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禁庭 完结+番外 (流鸢长凝)


  殿中雅雀无声,姚崇看看宋璟,又看看张说。
  张说自然不敢先做选择,又看向了狄光嗣。
  狄光嗣一言不发,走回了席间,端然坐下,对着春夏笑道:“春夏,请给在下斟一杯酒。”
  春夏看看太平。
  太平默许。
  春夏上前给狄光嗣斟满。
  狄光嗣举盏饮下,赞许道:“殿下这儿的酒好喝,方才那曲《秦王破阵乐》也奏得极好!”说完,他含笑看向太平,“若有机会,殿下可否亲授臣这曲《秦王破阵乐》?”
  “有何不可!”太平高兴点头。
  张说看看姚崇与宋璟,纠结在原处。
  宋璟深吸一口气,对着太平一拜,“多谢殿下今日教诲,只是宋某有宋某的抱负……”
  “人各有志,本宫自不会勉强。”太平莞尔,没有半点愠色,让开了半步。
  宋璟再拜,终是踏出了正殿,离开了公主府。
  姚崇心绪复杂,太平方才说的那些话实在是滚烫,每个字都烫在他的心窝上。确实,为臣不就是为民请命么?殿下说得分明,并不贪图东宫之位,否则以殿下那些政绩,但凡殿下是个有野心的,早就撺掇小吏们上书请立皇太女。可这些年来,朝中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太平倒也不催他。
  姚崇迟疑片刻后,终是做了决断。他在太平面前跪下,对着太平叩首三下,“臣请殿下举荐房州。”
  是的,他还是想最后搏一搏。
  “好。”太平眼底涌起一丝失望,心间更多的却是释然。她也是努力拉拢过了,这样的结果提前出现也好。
  姚崇感激一拜,起身离开了正殿。
  太平回头看向席间,张说已坐回了席位上,果然如上辈子那样,她一日是镇国公主,这人就一日是他的臣。
  今日这个结果全在太平的意料之中,她重新聚起笑意,今日这酒宴可不能浪费了,该吃的还得吃,该喝的也得喝,至于走了的人,既不能为她所用,就必须出手打压,免得日后势力坐大,终成路上的绊脚石。


第178章 不甘
  酒宴终了, 张说先行离了府。
  太平面有醉色,望向犹在席间的狄光嗣,“狄大人?”
  狄光嗣微笑起身,对着太平一拜, “家父一直夸赞公主心怀天下, 起初臣还不信,今日算是心服口服。”
  太平笑而不语, 狄光嗣突然说这个, 应当只是一个开场白吧。
  狄光嗣看出公主等着他说完,笑道:“臣有几人举荐, 都是臣在吏部相熟的好友,不知殿下愿不愿听臣数言?”
  太平负手轻笑,“既是狄大人所荐,本宫自然欣然笑纳。”
  当日, 狄光嗣一连举荐十人, 这十人的出身与才干皆说得清清楚楚。太平一边听着, 一边暗自记下这几人的名字。虽说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吏,缺的也只是一个伯乐罢了。
  姚崇与宋璟也只是上辈子那个时代的幸运儿,所以他们可以尽展抱负, 青史留名。既然这辈子由她来主宰, 太平愿做这个伯乐, 她就不信泱泱大国居然找不出第二个姚崇或宋璟。
  太平当晚便写好了奏疏, 她并没有在早朝上直言裁去幕僚一事。等早朝罢了,太平这才私禀武皇。
  武皇看着奏疏上的名字,不论是姚崇,还是宋璟,在官员之中已经有了些许声望, 武皇只是不懂,为何太平会在这个时候裁撤幕僚。
  太平如实禀告,“他们只认男主。”
  武皇听见这话后,眸光顿时沉下,肃声问道:“给过他们机会了?”
  太平点头,“给过。”
  武皇冷笑一声,瞥向一旁站着的婉儿,“婉儿你怎么看?”
  婉儿垂首,“道不同,不相为谋。”
  武皇摇头叹息,她向来爱才,没想到竟遇上了两个固执于男女之别的朽木,“太平,真要把他们安排去房州?”
  “非去房州不可。”太平坚定地回答,“一来,可让朝中官员知晓,母皇还是念着三哥的,所以才把臣的两员得意幕僚转送给了三哥;二来,这二人去到房州,兴许可以好好管一管三哥。”
  武皇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知道,李显若是能教出来,当初李弘暴毙,便轮不到李贤当太子了。
  “你府上的詹事,可有替补人选?”武皇问向太平。
  太平认真答道:“有是有,只是臣要亲见这几人。若还是一样的朽木,儿自会打发了。”
  武皇心中五味杂陈,对着太平招了招手,“太平,过来。”
  太平乖顺地走近武皇,由着武皇牵着她的双手,“母皇?”
  “你甘心么?”武皇望向太平的眸子,声音中透着一抹炽热。
  太平知道武皇问的是储君一事,“自是不甘心,可又能如何?”
  武皇打了一下太平的手背,不轻不重,正色道:“什么时候这般没出息了?!”
  “阿娘现下让儿生皇孙,儿也生不出来呀,这可不是儿有没有出息之事。”太平故意嘟囔给武皇听。
  武皇向来是不服输的那个,她笑道:“朕年岁已经这般大了,有些事想做,却怕天不遂愿。可朕还有你,只要你能坐上这把龙椅,朕相信你能帮朕把没做完的事一桩一件地做完。”
  太平还是第一次听见阿娘说自己的年岁,不知怎的,她竟有几分心酸。
  “母皇……”太平不得不重新打量眼前的武皇,经过李旦一事与她生产伤身之事,武皇似乎苍老了许多。人人都说她心肠硬,其实太平知道,她的狠辣都是经年累月一步一步逼出来的。
  皇族之中,弱肉强食,最是容不下弱者。
  武皇向来要强,她那般骄傲的人,自然不会甘心被人踩在脚下。她随时保持着最敏锐的警惕性,只要被她嗅到一点危险,她便会先下手为强。究其根本,只因她只要退一步,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谁也不会给她一条生路,那些清算的声音会铺天盖地而来,将她钉在谋朝篡位的污名之下。所以,她必须选一个让她踏实的接班人,目前膝下这两个——
  李显太过庸碌,耳根又软,当年竟然能说出愿把江山给岳丈的混账话。这些年来,房州经常有密报传回,说的最多的便是韦滟跋扈,时常痛骂李显,可李显非但不怒,还温声相哄。尤其是近几个月来,皇嗣与太平之事前后传入房州行宫,李显等于得了两颗定心丸,韦滟便得寸进尺地向李显讨要了好些他日的封赏。
  若是把江山交给这个儿子,君王庸碌,皇后跋扈,如何安稳社稷?武皇想要的,李显肯定一桩都办不到。
  太平聪慧,却输在她是个女子。明明民望甚高,朝臣们对她也赞誉居多,可那班臣子肯定不会推举太平为储君,因为他们还盼着庐陵王能够还朝,恢复大唐国号。
  事到如今,武皇已经看得明白。那些李唐旧臣,乃至整个天下都还盼望着大唐归来,她已近七十,即便还能活三十年,也不可能扭转这一切。既然大势如此,她逆不了这天,却可行缓兵之计,让太平借着李唐旧臣的手登上帝位,再延续大周数十载国号。
  “重润,重俊,隆基,这三人你选一个过继为子。”武皇直接给了太平一个选择。
  太平大惊。
  婉儿思忖很快,已经明白武皇这举动究竟是何意。
  “你可以为驸马着想,过继武平安为子,朕自然也可以为你着想,过继一个李唐皇孙为子。”武皇这是在给太平增加筹码,“回去好好想想,想好了,便来告诉朕,朕会立即下诏。”这个继子必须慎之又慎,武皇也想多给太平一些时日考虑。
  “诺。”太平郑重地对着武皇一拜。她实在是佩服母皇,能在这绝望之地谋出这样绝妙之计。大周国祚太短,人人思唐,武皇就算做得再好,也会输在一个“寿数”上。所以,她现在唯一的希望便是太平,太平今年二十八岁,她还来得及向天下人展示女皇的风姿,延续大周的长安,甚至创下一个让后世仰望的红妆盛世。
  只要,太平膝下有个李唐的皇孙,那些李唐旧臣们就还有一线希望,会耐心等待着皇孙长大登基复原大唐国号。
  太平是高宗之女,是她武曌之女,也是李唐皇孙的继母。
  凭这三重身份,加上太平日后更多的政绩,武皇不必立储,免得引得那些李唐旧臣们把矛头都对向太平,只须在病危前留下一道遗诏,命太平暂代天子,待皇孙成长到足以君临天下时,再行禅让。
  这么多年来,太平在朝中都是不争不抢之态,从未暴露出半点野心,反倒是事事务实,处处为百姓着想。太平往后只须继续保持,那班李唐旧臣也揪不出太平的半点不是来。这样的遗诏,合情合理,那些李唐旧臣就算有微词,凭那时候太平的势力,应当可以镇压下去。
  武皇重重地拍了拍太平的肩膀,“朕只有你了,太平。”
  太平只觉肩上瞬间沉了千斤,今日阿娘对她说的这些话,都是她退而求其次的不甘。她跪在了武皇面前,认真道:“儿也只有母皇了。”
  武皇舒眉笑了,覆上了太平的脸,“说什么傻话,朕会给你机会,好好发展自己的势力,你会有你的臣,会有你的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