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禁庭 完结+番外 (流鸢长凝)


  红蕊重重点头,“奴婢知道错了。”
  “关心没有错,错的是宫中容不得这样的亲近。”婉儿紧了紧红蕊的手,“毕竟你我都是奴婢,脑袋掉与不掉,全凭上位者一句话。”
  这种时候,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第90章 两地
  三日后, 太平换上了女冠服,启程前往晋阳祈福。二圣一路相送,直至朱雀大街街口方才止步,远望太平的车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城。
  这次太子监国, 处事有许多不妥之处, 李治已经教训过一回,武后也召了李显去, 狠狠地骂了一顿。随后, 李治差遣数名朝堂重臣辅佐太子,处处提点太子。
  太平离开长安不久, 东宫便传出了喜讯,太子妃韦滟有孕。这桩喜事不单东宫高兴,连天子李治也很是高兴,当即下旨命太医们用心伺候。
  一切似是回到了上辈子的轨道上, 唯有太平这条轨迹, 正朝着她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着。
  她的车马所向, 正是当年大唐龙兴之处晋阳。当踏上这片故土,太平只觉胸臆间烧着一团烈焰。当年太宗皇帝在一带三天三日不解甲,追击敌军, 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胜战。也是从那时开始, 大唐便有了一首《秦王破阵乐》, 她有幸在幼时听过此曲, 曲调激昂,闻之心神激荡。
  她掀起车帘,望向车外的葱绿农田。
  当年的战火已经落幕,如今的关中一带农耕发达,粮食有的供给长安, 有的供给西境,有的存入晋阳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明年那场大旱,将让眼前的这些葱绿化为黄土。
  太平只要想到这里,就觉心忧。关中今年就算丰收,所得粮食也有限,明年大旱将颗粒无收,只怕今年所存并不够用。
  该想个什么说辞,让晋阳四周的官员帮忙存粮,又该想个什么办法,收集关中以外的粮食屯入粮仓?
  这两个问题不断在太平心中盘桓,所幸此地离晋阳还有些距离,她可以再想想,应该可以想出什么好的说辞,把明年那场天灾的伤亡降低。
  春季过后,很快长安便进入了炎夏。
  每年这个时候,李治的头风之症会发作得少些,正因为如此,这几日他都在亲自理政。武后趁着难得的清闲,暗示心腹,将查得的东宫旧势力官员一一拔除。或是网织罪名,或是牵扯入刑,人无完人,总是可以逮到下手机会的。
  证据确凿,那几名官员也已经签字画押。奏章送至李治面前,李治也找不出半点不妥之处,便批阅同意。
  婉儿伺候在武后身边,这几个月来,什么都看得清楚。为了获取武后的信任,她甚至偶尔暗示一二,虽未点明,却恰到分寸地让武后领会了要义。
  最初那几日,武后盯婉儿盯得最多,只因她还是在意婉儿与太平的关系究竟如何?照说两女成悦,又正值年少情浓之时,猝然分别当有愁色。可婉儿每日行事如常,办事也越发地妥帖,半点愁意都看不出来。后来武后故意在婉儿面前提及太平在晋阳的事情,婉儿也平静无波,眼底半点波澜都没有。
  试探多了,武后也觉得无趣。所以自从入秋之后,武后便不再试探婉儿。年少分别多日,就算初有好感,分别那么久,该淡的也淡了。
  自婉儿从天牢出来后,已是武后的臣,李治没有理由宣臣临幸,索性便放弃了婉儿,料想经过那些事后,武后对婉儿也不会百分百信任。
  少了天子与武后的眼线盯着,婉儿办有些事也容易多了。比如,武后吩咐她往东宫送人参时,她便可以借机与太子妃韦滟悄话。这是她谋下的道,她必须好好经营。
  她向韦滟陈述盛宠原因之后,韦滟终是明白这个孩子为何天子如此看重。既然天子有心让这个孩子当皇太孙,那她必须好好地把这个孩子生出来。甚至,她也不许太子李显在这个时候闯出什么祸事来,白白将东宫拱手让给殷王。
  所以,在辅政大臣的劝诫与韦滟的枕头风下,李显这几个月来安分守己,贪玩的性子收敛又收敛,难得的被李治夸了一次。
  长安风平浪静,除了太平与婉儿,谁也不知明年大唐会是一个多灾之年。
  太平已经尽了她最大的努力,以旱魃之说蛊动官员们屯粮,遇上不信鬼神之说者,只得许以重利,言说回京之后,定向天子美言大大推举。虹稍
  粮仓已满,祈福期限已至。
  太平便收拾行装,带着车马往长安的方向走了三日,随后佯作染病,在驿馆休息了三日,便下令去往洛阳休养。
  刚入十月,入夜后的凉风透着一抹寒意。
  春夏担心公主受凉,急忙把驿馆的窗户关上,抱了一件大氅过来,罩在了太平的身上,劝道:“殿下,天色已晚,还是早些休息吧。”
  太平淡淡笑笑,提笔继续抄写经文,“本宫还要写会儿给阿娘的生辰贺礼。”
  春夏蹙眉,“殿下前两天染了风寒,就应该多休息。”
  “这个很重要。”太平说得郑重,“婉儿抄写的是《法华经》,本宫给阿娘抄写的是《药师如来本愿经》,要赶在明年二月,送给阿娘当生辰贺礼。”
  “也不急在一时啊。”春夏再劝,“离明年二月,还有好几个月呢。”
  “是啊,每日抄写三句,日子刚刚好。”太平说完,便虔诚地写了好几个字。
  春夏并不懂太平的深意,只得作罢,恭敬地跪坐在公主身侧,给公主磨墨。
  初到晋阳,心思都放在屯粮一事上,虽说很是想念婉儿,却也能用正事冲一冲这蚀骨的相思之苦。如今屯粮之事已了,漫漫长夜,她只要一合眼,脑海里浮现的只是婉儿。她想知道这几个月来婉儿有没有被人欺负,婉儿有没有陷在两难之间,婉儿有没有一样……想她?
  思念如海,回头无岸,前进无渡。
  于太平而言,她只能借由经文,让自己静一静。
  春夏看着太平写完了今日的三句经文,“殿下,奴婢扶你去休息。”
  “你想红蕊么?”太平忽然含笑问道。
  春夏愣了一下,她怎会不想那个呆头呆脑的姑娘呢?
  “回殿下,奴婢……自是想的。”
  太平笑意微深,“明年二月,便可以见到了。”不等春夏高兴回话,太平便沉下声来,“只是,不能再像先前那样,牵手耳语。”
  “啊?”春夏大惊。
  太平点头,“你是本宫的贴身宫婢,她是婉儿的贴身宫婢,你们两个交好,旁人不知内情,若是往旁处想……”
  “奴婢懂了!”春夏心间一凉,只觉酸涩。
  “冬夜总会过去,春日总会到来,活着才有往后,记牢了。”太平语重心长地吩咐春夏。虽说去洛阳可以规避好些事,可洛阳总归是阿娘经营多年的地盘,里面的眼线比大明宫还要多,稍有不慎,便会害人害己。所以,在进入洛阳之前,她必须先叮嘱好春夏。
  春夏越想越难过,忽然懂得公主为何一路鲜少提及婉儿。
  不是不思念,只是不敢宣之于口。
  不是不期待再见,只是害怕相见之事,情不自禁,反倒是丢了性命。
  抄写经文只为克己,每日三句,句句皆是醍醐之言。
  这相思炼狱,不止太平一人煎熬。
  寒风吹过大明宫的宫檐,吹落满树黄花,预示着长安的冬日将至。
  婉儿每晚都会读几句经文,消解自己的浓烈思念。
  红蕊听得多了,也会诵几句经文。
  可今晚,婉儿并没有诵经,只是拿着一本乐府诗卷,久久没有翻开。
  红蕊觉得婉儿不对劲,便给婉儿倒了一杯热水,温声问道:“大人可是不舒服?”
  “他若没有生在帝王家,也许会是个好文人。”婉儿放下乐府诗卷,双手捧起杯盏,暖着掌心,并不急着喝水。
  “啊?”红蕊听得一头雾水。
  婉儿淡笑,“明日凶兆再现,这次谁也保不了他的命了。”
  红蕊不懂,可瞧婉儿也没有再说的意思,她也不好多问,便说了另外一件事,“大人,听说殿下回京途中染病了,便去了洛阳静养。”
  婉儿神色凝重,“严重么?”
  “奴婢不知。”红蕊答道。
  婉儿静静地想了想,“也许……这是天后在保护殿下……”
  红蕊更听不懂了,“保护?”
  “吐蕃请婚不成,这些日子颇不安分,只怕明年那边要起战事了。”婉儿只希望自己猜测是对的,“殿下去洛阳,不在陛下面前走动也是好事。”细想此事武后在她面前只字未提,只怕还是没有彻底放下疑心。
  红蕊似懂非懂,她知道打仗并不是好事,更知如此一来,婉儿与公主又要许久才能相见了。这好不容易盼过了半年,如今殿下去了洛阳,也不知何时才会回来,大人心里定是很难过。
  “大人,总会见到殿下的。”红蕊出言安抚。
  婉儿轻笑,“我知道。”她不怕见不到太平,她只是担心殿下,马上就要入冬了,也不知殿下的身子如何,病好了没有?
  红蕊压低了声音,小声问道:“万一……殿下最后还是嫁了呢?”皇命难为,红蕊知道抗旨是死罪,两情相悦在天子诏令面前,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