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禁庭 完结+番外 (流鸢长凝)


  武攸暨诚惶诚恐,低头道:“殿下放心,末将绝对不会坏殿下之事。”说着,他吩咐左右,“今晚你们瞧见殿下与上官大人在河边放灯了么?”
  几名羽林将士相互看了看,武攸暨的身份摆在这儿,方才又见殿下对他那般亲密,他们若是还看不出来武攸暨以后会是什么人,那便是真的瞎了。
  “回将军,没有。”
  武攸暨很是满意,太平也很是满意。
  “帮本宫办好了这件事,本宫重重有赏。”太平故意凑得很近,气声落在武攸暨耳侧,无疑是别样的诱惑。
  武攸暨尚未从大喜的情绪中缓过来,太平却覆上了他的手。因为抱了一会儿暖壶的缘故,太平的掌心很是温暖,这会儿覆上,武攸暨只觉整颗心都被酥化了。
  太平牵着他的手,凑近唇边轻吹了一口,“将军这手也冻红了……”
  武攸暨惊惶缩手,急道:“末将……不冷!”
  太平似笑非笑,方才牵过武攸暨的那只手,现下是决计不碰婉儿的暖壶了。只见她一手抱着暖壶,一手握拳藏在袖底,倦怠地打了个哈欠,“本宫困了,回东宫吧。”
  希望一切像武攸暨所言,他只是看见她与婉儿放灯,并没有看见酒楼上的动静。可经此一事,太平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阿娘如此在意她与婉儿私会,想必是猜到了点什么。她若不克制住情念,事情传至阿娘耳中,对婉儿来说只是祸事。
  想到这里,太平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怪不得阿娘一直说她只是乳虎,就凭母后远在东都尚且可以给她这样的威迫感,她要向阿娘学的还很多很多。
  这边春夏领命护送婉儿回家,走了一段路后,春夏左右瞧瞧,见周围旁人离得远些了,便低声道:“大人,您不要跟殿下认真。”
  “她是殿下,我只是下臣。”明明婉儿的语气里还透着怏怏不快,这两句话她说得寒凉,“如何认真?”
  春夏听出了她语气中的不悦,劝慰道:“殿下方才那样,只是做戏罢了。”
  “春夏。”婉儿突然停下脚步,上下审视了一眼她,她不得不承认,春夏跟在太平身边久了,这心窍也开了。
  春夏被婉儿看得发毛,“大人……怎……怎么了?”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脸,脸上应该没有什么啊。
  婉儿沉下声来,“今晚天寒,回去给殿下打盆热水,好好洗洗手。”
  “诺。”春夏领命,总觉得婉儿的这句话语气有哪里不对。
  太平回到东宫玄德门前时,武攸暨不便入东宫,领着众将士对着太平一拜,便回了太子安排的地方休息。
  天已快亮,想必这个时候李显与韦滟已经休息了,太平也不好去吵扰,便直接去了宜春宫。
  等了片刻后,春夏从宫外回来,还端了一盆热水进来。
  “春夏,如何?”
  太平紧紧盯着春夏问询,她只怕婉儿看了误会生气。
  春夏将热水端至太平跟前,如实回道:“大人说,今晚天寒,命奴婢给殿下打盆热水,好好洗洗手。”
  “哈哈。”
  太平忍不住笑出声来。
  春夏眨了眨眼,不解殿下的反应。
  “洗!洗!本宫一定洗干净!”太平将暖壶放在一旁,双手一起浸入水中。暖意从指间透入经络,太平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春夏端着水盆,还是头一次见太平洗手这般认真,甚至认真得有点慢条斯理。
  等太平洗完之后,这盆热水已经凉了大半。太平坐回榻上,抱了婉儿送的暖壶在怀里,倦然倒下靠在榻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春夏不敢吵扰殿下休息,便将水端出了殿去,把殿门带着掩上了。
  太平将暖壶凑近自己,嗅了嗅上面沾染的淡淡墨香味儿。
  细看这只暖壶,并不是新的,想来是婉儿用了许久的旧物。
  可她不单是喜欢旧物,还喜欢旧人。
  太平将暖壶熨在心口上,暖意从心口熨入,她缓缓合眼。她会谋到那一日的,在同样的冬夜,她的婉儿便是她的暖壶,她可以放肆地拥着她,不知餍足地索求她的情深款款。
  “她是我的人……”这个念想在太平心间冒出,“任何人都不准伤害她,也包括你……”
  阿娘。
  太平开始以为,她与阿娘可以母女同心,共谋一个盛世,可如今想来,婉儿就横亘在她与阿娘之间,终有一日阿娘会知道一切,也终有一日阿娘会对婉儿腾起杀心。
  所以,在那一日到来之前,她必须成为高高在上的那个人,唯有如此,才能为婉儿挡下阿娘挥下的屠刀。


第83章 正事
  武攸暨的美梦并没有持续太久, 洛阳那边便来了天子诏令,传召武攸暨回返洛阳。武攸暨自忖那日办事滴水不漏,就算薛绍认定了是他做的,也没有任何证据。所以他并不怕回洛阳复命, 唯一放不下的, 便是好不容易对他和颜悦色的公主殿下。
  太平等这一日已经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这个消息, 她满心欢喜, 终于把这个碍眼的也打发回去了,长安这边少个人盯着她, 也办起事来也方便许多。
  她算准了武攸暨会来东宫辞行,所以太平一大早便带着春夏离开了东宫,直接去了宰相裴炎的府邸拜访,恰好让武攸暨扑了个空, 只得悻悻然离开了。
  太子监国, 李治留下了裴炎辅佐太子。乍逢天狗食日凶兆, 以裴炎对太子李显的了解,他定会不知所措,处理得一团混乱。可裴炎万万没想到, 这次东宫的一切处置都恰到好处, 竟是平平稳稳地把这件事给顺了下来。
  东宫幕僚是哪些人, 有多少本事, 裴炎一清二楚。他笃定给李显出主意的,绝对不是出自这些人。裴炎颇是好奇此人,暗中派人查访过,最后却一无所获,裴炎便选择了作罢。查探此事时, 他还查到了一事。
  当初太平公主随驾东幸洛阳时,曾经半途折返,去了太史局一趟。随后天狗食日出现,太史局一反常态静默不言,直到公主回来,太史局才张榜说明。
  想来公主定是斡旋其中,在此事上下了最关键、也是最正确命令。
  常听宫人说公主骄纵,时常被天后责骂,可在此事上,公主的处置堪称上策。这样一个有趣的公主殿下,裴炎倒是颇想一见。
  这日,裴炎听下人来报公主造访,便高兴地亲自出迎。
  太平之所以来访此人,是因为此人在阿娘的称帝之道上有很大的助力,她早些结识,也许将来也有用处。
  裴炎与太平聊了数语,便觉宫人所言实在是不可尽信。
  眼前的公主器宇不凡,心怀百姓,一心只想为李唐天下献策尽力。这样的殿下,怎会是只顾玩乐的帝家千金呢?
  太平随后与裴炎说了不少安民之策,还颇懂分寸的希望由裴炎出面,她在暗处出财,把这些事落在实处。
  公主不宜涉政,虽说这次是天子破例,可太平以退为进,只会增加朝臣们的好感,减低他们的戒心。
  裴炎大喜,当即领命。殿下出财,裴炎出力,在长安郊外设立善棚,收留无家流民,再逐一登记入籍。有手艺者,推入坊中尽其所能,无手艺者,命人教之,学养家之能,尽民之力。如此一来,朝廷不必一直贴补这些流民,只要稍加时日,流民自能教化成有技之民,不至于四处游荡,混乱治安。
  明事理则不会轻信妄言,有心人也不能再拿无稽之言祸乱民心。
  “民以食为天,饱之则心定。”太平徐徐说着,“若能不愁衣食,则民心大定,大唐便能安定,授之以渔,人尽其用,假以时日,盛世可待。”说完,太平起身,对着裴炎鞠躬,“皇爷爷常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本宫深以为然,还请裴大人多多用心,帮本宫促成这些利民之举。”
  裴炎受宠若惊,急忙对着太平回拜,“臣当尽心而为。”
  “如此,就有劳裴大人了。”太平再拜,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本宫还要去大理寺一趟,就不在此叨扰大人了。”
  “殿下慢走。”裴炎一路送着太平来到府门前,看她的马车走远后,不由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随侍忍不住问道:“大人这是怎么了?”
  裴炎淡淡道:“可惜了。”
  “可惜?”随侍没有听懂裴炎的话,可裴炎也不会把那句话宣之于口。
  可惜,她只是公主。
  李弘若没有病死,那是万众期待的大唐储君,是百官们翘首以盼的未来君主,只可惜英年早逝,徒叹奈何。
  李贤若没有造反,也是百官们信服的太子。他的聪慧,他的精力,像是长安城耀眼的日光,照耀着每个与他见过面的臣工。只可惜,与天后水火不容,终招祸事。
  现在的这位新太子……
  裴炎只要想到第一日辅政发生的事,他就忧心忡忡。一个藏着蝈蝈罐子听政的储君,日后这偌大的帝国交给他,也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
  可惜,是真的可惜。
  倘若公主是皇子,以她今日这样的眼界,稍加辅佐,盛世可期。
  太平去大理寺,一是为了审问那些在长安妖言惑众的罪犯,二是为了正式拜访狄仁杰。他可是阿娘未来的左膀右臂,上辈子她虽见过他几面,却算不得深交,可因为上辈子从阿娘那边知晓不少狄公的喜好,这辈子拜访倒也算得上愉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