响肯定不好。”
韩蕴裳说:“那好,我去打电话给五哥,让他叫曦明晚上回来一趟。”
139第一三九章:来客
迈入深秋之后,在郑驰乐的带领之下青花乡乡委的人每天都会往山顶走一遭,关靖泽也会领着人过来,两边的乡委成员本来就是“老邻居”,见面次数多了慢慢也就熟稔起来。
一开始他们都在道观外头一屁-股坐下,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聊到兴起时就折根树枝在泥地上写写画画,偶尔吵起来了,老道人门关得再紧都能听见。慢慢地老道人也没辙了,将空出来的藏书阁给他们当谈话的地方。
郑驰乐早就抄起笔在大张的白纸上画出好几份地图,从大到小分别是世界、华国、怀庆省、延松和柳泉两县的大致轮廓,都贴在改装过的老旧布告板上备用。平时讨论用的地图则更小,详细地勾勒出青花、榆林两个乡的地形,这是郑驰乐和关靖泽一步步走过的,哪个地方长着什么树种都能背出来。
其他人起初也并没放在心上,后来用上地图的讨论话题多了,自己也上心了,每个人都拿着本厚本子上山,该描地图的描地图,该做记录的做记录。郑驰乐和关靖泽都没揽下主持“会谈”的活儿,而是所有人轮流提出议题。在场的都是自己人,久而久之就连最沉默的“哑巴陈”都能张口说上好一会儿了。
这天两方的人也照常上了山,榆林乡却来了个意外的客人。
留守在乡委的人正盼着其他人回来呢,就看到个穿着夹克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中年男人见乡委还有人,客客气气地递给对方一根烟。
留守的人摇摇头,笑着说:“值班期间不接烟不接酒。”
中年男人微讶:“你们晚上还安排人值班?”
留守的人说道:“是的,晚上乡里的人出了问题也得有人解决,总不好老让人去敲书记和乡长的门。”
中年男人点点头:“这倒是不错。”
留守的人问:“你看着脸生,是来找人的吗?难道是找关乡长?”
中年男人说:“差不多,你们关乡长在不在?”
留守的人说:“不在,今儿没轮到关乡长当值,所以他上山去了。”
“上山?”
“中秋以后我们跟青花乡那边往来多了,每隔一天就会约好一起到山上谈谈话,拿关乡长的话来说就是山顶空气好,脑子也清醒。”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寻子 (甜蜜生活) 2014.05.04正文完结陈阳在儿子出生的第三天出了车祸,再次醒来变成漂亮陌生的20岁男生蒋晨曦。然后,他就去找儿...
-
重生之宠你入怀 (纯白蠢白) 晋江vip2014-04-05完结甜死在蜂蜜罐子里的宠溺文。攻一步一步地把受诱拐到手,然后死命宠他的故事。攻宠受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