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禁庭 完结+番外 (流鸢长凝)


  文治需要,武功也同样需要。
  尤其她还是女儿身,要想服众,就必须有更多、更高的功绩。
  她仔细回想上辈子近几年大周周边的战争,明年有个绝佳的机会。自垂拱四年吐蕃占据安西四镇后,时有来犯。如今母皇大局初定,正需要一个扬威四方的机会,恰好,她也需要这个军功。
  “王孝杰。”太平记下了这个名字,就算战场瞬息万变,也许这一世与上一世的胜负不同,可太平需要这一次的军功。
  太平置府之后,武承嗣也安静了好几个月,没有再唆使臣下上书请立太子。武氏没有蠢蠢欲动,李唐旧臣也没有死咬着武氏臣子不放,算是相安无事了好几个月。
  皇嗣的几个儿子开春后陆续离开了神都,唯有临淄郡王李隆基因为病情暂时留下。窦氏很是心疼这个儿子,几乎是衣不解带地照顾他。太医来了好几次,都说皇孙病情奇怪,药石用了许多,就是好不起来,他们会诊多次,也找不到问题在哪里。
  武皇下旨,让太医们继续照料。
  同年十一月,下过几场雪后,终是瞧见了久违的阳光。
  武皇裹着大氅,站在万象神宫的殿门前,远望覆雪皇城,这一年过得如此平静,她反倒觉得不太心安,总觉得来年开年,会有什么不祥之事发生。
  裴光庭年岁渐长,裴府也需要女子打理后宅,是以厍狄氏请旨,回府帮光庭坐镇后宅,直到新妇入门,她再回宫继续侍奉武皇。
  转眼之间,当年那个小娃娃也成了十五岁的少年郎了。武皇欣然允之,甚至已开始在武氏诸女中物色适合的姑娘,好给裴光庭赐婚。
  这几日裴氏染了风寒,不便在御前伺候,所以无论是拟诏,还是端水更衣,皆由婉儿一人来做。
  看见武皇在殿门前站了许久,婉儿温了一盏甘露,端至武皇身侧,敬声道:“陛下请用。”
  武皇接过甘露,喝了一口,侧脸笑问道:“这几日你可去过太平那里?”
  婉儿如实回答:“不曾。”自从太平开府之后,公主府人多嘴杂,她能不去便不去,免得给公主招来不好的流言。
  武皇沉眸,“等裴氏好些,回来伺候朕了,你便抽空去太平那儿一趟。”
  婉儿问道:“陛下是不放心么?”
  武皇将甘露递还婉儿,负手而立,“狄光嗣是个能办事的,自从当了户部员外郎以后,事事仔细,不曾出过一次纰漏。他有狄公镇着,自然不会给太平使绊子,另外两个可就不一定了。”武皇多少知道些姚崇与宋璟的脾性,探子回报,这两人初到公主府中时,与太平起过两次争执。可不知为何,后来这两人竟没有再与太平争执,平日在府中毕恭毕敬的,好似换了两个人似的。
  武皇颇是好奇,太平是用了什么法子驯服的他们。
  “诺。”婉儿领旨,莫说是武皇好奇,婉儿也颇是好奇,殿下究竟用了什么法子把这两人拿下了。
  武皇再次侧脸看向婉儿,她一直好奇的还有婉儿,“朕也不知,太平是用什么法子拿下的你。”
  婉儿淡然轻笑,“臣说过的。”
  “士为知己者死。”武皇笑了起来,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可如何让人当做知己,那便另有玄机了。
  婉儿却摇了摇头,“是诚意。”
  武皇来了兴致,“诚意?”
  “殿下不允重利,不许虚诺,用人则信,待人以诚,是为诚意。”婉儿说这些话时,眸光明亮,语气中也带着一丝自豪。
  武皇笑意微浓,眸光复杂,“这么说来,朕还不如太平了?”
  “殿下有今日,也是陛下一手教出来的。”婉儿微微垂首,恭敬地对着武皇一拜,“陛下便是陛下,天下人没有谁能与陛下相比。”
  武皇放声大笑,“婉儿,你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臣说的都是实话。”婉儿抬眼坦荡地对上武皇的眸光,眼底没有一丝虚色,“臣心悦诚服。”
  武皇意味深长地笑笑,“继续伺候朕处理国事。”
  “诺。”婉儿再拜,跟着武皇回到了龙案边。
  婉儿刚刚放下甘露,余光便瞧见内侍送来了今日的新奏疏,她示意内侍将新奏疏送至一旁的几案上,她先分门别类,再呈给武皇批阅。
  内侍放下奏疏后,便退出了万象神宫。
  婉儿在几案边坐下,只整理了几本,便拿着一本奏疏愣在了原处。
  武皇看她脸色已变,忍不住问道:“何事?”
  婉儿起身将奏疏呈上,“衡阳郡王染上风寒,在藩地殁了。”
  武皇接过奏疏,怔了片刻,当即问道:“还有没有其他郡王的奏疏?”
  婉儿折返几案边,快速从奏疏中挑了出来。这些奏疏竟是前后一日抵达神都的,也就是说这些藩王的死亡时日便是这个冬日。婉儿心中有数,知道这是谁人所为。
  当日太平打磨的屠刀,终是挥落了下来,这几个本该活许久的皇孙就这样死在了屠刀之下。
  “巴陵郡王……中山郡王……也殁在了封地……”婉儿声音微哑,将那两本奏疏奉上。她在心底暗中讥讽武承嗣实在是太过心急,杀人杀得这般急,此事一定会招来朝堂震动,后续会掀起多大的风浪,婉儿也不敢细想。
  命皇孙亲赴藩地的诏令是武皇亲下的,这三位皇孙是今春按时启程的,却不约而同地死在了这个冬日,此事说是巧合,满朝文武谁人能信?
  皇孙折损,最大的受益人不言而喻。
  至于凶手是谁,那些人只会把账都算到武皇身上。
  毕竟当初王庆之一案,武皇并没有表明立场,如今出了这样的大事,那群李唐旧臣定会借机上书,请武皇速立太子,以安人心。
  甚至,若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借此事逼令武皇还政,事情就更不好收拾了。
  “陛下!大事不好!”正当此时,内侍又拿了一本急报来到殿外。
  婉儿快步走至殿门前,接过急报,匆匆看了一眼,脸色变得煞白。她默然走回了武皇身侧,沉声开口,“平恩郡王也殁了。”
  一日之内,突然收到四个孙儿死亡的奏疏,一个是李显的庶长子,三个是李旦的儿子,此事若不妥当处理,必会酿成大祸。
  如今李显膝下只剩下重润与重俊二子,李旦也只剩下成器与隆基二子,高宗嫡子一脉,竟被人一击损伤成这样,此事若不能查个水落石出,让武皇洗脱嫌疑,这皇位只怕是保不住了。
  当年越王李贞是真的造反,所以酷吏们可以顺藤摸瓜,接连诛杀,可如今这些皇孙年岁尚小,又无兵无权,突然遭此横祸,理亏的只能是武皇。
  婉儿骤然跪下,进言道:“陛下,此事必须严查。”
  武皇自然知道这事必须严查,只是到底该让谁去查。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的人,她已经猜到是谁,可若真坐实了是武承嗣做的,武氏免不得连坐。武氏若连坐削权,武皇在朝堂之上就更难立足了。
  让武承嗣查,可保武氏安然,可若武承嗣趁机把脏水泼给太平,为保大局,武皇只怕袒护不得太平。
  可若让狄仁杰查,百官们确实能信服,可又保不住武氏。
  让太平去查……
  武皇有些迟疑,这可是个烫手山芋,事到如今,也只能由太平办这个案子了。
  “宣太平来。”
  婉儿也知此事难办,可这也是笼络李唐旧臣人心的最佳时机,她请命道:“臣想请旨,辅助殿下。”
  换做旁人,谁愿意接这样不好办的差事。
  只要遇上太平的事,婉儿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数年前如此,数年后亦如此。
  君臣如此,倒让武皇生出几分羡慕来。
  “婉儿,你告诉太平,这一战朕与她都输不得。”


第162章 移花
  “驾!”
  今日太平一早带着府中官员们离开神都, 去了郊外巡视。今年的雪下得很大,不少地方酿出了灾祸,是以太平从私库中拨出了很多钱,将阿娘赏赐的一处皇庄改做了流民棚, 收容了许多逃难来神都的流民。
  姚崇约莫四十出头, 起初到公主府任职时,对武皇违规拔擢公主府规制颇有微词, 可数月以来, 他跟着公主实实在在的办差,对殿下不得不刮目相看。
  殿下若是皇子, 那一定是大唐之福。
  不仅姚崇有这个心思,其他幕僚也动过这个心思。只可惜殿下是公主,不能承继龙位,可若是殿下有了自己不可小觑的势力, 也许能帮衬着两位哥哥, 拿回东宫之位。
  时至今日, 虽说这些幕僚已对太平服气,可还是没有把她当作储君臣服。这些,太平都心知肚明。
  想要改变他们固守的心思, 难如登天。太平也知道, 这事急是急不得的, 就像驯马, 必须循序渐进,方能君臣同心,共谋盛世。
  上辈子她与这些人不过泛泛之交,也算不得熟知,她这些日子便好好摸摸他们的脾性, 等摸准了,再一个一个地收拾。
  公主仁德,不仅百姓知道,朝中文武也知道。
  民望就是太平最大的底气。
  太平今日穿了身银纹袍衫,身上裹了一件白色狐裘,她在庄园大门前勒停了马儿,干脆地翻身跳下马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